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第 110 章
顧家設(shè)宴的第二日, 季家少爺季知非主動前往官府,將自己買.兇.殺.人,蓄意奪取商鋪的罪責(zé)供認(rèn)不諱。知府當(dāng)即以此為線索深入調(diào)查,只用了短短七日就將真兇抓獲, 還了常老板清白。
常老板出獄那日, 秦昭與景黎去衙門接他。
他入獄到現(xiàn)在前后有小半月時間, 整個人卻像是老了好幾歲,就連鬢角都生出許多白發(fā)。
府衙的牢獄條件好不到哪兒去, 尋常人進(jìn)去住幾日也得脫下一層皮, 何況常老板還經(jīng)歷了家庭變故。好在秦昭曾托顧長洲轉(zhuǎn)告知府大人, 希望好生優(yōu)待常老板,這才讓他沒落下什么嚴(yán)重的病根。
常老板剛見到二人, 便朝二人鄭重行了一禮:“多謝二位救命之恩。”
他在牢獄里知道的信息不多,但從秦昭擊鼓鳴冤, 要求重審他的案子, 到之后季知非自首,猜到是這兩人幫助并不難。
若不是他們插手, 他現(xiàn)在早就該被以殺人罪處死了。
“我們也沒做什么,常老板不用客氣。”景黎把常老板扶起來,又從懷中取出一張平安符遞給他,“這是我昨天去廟上幫你求的,戴在身上,去去晦氣。”
常老板感激道:“先生有心了。”
“還有此物, 也該物歸原主。”
秦昭將一張地契遞還給他。
季知非認(rèn)罪之后,這張地契曾被當(dāng)做證物承堂。如今真兇落網(wǎng),知府便將這東西交給秦昭,讓他代為還給常老板。
常老板看見這東西, 眼眶猝然紅了。
小小一張地契,卻牽扯出了這么多事,還賠上了他親生弟弟的性命。
哪怕現(xiàn)在真兇落網(wǎng),也換不那條活生生的人命。
常老板一時百感交集,他察覺自己失態(tài),偏頭用衣袖抹了抹眼睛,才將地契接回來:“多謝,多謝。”
秦昭做東,請常老板吃了頓便飯。
席間,秦昭問:“常老板接下來有什么打算?”
“還能有什么打算,日子總歸是要的。”常老板苦笑一下,“去收拾收拾,盡早重新開張罷。日后本本分分,別再招惹是非。”
“別這么說。”景黎道,“這件事又不是你的錯。”
“可這件事的確是因我而起。”他偏過頭,望向窗外碧藍(lán)如洗的天空,“昭離先生,我也是讀書人。我沒有秦先生那樣的才華,但我自認(rèn)自己仍有文人的氣節(jié)和風(fēng)骨,不愿委曲求全。可我現(xiàn)在才發(fā)現(xiàn),那些東西,在這個世道面前根本不值一提。”
“這些時日我一直在想,若當(dāng)初季家想要收購鋪子的時候,我就答應(yīng)下來。拿了錢,帶著弟弟老家,事是不是會完全不一樣?”
“可惜啊……”
常老板閉了閉眼,道:“入獄那天,我就沒想過還能活著出來。但現(xiàn)在既然出來了,那就將余下的日子好,也算不負(fù)二位對鄙人的恩情。”
景黎還想再勸,卻被秦昭輕輕拉住了。
秦昭舉杯,以茶代酒:“以后的日子還長,祝常老板生意紅火,萬事順?biāo)臁!?br/>
“承您吉言。”常老板舉杯與他碰了碰,笑道,“我在牢里聽說昭離先生的新書賣得極好,許多人等著再版。等鄙人的小店重新開張,立刻去辦。”
吃了飯,常老板向二人告辭,往書肆的方向去。
秦昭牽著景黎往走。
家的路上正好有間季家的鋪子。往日生意紅火的綢緞莊如今門可羅雀,行人遠(yuǎn)遠(yuǎn)見了,都繞道避行。
季知非的事這幾天在府城已經(jīng)傳遍了,連帶著季家的聲譽(yù)都受到重創(chuàng)。
聽說季老爺在季知非入獄當(dāng)天就一病不起,曾經(jīng)富甲一方的季家,以后還不知該何去何從。
景黎望著那門庭冷清的綢緞莊,有些失神。
秦昭問他:“在想什么?”
“沒事。”景黎低著頭,小聲道,“我總以為,查出真相,讓真兇伏法,應(yīng)該是很開心的事才對。可是不知道為什么……總覺得開心不起來。”
“因為人死不能復(fù)生。”秦昭道,“復(fù)仇也好,公道也罷,只有活著才有意義。”
景黎沉默不語。
“但所做的努力,并非沒有意義。”秦昭握緊了景黎的,溫聲道,“想想看,若這次你不插,常老板怎么能活著離開府衙?救了一條性命,別胡思亂想。”
“嗯。”景黎輕輕應(yīng)了一聲。
這些道理景黎未嘗不懂。可他是第一次直面這種事,也是第一次直觀體會到這個世道對平凡人的不公,這種沖擊,比從史書話本中讀到,更加令人不知所措。
景黎無聲地?fù)Q了口氣,將心頭某些緒抑制下來。
“秦昭,我好像明白你為什么執(zhí)意想去京城了。”臨進(jìn)門前,景黎忽然道,“這個世道,如人不學(xué)著往上走,就只能在被欺負(fù)的時候,選擇默默承受,對吧?”
秦昭腳步一頓。
景黎偏頭望著身旁消瘦高挑的男人,眨了眨眼:“所以,為了不被人欺負(fù),我們得更努力才行。”
秦昭笑起來:“說得對。”
“為了不被欺負(fù),我們得更加努力,就是這樣。”
季知非買.兇.殺.人案在府城鬧得沸沸揚(yáng)揚(yáng)。沒過多久,官府貼出告示,殺人案真兇被判秋后問斬,而季知非由于主動認(rèn)罪,被判勞役徒刑,撿回一條性命。
又了幾日,季家老爺以身體為由向顧長洲請辭,并將季家所有商鋪變賣,從此不再行商。
在府城風(fēng)光無限的季家就這樣漸漸銷聲匿跡。
至于常老板那邊,真按照他所承諾的那樣,很快將書肆重新開張,并再版了《夢談小記》第一、二冊。而這次,讀者驚奇地發(fā)現(xiàn),《夢談小記》的書封與過去不同了。
淡藍(lán)色的封皮上,書名不再是簡單的印刷上去,而換做了一副漂亮的書法字。
字跡行云流水,蒼勁有力。
讀書人多是識貨的,一眼就被這書名的字跡吸引,一時間,話本銷量又翻了好幾倍。
很長一段時間,府城大街小巷,討論的都是這本《夢談小記》書封上的幾個字出自哪位大家之,是否就是那位昭離先生。
對此,景黎還有些不滿。
“我的風(fēng)頭都被搶光了。”景黎如是說道。
說這問題的時候,秦昭正在書房看書。看見自家小夫郎氣勢洶洶過來興師問罪,只得放下書本,無奈攤:“那怎么辦,讓常老板將新版都撤下來?”
景黎“唔”了一聲,搖頭:“還是算了吧。”
當(dāng)初讓秦昭題字是他提出來的,難道得太好也是他的錯嗎?
景黎不知道,這還是秦昭有所收斂的結(jié)。要知道,他當(dāng)政期間的字畫,至今還在文人圈子里廣為流傳,被人爭相模仿呢。
秦昭想到這里,笑著問:“那下一冊還用這個書封嗎?”
“當(dāng)然用。”景黎氣鼓鼓道。
要知道,《夢談》又不只靠書封吸引人,在再版之,這話本子在府城已經(jīng)是一冊難求。
秦昭題的書封最多算是錦上添花。
他才不怕被搶風(fēng)頭。
秦昭拍了拍身旁的座位,讓景黎坐來,將人摟進(jìn)懷里:“要真這么在意,何不直接承認(rèn)了自己的身份?”
“麻煩。”景黎從桌上摸了塊點心塞進(jìn)嘴里,含糊道,“就現(xiàn)在這樣,送到常老板書肆的信我都看不完呢,要是真的表明身份,還不沒完沒了了。”
秦昭道:“也對,我家小魚現(xiàn)在也算是府城的紅人了。”
昭離先生現(xiàn)在的氣旺得很,不比秦昭這個小三元差。
不,他這身份真的還能瞞下去嗎?
秦昭心中有些懷疑。
當(dāng)初在季知非那件事上,的確有幾個人知曉了景黎的真實身份,是秦昭托顧長洲插,才暫時將真相掩蓋。
可如今“昭離先生”的聲漸大,走漏風(fēng)聲恐怕是遲早的事。
秦昭剛想提醒景黎幾句,卻被后者打斷:“我不打擾你了,再幾個月就要參加秋闈,好好溫習(xí)吧,我?guī)鹤尤ソ稚贤妗!?br/>
如今已是三月末,距離八月的秋闈也就四五月光景。秋闈是由貢院主辦,難度和競爭都比府試大了許多,就算是秦昭也不能像先那樣隨意應(yīng)對。
景黎從秦昭懷里滑出來,還順手多摸走了一塊糕點。
剛出房門,就被小家伙撲了個正著。
“爹……爹爹!”小魚崽抱著景黎的大腿,軟乎乎地仰頭叫他。
景黎把方才拿的糕點分給他,道:“阿爹在讀書,我們別打擾他,爹爹帶出去玩吧。”
小魚崽:“好哦!”
小魚崽最近學(xué)說話的進(jìn)度終于加快了些,已經(jīng)能斷斷續(xù)續(xù)地說一些短句子,發(fā)音也清晰很多。
小崽子的聲音又軟又糯,可愛得要命。景黎揉了揉小崽子的腦袋,牽著人往外走。
春日的府城天氣暖,街上行人也多起來。
景黎帶著小魚崽一路往湖邊的方向走去,路過一間茶鋪。這些府城的小攤販都是十年如一日,與景黎還算相熟。
見景黎來,攤販從店里探出頭:“小黎今天出門啊,要不要來坐坐,喝碗茶?”
景黎只想帶小魚崽去湖邊走走,正想搖頭,卻聽見攤位上有人驚呼:“們看見了嗎,江陵小報上說,他們知道了‘昭離先生’的真實身份!”
景黎偏頭看去。
那男人看著眼熟,應(yīng)該是住在這附近的鄰居。
他的里正拿著一份小報。
那小報名為江陵小報,每五日出一刊,的都是府城發(fā)生的大小新聞。這江陵小報名義上是私辦,實際上卻有官府背地扶持,深受府城百姓推崇。
景黎往日沒有讀報的習(xí)慣,聽他這么說,才來了興致:“這上頭怎么說?”
“看這兒。”男人索性將小報攤開,指給景黎看,“這篇文章的著者說,他最近走訪調(diào)查了許多人,已經(jīng)基本摸清了昭離先生的真實身份,不久后就會公開。”
“切,這種話誰不會說。”
鄰桌有一人插話道:“這一個多月,不知道有多少人聲稱知道了昭離先生的真實身份,可事實上呢,到現(xiàn)在連個影兒都沒有。”
“其實我也這么認(rèn)為。”讀報那男人也呵呵一笑,道,“而且們看這著者,叫什么青山君,聽都沒聽過,還不知道是從哪兒跑出來的人呢。”
“是故意這么博人眼球吧!”
“就是就是!”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議論紛紛,卻聽得一個清亮的少年聲音插話道:“們胡說什么呢!”
景黎溫聲望去。
那是個模樣清秀的少年,年紀(jì)瞧著和景黎差不多大,膚色極白,五官略顯陰柔。
不臉上沒有朱砂痣。
雙兒的朱砂痣不一定都生在臉上,所以不能以此判斷對方的性別。但從模樣聲音來看,景黎幾乎可以斷定這人應(yīng)該是一位雙兒。
少年坐在茶鋪靠外側(cè)的座位,面前放著一壺茶,和一些盛在油紙里的糕點,似乎已經(jīng)在這里坐了很久。
只是因為一直很安靜,所以沒人注意到他。
方才提出質(zhì)疑那人問道:“怎么知道我們在胡說?”
少年被這么一反問,臉頰漲得通紅:“們不知道事真相,不是胡說是什么?”
“哦?那你就知道了?”那人問,“莫非就是青山君,還是說其實是昭離先生?”
“我……我不是……”少年倉惶躲開視線,小聲道。
眾人“切”了一聲,哄笑一陣,便沒再理會他。
景黎同樣沒把這件事放在心上,正想牽著小魚崽離開。
可后者卻沒動。
小崽子站在原地,望著少年攤在桌上的精致糕點,朝景黎無辜地眨巴了一下眼睛。
那些糕點景黎還沒在府城見,各個玲瓏小巧,晶瑩剔透,被精巧地捏成了小兔子形狀,看上去就很好吃。
景黎沒忍住,下意識吞咽一下。</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