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二一零章
謹(jǐn)身殿原為御書房,明華宮被焚,重建尚需時日,別的宮樓規(guī)格不夠,新帝是以暫居此處。</br> 聽了小吏的話,同在工坊的江主事與呂主事便慌了神,帝王居所,除了皇帝身邊的帶刀近侍,任何人進入都需卸下兵器,包括皇后。</br> “攝政大人,可要傳幾位親軍衛(wèi)指揮使去攔著皇后娘娘?”</br> 柳朝明見雪停了,一面往外走,一面扔下一句:“讓朱弈珩去。”</br> 江主事一愣:“十殿下?”</br> 可這宮里,哪有大臣吩咐王爺辦事的?</br> 還待再問,一旁的呂主事悄聲道:“江大人,如今這朝廷,該聽誰的不該聽誰的,您心里沒個譜?十殿下領(lǐng)著宗人令,確實能管這事,您還是趕緊去尋他,省得謹(jǐn)身殿那頭亂了套,攝政大人怪罪。”</br> 謹(jǐn)身殿已經(jīng)亂套了。</br> 沈筠一到,將守在外頭的侍衛(wèi),里頭伺候侍婢通通攆了出來,獨自提著紅纓槍在外間站了一會兒,心神稍緩,才一步一步朝內(nèi)殿走去。</br> 天色方明,內(nèi)殿還掌著燈火。</br> 朱昱深倚著引枕,半臥在龍榻上,雙目是闔著的,似在睡。</br> 沈筠看著他,說不出什么滋味。</br> 她其實并不確定發(fā)生了什么,昨日得知朱南羨去世,也是茫然大過傷痛,枯坐一夜,才隱隱覺得不對——四哥人已譫妄,前日傍晚,十三傳召他做什么?為何十三會在傳召四哥后,忽然放火**?既是有嫡立嫡,詔書為何要立四哥為帝,十七呢?八月末,他們回京復(fù)命,小奚為何不惜溺死四哥也要試探他癡癥的真假?</br> 心中忽然升起一個可怖的揣測,說不清是驚是悲。</br> 倉惶間,也不顧兩位太妃阻攔,奪了馬便趕回宮,直到看到燒得精光的殿宇,揣測一下化作磅礴的怒意,驅(qū)使著她提著紅纓槍便闖來謹(jǐn)身殿。</br> 可現(xiàn)在,她站在朱昱深眼前了,又感到一絲無措。</br> 他闔目半臥的樣子這么靜,分明就是癡了。</br> 是不是——自己想錯了?</br> 紛亂的思緒反倒令心神鎮(zhèn)定下來,輕聲喚了句:“四哥。”然后盼著他如以往一般聽不見,不要應(yīng)。</br> 然而,片刻后,沈筠卻聽到一聲輕嘆。</br> 半臥在榻上的朱昱深緩緩睜開眼,回了一句:“三妹。”</br> 紅纓槍“鐺”一聲墜在地上,朱穗拂地,掃出一片涼意。</br> 她似乎仍難以置信,看了一眼擱在御案上治癡癥的藥湯,怔然道:“你……不是癡了么?”</br> 又覺得不對,再問:“何時好的?”</br> 再一想,仍是錯的,于是問:“是不是……早就好了,因為、因為怕十三削藩,所以——”</br> “我騙了你。”朱昱深看沈筠這副樣子,沉默地打斷,“對不住。”</br> 饒是心里已有揣測,事實擺在眼前,才發(fā)現(xiàn)難以承受,以至于還在拼命幫他找借口。</br> 沈筠整個人都亂了。</br> 她茫然又不解地看著朱昱深:“不是,為什么啊?為什么要騙我?我又不會害你,你怕削藩,我與十三一起長大,我去與他說。或者大不了不當(dāng)這個王爺,我陪你,帶著瑄兒與瑾兒,一起去北涼,去達丹,或者南下去安南?你為什么要騙我,為什么癡癥好了不與我說?”</br> “我沒有患過癡癥。”半晌,朱昱深應(yīng)道,又頓了頓,“三妹,我賭不起,你是沈家人。”</br> 沈筠愣道:“你當(dāng)初娶我,不早就知道我是沈家三妹嗎?”</br> 這問一出,她又反應(yīng)過來。</br> 賭不起?</br> 他賭不起什么?或者說,他要賭什么?</br> “沈家人是什么意思?”沈筠問,“你是想說,我是東宮的人?”</br> “你與青樾自小和十三一起長大,朱憫達與沈婧待你們?nèi)绺溉缒福蚣乙恢睋砹|宮,我既決定爭位,有時候行事,自是不便讓你知曉。”</br> “可你一直知道沈府是擁立東宮的不是嗎?!你娶我是景元十七年,那時我阿姐早就嫁了故太子,小奚也已入仕,我隨你去北平前,阿姐,姐夫,小奚,十三,還一起來送我們,那時我們——”</br> 一想到沈婧,沈筠心頭驀地一寒。</br> 當(dāng)初沈婧身隕昭覺寺,沈奚有回悲痛至極,與沈筠說,害阿姐的人,除了朱沢微外,應(yīng)該還有其他人。</br> 當(dāng)時沈筠以為他口中的“其他人”不外乎朱沢微一黨,而今想來,若只是朱沢微一黨的臣子,憑著沈奚的手腕,大可以想法子料理了,何必與她言說?</br> “不對,你是從何時決定爭位的?奪位不是小事,朱沢微汲汲營營十?dāng)?shù)年都敗了,你為何能坐上這個位子?”</br> “我阿姐與姐夫……慘死昭覺寺,與你,有沒有干系?”</br> 朱昱深下了龍榻,看了眼地上的紅纓槍,負(fù)手沉默地立了一會兒,然后點頭:“有。”</br> 沈筠跌退數(shù)步,一下撞在殿門上,發(fā)出“砰”一聲巨響,可饒是倚著門,整個人亦不住地發(fā)顫,腿腳沒了力氣,站不穩(wěn),幾回要往下滑。</br> 朱昱深看著不忍,想要伸手去扶。</br> 手還沒觸到沈筠,便聽她厲聲道:“你別碰我!”</br> 她一手背去身后,抓著殿門鏤空的木紋,強撐著立穩(wěn),一手握住胸前衣襟,大口大口地喘氣。</br> 好半晌,心神像是稍緩,才又開口:“我有幾個問,我問,你答。”</br> “第一個,為何要害我阿姐?怎么害的?”</br> 朱昱深沉默了一下:“此事十分復(fù)雜,簡單來說,當(dāng)時朱憫達已快繼位,朱沢微與他勢如水火,有起兵弒東宮的打算,我……利用他,還有另一些人,設(shè)了一個局,促成了此事。”</br> 至于沈婧,他雖沒有害她的打算,亦不可能為姑息她的性命而損毀大局。</br> 是他害的,他認(rèn)。</br> “那麟兒呢,麟兒去哪里了?”</br> “朱麟還活著。”朱昱深道,“你若好奇青樾為何在八月末忽然離京,他是因得知朱麟在武昌府,不放心將他交與任何人,是以親自前去。”</br> “你……利用麟兒,支開了他?”沈筠道,“這就是你命人在昭覺寺救下麟兒的目的?”</br> “是。”朱昱深點頭,“我若想繼位,按理該殺了朱麟。但,一來他只是一名孩童,著實稱不上威脅;二來,青樾太聰慧,我行事要瞞過他實在太難,但若說他此生有什么弱點——沈家,沈婧。是以朱麟活著的意義比死了大,至少可以在最關(guān)鍵的時候牽制青樾。”</br> “所以,當(dāng)初小奚傳你回京復(fù)命,要將你沉湖,是因為看出了你奪位的意圖,你背后的所作所為,是真地想要殺了你,卻被我拿性命阻止,迫不得已,只好相信你是真的癡了?”</br> “那十三呢?十三回京為何會病重?明華宮為何會忽然起火?他的死,與你有沒有干系?”</br> “是我,拿蘇時雨的性命逼他。他賭不起,因此回來換蘇時雨的命。”</br> “至于明華宮的火。”朱昱深安靜了片刻,道,“當(dāng)日十三問我,是不是他死得堂皇一些,理所當(dāng)然一些,蘇時雨日后便多一分安穩(wěn),彼時我沒在意他這句話。后來想起來,他大約是考慮到倘若他只是病逝,朝中一定異聲不平,有異聲便要鎮(zhèn)壓,而他之一黨,為首便是蘇時雨,是以才一把火把自己與明華宮燒得干干凈凈,來換蘇時雨平安吧。”</br> 沈筠聽著聽著,看向朱昱深的目光慢慢變得陌生起來。</br> 天已大亮,一泓青光斜照入戶。</br> 雪已止,外頭卻是寂靜的,想來是被她攆出去的宮婢內(nèi)侍跪了一地,不敢出聲。</br> “我還有最后一問。”</br> “十四歲那年,我被封縣主,青樾陪我進宮,曾被人追殺,后來若非得十三相救,我二人早命喪黃泉。這樁事,是不是你做的?”
三月,初春。</p>
南凰洲東部,一隅。</p>
陰霾的天空,一片灰黑,透著沉重的壓抑,仿佛有人將墨水潑灑在了宣紙上,墨浸了蒼穹,暈染出云層。</p>
云層疊嶂,彼此交融,彌散出一道道緋紅色的閃電,伴隨著隆隆的雷聲。</p>
好似神靈低吼,在人間回蕩。</p>
,。血色的雨水,帶著悲涼,落下凡塵。</p>
大地朦朧,有一座廢墟的城池,在昏紅的血雨里沉默,毫無生氣。</p>
城內(nèi)斷壁殘垣,萬物枯敗,隨處可見坍塌的屋舍,以及一具具青黑色的尸體、碎肉,仿佛破碎的秋葉,無聲凋零。</p>
往日熙熙攘攘的街頭,如今一片蕭瑟。</p>
曾經(jīng)人來人往的沙土路,此刻再無喧鬧。</p>
只剩下與碎肉、塵土、紙張混在一起的血泥,分不出彼此,觸目驚心。</p>
不遠,一輛殘缺的馬車,深陷在泥濘中,滿是哀落,唯有車轅上一個被遺棄的兔子玩偶,掛在上面,隨風(fēng)飄搖。</p>
白色的絨毛早已浸成了濕紅,充滿了陰森詭異。</p>
渾濁的雙瞳,似乎殘留一些怨念,孤零零的望著前方斑駁的石塊。</p>
那里,趴著一道身影。</p>
這是一個十三四歲的少年,衣著殘破,滿是污垢,腰部綁著一個破損的皮袋。</p>
少年瞇著眼睛,一動不動,刺骨的寒從四方透過他破舊的外衣,襲遍全身,漸漸帶走他的體溫。</p>
可即便雨水落在臉上,他眼睛也不眨一下,鷹隼般冷冷的盯著遠處。</p>
順著他目光望去,距離他七八丈遠的位置,一只枯瘦的禿鷲,正在啃食一具野狗的腐尸,時而機警的觀察四周。</p>
似乎在這危險的廢墟中,半點風(fēng)吹草動,它就會瞬間騰空。</p>
而少年如獵人一樣,耐心的等待機會。</p>
良久之后,機會到來,貪婪的禿鷲終于將它的頭,完全沒入野狗的腹腔內(nèi)。</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