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行政處處長對別人的告發(fā)啞然失笑。!
眼看就到兩點半了,接張奇林去機場的小汽車居然還沒有到,于大夫又一次打電話到機關(guān),值班員說傅善讀確實已乘車出發(fā)來接,那為什么這個時候還沒抵達(dá)?真讓人著急!</br>
張奇林已經(jīng)穿妥了西裝、皮鞋和大衣,雙手背在身后,在客廳里踱過來踱過去。飛機四點鐘起飛,現(xiàn)在離起飛僅僅只有一個半鐘頭了。就算小汽車立即到達(dá),立即坐上出發(fā),路上總得半個來鐘頭,進(jìn)到機場,辦出境手續(xù),托運行李,接受檢查,穿過隔離區(qū),到達(dá)候機廳,進(jìn)入飛機艙,最快也總還要四十多分鐘,所以現(xiàn)在真是一分一秒地接近了誤機的臨界值。一貫遇事沉著鎮(zhèn)靜的張奇林,此刻在踱步中也明顯地流露出焦躁與煩怨。</br>
傅善讀今天是怎么一回事呢?自從張奇林主管這個局以來,同傅善讀接觸中,一直感到他這人辦事妥帖精細(xì),很可信用。難道傅善讀今天的反常,同中午接到的那封告發(fā)信有一定關(guān)系?想到這里,張奇林不由得往墻上一瞥——那幅洛璣山為他“卻乏走筆”的山水畫已經(jīng)按照他的吩咐,由女兒張秀藻取下收起,現(xiàn)在墻上只留下一塊長條的白痕。傅善讀為洛璣山搞房子,圖的是什么呢?就為圖他那同一構(gòu)思多次復(fù)制的“作品”嗎?洛璣山貪得無厭地弄房子,又圖的是什么呢?他除了畫畫兒,還想當(dāng)“二房東”嗎?張奇林感到困惑。他深感世界上的事物之間是一個復(fù)雜的網(wǎng)絡(luò)結(jié)構(gòu),只盯住一個“網(wǎng)結(jié)”是不足以知人論事的,必須把握住一組矩陣網(wǎng)絡(luò),才能作出近似判斷……然而那封告發(fā)信所揭發(fā)的實際僅僅只是一個“網(wǎng)結(jié)”,有關(guān)“網(wǎng)絡(luò)”的真相究竟如何呢?傅善讀會不會是故意晚來,以回避我的詢問?可不管他怎樣晚來,從這里開往機場的一路上,我在汽車中總還是要問到他的,即使我問完還不足以作出判斷,問一問心理上總能平衡一點……</br>
張秀藻被于大夫派往院門外瞭望——盡管這實際上起不了什么作用,于大夫還是讓她去,她也馴順地去了。當(dāng)她走到外院時,她的眼光不由得朝東邊小偏院瞥去——那四扇屏門半開半掩,似乎透露出無限的神秘。馮婉姝一定來了吧?她同荀磊此刻在做什么?一起聽音樂,還是一起看書?張秀藻并不嫉妒,但感到一陣陣酸辛的悵惘。她想,世界上還有什么事比這個更令人痛苦——你愛他,他卻不愛你。她覺得那種原來愛過、后來不愛了的情況,究竟還比這種境遇好些,因為心中總還有可供細(xì)細(xì)咀嚼的甜蜜的回憶……要不是身后突然來了一個莽撞的少年,急匆匆地撞了她一下,從她身邊頭也不回地大步朝院外走去,她也許還會佇立在那里,繼續(xù)任自己的感情漲潮……那少年穿著一件米黃色的登山服,雙手插在斜兜中,仿佛喝醉了酒的模樣,不消說,又是薛家婚宴上的食客。薛家怎么凈是這種大叫大嚷、粗魯無禮的親友呢?撞了人家,頭也不回,連聲道歉也不會,徑自晃著肩膀大步流星地走了,真不害臊!……張秀藻還未挪步,又聽得身后人聲嘈雜!原來是薛師傅和薛大娘在送一群客人,她趕忙快步走出了院門,閃到了一邊。到了院門外她想起她那瞭望的職責(zé),便把手搭在眼上,朝胡同口望去,胡同口那邊冷清清的,并沒有什么小汽車的影子……</br>
于大夫一看腕上的表已指示著兩點半,便對張奇林建議說:“干脆叫輛出租汽車吧。這個老傅,辦的什么事!出國任務(wù)他都敢給你耽誤,還說給安排房子哩!這種人!”說著抓起了電話。可就在她撥出租汽車總站的電話號碼時,傅善讀氣咻咻地到了。</br>
于大夫還未來得及開口埋怨傅善讀,傅善讀卻先一迭聲地謝罪:“怪我,怪我,怪我……不該讓小王從美術(shù)館那邊過來,誰想得到今天那兒偏出了車禍呢?到了地安門,偏又遇上個大紅燈……”說著便主動去提旅行箱,又問張奇林:“你還有幾件行李?咱們這就開路!”</br>
張奇林見傅善讀來了,心里安定下來。一個半小時里,足能辦完登機的一切事宜。由于整個身心的陡然松弛,他忽然感到要小解一次。于是他對傅善讀說:“你來了就好。少安毋躁,我方便一下再走。”</br>
傅善讀勸止說:“到機場再方便吧。機場廁所干凈。”</br>
于大夫也說:“看把你褲子濺臟了——鞋底更不用說。唉,我們這個廁所啊!”</br>
張奇林卻憋不住。他想了想,便沉著地脫下大衣,又進(jìn)到里屋,套上一條平時穿的褲子,換上一雙平時穿的鞋,走了出來,笑著說:“瞧,我這樣就保險了。”說完竟出門而去。</br>
傅善讀被張奇林這舉動驚住了。一位馬上就要上飛機出國訪問的局長,如此費勁地去上胡同里的公共廁所!于大夫也感到今天的事態(tài)真是觸目驚心,她抓緊機會對傅善讀說:“你瞧瞧,老傅!什么事兒!還把我們窩在這兒,這么著上廁所!上這種廁所!你虧心不虧心啊!”</br>
傅善讀賭咒發(fā)誓地說:“于大夫,我確確實實給你們預(yù)備好兩個單元了。要不,送完老張回來,咱們先坐車去看看房子?看著老張上個廁所都這么艱苦,你以為我心里好受?”</br>
張秀藻本來心不在焉,隨傅善讀進(jìn)屋以后,她本能地提起爸爸的一個小手提箱,只等著一齊再往院外走。她的腦海里,鮮明地浮現(xiàn)著的,仍是東外院的四扇屏門——可是當(dāng)張奇林上廁所的舉動呈現(xiàn)在眼前以后,她的心仿佛被敲擊了一下,腦海里的四扇屏門倏地淡化開去。雖然爸爸身影消失了,但那上身穿著筆挺的西裝,下身卻套著一條舊褲子,腳上臨時又換成一雙舊鞋的古怪形象,卻仿佛牢牢地粘在了她腦中……啊,爸爸!她忽然覺得自己的爸爸非常可愛,一個能這樣坦然無怨、心平氣和地去胡同里簡陋的公廁方便的爸爸,該是一個多好的爸爸!爸爸在她眼前有過許許多多的舉動,也許,今天的這個貌似微不足道,甚至有些滑稽的舉動,恰恰最能在她的心目中樹起牢固的威信——作為共產(chǎn)黨員和革命干部的威信。</br>
張奇林卻完完全全僅是為了解決一個生理上的需求。他從胡同公廁回來,動作緊湊地洗了手,脫掉了舊褲子,換上了皮鞋,又穿上大衣,然后便操起桌上的公文包,說了聲:“走吧!”大家便一齊朝院外走去。出了垂花門,穿過狹隘的大門洞,來到街上,把行李放進(jìn)了汽車后箱,張奇林和于大夫都坐進(jìn)去以后,傅善讀招呼張秀藻說:“上車吧!”張秀藻笑笑說:“我不去機場了。”張奇林和于大夫也都在車?yán)镎f:“她早說好不去了。孩子大了,她有她的事了。”于是傅善讀麻利地鉆進(jìn)了前座,把門一撞,車子便開動起來。張秀藻朝車子揮了揮手,車子開遠(yuǎn)了,她看看手腕上的表——兩點三十八分。</br>
張秀藻返身走進(jìn)了院門,來到四扇屏門旁邊。她忽然覺得聽到了荀磊和馮婉姝的笑聲,還有朦朦朧朧的、似有若無的音樂作為陪襯,她的心仿佛被緊緊地捏了一把。在一種惘然若失的精神狀態(tài)中,她懨懨地朝里院走去。剛到垂花門邊上,忽然從垂花門里走出了詹麗穎和一位有點謝頂?shù)摹⒋餮坨R的中年男子,張秀藻同詹麗穎對笑了一下,便錯肩而過。詹麗穎那粗大的嗓門正甩著這樣的話語:“……好哇!演過了‘貴妃醉酒’,下頭就該演‘鳳還巢’了嘛!……”張秀藻也無心去聽詹麗穎在說著什么,只是覺得她這人未免有點聒噪……再往里走,路過薛家苫棚時,她感覺到似乎有男人的哭聲——那是一種悶住的低沉而渾厚的悲聲,使她非常驚異。誰呢?怎么能在辦喜事時哭呢?她并無細(xì)加探究的欲望,但她感受到了生活本身的復(fù)雜性和多樣性。她想,在這立體推進(jìn)、交叉互感的生活中,她還是應(yīng)當(dāng)理智,應(yīng)當(dāng)堅強,而不能讓心中那隱秘的愛湖沖決堤壩,淹沒掉她的事業(yè)心……于是,當(dāng)她回到家中以后,她洗了個臉,輕輕地哼著歌兒,毅然地坐到了書桌旁,打開了專業(yè)英語課本和筆記……</br>
張奇林乘坐的小汽車開過了鼓樓,從鼓樓東大街直奔東直門。張奇林和于大夫坐在后座上,傅善讀坐在前座上。當(dāng)張奇林沉吟著考慮如何就那封信的內(nèi)容詢問傅善讀時,于大夫已經(jīng)就即將搬去的新居向傅善讀提出了一連串問題,從衛(wèi)生間澡盆的規(guī)格一直問到了窗外是否已經(jīng)植上了樹、植的什么樹。傅善讀扭過身子,雙手扶住座椅靠背,熱情地一一作答……</br>
小汽車眼看出了東直門,開上了通往天竺機場的公路,時間不多了,張奇林便打斷于大夫和傅善讀的交談,鄭重其事地說:“老傅,我要正式地同你談?wù)劇!?lt;/br>
傅善讀顯然并無思想準(zhǔn)備,他顯得有些吃驚:“正式?”</br>
張奇林望定扭過身來的傅善讀。這是一位典型的“老總務(wù)”,不知為什么,張奇林覺得到處管行政事務(wù)的干部都有著同樣的風(fēng)度、同樣的表情——盡管他們外貌上往往差異很大。老傅身材瘦小緊湊,兩眼卻炯炯有神,不說話時,薄薄的嘴唇閉得很緊,一開口說話,嘴唇果斷地掀動著,腮上的一個傷疤,仿佛也在一動一動,說出的每句話似乎都有著足夠的統(tǒng)計數(shù)字作為后盾,不容辯駁。</br>
張奇林決定開門見山。他說:“今天中午我接到了一封群眾來信,檢舉了你,而且也牽扯到我……”于是他幾乎是把那封信逐字重述了一遍。</br>
于大夫原不知有這回事,聽了大吃一驚。她才明白張奇林為什么讓把家里掛的那幅畫取下。這是張奇林他們單位的事,她當(dāng)然不好插嘴。不過在這么個小汽車?yán)铮瑫r間又這么緊迫,張奇林一下子把問題端到傅善讀面前,會不會弄成個尷尬的局面?她心情緊張地望著傅善讀,既怕他怫然色變,也怕他無地自容……她心里不免埋怨張奇林:這問題就不能擱到回國后再往外端嗎?</br>
出乎張奇林和于大夫意料,傅善讀聽完那封告發(fā)信的內(nèi)容,竟是啞然失笑的樣子。他極其輕松——甚而還夾帶著幾分愉快地說:“信上說的完完全全都是事實。只不過沒把事實說全就是了——我這回‘卡’出來的住房不是一套而是兩套,嘿嘿,我還想再‘卡’出第三套來呢!”</br>
張奇林愕然。傅善讀見張奇林現(xiàn)出那么個難看的表情,便以一種安慰的語調(diào)說:“你從來沒直接管過分房子的事,沒深入過這個領(lǐng)域,難怪你聽見風(fēng)就是雨。其實,對于我們做實際工作的人來說,那信上說的事兒,不過是我們這一行的日常生活……”</br>
張奇林不得不承認(rèn),傅善讀所馳騁的那個領(lǐng)域,對他來說,只是一堆抽象的模糊的概念。局里的“分房委員會”不由他抓。固然局黨組要討論通過住房上給予特殊照顧的中年知識分子名單,但他們所討論的只是人而不是房——他們只作出應(yīng)當(dāng)優(yōu)先給誰分配住房的決定,至于實際安排,那就是傅善讀他們的事了。</br>
張奇林問:“你是怎么卡掉中年知識分子住房的?這關(guān)系到落實黨的知識分子政策,你怎么敢這么干?”</br>
傅善讀笑嘻嘻地反問:“咱們局哪一位該給房的中年知識分子沒得著房?”</br>
張奇林一想,也確實沒有來告這種狀的。似乎每一位分房名單上有名的人都分到了住房。他想起那封告發(fā)信上的措辭,也并不是說傅善讀卡掉了誰應(yīng)得的整套住房,而只是說他“卡掉了您局中年知識分子的居住面積”。</br>
傅善讀見張奇林發(fā)愣,便進(jìn)一步說明:“咱們局的住房來源,一是接受統(tǒng)建房的分配,一是自蓋自分。先說第一種,統(tǒng)建房有不同的規(guī)格,都號稱三間一套,有50平米的,也有30平米的;都號稱兩間一套,有30平米的,也有23平米的;有全是南窗的,也有全是北窗的,自然也有各種兩面開窗的;有的大而粗,有的小而精;有的房子好地段差,有的房子差地段好;有愿把三間一套換成一個兩間一套、一個獨間一套的;有愿把樓房換成平房的……我們管這攤事的,說實話,確有以權(quán)謀私的角色,不過,也是實話——我們搞所謂的倒換,主要還是為本單位著想。比如說,這回一共分給了咱們統(tǒng)建房28個單元、1132平米,除去可以倒的舊房不算,按說可以安排28戶入住,可是我不能就這么著死板地安排,比如說,給你們家,我就不能安排成一個三大間的單元,而要安排成兩個兩大間的單元,這樣,我手里的房子就不夠分了。也不光是你家,這類需要變通的例子還有,比如有的該分房子的人家,婆媳實在不合,我要盡心為他們服務(wù),就該把一個兩大間的單元,盡量換成兩個獨間的單元,于是乎我就要同別的單位的同行聯(lián)系——我不去聯(lián)絡(luò)他們也會主動找上門來,我們之間——往往也不是雙邊,而是三邊、四邊,半公開地進(jìn)行倒換,倒換的結(jié)果,比如這回我手里的狀況,就挺讓人滿意,凡該安排住房的我全安排了,還多出兩套來——怎么多出來的?自然是因為我卡掉了一些住戶的米數(shù),不過那米數(shù)極其有限,也就一二平米,三四平米而已,但我積少成多的結(jié)果,便多出了兩個單元來,少了米數(shù)的住戶也許還得到了另外的好處,比如陽臺大,層次好,采光足……你說我坑害了誰呢?我完完全全是一片好心!……”</br>
張奇林懷疑地問:“你這個好心我還不完全明白,那洛璣山跟咱們單位毫無關(guān)系,你怎么能讓他住進(jìn)一套呢?這總是違反原則的吧?”</br>
傅善讀起勁地掀動著嘴唇,振振有詞地說:“那洛璣山不過是借住,我并沒有給他住房證,算不上違反了什么原則。咱們給他提供方便,他給咱們幫忙,這實際上是一種協(xié)作嘛……”</br>
張奇林大惑不解:“協(xié)作?一個單位和一個私人協(xié)作?”</br>
傅善讀只覺得張奇林迂腐無知,他不禁調(diào)侃地說:“你這個官僚主義者!‘不知有漢,無論魏晉’!剛才說了,咱們局的住房,一靠統(tǒng)建統(tǒng)分,一靠自蓋自分。蓋房子你當(dāng)跟搭積木那么容易?地皮問題,設(shè)計問題,材料問題,施工力量問題……頭疼的事多了!你以為那洛璣山不過是有幾管毛筆的等閑人物?咱們局這回蓋宿舍樓的水暖設(shè)備,要沒洛璣山幫忙,能那么順當(dāng)?shù)氐绞謫幔俊?lt;/br>
張奇林覺得傅善讀越說越像“天方夜譚”,不禁問道:“他還兼營水暖設(shè)備公司?”</br>
傅善讀笑了:“你真能開玩笑!他自然只會畫那么兩筆畫兒!可現(xiàn)在哪個賓館、招待所不想要他的畫兒?都搶著請他去畫,房子沒蓋起來,要多大的畫兒,掛在什么部位,早都跟他訂好了……所以他能替咱們說情,從賓館工地勻出點過剩的水暖設(shè)備來。咱們欠了人家的情,借套富余的單元給他用用,還不應(yīng)該嗎?……”見張奇林仍然瞪著眼睛,傅善讀又補充說:“你放心,這里其實并沒有什么不干不凈的事情。那水暖設(shè)備都是按官價轉(zhuǎn)讓、接收的,手續(xù)完備,洛璣山從中沒拿一分錢的‘回扣’。”</br>
張奇林仍對洛璣山反感:“他自得一套住房,還不算拿‘回扣’嗎?而且人家說他像這樣的住房已經(jīng)弄到了三套,也太貪得無厭了!”</br>
傅善讀卻不以為然:“他的情況我太清楚了。別看他名聲在外,他那個單位可根本不拿他當(dāng)回事兒,說他年輕,資歷淺,還不夠照顧的份兒,分給他的住房,就是那么個又小又窄的單元。他上有老,下有小,家里根本擺不開畫案,他也是逼得沒有辦法,才這么弄了三個單元——你以為是什么大三間的單元?三處我都去過,一處在塔式樓的第15層,是個獨間的,他當(dāng)了畫室,他說他不能總是到賓館里去畫訂貨,他想靜下心來搞一點真正的創(chuàng)作,所以得有個自己的畫室;再一處是個半地下室,他安排他老母和女兒住,以減少自家的擁擠;第三處就是我借給他的,也不過是個兩間的單元,他布置出來會會客,藏一點書和美術(shù)資料,如此而已。說實在的,以他現(xiàn)在的這個水平,如果到國外去,他能混得蠻不錯嘛!買一棟樓住住,搞它一座帶花園的別墅,怕都不是什么難事,可人家并沒有那么個想法,能忍心說他貪得無厭嗎?……”</br>
張奇林聽了傅善讀一番話,暫且無言。他心里思忖著:即便傅善讀所說的全是真情實況,看來這里面也還是有一定的問題。什么樣的問題呢?恐怕是住房修建、分配體制本身的問題。人們合理的物質(zhì)需求,社會上人們之間互通有無的交換關(guān)系,看來采取壓抑的辦法、遏制的辦法,終究只能是造成更多的矛盾和不必要的人力物力消耗。10年前,按規(guī)定農(nóng)民不許販賣花生米,但城市居民們還是幾乎家家都有花生米——一個地下的花生米供求網(wǎng)頑強地存在著。現(xiàn)在爽性允許農(nóng)民販賣花生米,讓花生米供求網(wǎng)公開化、合法化了,供求雙方的身心都得以免除多余的耗損,生活不是變得更明朗更輕松了嗎?什么時候城市住房問題也能擺脫人為的腳枷,把解決的步子邁得更清爽、更迅捷呢?……</br>
傅善讀見張奇林的表情漸漸由嚴(yán)峻而溫和,便主動地說:“老張,你還沒問我:你那另一套卡出來的單元,派了什么用場呢?告訴你吧——分給了你們新任命的技術(shù)情報站站長龐其杉。原來‘分房委員會’認(rèn)為他的‘分?jǐn)?shù)’不夠,他還得再等上一陣子才行,可是我手頭多出這么一套以后,馬上就把他安排了——他一上任就住進(jìn)了新房,工作能不安心嗎?你看,那封告狀信其實倒是封表揚信——我歡迎部紀(jì)律檢查委員會趕快來檢查,越檢查,我越心安理得哩!”</br>
張奇林笑笑說:“你這只是一面之詞。我看紀(jì)委會一定會來檢查的。我想檢查的結(jié)果,也許不會僅限于簡單地確定一下是非……”他忽然想到他出發(fā)前讓家里人取下了洛璣山的那幅山水條幅,想到條幅取下后墻上留下的一長溜白痕,忍不住又說:“不過,那個洛璣山把一個構(gòu)思畫來畫去地重復(fù),畢竟不高明……”</br>
傅善讀仍舊為洛璣山辯護:“中外古今,畫家重復(fù)一個題材的例子多的是,不信,你看看齊白石留下的畫兒,有多少蝦米,多少菊花?……”</br>
于大夫見他倆的談話越來越輕松,也便不再緊張。她朝車窗外望望,提醒他們:“行啦行啦,等老張回國以后你們再抬杠吧。看,到天竺機場啦!”</br>
小汽車拐進(jìn)了機場專用車道,不一會兒,又飛快地旋上了候機樓前的回旋坡道……(未完待續(xù))</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