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五章 亦真亦幻
大殿之內(nèi),神影晃動,似乎所有的神佛都一時之間活了過來,在林軒眼前演繹著各種各樣的佛經(jīng)故事。
佛教神話傳說在釋迦牟尼以前就已有六佛,加上釋迦如來則共為七佛:即毗婆佛勝觀佛、尸棄佛寶髻佛、毗舍浮佛(一切勝佛)、拘留孫佛滅累佛、拘那舍牟尼佛金寂佛、迦葉佛燃燈佛或飲光佛和釋迦牟尼佛能仁。其中拘留孫佛又稱賢劫第一佛,拘那舍牟尼佛又稱賢劫第二佛,迦葉佛又稱賢劫第三佛,釋迦佛又稱賢劫第四佛。
另外,五種姓佛在藏語中稱“該哇惹阿”或“德銀協(xié)巴惹阿”,稱五部佛或五方如來,常作為佛教密宗本尊佛,即中央毗盧佛大日如來、東方不動佛(不動如來)、南方寶生佛寶生如來、西方量光佛量光如來或阿彌陀佛、北方不空成就佛不空成就如來。藏傳佛教密宗進(jìn)行灌頂時所戴五佛冠上的佛像即指此五佛。
之后,還有八大菩薩,即隨侍如來的八大隨佛子。指文殊菩薩江白央、金剛手菩薩(恰那多吉)、觀世音菩薩(堅(jiān)熱叟)、地藏王菩薩塞寧保、除蓋障菩薩知巴南木賽、虛空藏菩薩南喀寧保、彌勒菩薩(強(qiáng)巴)、普賢菩薩貢都桑布。其中文殊為智慧第一,觀音為慈悲第一,普賢為大行第一,地藏為大愿第一。金剛手漢語中又稱大勢至菩薩。
另有“岡金貢保”佛,藏語意思為“雪域怙主”,指觀音菩薩。藏傳佛教以為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能救渡苦難,普渡眾生,故以之作為西藏的救世怙主。同時許多神話傳說都和觀音菩薩聯(lián)在一起,如說西藏的族源是由觀音菩薩點(diǎn)化一個神猴和巖洞魔女結(jié)合而來;著名的藏王松贊干布和嘉瓦仁波切都是觀音菩薩的化身等。
上述這些佛像都供奉在大殿里,而呈現(xiàn)林軒眼前的每一尊佛像都有各自的身世故事,并以此流傳人間,成為各大寺院供奉的主神。
他走進(jìn)大殿時,以為佛像只是佛像,卻沒想到,那些靜默端坐的是活的佛,而非泥胎雕塑。
任何一名藏傳佛教信徒面對這三千神佛一起現(xiàn)身,都只怕會五體投地拜倒,再也不敢抬頭觀看。
林軒仍然挺立,凝神觀察這一切,以第六感揣摩事情的發(fā)展變化。
忽然,一個高大的人影從正前方緩步行來,光頭,赤足,身上裹著絳色僧袍。
林軒的目光漸漸濕潤了,因?yàn)槟莻€人正是他的父親。
大約一分鐘后,那人走近,距離林軒五步。
林軒的聲音顫抖了:“你是……我的……父親嗎?”
如果在另外的某處相見,他會毫不猶豫地迎上去,握著父親的手或者擁抱對方。
“孩子,是我。”那人回應(yīng)。
“可是,你已經(jīng)皈依了藏傳佛教嗎?怎么會這樣打扮?”林軒半信半疑。
他逆光站著,只能看見父親的輪廓,卻看不清對方的五官。
“藏傳佛教博大精深,只有皈依佛門,浸淫其中,才能獲得佛法的真諦。我這一生中存在極大的五個困惑,自己拼盡力研究西藏密宗典籍,終于弄明白其中三個,但剩余的兩個,卻怎么也解釋不清。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識是限的,當(dāng)我在凡俗世界里大徹大悟之后,斬?cái)嘁磺辛b絆,進(jìn)入藏傳佛教的密宗世界,終于再弄清一個問題,只剩后一點(diǎn)困惑。”那人說。
林軒感到對方身上釋放出的熱量,論聲音還是措辭,那人都像極了他的父親,但“父親”二字卻總也叫不出口。
他知道,兩人之間存在一種形的隔閡,看似近在咫尺,卻又絕對如鴻溝一樣難以逾越。
“是哪五個問題?”林軒問。
那人抬起頭,仰望穹頂:“前三個,我不說,你也能猜到,那是哲學(xué)上偉大的三個命題。”
林軒點(diǎn)頭:“好,三大哲學(xué)命題應(yīng)該是我從哪里來、我是誰、我要到哪里去。”
那是關(guān)于生、自我認(rèn)知和死的三個根本命題,歐美哲學(xué)家爭論研討了數(shù)百年,始終找不到恰當(dāng)?shù)拇鸢浮H魏蝹ゴ蟮恼軐W(xué)命題都有著開放性的答案,而這三個以唯心主義邏輯思維為出發(fā)點(diǎn)的問題,都是相當(dāng)深奧晦澀的。
與此對應(yīng)的,則是以唯物主義邏輯思維為出發(fā)點(diǎn)的另外三個問題,即如何好的認(rèn)識宇宙世界、并解決關(guān)于宇宙的問題;如何好的認(rèn)識人類社會、并解決關(guān)于人類的問題;如何好的認(rèn)識自我人生、并解決關(guān)于人生的問題。
男人聽了林軒的答案,發(fā)出一聲悠長的喟嘆。
“這三個問題,你的答案是什么?”林軒問。
在佛教的禪機(jī)答辯中,對三個問題有著看似有用、實(shí)則用、看似用、實(shí)則有用的矛盾答案,即從來處來、我即是我、向去處去。
“我的答案,都在修行中。”那人回答。
林軒不解,注視著那人隱藏在光影中的臉。
“當(dāng)我認(rèn)識到自己的前世、前前世、后世、后后世,也就明白了這三個問題的答案。前世、前前世是誰,能夠解釋從哪里來;今世所作所為能解釋我是誰;后世、后后世是誰,能夠解釋我到哪里去。”那人說。
前、前前、今、后、后后這五個不同的名稱就代表了一個人連貫起來的五世,差不多是前后五百年的一段時間。
任何一名相術(shù)大師能夠推斷的,也就是這五百年間發(fā)生的事。
所以,看透這五百年的變化,就已經(jīng)是洞悉了一個人的部生命軌跡。
球?qū)W者一直有一個非官方的共識,認(rèn)為只有唯心主義才能拯救世界,并且看清每一次地球重洗牌的秘密。洗牌就意味著地球的大毀滅后重建,顯而易見的,人類將在洗牌中出局,淪為各種猛獸的口糧。
林軒要的并非這樣的答案,但至少這答案是有意義的,而非佛教里晦澀的禪機(jī)。
“能否詳細(xì)地解釋給我聽?”林軒問。
那人緩緩回答:“好,那我就從松贊干布統(tǒng)一藏地開始說起。松贊干布以前的西藏,境域狹小,至松贊干布,才擴(kuò)張疆土,統(tǒng)一了青藏高原各部落,逐漸強(qiáng)大起來。如《唐》說:其地東與松茂嶲接,南極婆羅門,西取四鎮(zhèn),北抵突厥,幅員萬余里,為漢魏諸戎所也。松贊干布既征服諸部落,擴(kuò)大疆土,為與鄰國往來和治理民眾頒布法令的需要,并派遣貴族子弟到克什米爾學(xué)習(xí),其中端美三菩提學(xué)聲明學(xué),回藏地后制成藏文字母和文法,并著《八部論》,解釋藏文的用法。松贊干布以前,西藏只有一種古老的信仰,名為雍仲苯教。天赤七王都修習(xí)古象雄佛法——雍仲苯教,此七王因具有斷證功德,便以彩虹之光為道登成就……”
林軒讀過那段藏傳佛教初興的歷史,所以聽了那人的話,頻頻點(diǎn)頭。
來自,第一時間看正版內(nèi)容!
#inldevirtal="/fragent/6/"rde{idt:590px;argin:0at;bakgrnd:#fff;brder:;padding:15px20px;verfl:idden;}rdeig{flat:left;}rdel{argin-left:120px;fnt:14px/15"irftyaei";padding-left:15px;}rdeli{lit-tyle:are;argin-btt:5px;}
掃描二維碼關(guān)注官方微信,章節(jié)也可以在微信上看啦!點(diǎn)擊微信右上角+號,選擇添加朋友,搜索公眾號“ap_”關(guān)注我們。回復(fù)"大獎+你的號"參與活動。10部ipne6,萬名會員等您來領(lǐng)!
baid_lb_lt_id="933954";varaatrpeak=fale;k17=fntin{varapterid=21072810;varindex=0;vartl="";varrl="/bkervie/";varpara={"apterid":apterid};$getrl,para,fntindata{if!k17iepty{tl+="作者有話說"tl+=;$"#atrpenk"tltlaatrpeak=tre;}},'jn;}k17;k17=fntin{vart=etintervalfntin{varrandprie=pareint1000;$"#vipinpt"valrandprie;$"#p_needkb"tlrandprie10;},100;ettietfntin{learintervalt},2e3;};$"in_tz"likfntin{k17;};k17=fntin{varapterid=21072810;varrl="/prp/";varpara={"apterid":apterid,"r":};$getrl,para,fntindata{varking=$parejn;varlater=$parejn;varbalane=?:0;vargbnt=?:0;ifaatrpeak||gbnt>=10000{$"#inivtebx"reve;$"#atray"vartl="爽帝就是你,速度來搶吧。";iflatertl="
小壕剛剛給作者打賞"++"貴賓";$"_vte_dt"tltl;varking_tl="本章豪爽帝寶座就等你來坐了";ifkingking_tl="在本章打賞"++"貴賓票,占領(lǐng)本章豪爽帝寶座!";$"v_tp_ne"tlking_tl;}ele{$"#atray"reve;}ifk17ilgined$"#vipinpt"bind'keyp',fntin{varnt=$tivalreplae/d/gi,"";$tivalnt;if!ntnt=0;$"#p_needkb"tlpareintnt,1010;};}},'jn;}k17;varibit=fale;k17=fntin{if!k17ilgined{k17"tre;";retrn;}ifibitretrn;ibit=tre;varapterid=21072810;varbkid=699844;varnt=$"#vipinpt"val;if!ntnt=0;varrl="/prp/";varpara={"apterid":apterid,"bkid":bkid,"nt":nt,"r":};$ptrl,para,fntindata{if==0{k17"提示","打賞成功","re","k17;k17;",300,"關(guān)閉";}ele{k17"提示","打賞失敗:"+,"e",nll,350;}ibit=fale;},'jn;}$"btn_p_vte"likk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