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八章 復出
,最快更新帝國風云 !
席存瑞必須感謝顧祝同,因為顧祝同幫他贏得了大選。
事實上,只要顧祝同付出,并且到政府部門任職,哪怕什么都不做,也是對席存瑞莫大的幫助。別忘了,顧祝同是曾經(jīng)的海軍參謀長,三次擔任參謀長會議主席,更是中國海軍戰(zhàn)功最卓著的大將之一。如果不是元帥軍銜僅授予馮承乾,并且由國民議會通過法律規(guī)定不再授予其他人的話,顧祝同肯定能夠成為海軍元帥,而且是中國海軍十位大將中最有資格成為元帥的一個。
白了,顧祝同本身就有著巨大的號召力。
顯然,他肯到政府任職,表明了他對席存瑞的肯定。
如果考慮到顧祝同跟馮承乾的關(guān)系,那么顧祝同復出的意義就更加非同凡響了。
此外,顧祝同加入政府機關(guān),哪怕只是顧問,也給席存瑞帶來了其他任何人都不可能帶來的好處。
這就是,顧祝同在軍隊中的威望,彌補了席存瑞最大的缺陷。
別忘了,席存瑞在一九六五年當選總統(tǒng)的時候,受到的最大質(zhì)疑就是沒有軍隊背景,與軍方?jīng)]有什么關(guān)系。
更重要的是,席存瑞的身份正是他在這次大選中最大的缺陷。
付俊義是退役上將,有著強烈的軍方背景,而他在選民心目中最大的特點就是,他有著軍人的果斷決策能力。也正是如此,很多選民才相信,付俊義當上總統(tǒng)之后,肯定能夠解決中**隊在危地馬拉遇到的麻煩。
可惜的是,付俊義只是上將,而且在戰(zhàn)爭結(jié)束的時候僅僅是少將。
與顧祝同相比,付俊義的軍方背景,以及在服役期間表現(xiàn)出來的才能,以及以軍人身份為國做出的貢獻,那就算不了什么了。
席存瑞是政治家。自然知道該如何抓住重點。
九月十日,也就是顧祝同復出的第二天,席存瑞就特意在總統(tǒng)府召開記者招待會,并且準許記者提一些敏感問題。
當時,一名記者就提到,顧祝同會不會加入競選團隊,成為下屆政府成員。
席存瑞給出了肯定答復,不過是一個非常模糊的肯定答復。
結(jié)果就是。在第二天的所有報紙上都出現(xiàn)了與顧祝同加入席存瑞競選團隊,而且很有可能在下屆政府中擔任要職的報道。
更重要的是,所有人都想知道顧祝同會擔任那個要職。
有人認為,顧祝同將擔任國務院總理,即主管政府工作。雖然在政府中,總理的地位在副總統(tǒng)之下,但是誰都知道,總理是政府中的二號實權(quán)人物,只向總統(tǒng)負責,而副總統(tǒng)不過是總統(tǒng)的備份。
還有人認為。顧祝同將出任國防部長。這些人的觀點是,顧祝同沒有管理經(jīng)驗。而且在退役之后就避世隱居,沒有多少政治經(jīng)驗,并不適合直接擔任總理,而在國防部長的位置上歷練五年是最好的安排。如果中華民主黨在一九七五年的選舉中勝出的話,顧祝同就有可能擔任政府總理,甚至會代表中華民主黨參與大選,成為席存瑞之后的總統(tǒng)熱門人選。而且極有可能當選。
此外,也有人認為,顧祝同有可能成為席存瑞的競選搭檔。原因很簡單。如果顧祝同答應跟席存瑞搭檔,那他與席存瑞的組合贏得大選概率超過百分之七十。雖然席存瑞已經(jīng)選擇了搭檔,但是在競選中更換搭檔并不是什么問題。白了,只要顧祝同愿意,那么席存瑞現(xiàn)在的搭檔完全可以用健康為由退出競選。
當然,不管怎么,顧祝同肯定會獲得一個極為重要、極有影響力的職位。
結(jié)果就是,在九月十五日進行的民意調(diào)查中,席存瑞的支持率由上一次調(diào)查時不足百分之四十上升到了百分之五十二。
九月二十一日,顧祝同在接受采訪的時候,也提到了席存瑞邀請他加入競選團隊,并且在下一屆政府中出任要職的事情,還暗示記者他很有可能接替丁明聰擔任國防部長,而丁明聰則有可能出任政府總理。
這下,再也沒人懷疑席存瑞的團隊將贏得大選了。
在九月三十日的民意調(diào)查中,席存瑞的支持率上升到了百分之六十三。
進如十月分,顧祝同開始大炒航天工程,而且把航天與國防安全聯(lián)系了起來,在各個場合仿佛強調(diào)航天對國家安全的重要性。
也就是,顧祝同頻繁出現(xiàn)在了新聞媒體面前。
根據(jù)一家電視臺做的調(diào)查,在十月份的電視新聞報道中,顧祝同的處鏡率是席存瑞的三倍,是付俊義的五倍。
一時之間,仿佛是顧祝同在競選總統(tǒng)。
十月二十七日,發(fā)生了一件具有決定性意義的事情。
這就是,顧祝同在當天正式成為中華民主黨黨員。
如果這件事發(fā)生在其他人身上,根本就算不上是大事,可是發(fā)生在顧祝同身上,那就肯定是大事了。
中華民主復興黨解散之后,中國的政黨格局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中華民主黨與中華復興黨在組建的時候,都沒有建立嚴格的黨員制度,即并沒有強迫任何人入黨,兩個政黨只有核心成員為固定黨員。
到一九六五年的時候,中華民主黨的固定黨員不到兩百萬人,而中華復興黨的固定黨員也只有兩百萬。
顯然,與中國龐大的人口數(shù)量相比,兩個政黨的核心成員都少得可憐。
這樣一來,選民在大選中把選票投給哪個政黨的競選人,就可以看成是哪個政黨的臨時黨員。
更重要的是,在軍事改革與政治改革的影響下,中**方明確要求,軍隊官兵不得沒有明確的政黨,也就是不得正式加入任何一個政黨。正是如此,對于終生制的將領(lǐng),加入政黨就等于放棄軍人身份。
從某種意義上講,這也正是軍人與政治家的區(qū)別。
在中國的政治家中,有很多都是退役軍人,而區(qū)別他們的主要辦法,就是看這位軍人在退役之后有沒有加入某個政黨。如果加入了某個政黨,那么他就是政治家,不在具有軍人的身份。
顧祝同加入政黨,成為固定黨員,表明他已經(jīng)正式放棄軍人身份。
更重要的是,顧祝同加入的是中華民主黨,而不是中華復興黨。
要知道,顧祝同是第一個加入中華民主黨的高級將領(lǐng)。在他之前,所有放棄軍人身份的退役上將與大將,都是中華復興黨黨員。
可以,如何評價顧祝同此向舉措的價值都不為過。
中華復興黨能在戰(zhàn)后連續(xù)執(zhí)政十五年,甚至差點連續(xù)執(zhí)政二十年,與那些加入該黨的將軍有著密切關(guān)系。
事實上,席存瑞能夠在一九六五年贏得大選,也與馮承乾給予的支持有關(guān)。
顧祝同加入中華民主黨,無疑在這兩個主要黨派之間達成了平衡,即讓中華民主黨也擁有了來自軍方的支持。
從某種意義上講,兩大黨派勢均力敵的局面也就因此形成。
如果沒有顧祝同,那么中華民主黨也許能在一九六九年的大選中勝出,可是在五年、十年之后呢?
以中國的文化背景,以及已經(jīng)形成的社會格局,特別是利益分配體系,只要中華民主黨沒有得到軍方的認可,那么遲早有一天,中華復興黨會成為第二個中華民主復興黨,也就是中國唯一的政黨。
顯然,這對建立穩(wěn)固的民主政治體制沒有任何好處。
顧祝同加入中華民主黨的直接影響就是,在十一月正式開始的大選變得毫無懸念,付俊義甚至在最終的計票結(jié)果出來之前,就向席存瑞道喜,恭賀他再次贏得大選,獲得了連任的機會。
最終,席存瑞獲得了百分之七十三的選票。
在同期進行的國民議會換屆選舉中,中華民主黨贏得了三百六十七個更換席位中的二百一十八個。
因為國民議會議員的任期為五年,每兩年半進行一次換屆選舉,即半數(shù)議席將迎來新的議員,所以每隔一次,就會跟大選同時進行,而另外一次換屆選舉則被稱為中期選舉。跟大選同時進行的這次換屆選舉最為重要,因為這將直接決定中國的權(quán)力架構(gòu),即總統(tǒng)所在的政黨能否在國民議會中獲得多數(shù)席位。
在一九六五年,中華民主黨就沒有能夠在國民議會中獲得多數(shù)席位。
直到一九六八年下半年,中華民主黨才在中期選舉中獲勝,在國民議會中獲得了微弱多數(shù)。
顯然,這次的選舉沒有任何懸念。
原因很簡單,一九六五年選出的議員已經(jīng)滿任,而在這批議員中,占多數(shù)的是中華復興黨的黨員。
也就是,在大選之后,中華民主黨在國民議會中已經(jīng)獲得了絕對多數(shù)議席。
這就意味著,即便遇到需要三分之二多數(shù)支持才能獲得通過的議案,只要中華民主黨的議員團結(jié)一致,就能把議案變成法案。
事實上,這也正是在接下來的兩年多里,顧祝同敢于大力推動航天工程的原因。
有總統(tǒng)的支持、有國民議會的絕對多數(shù)議員支持,也就沒有任何力量能夠阻止顧祝同在航天工程上燒錢了。
顯然,顧祝同在幫了席存瑞的同時,也達到了自己的目的。R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