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日常4
目前了解到的信息太少,多想無益,今日依舊延遲了一個多時辰散值。</br> 宮門旁的小巷邊,花影靠在馬車上,百無聊賴的玩著手中的草葉。</br> 看趙之暉終于出來了,跳下馬車迎接:“大人,怎么散值一日比一日晚啊。”</br> “明日就不會了。”</br> 翰林院不止趙之暉這一個修撰,自然不能讓他長伴圣駕,明日就該輪到其他大人了。</br> “大哥已經(jīng)走了?”</br> 花影揮動馬鞭,馬車晃悠著離開:“大少爺下午登船的,也不知道此行能不能順利。”</br> 趙安義昨日收到了桂花村村長趙保田的信,信中寫到平昌縣中的趙記鋪子,有一家的賬目對不上。</br> 來京城前,此前開的幾家鋪子趙安義都安排好了管事的掌柜,府城那家乃是定的陳燭,縣里的兩家,一家定的是家中佃戶的子女,一家定的趙家的族人。</br> 三人都是聰明伶俐,懂得變通,且懂識字記賬之人。</br> 收到信后最開始趙安義還以為自己看錯了,因為趙保田說的乃是趙家族人負責的鋪子。</br> 趙保田是桂花村的村長,又是趙家的族長,若只是小的貪墨,他肯定會按下不發(fā),想辦法填上窟窿,現(xiàn)在這個情形,說明已經(jīng)不是窟窿了,恐怕是個大漏斗,源源不斷的流出,就連他也補不上!</br> 這樣嚴重的情況,只能讓趙安義親自回去查看,第二天便登船回鄉(xiāng)了。</br> 好在于清已經(jīng)熟悉了鋪子的事宜,京城這邊鋪子不會出差錯。</br> 下了馬車,辛月聽見聲音,抱著曈曈出來,后面跟著坐在小推車里的團團。</br> “啊,啊呀……”</br> “呼呼!”</br> 辛月含笑望著趙之暉:“團團今日學會叫人了,非要跟著我在門口等你。”</br> 趙之暉:“哦?團團,再叫一聲。”</br> 團團昂著腦袋,奶聲奶氣的道:“呼呼!”</br> 叫的非常用力,但因為還沒長牙,直接把口水噴了出來。</br> 趙之暉蹲下身一手抱起她,另一只手拿起地上的小推車。</br> “父父?我可不是你父父,等我學叫叔叔,叔,叔。”</br> 辛月忍俊不禁:“她現(xiàn)在只會呼呼,還是今日看大哥要出門,一時情急叫出來的,可惜大哥沒聽見。”</br> 要是讓趙安義聽見,說不定今日舍不得走了。</br> 小團團正在揪趙之暉的頭發(fā),力氣不大,她滿眼都是好奇,又抓了抓自己頭上的小胎毛短發(fā)。</br> “呼呼?”</br> 這樣子似乎在問,為什么自己的頭發(fā)這么短?</br> 趙之暉被她可愛到,正巧到了堂屋,下人們正在上菜,他放下另一手的小推車,抱著團團坐下,把食指放在嘴邊哈一口氣,開始撓團團癢癢。</br> 小團團被撓得不自覺左右躲閃,一咧嘴就笑了出來:“哈哈哈……”</br> 等她笑累了,趙之暉又停下,緩一會兒,再撓兩下,她又開始繼續(xù)笑。</br> 辛月無奈的看著趙之暉,懷里的曈曈愣愣的看著自己爹爹。</br> 劉桂芳知道趙之暉回來了,也來了堂屋,見狀心中好笑:“二郎,這么大的人了,怎么還玩這種把戲。”</br> 于清跟在劉桂芳身后,想著把團團帶回去,免得她調(diào)皮打擾二弟吃飯,一來就看見自己女兒笑的眼淚都快出來了。</br> 見娘親來了,團團一邊笑一邊求助的朝著于清伸手:“哈哈,粘(娘)!哈哈哈……”</br> 這哪是女兒調(diào)皮呀,二弟可比她調(diào)皮多了,不過見他這么喜歡自家女兒,于清還挺高興的。</br> 辛月看大嫂也來了,提醒道:“夫君,快放開團團,都快笑出眼淚了。”</br> 趙之暉見家里人都來了,停下玩鬧,抱著團團又晃悠了兩下,就還給了大嫂。</br> 于清:“從前倒是沒看出來,二弟竟這么喜歡孩子。”</br> 她最近出門做生意,結(jié)識了不少人,有些女掌柜家中,夫君都不帶抱孩子的,更不要說和孩子玩鬧了。</br> 辛月:“團團這么可愛,家中哪個不喜歡,就是最小這一個,看到團團姐姐也一直都是笑模樣。”</br> 趙家人已經(jīng)用過晚膳了,桌上只擺了趙之暉一人的飯食。</br> “這倒是,大嫂,日后你可得把團團看嚴實了,絕不能讓人鉆了空子。”</br> 團團只要不長歪,他保證喜歡她的人不會少到哪里去。</br> 劉桂芳:“日后奶奶一定會好好給我們團團相看好的,是不是呀,小乖乖。”</br> 團團眼角還掛著剛剛笑出來的淚珠,聽不懂幾人在說什么,只聽到在叫自己的名字,立馬伸出小手晃悠。</br> 趙之暉看著這溫馨的一幕,只覺得口中的飯食都泛著甜。</br> 辛月已經(jīng)把曈曈交給了丫鬟,抱去那邊逗樂了。</br> 她重新拿了一雙筷子給趙之暉布菜:“夫君,你明日還是這個時辰回來嗎?”</br> 雖然分出來的飯菜一直在鍋里溫著,但畢竟沒有剛出鍋時味道好,若明日還是這個時辰回,辛月打算在正院的小廚房里,單獨再做幾道菜。</br> 趙之暉咽下最后一口飯,示意辛月不用再夾:“我吃飽了。明日不該我當值,會早些回來。”</br> “大哥走了,這幾日你要是在家中待不住,可以和大嫂去鋪子里轉(zhuǎn)悠轉(zhuǎn)悠,要是覺得累就和娘去看戲吧。”</br> 辛月?lián)u搖頭:“我不累,原本也打算好了,我會去鋪子里幫著大嫂。”</br> 說起鋪子,她想起一件事:“夫君,鋪子里的米面原料突然漲價了,聽說是南方遭了災(zāi),京城的米價過兩天都會漲,家中要不要囤一些。”</br> 得到消息的第一時間鋪子中所要用到的糕點原料就已經(jīng)囤了一批,但是家中吃的米和鋪子里不同,要更好一些,全部都是精米。</br> 趙之暉:“可以少量買些,不用大肆囤積,京城是一國首都,如果這里的物價都受了太大影響,那么……”離國破也不遠了。</br> 最后的話太過大逆不道,他沒說出口。</br> 米價最多上漲幾文錢,等渭南府的事處置完了,定然會下跌。</br> 雖然今日米鋪里多了好些搶米的百姓,但辛月自然更加相信趙之暉。()穿越古代,科舉日常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網(wǎng)最快。</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