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第23章 上聯(lián)出局勢復(fù)雜
酒宴之盛,令人咋舌,金碗銀碟,象箸玉盞。
煎炒烹炸酒肉果品、色香味覺聚花八壘,極盡奢靡之風(fēng)。這國宴已演化為一種文化,歷朝歷代,均是馬虎不得。
蕭暄目光在側(cè)面的寶王爺身上頓了頓,按輩分來,這位正值英年、意氣風(fēng)發(fā)的男子應(yīng)是她的王叔。
瞇了瞇眼,蕭暄歪著腦袋,靜靜琢磨,不知怎的,她總覺得寶親王平日里不太待見蕭煜與她,至于其中原因,倒是無從打聽。唉,但愿不要是什么化不掉的大恩怨。
眼波流轉(zhuǎn),蕭暄繼續(xù)向下探去,寶王爺下首坐著端王蕭熿,康王蕭燷,恭郡王蕭焐等,對面則坐著成王蕭煁,安王蕭煶一干人,眾人都帶著世子,皆是皇親勛貴。
先皇穆宗即位后,曾請示國師,子輩多行火德,故下令凡是自己子侄,均已火字輩賜名。是故蕭煜這一代名字大體較為相似。而肅宗皇帝本名亦不叫蕭恪,而是按規(guī)矩定的蕭煯,然立為太子,行監(jiān)國之責(zé)后,便改為蕭恪,這些都是后話了。
皇太子蕭煦對面坐著別國使臣,當(dāng)先一人便是邶國皇子穆索爾,昨兒個被打得昏了過去,頭上纏著白布,眼神陰狠,雙目如冰,一派尋思報復(fù)之樣。
穆索爾下座,淳于千陽也。這位衣著講究,風(fēng)度翩翩的青年便是南越國二皇子。可嘆這淳于千陽,朝議幾不參與,戰(zhàn)事從不關(guān)心,法度置若罔聞,卻單單對那琴棋書畫、吹拉彈唱癡迷不已,身為南越當(dāng)權(quán)者,實在是尸位素餐。
淳于千陽一側(cè),一個身著百鳥朝鳳穿花裙的女子靜靜安坐,正是前不久與單璃針鋒相對的淳于千黛。這位面善心冷的南越三公主如今悄悄窺視著榮王父子,眼中一片迷茫之色,這榮王府到底與那神秘女子有何關(guān)聯(lián),竟然得其庇護(hù),必須早日查清,以免壞了大計。
而另一邊,蕭暄剛欲收回目光,卻是瞥見離自己幾座之遠(yuǎn)的丞相席位,微微皺眉,這個蔡明和倒是愈發(fā)狂妄,僅是一介朝臣,既然不把位列親王的父親放在眼里,當(dāng)面出言不遜,違背禮制,簡直丟了做臣子的本分。
臣大欺君,奴大欺主。這蔡明和仗著其姊乃是皇后,太子是親侄兒,又為皇帝所倚重,門生遍布天下,越來越不知貴賤,結(jié)黨營私,禍亂專政,可恨之極。
也罷,終有一天,他會自食惡果,落得個凄慘下場。
首座之上,幾杯酒下肚,肅宗再次執(zhí)杯,面向外國使臣們,語氣莊重,“諸位使者,千里而來,不辭舟車勞頓,傳遞國書,與大梁交好,朕不甚感激,請共飲此杯。”
言畢,肅宗率先一干而盡,諸位使臣亦是紛紛飲下。
酒過三巡,歌姬伴舞。只道是裙海波翻,斷魂流水,濃香淡粉不絕;還欲喚凌波仙子,柔情千里,明珰亂墜半掩。
少頃,聽著周圍奉承歡愉之詞,肅宗眼神有些渙散,往下一瞥,正巧撞見探頭探腦、百無聊賴的蕭暄。
“暄兒瞧什么?怎不好好用膳?可是不合胃口”,肅宗向來待人寬和,特別是對榮王一家,寵愛經(jīng)年不減。
他當(dāng)年還是太子之時,崇敬叔父瑞王蕭鍇,便與其次子蕭煜常常作伴玩耍,同榻而眠,情誼深厚。登基前夕,穆宗更是臨終囑托,善待瑞王一家,不僅因兄弟之愛,還有其護(hù)駕之功,安國之勞。肅宗聞言,連連落淚,銘記于心。
眼下肅宗打量著蕭暄,愈發(fā)憐惜。榮王府幾代單傳,香火不旺,蕭煜年逾而立,才得此一子,視為命根,實屬不易。
蕭暄一愣,大殿如此多人,皇伯父偏生先叫了她,真不知是榮幸,還是不幸。
“回皇伯父的話,國宴乃是天下第一宴,場面宏大,暄兒見獵心喜,四下看看,并無他意”,蕭暄短小身子站起,目不斜視,彎腰拱手,放緩聲音,口齒清晰。
以往隨著年齡日甚,跟隨父王進(jìn)宮的次數(shù)愈加頻繁,面圣的機會漸漸增多,蕭暄對于肅宗皇帝并不畏懼,相反總覺得這個仁慈君主少了幾分威懾,而今他亦不再藏巧,言語之間自是落落大方,氣度沉凝。
小小年紀(jì),并不驚慌,有禮有節(jié),難能可貴。
周遭王公大臣暗暗一驚,這小世子倒是心性上佳。
肅宗點頭,笑著擺手示意蕭暄坐下,這是個聰慧孩兒。
此間主客相應(yīng),觥籌交錯,言談不斷,倒是一派祥和之景。而就在氛圍融洽之際,一個突兀的聲音卻是出現(xiàn)。
“梁國皇帝陛下,聽聞貴國文化鼎盛,能人眾多。小王前些時候在路上,聽了一個對子,至今還未對出。還請梁國諸位臣子發(fā)揮大才,給出下聯(lián),解了小王迷惑”,一直溺于歌舞的淳于千陽朗朗提議,眼底卻露出一絲不尋常的意味。
此言一出,眾臣不解,交頭接耳,互相議論,不知這素來以詩詞丹青著稱于世的南越二皇子究竟賣的什么藥。
淳于千陽精筆墨,通音律,甚至有人贊其“一詞驚天人,一曲動天下”。若說他還有對不出的對子,難以讓人信服。
蕭暄低著頭,擺弄著面前一道海棠燕窩湯,看不清表情。
“哦,說來聽聽”,肅宗眼神一凝,倒是不溫不火道。
淳于千陽站直身子,一揮衣袖,老神在在道,“騎奇馬,張長弓,琴瑟琵琶,一大王高高在上,不戰(zhàn)即和。”
言訖,一片杯盤相撞,倒吸涼氣聲。
這對聯(lián)理解起來其實不難,甚至容易對出,可讓人心驚肉跳的是它的意思,明目張膽、實實在在地諷刺大梁,兵敗邶國,不戰(zhàn)求和。
“砰”地一聲,榮王蕭煜手中的玉杯頃刻化為沫影。身為梁朝臣子,最恨國家受辱,況且其中還連著家恨!
“二皇子此話何意?”蕭煜額間青筋突顯,面沉如水,牙縫中硬生生塞出來的話,帶著噬人的狠厲。
穆索爾聽了淳于千陽的話,再看向榮王,一陣隱晦得意。
蕭暄見狀,暗暗攥緊拳頭,眼底涌現(xiàn)瘋狂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