第三十九回 共工鬧喪引禍端(一)
話說,就在力牧吩咐大家全部散去之時,黃帝已處在彌留之際。
他隱隱約約看見從門外進(jìn)來兩個人,仔細(xì)看看卻不認(rèn)得,問道:“細(xì)看你們二人不像是凡間人物,你們到底是何人?來到這里想做什么?”
卻見那二人躬身應(yīng)道:“回稟軒轅國君,我倆乃是十殿閻羅麾下黑白使者,今夜奉命特請國君到十殿一會。”
黃帝點頭稱道:“噢,原來是二位無常到了,既是閻王傳喚,我這就隨二位前往,請二位帶路。”
說話間,他環(huán)視了一下四周,心里總有一種戀戀不舍得感覺。
在途中,他向黑白無常問道:“請問二位使者,因何喚我去見十殿閻王?”
黑無常道:“國君有所不知,這十殿乃是通往西天坦途之路,凡在人間德高望重者、品行極高者、功蓋于世者、善始善終者均能直接登上十殿坦途,既不受地獄之刑,也不受輪回之苦。凡上十殿者皆能登上人道或者是神道,至于投身何方,或許是人,或許是神,小的就不得而知了。”
黃帝聽罷,恍然大悟,原來冥界還有這等章法和講究。
這時,軒轅黃帝跟著黑白無常二位使者來到了一條石徑之上,他剛要邁步上去,只聽白無常叫道:“請國君務(wù)必當(dāng)心。這條石徑非同凡間之路,全都是幽石鋪筑,光滑無比,若是一不小心滑倒,可能會跌下萬丈幽淵,這將萬劫不復(fù)了,到那時,我倆將無法向閻羅陛下交差了。我來扶你。”
黃帝聞聽此言,他輕輕用腳試了一試,果真這石徑光滑非常,切不敢掉以輕心。
白無常用招魂棒搭扶著黃帝上了石徑。黃帝詢問道:“此徑緣何這般光滑?難道有什么講究和名堂?為什么又這么狹隘呢?”
白無常道:“國君有所不知,這條幽徑俱是幽魂化石鋪就而成,因此光滑無比。右邊的泉水就是從九泉之內(nèi)噴涌出來的;左邊便是萬劫不復(fù)的幽淵尸谷。這條石路則是通往豐都之城的黃泉路了。”
黃帝這才知道自己已經(jīng)踏上黃泉路了,他心里一時間好不悵惘,一生的榮辱、功過卻已是身后的事了。他自言自語道:“原來我已經(jīng)是趕赴黃泉之人了。”
不多時,他們又來到了一條小河旁邊,這河并不太大,寬不過八十丈,深也不過四十丈,由北向南橫斷在黃泉路上。
一座又光又亮、又窄又陡的小拱橋由東向西懸掛在小河之上。
再向前走,難道還要通過這座小橋不成?黃帝暗自問道。
黑無常好像早就看出了黃帝心中的疑惑,他向黃帝問道:“國君可知這橋叫什么橋?這河又叫什么河?”
黃帝搖搖頭答道:“我一個世間凡人,怎知冥界名稱?從未見過,更沒聽說過。請使者指教。”
黑無常指指點點解釋道:“這橋名叫奈何橋,是通往豐都的必經(jīng)之路。國君請看,橋頭上站著兩個守護(hù)神,人送外號夜游神,他倆可是招惹不起,否則,你將日夜不得安寧。”
“這是為何?他倆有何神通?”黃帝瞟了一眼兩位夜游神問道:“他們?yōu)槭裁唇幸褂紊衲兀俊?br/>
黑無常笑了笑答道:“國君差矣。夜游神并非只有他倆,而是他們有兄弟八人,野仲、老腳、杜達(dá)、須進(jìn)、條絲、旭東,日牤、滋茄,專門負(fù)責(zé)司夜的守護(hù)神,為首者名叫野仲。與之相反的還有兄弟八人,游光、清帳、盤錦、游晨、游日、游陽、通關(guān)、達(dá)宗,他們名叫日游神,是司日之神,為首者名叫游光。”
黃帝又問道:“他們出自何方?從前干過什么?”
黑無常道:“這野仲和游光本是兩大惡人,他們倚仗兄弟人多在凡間干了些惡事,后來被秦廣王收在帳下,叫他們以惡制鬼,叫做‘神鬼怕惡人’,于是,他們兄弟便在冥界做了日夜游巡的守護(hù)神。再后來,玉帝知道后,封野仲兄弟八人為司夜之神,負(fù)責(zé)守護(hù)天宮、冥界、人間三界的夜間安全;又封游光兄弟八人為司日之神,專門負(fù)責(zé)三界白天的全安。”
“噢,原來是這樣。”黃帝雖然知道了面前這二位夜游神的來歷,但還有疑點不明白,于是,他沖黑無常又問道:“剛才你說他們是凡間的大惡人,也干過一些惡事,那為什么還封他們?yōu)樯衲兀俊?br/>
這次白無常搶先答道:“正因為他們在凡間做了惡人惡事,秦廣王才將他們兄弟多人一并收進(jìn)了閻羅殿內(nèi),本想嚴(yán)加懲處,可后來發(fā)現(xiàn)他們的心仍存有善念,所以秦廣王則動了惻隱之心,把他們收在帳下,并加以訓(xùn)導(dǎo),委以重任,讓他們?nèi)找故刈o(hù)冥界,懲治那些不服管教的惡鬼們。”
黑無常補充道:“自從他們做了神仙之后,他們已改前非,對惡則惡,對善則善,全都愛憎分明,個個仁義正直,而且非常主持公道。”
黑白無常攙扶著黃帝慢慢上了窄小光滑的拱橋。
當(dāng)黃帝登上橋頂往下一看,不禁大驚。
他指著橋底下的小河連連問道:“這是怎么回事?為什么這么恐怖?”
原來這橋下的小河流淌的全是赤紅赤紅的血水,上面還飄浮著多具腐尸,散發(fā)著陣陣腥臭。
那橋底灘地,游走著無數(shù)個金光閃閃的銅蛇,它們在白骨堆上盤來繞去;還有幾十條饑餓的惡犬張著血盆大口,眼睛惡狠狠地望著橋面。
這就是人們所說的閻王殿里的銅蛇鐵狗,它們專門吃食在人間做惡多端、惡貫滿盈的鬼魂。
白無常見黃帝這般驚恐,連忙勸慰道:“國君不必驚慌,它們對你無可奈何,因為國君在凡間是位德高望重之人,又是一位得道的君主,它們豈敢對你無理。”
黃帝問道:“這河中血水是怎么回事?”
白無常解釋道:“國君請看,我們腳下這座橋名叫奈何橋,橋下的河名叫忘川河。人間鬼魂通過此橋到達(dá)豐都之城,才可進(jìn)入輪回隧道,之后方能轉(zhuǎn)世投胎。凡是在人間做惡太多,并且十惡不赦之人,當(dāng)他死后,其魂魄經(jīng)過奈何橋時,便會掉進(jìn)忘川河里,那河中饑餓的銅蛇鐵狗便把他的肉尸一口一口吃掉,其血水流出,與地獄里流出的血水匯聚在一起,這忘川河才成了現(xiàn)在這樣的血河。”
橋下慘不忍睹,黃帝不敢多看,他趕緊催促道:“二位使者快快前行,不要在此久停,快走快走。”
他們剛剛過了忘川河,下了奈何橋,就見從路旁迎面走上一位老太婆。
只見這位老太婆滿臉皺紋,慈眉善目,面帶微笑;一頭銀絲白發(fā),腦后梳著發(fā)纂兒。
她見了黃帝笑嘻嘻地端上了一碗熱水說道:“這位善人一路辛苦,想必一定口渴了吧?請喝了老婦人這碗水解解渴吧。”
黃帝連忙施禮謝道:“多謝老婆婆賞賜。”此時,黃帝也確實覺得口舌干燥,正好想找點水喝。
于是他伸手接過了老太婆的碗,剛要喝下,只聽前面有人喊道:“軒轅國君且慢!”
喊話間,從對面走來兩個人身獸首的怪物。只道來者是誰?原來是司曹里的牛頭馬面兩位勾魂使者。
他們到了黃帝跟前,牛頭使者說道:“軒轅國君千萬不要喝老太婆的水,那是**湯,喝了之后就會忘記了前世,以后就如同癡呆一般。”
“多管閑事!”老太婆瞪了他們一眼憤憤說道:“這人要是蒙混過關(guān)了,上頭怪罪下來,就拿你倆試問!”道罷,她氣沖沖地走下了黃泉路。
黃帝不知道所以然,向黑白無常問道:“請問,這又是怎么回事,不妨指教。”
白無常道:“剛才那老太婆叫孟婆,她那水是忘卻前世的**湯,又叫孟婆湯;凡是人間鬼魂轉(zhuǎn)世投胎,都要喝了她這**湯才可進(jìn)入豐都城。”
黑無常道:“我們哥倆只能送國君到此,后面的路就交給了牛頭馬面二位使者了,告辭。”
未等黃帝打聽清楚,黑白無常眨眼間便消失得無影無蹤了。
牛頭馬面二位使者與黃帝見禮之后,只聽牛頭說道:“國君請隨我來。”
牛頭把黃帝帶到一塊大石旁,卻見這大石上豎排雕刻著三個紅底大字:三生石。
黃帝指著三生石問道:“這塊三生石用來干什么的?是什么意思呢?”
牛頭解釋道:“三生石是專來用做記錄人的前世、今生以及后世所做的善惡、功過之事。”
黃帝點點頭,此時,他才徹底明白了,原來這黃泉路上還有這么多的故事和說道。
且聽,這黃泉路上有《勸善歌》這樣唱道:
黃泉路上忘川河,血流洶涌似滂沱,
一架東西奈何橋,銅蛇鐵狗橋下臥;
孟婆湯下泯前塵,三生石上記善惡,
勸人為善多積德,死后不至受折磨。
今生一去不復(fù)返,來世輪回?zé)o所得,
善惡到時終須報,吉兇禍福有因果。
勸君為善莫為惡,黃泉路上有善歌。
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
為惡之人早清醒,不然還要下油鍋,下油鍋……
且說,黃帝隨牛頭馬面二位使者邊走邊談,不覺來到了一座“鄉(xiāng)臺”之上。
原來,人在到達(dá)閻王殿之前,必先經(jīng)過兩座“鄉(xiāng)臺”,第一座叫做“望鄉(xiāng)臺”,其意是讓亡魂由此回首再看看自己在人世間生活和成長的熱土,同時想想自己一生的所作所為。
當(dāng)黃帝站在“望鄉(xiāng)臺”上,回頭望著剛剛離別的人世,心情頗為感慨,他長舒一口氣言道:“在此別去,我皆無憾事,唯愿天下永久康平。”
他昂首闊步下了“望鄉(xiāng)臺”。他由牛頭馬面引路,又來到了另一座名叫“忘鄉(xiāng)臺”,此臺便是人間亡魂忘記前世的界臺。
前方通向幽冥世界,一片黑暗。在通常情況下,過了“忘鄉(xiāng)臺”就是司曹判官之處,爾后才可以見到殿內(nèi)閻羅。
可是,黃帝這次卻被二位使者直接帶到了閻羅面前,十殿閻王轉(zhuǎn)輪一見黃帝到來,趕緊上前施禮言道:“小神轉(zhuǎn)輪拜見國君。”
黃帝一見閻王沖他嘻皮笑臉,皺著眉頭沉顏說道:“閻王殿下,何必行此大禮?如今我已是你殿內(nèi)幽魂了,哪里來的什么國君!”
轉(zhuǎn)輪聞言苦笑一聲道:“請國君莫要怪怨,小神也是奉命行事。昨日玉帝差人傳了圣旨,命小神差人去請國君,單等國君到了,便與小神一同去上凌霄寶殿面見玉帝陛下。”
黃帝聽得明白,稍作休息,又由轉(zhuǎn)輪閻羅陪同,出了地府,一路向天庭飄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