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與虎謀皮
雙方隨之商量攻擊之策。 這場大戰(zhàn)有個無法確定的因素,那就是女真人的軍隊會不會殺進代北。在這個問題上,契丹人的判斷是暫時不會,除非女真人攻占了燕京,或者燕京被大宋人攻占,女真人沒了指望,然后女真人才會考慮殺進代北。另外,到目前為止,女真人尚未完全攻占中京道所有州縣,金軍還需要時間攻打興中府和錦州,攻打遼西,之后還需要時間穩(wěn)定中京道,所以算來算去,契丹人都認為女真人暫時沒有攻擊代北的能力。 黨項人不知道中京已經失守。在他們看來,既然契丹人還擁有中京和燕京,那么女真人當然不會進入代北作戰(zhàn),于是,這場大戰(zhàn)的對手只有一個,那就是漢人。 此刻,契丹人的援軍正在集結,黨項人的軍隊已經做好了準備,雙方對這一仗充滿了信心。 經過緊張磋商后,雙方約定,夏軍出黃河,威脅朔州,牽制漢軍一部兵力。遼軍分兵到鴛鴦濼,威脅奉圣州,再牽制一部漢軍。大遼皇帝則親自率軍南下西京,先以一部兵力誘使?jié)h軍出擊,詐敗而逃,把漢軍吸引到大草原上,然后三路大軍展開包抄合圍,將漢軍圍殺于云中。 對于漢軍來說,如果能抓到大遼皇帝,某種程度上等于摧毀了大遼國祚,所以不出意外的話,李虎肯定要帶著主力尾隨追殺。 = 大夏使者李仁禮和李良輔隨即告辭而去。 大遼皇帝則召集北院大王耶律馬哥、西南路都統(tǒng)耶律佛頂,倒塌嶺節(jié)度使耶律德廣德等人部署攻擊之策。 北府宰相蕭奉先,北院樞密使蕭僧孝奴把計策一說,當即遭到了耶律馬哥等人的一致反對。 “女真人馬上就會進攻代北。”耶律馬哥激動地說道,“女真人已經占據中京,兵逼燕京,但由于古北口和松亭關非常險要,急切間難以攻克,這時候金軍若想搶在宋軍之前攻占燕京,唯一的辦法就是急速殺到代北,攻打西京,占據居庸關和石門關,如此燕京可下。” “女真人的野心大,完顏阿骨打絕不會滿足于攻占三京之地,他要吞噬大遼所有的疆土,所以李虎攻占西京已經嚴重侵害了女真人的利益,女真人勢必要趁其立足未穩(wěn)之際,乘著宋軍北伐無力顧及山后之際,全力予以格殺。如果錯過了這個機會,李虎在云朔站住腳了,而大宋也占據燕京,可以騰出兵力了,女真人再攻擊西京,等于逼著李虎投奔大宋,如此女真人將一無所獲。” “因此,女真人和漢人肯定要打起來。他們打起來了,我們的機會就來了,所以,我們反攻西京的機會不是現在,而是女真人和漢人打得兩敗俱傷的時候,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集結兵力,就是囤積糧草,只待時機成熟,必可一擊而中。” 接著他又說到了向大夏求援的事。 耶律馬哥反對向大夏求援,他認為大夏人必定趁火打劫,然而,皇帝不但不聽他的,反而還以割讓土地來換取援助,這等于告訴大夏人,我不行了,撐不住了,你拉我一把吧。這世上有這樣的好人嗎?如果換作是你,你看到昔日的盟友不行了,奄奄一息了,但家里富可敵國,強盜正在搶,那么你是幫助一個要死的人守住財富,還是加入搶劫行列?你看看李乾順,自從他登基以來,他和大宋打了多少仗?為什么而打仗?不就是為了攻城掠地嗎?如今有攻城掠地的機會,他會白白放棄? 向大夏人求援,等于自取敗亡之禍。 = 皇帝生氣了。你們這幫人打仗不行也就罷了,還越來越怕死,還不讓我打仗,簡直豈有此理。你們打不過李虎,還不讓我向大夏求援,那你們是什么意思?讓我逃到大漠里去放羊?不敢打也就算了,但也要找一個說得過去的理由,說什么女真人馬上就要打代北,笑話,這怎么可能?如果我是完顏阿骨打,我當然要打燕京了,我為什么要千里迢迢跑到代北,同時和兩個敵人開戰(zhàn)?女真人難道都是白癡?他們不知道自己攻打西京的時候,還有契丹人在一旁虎視眈眈? “一定要打。”皇帝斬釘截鐵,絕不退讓。 “女真人絕不會打進代北。”皇帝有他的理由,接著說到向大夏人求援的事,“遼軍如果打贏了,奪回了西京,形勢就完全變了,那時候我們還需要黨項人沖鋒陷陣,所以給他們幾個州縣有何不可?我們若想利用大夏人,就要滿足他們的要求,否則他們怎么會幫忙?” 事已至此,多說無益。盟約都簽訂了,想反悔也不行了,所以耶律馬哥退而求其次,建議議和李虎,集結三家的力量,共擊女真。 “這是我們最后一次扭轉形勢的機會了。”耶律馬哥說道,“假若我們被女真人擊敗,李虎也丟了西京,那么我們真的要去大漠放羊了。” = 議和李虎? 這句話讓皇帝和蕭奉先等人愣了大半天。李虎如果愿意議和,大遼何至于走到今天這一步?當然了,如果他現在愿意議和,大遼同樣還有翻身的機會。 “李虎愿意議和?” “當然。”耶律馬哥從皇帝的話里聽出了一絲希望,急忙解釋。 “趙王說,李虎攻占西京后,不但沒有屠城,沒有誅殺契丹人和其它蕃人,還把蕭得里底和耶律撒八等一大批官員送到了燕京,由此可以看出,李虎攻占西京后,馬上意識到自己所面臨的困境,所以他打算議和大遼,和大遼聯(lián)手對抗女真人和大宋人的攻擊。” 原因呢?李虎為什么要議和大遼? 李虎在西京立足未穩(wěn),他知道我們要反攻,他可能也會猜到黨項人要趁火打劫,他同樣知道女真人野心勃勃不會任其發(fā)展,這種情況下,他若想生存,最好的辦法就是結盟大宋,但大宋不會信任他,只會利用他,將來還要殺了他以奪回山后九州,所以李虎轉而考慮與燕王結盟。 姑且不論燕王是否篡僭,就以目前形勢來說,燕王若想守住燕京,他唯一可以結盟的對象就是李虎。只要和李虎結盟,他就可以全心全意對付女真人和宋人的南北夾攻,而李虎呢?結盟后,他也可以全心全意的對付所有對手。 李虎當前最急需的是什么?生存。其次呢?發(fā)展,以代北為根基,立國稱王。 “陛下既然愿意割讓土地給大夏人以求得援助,為什么不把這些土地給李虎,承認李虎的王者身份?”耶律馬哥說道,“李虎建國稱王,與大遼結盟,聯(lián)手抗金,如此遼東三分,他有什么理由不愿意?” 大遼皇帝不愿意。割讓幾個邊郡給大夏,和承認李虎建國稱王,那完全是兩回事。 “這僅僅是權宜之計。”耶律馬哥說道,“陛下承認李虎建國稱王,目的是擊敗女真,李虎不可能不知道,而李虎的目的是生存,是在西京站住腳,雙方聯(lián)手,各取其利,等到女真人敗了,離開代北了,就算陛下想維持盟約,李虎也不愿意,他勢必要打我們,要全取代北。這時候,陛下再把大夏軍拿出來,必能給李虎致命一擊。” 大遼皇帝聽懂了,說到底議和李虎就是權宜之策,就是為了擊敗女真,而前提是,女真人一定會殺進代北。 “讓朕好好想想。” 大遼皇帝沒有馬上接受這個建議,他按照既定部署,命令耶律馬哥帶著三萬人馬急赴鴛鴦濼,攻擊奉圣州。 = 轉眼就到了三月,初一日,耶律馬哥急報,他在途中遇到一些從中京方向潰逃而來的遼軍士卒,得知耶律余睹正帶著大軍向代北殺來。耶律余睹是降將,女真人不可能讓他獨自帶著大軍攻擊代北,由此可以推測,女真人的主力大軍已經開始攻擊代北了,形勢萬分危急。 耶律馬哥再一次請求皇帝,馬上議和李虎,聯(lián)手抗金。 大遼皇帝聞訊,大驚失色,急忙派北院樞密使蕭僧孝奴日夜兼程,急赴西京議和。 這時蕭奉先說話了。中京之所以丟失,都是因為耶律余睹這個逆賊為女真人沖鋒陷陣,“陛下知道耶律余睹的目的是什么嗎?耶律余睹是王子班之苗裔,此次率軍攻打代北不過是為了救出晉王而已。耶律余睹為什么要救晉王?不過是為了擁戴晉王為帝,分裂大遼而已。假若晉王不在了,耶律余睹還會繼續(xù)攻擊嗎?” 大遼皇帝驚慌失措,六神無主,腦子里一片混亂,聽到蕭奉先這句話頓時勃然大怒,痛罵耶律余睹賣主求榮,把所有過錯一起歸咎到晉王身上。 蕭奉先添油加醋,把耶律淳要篡僭的事扯了出來,乘機要求皇帝確定皇統(tǒng)繼承人。 皇統(tǒng)是皇帝心中最為痛恨之事,宮帳之亂就源自皇統(tǒng)之爭,而大遼的亡國之禍很大程度上也是源自皇統(tǒng)。蕭奉先這句話戳到了皇帝的痛處,皇帝愈發(fā)憤怒,一氣之下,下旨賜死晉王。 圣旨一下,帳內大亂,大臣們紛紛勸諫,這更加激怒了皇帝,拒不納諫。 晉王死,宮帳禍事再起,敗兆已現,人皆惶恐。 = = =(未完待續(xù),如欲知后事如何,請登陸,章節(jié)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