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4章 余震連連(三)
“孫兒叩見皇瑪法。”
方一進殿,入眼便見高坐上首的老爺子正笑容滿臉地與方苞等諸般大學(xué)士們閑談著,說的似乎是《京師時報》上的一些民間趣聞,看起來似乎心情不錯,而這,于弘晴來說,顯然是好事一件,當然了,這當口上,弘晴也沒時間去細究老爺子的好心情到底是真是假,疾步便搶到了御前,恭恭敬敬地便是一個大禮參拜不迭。
“免了,平身罷。”
這一見弘晴已到,老爺子臉上的笑容頓時更燦爛了幾分,虛抬了下手,很是和煦地叫了起。
“謝皇瑪法隆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老爺子既是叫了起,弘晴也就順勢謝了恩,而后腰板一挺,就此站了起來,身形微躬地擺出了副恭聽訓(xùn)示的乖巧之模樣。
“晴兒此番差使辦得不錯,既息了錢莊之風(fēng)波,又能平白蓮教匪亂,建功甚多,朕很是滿意。”
老爺子饒有興致地打量了弘晴好一陣子之后,這才嘉許地點了點頭,滿臉笑容地給出了極高的評價。
“皇瑪法謬贊了,此番差使能略有小成,全有賴皇瑪法之鴻福齊天,下有山西巡撫李荃等諸多官員們鼎力而為,至于孫兒,不過是行了些本分事耳,實無足掛齒。”
能得老爺子如此高之評價,弘晴自是頗為的受用,不過么,該謙虛的時候,弘晴自也樂得表現(xiàn)上一回的。
“哦?哈哈哈……,朕就知道你這小子會這般說法,嗯,能行本分事便好,天下最怕的就是‘本分’二字,若都能行本分事,朕也就能少操些心了。”
弘晴的話雖是討巧,但卻并無甚笑點可言,可老爺子還是哈哈大笑了一番,而后順著弘晴的話頭,意有所指地點評了一番。
“皇瑪法圣明。”
一聽老爺子這等明顯帶著指桑罵槐意味的點評,弘晴立馬飛快地用眼角的余光打量了一下站在兩旁的眾阿哥們,果然瞅見了一眾人等的臉色都有些個不自然,便是三爺也不例外,心中不由地便是一動,隱隱然已是明白了老爺子此言的用心之良苦,沒旁的,老爺子這是在借題發(fā)揮呢,是在警告一眾阿哥們不要再胡亂生事,當然了,明白歸明白,弘晴卻是不敢去胡亂附和的,也就只能是恭謙地稱頌了一句道。
“皇阿瑪圣明,兒臣以為能行本分者,必是賢良之輩,此至理名言也,若能貫而徹行之,何愁天下不能大治哉,然,似忠實奸者魚目混珠,乃常有之事也,卻也不可不防。”
老爺子用心雖良苦,可惜卻是在做無用功,這不,弘晴稱頌之聲剛停,就見十爺已是從旁閃了出來,搖頭晃腦地吊著文,一派假正經(jīng)之模樣地扯了一大通似是而非之言。
“皇阿瑪明鑒,兒臣以為十弟所言極是,兒臣早先見識過仁郡王急送來的捷報,言稱以三百之眾盡殲近千白蓮教悍匪,而自身傷亡不過三十不到,還是在井陘內(nèi)那等狹窄之處,又是夜戰(zhàn),居然能有此等戰(zhàn)績,實是匪夷所思之至,惜乎捷報上語意不詳,兒臣實不明這仗到底是怎么打的,莫非那些白蓮教悍匪是排著隊讓仁郡王砍殺不成,又或是另有隱情哉?兒臣心有不明,則寢食難安,今,幸得仁郡王已歸,或可解惑矣,兒臣想請仁郡王對此戰(zhàn)詳加解說一番,還請皇阿瑪恩準。”
十爺這么一扯淡,老爺子的臉色立馬便有些不好相看了起來,只是還沒來得及有所表示,就見九爺已站了出來,長篇大論地啰唣了一番,毫不掩飾地便將矛頭對準了弘晴,雖不曾明言,可暗示弘晴有冒功之嫌卻是明擺著的。
“晴兒,看來你九叔、十叔對爾之戰(zhàn)績有所不服啊,那你便詳細說說好了。”
弘晴的奏本乃是在栢井寨草就的,行文自是簡約了些,對具體戰(zhàn)事的經(jīng)過大體上也就是一帶而過罷了,然則老爺子卻并不以為其中有假,沒旁的,此戰(zhàn)之戰(zhàn)果究竟如何早已有負責(zé)善后的井陘關(guān)守軍方面以及直隸總督衙門分別報了上來,老爺子自是早就心中有數(shù),此際一聽九、十兩位阿哥在那兒胡扯連連,臉色頓時便陰沉了下來,不過么,倒是沒發(fā)作,而是準了兩位阿哥的請求,概因老爺子自個兒對此戰(zhàn)的詳細經(jīng)過也有著不小的好奇心。
“是,孫兒遵旨,此戰(zhàn)之前,孫兒便已發(fā)現(xiàn)了賊子之野望,故,將計就計以破之,是時……”
九爺、十爺才一開口,弘晴便已知這兩位爺包藏的禍心之所在,不過么,卻是一點都不在意,沒旁的,只因弘晴早就做足了準備,卻也不怕這幫小人能翻了天去,之所以沒急著反擊,非不能,實是懶得理會罷了,左右可以免費看看小丑耍把戲也是種樂趣不是?當然了,老爺子金口既開,弘晴也就不能再保持沉默了,這便先躬身應(yīng)了諾,而后方才不緊不慢地將此戰(zhàn)的經(jīng)過詳詳細細地解說了一番,除了不曾明說那些機槍等武器之來源外,其余事實大多無甚保留。
“嗯,爾能從細微處料敵機先,實屬難能,朕很取你這一條!”
弘晴的口才極佳,又是有備而來,述說起戰(zhàn)事的經(jīng)過么,自也就聲情并茂得緊,當真有若說書人講故事一般,當真令殿中諸般人等不自覺地便被帶入了弘晴的述事節(jié)奏中去,老爺子也不例外,同樣聽得個津津有味,不過么,老爺子真正感興趣的倒不在于此戰(zhàn)之慘烈,沒旁的,老爺子可是馬上皇帝,一生經(jīng)歷的大戰(zhàn)不知凡幾,對這等小規(guī)模交戰(zhàn)自是有些看不上眼,可對弘晴能從與店小二的對話細節(jié)中發(fā)現(xiàn)端倪的能力卻是頗為的贊賞,出言嘉許的也正是此點。
“孫兒也只是僥幸而已,實不敢當?shù)没尸敺ㄖ囐澣绱恕!?br/>
甭管是真客氣還是假謙虛,但凡老爺子有所贊之際,自謙之舉都是題中應(yīng)有之義,這一點,弘晴自是不會誤了的。
“嗯。”
對于弘晴一向以來的表現(xiàn),老爺子可是滿意到了極點,這會兒見弘晴在天大功勞面前,依舊能保持著謙虛謹慎之態(tài)度,自是越看越是喜歡,不過么,倒是沒再繼續(xù)狠夸,僅僅只是嘉許地點了點頭,似乎在思忖著該如何好生賞賜一下這個出類拔萃的孫兒。
“皇阿瑪明鑒,兒臣以為仁郡王所言之故事著實精彩至極,然,兒臣卻有一不明之處,實不知仁郡王破敵所用之火器是從何而來的?又是怎生運到了井陘道中?莫非是天降神兵不成?”
弘晴的故事精彩是精彩,卻不可能打動得了八爺?shù)热说男模@不,還沒等老爺子想出該如何賞賜弘晴呢,就見九爺已是陰陽怪氣地發(fā)出了一連串的質(zhì)疑。
“呀,九哥不說,小弟還真沒醒起來,嘿,這一提,小弟還真就納悶了,難不成仁郡王會搬運**,只一伸手便能遠隔數(shù)百里之地將武庫里的火器連同彈藥一并都提到了井陘,嘖嘖,這倒是奇了怪哉了。”
九爺這么一開口,十爺立馬作出一副恍然大悟狀地一拍額頭,言語夸張無比地狠貶了弘晴一番,就差沒明說弘晴是個妖孽了的。
“嗡……”
九爺、十爺這么一唱一合之下,殿中諸般人等頓時便哄亂了起來,沒旁的,火器乃是朝堂管制之物,沒有老爺子的親筆諭令,誰也不得妄自動用,不管是兵部還是工部,都概莫能外,毫無疑問,九、十兩位爺?shù)倪@番指控實在是太惡毒了些,真要是坐實了弘晴私調(diào)軍械之罪名,一擼到底都是輕的,鬧不好便得跟大、二兩位阿哥做伴去了。
在這等嚴峻的形勢下,三爺一方的阿哥們盡皆變了臉色,全都為弘晴捏了把冷汗,只是這當口上,卻是沒人敢站出來為弘晴辯解上一番的,哪怕老十五、老十六這兩個一向以弘晴馬首是瞻的阿哥也不例外,倒是三爺還能沉得住氣,但見其面色平靜如常地站著不動,顯然并不擔(dān)心弘晴會遭劫,此無他,早在兩日前,三爺便已得了弘晴的密信,心下里早就預(yù)料到了眼前的這一幕,也早就知曉弘晴有著化解此危機的手段在,自是樂得坐看風(fēng)起云涌,順便在老爺子面前表現(xiàn)一下泰山崩于前而不變色的養(yǎng)氣功夫。
“晴兒,爾對你九叔、十叔的質(zhì)疑可有甚解釋否?”
被九爺、十爺這么一鬧騰,大殿里的諸般人等亂議不止,而老爺子更是臉色難看到了極點,雙眼幾欲噴火,不過么,卻并未發(fā)作出來,而是冷厲地環(huán)視了一下亂議著的諸般人等,一股龐大的氣勢陡然而起,當即便壓迫得殿中諸般人等全都為之噤若寒蟬,大殿里瞬間便從噪雜轉(zhuǎn)入了極靜,哪怕是根針掉到地上,也能聽得個分明,直到此時,老爺子方才聲線陰冷地開了金口,斯言一出,所有人等的目光便即齊刷刷地聚焦在了弘晴的身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