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女王驚、扶桑動、回國路
茜香國政事堂內,滿殿文武大臣、皇親國戚正上朝奏請國事決策,尤其文官們的戲碼上臺了,得戰(zhàn)功后的封號、禮儀正是他們所擅長,可殿上女王并無心聽文官們的嘴炮。
便在先前,隸屬她的精銳之師、京營總兵郭懷義已經(jīng)返回,是捷報,在澎湖戰(zhàn)役后,郭懷義采取了“龜甲戰(zhàn)術”,匯合部分順軍,大敗葡軍于南邊的馬尼拉,也是葡萄牙這時比荷蘭還要勢危,這些海上馬車夫漸次退出了航海時代的世界舞臺。但無論如何,于茜香國來說是個振奮人心的消息。
未久,回來掌管宮廷禁軍的郭懷義又引一個驛站的驛卒進廷來報,眾人目光齊聚驛卒一身,那驛卒用所剩不多的力氣跪稟道:“報陛下、諸位大人,賈督師義軍已攻下滿喇加,并采取了接收和善后政策,荷蘭東印度公司大部分已撤資……”
說完氣竭而暈過去,但宮殿里無人在意他一小卒,而是立時爭吵議論開來,茜香女王松一口氣,又愁上眉頭:“取滿喇加海圖來。”
當即工部尚書侍郎奉上本國四周海圖,經(jīng)先人幾代勘測,倒也精密,大體準確,文武大臣靜下來,須臾,只聽女王幽幽一嘆:“滿喇加國土,二倍于我國,賈琮若能鞏固此地,茜香國彈丸之地,豈在他眼中?”
文武大臣們泛出悲戚之色,人心搖擺不定,患得患失起來,那心情表情極是復雜精彩。
“荷蘭和葡萄牙本來就包藏禍心,一個在西,一個在南,窺我內島,一日不去除,本王便如鯁在喉。而今澎湖為賈琮所占,又立兵宜蘭,也實是一刺祛除,平添一刺,但為了免除耗費國帑之憂,也只能答應他了。說不定順朝以后照樣鞭長莫及,不顧此地,那依舊是我囊中之物。”
茜香女王作如是想,內部也著實吵了一頓,不愿臣服的、想立即與賈琮反戈相向的,什么意見都有,但原先的和親派為首者陳華返回后,不再持激烈意見,反而說通商是大利,他與郭懷義是軍權在握,歸屬大順的調子便定了下來。
不日,女王與返程的賈琮、閩浙總督洪經(jīng)在承天府舉行了談判,談判持續(xù)了半個月之久,茜香國才答應奉上王室玉牒、改名臺灣府、隸屬福建承宣布政使司,并擇日進京朝拜。
交換條件就是,臺灣府四周商貿(mào)關稅由他們自治,賈琮對此無奈,為免再起戰(zhàn)端,只得暫時虛與委蛇地答應下來,但他又力爭到另一條件,閩粵移民暫時開放為合法,拉動移民者以期完全同化海島。偷渡移民本來每年皆不少,蓋因沿海情況地少人多,臺灣府方面答應了。
議定此類等項政策,賈琮說要轉道倭國寧波航線,因為這樣回京更近一些,洪經(jīng)、丁啟圣自無意見,且回要應迅速把關稅提上來,待賈琮運回。
他們不知賈琮挾此次威赫戰(zhàn)功,又到倭國宣揚了一通,此舉短期看來是順便賺一筆錢,海貿(mào)一本萬利,賈琮豈有不趁機賺錢之理?實則長期看來,未嘗不能成為將來的又一大功?
……
上下?lián)Q新的府治萬年治下,那處莊園赫然掛上由女王親筆御書的“秦晉莊”,意為從此結秦晉之好,她常來“探視”秦可卿,發(fā)現(xiàn)這女人言行舉止委實不像平常的官夫人,倒像頂級的貴婦,這天待賈琮離去,女王與她攜手賞花:“秦夫人是宮中之人?若是呢,我多向你請教些禮節(jié),來日上京也好做得周全。”
“高看了,家父江南新貴,與夫君有師生之誼,如此我才無怨悔地來這兒。”秦可卿不卑不亢道。
“難怪,若非江南人杰地靈,也生不出你這樣的美人兒。”女王交口稱贊。
……
東面的宜蘭,叢林茂密,野獸肆虐,一隊順軍在山下平原操練、安營扎寨、修筑城堡、關隘。
又有一部分狼兵,熟練地仿佛叢林就像他們的家,不斷穿梭、跳躍,利用當?shù)厣钌劫Y源,捕殺野獸、采集藥材。
臨近港口則是不斷接應偷渡者來開墾。
西面澎湖、滿喇加也是如此,南面馬尼拉則是讓給了茜香國,一隊隊華人軍官在呂宋唐人街示威。
而各地戰(zhàn)役死去且于海中尸體無法覓得的士兵,應賈琮吩咐,紛紛樹立起衣冠冢,應節(jié)而拜。
一切商貿(mào)又回到了正常運轉,且交接的變成了英國人,他們得知了遠東幾次戰(zhàn)役威的風,駐臺大使館都小心翼翼,不敢有任何輕舉妄動。
……
熟悉航線的賈琮商貿(mào)隊,攜帶貨物,順應季風北上,不日到達了東瀛江戶灣要沖蒲賀近海。
東瀛此時為“江戶時代”,又稱“幕藩體制”,自第一代將軍德川家康頒布對天皇、大名各藩的嚴酷“法度”之后,幕藩體制鞏固了將近兩百年。大順弘德之時,江戶為“寬政”年間,掌權將軍是德川家光。
江戶時代閉關鎖國,但是,與大順的通商并沒有斷絕,相反,是呈現(xiàn)出一種比較矛盾地歡迎,這是東瀛封建政體在做最后幾十年的垂死掙扎罷了。
因此賈琮才敢大搖大擺地來到江戶灣耀武揚威,此刻他坐在船頭品酒,麾下是經(jīng)歷幾次生死搏殺剩下來的精銳之師,甫一上岸,便開始了軍事演習。
眼見賈琮帆船在近海三橫三列地擺開,大炮、火槍、火箭加起來,不下萬枝,炮火槍響之后,濃煙翻滾,氣勢駭人,江戶灣的警衛(wèi)官兵驚呆了!驚得目瞪口呆!
而后回稟此地最近的最高長官“老中”淺野火炬,老中是輔佐將軍的最高官員,不亞于各地大名藩主,急忙從煙花樓穿衣出來的官員淺野火炬,登岸一看這架勢,嚇得跳腳:“八嘎呀路!我大日照神國,全國軍隊也不過八萬,而且好久才能召集,這是要和我們江戶京都開戰(zhàn)嗎?”
不過,作為要員與武士階層的代表,淺野火炬是有傲氣的,并不怕死,鬼子武士道培養(yǎng)出來的人,不都這變態(tài)嗎?
淺野火炬一揮本土神道教的寬大衣袖,帶領警衛(wèi)官,效死他的武士,昂然以矮小的身體無畏無懼地仰視賈琮:“貴國在我沿海演習,意欲何為?”
“鬼子一直這么囂張的嗎?”賈琮俯視這幫人,暗暗鄙視了一番,淡淡道:“本官是官方派來通商的,閣下不歡迎嗎?不請我進去坐坐嗎?”
因為淺野常與華人交往,且倭國中上層階級是精研華夏儒文化的,所以淺野一口華夏官話很流利,他們低聲商議一番,手按的倭刀不由松了下來:“歡迎!歡迎!請入司代府!”
于是在賈琮聽不懂的一陣鬼子鳥語列隊唱歌歡迎之中,賈琮帶人翩然上車,駛向了江戶京都司代府。路上,身邊的周溫白翻譯道:“大人,這是一首歡迎歌:希望你們渡大海如平地,居船上如坐船,不日平安歸航!”
“原來如此。”賈琮點頭沉吟,一面打量東瀛官道沿途風景,市肆羅列,米夫奔走,一片繁華景象,大概因這種自給自足,才給了鬼子閉關鎖國的信心,他對秦鐘道:“你在此開個大使館,我會奏請朝廷,以后有大用之處。”
“好,還是姐夫待我好。”秦鐘進了城內就移不開眼。衛(wèi)若蘭、周溫白幾位公子也是如此。
淺野火炬不敢馬虎大意,一面上奏京都的德川家光將軍,一面好酒、好菜、女人招待賈琮一行,并且派人與賈琮商隊交接貨物、賣出貨物,大順奢侈品在這里很有市場。
次日的京都司代府客廳,賈琮早起,倭國女人們精心伺候,他卻不大看得上,只與黛芙妮睡了一晚,淺野火炬進來見禮,倭國女人奉茶,卻不小心傾斜了點茶水,淺野火炬面目一陰,一拔倭刀,當場手刃了女人,繼而如殺了只雞一樣,若無其事:“怠慢賈大人了,誰叫她如此粗心!”
賈琮面無波瀾,心下卻不大舒服,黛芙妮更是恨恨地盯淺野一眼。
兩人不知道的是,江戶幕府時代的倭國,武士隨手殺死農(nóng)民、商人、底層女人,是街頭巷尾都最常見的事情,何況僅次于將軍府的京都司代府?
當時與大順相比,倭國的等級殘忍制度還更變態(tài),實在是變態(tài)中的變態(tài)。
“呵呵,淺野大人當真是……嗯,勇猛非常……呵呵……”賈琮不知是嘲笑揶揄還是怎么著,總之是無語了,開門見山道:“前幾年我國寧波府發(fā)生了一場倭寇打砸燒搶運動,極其惡劣,你們知道嗎?”
“啊?”淺野火炬一愣,喝茶時人中的黑胡須蠕動:“這實在是誤會了!倭寇并不是我國人,對于外出的人,早有法令,歸來也不承認戶口的!”
“那我昨天提議在江戶開大使館的事情……”
“這個我可以應承下來,將軍也會答應的。”淺野火炬有些躊躇不安:“賈琮君但可放心,嗯,不知昨夜我國女郎伺候的可好?舒服滴不舒服?比之貴國女人如何?”
“還好,還好。”賈琮尷尬,不直視黛芙妮,心道:“我看上誰,也看不上你們這種矮個子。”
“大大滴好!大大滴好!”淺野火炬豎起大拇指,倭國武士道提倡“重文倡武”,此時剖腹自殺已是武士莫大榮譽,另外朱子學、王陽明心學在這里很吃香,明末繪畫在倭國演變成“浮世繪”,風靡一時,因此長談下來,淺野火炬倒覺得賈琮對他胃口,但賈琮停留兩天,見倭國果然開出大使館、領事館,就放心地攜帶貨物回寧波了。
他預料到,但不參與,接下來倭國內部大名藩主們,因為賈琮這次叩關,發(fā)生了激烈的爭吵,給了他們危機感,頗像十九世紀米國對其實行的“佩里叩關”,從而讓倭國火速進入明治維新,那是吸取了清朝失敗教訓,此刻未必有那好機會了。
而返程的賈琮,風暴也必然伴隨著他進入大順,以及四大家族。
……
寧波沿海。
賈琮問黛芙妮道:“你記得莎士比亞這些文學巨匠寫的故事么?能不能翻譯過來?”
正懷著憧憬之情一睹大順風光的黛芙妮詫異道:“你居然知道莎士比亞?是啊,伊麗莎白女王很喜歡他,他的戲劇一上場,倫敦盡是歡笑,我記得一些情節(jié),不過要翻譯過來,我一個人不行,還得配合傳教士們,畢竟我一個人學識有限。”
這么久下來,賈琮也漸漸探明白了黛芙妮的出身來歷。
原來她父親是英格蘭的一位公爵,屬于上議院,而且是英國著名托利、輝格兩黨中的輝格黨一派,此時正得勢。
自文藝復興、工業(yè)化初顯以來,英國貴族場合以出海經(jīng)驗、知曉各國風情、談論世界各地文藝商品為榮耀,所以,出身貴族的黛芙妮會點兒漢語,就一點也不奇怪了。
此外,馬可波羅掀起東方熱之后,應傳教士的翻譯以文化入侵需求,歐洲各地都力求把宗教典籍翻譯成漢語,既是入鄉(xiāng)隨俗,曉得了東方士大夫重視書籍,也是為了入侵做準備,以及顯擺顯擺。
“曹雪芹就沒莎士比亞的好運氣了。”賈琮嘀咕一句,想道:“也好,我守孝期間,可以傳播一些外國先進的東西,可以博個名聲,又可以警醒一批人,擴大勢力。另外,薛寶琴一家也是曾各國經(jīng)商的,薛家有皇商的經(jīng)驗,讓一些人對倭國文化入侵也行得通。”
……
蘇州太湖邊,一位出塵飄逸的修行者,還有其西北巷弄、姑蘇城外的小家碧玉,都在等著離別日久的情郎回來。()
請記住本書首發(fā)域名:。手機版閱讀網(wǎng)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