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第22章
晚上宋大柱回來一說,才知道李鐵石的娃兒生了病,昨天連夜送到鎮(zhèn)上去了,不過今天李鐵石回來挨家挨戶的借了錢,想給孩子治病,村里人都過的不大好,所以也沒借著。
張寧一聽這情況道:“大柱哥,那得麻煩你幫著再跑一趟,給帶五十塊錢過去給他們先把孩子的病給治了,孩子那么小,可耽誤不了。”
宋大柱一聽,“聽他們說李鐵石家里沒別的收入,這錢他們不一定還得了。”
“這個先別管,孩子要緊。”張寧臉色嚴肅起來,那孩子她見過,那么小一點兒,要是耽誤了,后果就嚴重了。
宋大柱見她這樣,也不敢耽誤,趕緊拿著錢又去了一趟鎮(zhèn)上。
晚上宋家這邊吃了晚飯,宋大柱又過來了一趟,說是鎮(zhèn)上醫(yī)院已經(jīng)在給孩子治療了,又說幸好錢送的早,要不然就耽誤了。
聽到送的及時,張寧也松了一口氣。
第二天,磚瓦窯就正式的開工了。
宋老頭放了鞭炮,宋母和宋春蘭一起給來看熱鬧的村民們發(fā)糖果,大家熱熱鬧鬧的,看著磚瓦窯的窯里的火起來了,磚瓦窯也就正式開張了。
因為是第一天,且還沒接到訂單,所以張寧也只是讓大伙試著弄了幾十塊磚頭出來看看質(zhì)量問題。
出來的磚是褐色的,不是張寧看過的紅色的,她心里有些失望。想著這種磚頭在以后是要被淘汰的,要是能有紅磚,以后磚瓦窯的生意也就紅火了。
一上午,大家都在搗鼓新窯。
宋老頭和宋母有些擔心,宋母急著找張寧問了問打算,“寧寧,這都開工了,可買沒生意呢,這可咋辦啊?,這些工人還得要工錢呢。”
張寧道:“爸媽,你們別急,我今天就準備去一趟縣城那邊。那邊現(xiàn)在搞建設(shè),這磚瓦都是必要的東西,只要接個單子就沒問題。”
“哎,你有法子就行。”兩老聽著有計劃,也都松了口氣了。
張寧雖然這么說,心里卻有些沒底,她知道現(xiàn)在磚瓦窯也有幾個,現(xiàn)在比的就是質(zhì)量。
“寧寧,李鐵石來了。”宋大柱領(lǐng)著人從外面進了棚子里面。李鐵石拄著個拐杖,看著張寧,一下子就跪了下來。嚇得宋老頭和宋母都呆住了。
張寧趕緊去扶他。
“大妹子,你別扶我。要不是你,我,我兒子就……”李鐵石說的時候,滿臉的淚水。前幾天孩子就有些不好了,可是家里窮,哪里有多余的錢去看醫(yī)生。沒想到前天夜里一下子就高燒起來了。燒的厲害,送到鎮(zhèn)上去了,結(jié)果錢不夠。好不容易退燒了,又反復了。到處借錢,人家見他年紀大了,又是個瘸子,都不給借。夫妻兩個在醫(yī)院里抱著兒子,以為兒子這次肯定留在不住了,沒想到有個男人就給送錢來了,還說是給孩子治病用的。后來一問,才知道是張寧讓人來的。
現(xiàn)在孩子的病已經(jīng)穩(wěn)定下來了,他媳婦也讓他別耽誤,就趕緊過來感謝張寧了。
李鐵石苦了一輩子,好不容易有了媳婦生了娃兒,他覺得,現(xiàn)在就是張寧要了他這條命,他都不含糊了。
李鐵石哭著說完了感謝的話,才在宋大柱的攙扶下坐著椅子上了。“大妹子,以后我給你做牛做馬,也要還了這個恩情。這錢,我也會想法子還的。”
張寧道:“我可不要你做牛做馬,你要是真有心,以后在磚瓦窯里好好干就行了。”
李鐵石抹了一把淚,“大妹子,你放心,我這豁出去了,也得讓你這磚瓦窯里產(chǎn)出最好的磚頭來。”
因著李鐵石家里的孩子還在醫(yī)院,張寧也沒讓他馬上上工,只讓他去看了看磚瓦窯的情況,提出點意見來。李鐵石道:“這窯現(xiàn)在是輪窯,要真是燒好磚頭,隧道窯才是好的。不過這邊小的磚窯都沒人用過這種隧道窯,造價太貴了。我倒是聽師傅說過,隧道窯燒出來的磚頭結(jié)實。而且形還齊整。”
張寧點頭,“現(xiàn)在建隧道窯,確實資金不夠,所以只能用這個輪窯來燒了。”
李鐵石道:“這個沒事,只要下功夫,輪窯也能燒出好磚頭,我這幾年雖然沒燒窯了,但是也在家里琢磨過這東西,有些法子。”
張寧一聽,心里高興,“我去看過人家用的一種磚頭,那種顏色是紅的,比咱們用的黑磚頭要好。”
“是有這種磚頭,我先前在北方的窯里看人家燒過。”
“那你有法子不?”她都想好了,要是實在沒法子,就去外地找大師傅。
李鐵石想了想,雖然有些難度,但是現(xiàn)在張寧有恩,他豁出去了也得給琢磨出來,“我記得一些步驟,回來試試,應(yīng)該能行。”
張寧這下子放心了,能燒出紅磚來,她就能有法子打開縣城的市場。“好,李師傅,你先好好把家里安頓好了,回來咱們就開窯燒磚!”
趁著李鐵石忙碌的這幾天,張寧又去了一趟縣城找了孫胡。
自從上次合作之后,張寧就把孫胡當做在城里的一個幫襯了,當然,這種也屬于利益結(jié)合。孫胡作為城里的銷售主任,人脈自然廣了,張寧要在城里找人,第一個就想到了孫胡了。
“這事情我也不白讓你干,一筆生意,給你提百分之五的點。”這個時候的銷售還沒有講究提成什么的,拿的是死工資。孫胡作為食品廠的銷售主任雖然福利好,不過卻也沒拿過這種提成。一聽張寧這么說,心里也跟著動了起來。
張寧又道:“質(zhì)量方面你放心,我這邊過幾天再來一趟,給你拿樣子過來。”
孫胡想了想,覺得這是條路,而且現(xiàn)在廠里的效益也不如從前了,現(xiàn)在要搞私有制,廠子還不知道能不能撐下去。到時候要是下崗了,這邊多一條路走也是好的。
“好,這事情我就接下了。”
張寧笑道:“那我可就等著你這邊的好消息了,現(xiàn)在已經(jīng)開始做了,沒生意可不成啊。”
孫胡點頭,“晚上我就回去聯(lián)系聯(lián)系。”
雖然有了孫胡這邊的應(yīng)承,張寧也沒閑著,又去了幾個工地上談了談,這個時候的磚頭有紅的有黑的。
張寧想著,到時候要是實在不行,價格上還是得動動了,薄利多銷,先把路子給走開了。
趁著這個功夫,張寧又去了一趟商場里面看了衣服,她上次見宋建國的衣服都是軍裝,想著他平時到哪里都是軍裝,也不大妥當,還是得添幾件衣服。
現(xiàn)在的商場也不如過去的琳瑯滿目。兩層樓,下面賣一些首飾用品,上面賣鞋襪服裝。
知道宋建國肯定轉(zhuǎn)不慣西裝之類的,張寧干脆給他買了兩套運動裝,平時穿著也能鍛煉,出去了也能當常服穿。
一趟走下來,張寧一口氣從里到外的給賣了兩套,又給宋建國買了一雙運動鞋。
營業(yè)員見她這么大方,高興的不得了,臉上笑道:“你這可真是疼男人,可少有舍得給自己男人買這么多的。”現(xiàn)在女人,不都是給自己買花裙子打扮嗎?
張寧笑了笑,自己男人自己不疼,難道還等著別的女人疼嗎?
出了商場之后,張寧就順路去了郵局里面,在里面買了信封和信紙給宋建國寫了一封簡短的信,告訴他現(xiàn)在家里的磚瓦窯已經(jīng)開張了,一切都很順利,等燒出好的磚頭了,家里就準備蓋磚瓦房了。
“現(xiàn)在家里的錢都夠,媽和春蘭的蘭花豆生意很不錯,我和爸這邊主要管著磚瓦窯這邊,馬上也能談到生意了。你要好好照顧自己,等家里的事情忙完了,我就去北方看你……”
張寧寫到這里,心里有些奇異的感覺一閃而過。原來自己也是有些想他的。
最后有些寫不下去了,只匆匆忙忙的收了尾,就把信和衣服鞋子寄出去了。
出了郵局,她心里又忍不住有些欣喜。如今她也過上這種安寧的日子了,有疼她的公婆,懂事的小姑子,還有遠在北方保家衛(wèi)國的丈夫。
雖然兩人之間沒有愛情,但是她希望,能夠用自己的溫柔和賢惠,給遠在北方的宋建國帶去一絲的慰藉,讓他在外面,也不會感覺到孤單辛苦。
過了三天,就有鎮(zhèn)上的人帶信過來,說是有個叫孫胡的給張寧帶了信,說是生意有眉目了,讓她去一趟城里。
得了這個信兒,張寧趕緊收拾了一番,就領(lǐng)著宋大柱一起去了縣城了。
與此同時,宋建國也收到了張寧寄過來的包裹。
“建國,你說你這日子過的可真是美啊,先是吃的,現(xiàn)在又是穿的。你媳婦對你挺舍得啊。”姜漢和幾個營里的兄弟聽說宋建國又收到了家里的東西,都看稀奇一樣的跑來看熱鬧。
宋建國難得的臉上有了笑意,嘴角翹的老高,讓姜漢有些想抽他了,“咋了,這么高興。”
宋建國笑道:“我媳婦說過段日子來看我。”
“喲,那咱們不是有機會能看著嫂子了嗎?”
“是不是真的啊,這么遠,也虧了嫂子有心了。”
姜漢也贊同的點頭,然后拿著床上的衣服和鞋子,“乖乖,這可不便宜啊,我上次去商場想買,我媳婦還給攔著,說什么穿的機會少,買了浪費錢。你看看,你這沒開口,你媳婦就給買了。”
三連長笑道:“咱嫂子是將咱副營放在心尖尖上疼了。”
“可不是,我媳婦就沒給我買這么好的衣服。”另外一個連長也是酸溜溜的道。
“得了得了,你們這一說,建國這尾巴都翹上天了,看看他嘴巴都咧開了。”姜漢伸手把衣服往自己身上比劃,一邊道:“不是我這做兄弟的說你,這以后可得對你媳婦好,整天掛著你,好吃好喝的,還給營里的兄弟都準備了,你說說哪里找這么好的女人了。”關(guān)鍵是人家還自己掙錢。
宋建國心里舒坦,將姜漢手里的衣服扯了過來,小心翼翼的疊好了,放在了盒子里裝好。
“小氣吧啦的,還不讓我摸摸了。”姜漢翻了幾個白眼,照著宋建國的肩膀捶了幾拳頭。“改明兒我也讓我媳婦給我買。”他覺得自己媳婦肯定舍不得,也就過過嘴癮了。
宋建國倒是眉眼都是笑意,“走了,去炒幾個菜,今天我請客。”
“真的?那我可不客氣了。”姜漢這笑了起來。
“太好了,副營請客,今天我可要敞開了吃了。”
“那可不行,營長這錢可得養(yǎng)嫂子的,咱可不能黑了。”
旁邊的人也都打趣著說了起來。
宋建國挑了挑俊挺的眉毛,手摸了摸心口的位置,心里暗道,要是這幾個兔崽子沒在,他還能把照片拿出來看看呢。真希望媳婦早點過來。
也不知道,家里什么時候能忙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