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 第 80 章
沐元瑜到乾清宮的時候,被攔在宮外等了一刻,因為錦衣衛(wèi)指揮使先于她一步進去,正在向皇帝稟報自己手上的一攤子事。
“……賊子口風極緊,臣等費半月之功,僅查問出他來自前朝余孽舊部,究竟是哪一支舊部,又還有哪些同伙,那日朝中給他警示的是誰,他熬遍酷刑不吐,今日寅初時分,看守他的番子不慎睡著片刻,他把塞的口嚼硬往喉下咽,生堵住了自己的氣管,噎死了?!?br/>
皇帝聽得默然不語。
汪懷忠都悚然:“這是個狠人。”
口嚼多是木塊一類,防的是犯人咬舌自盡,以其分量大小,根本也咽不下去,此人卻是另辟蹊徑,咽不下去,就使其堵塞喉頭,死志之堅,令人膽寒。
郝連英跪下道:“臣手下失察,是臣管束不嚴之過,請皇爺責罰?!?br/>
皇帝搖了搖頭:“罷了,便沒有這一出,熬了半個月下來,活的時候也不長了?!?br/>
雖這么說,他到底心情不太好,知道正旦宴上試圖搞事的是這么個狠角色,暗地里還不知隱藏了多少他的同,總不是件愉快的事。
郝連英繼續(xù)稟道:“他雖然招的不多,但臣想,應當是當年逃入南疆的那一支,若是北漠那邊的,不該與暹羅扯上關(guān)系才對。南疆那一支原是分支,勢力不茂,皇爺不必多加憂心?!?br/>
這一點皇帝早已有所預料,并不意外,眉目間卻不見輕松之色,拍了拍案上的一封奏折,道:“這可好,事都趕一起去了?!?br/>
郝連英微有不解,但皇帝不說,他也不便追問,仍舊說自己的道:“請皇爺允準臣派人往南疆去追查,臣一定給皇爺一個交代。”
“暫且不急?!被实鄢烈髦?,“朕再想想,若真涉及那一塊地方,有人的行事比你便宜些?!?br/>
“皇爺可是指沐王爺?恕臣直言,論行軍打仗,臣不及沐王爺,論查案追索,臣以為還是錦衣衛(wèi)更勝一籌,能為皇爺效力。”
底下人愿意爭先做事,不是件壞事,皇帝面色緩和了些:“你先去罷,朕這里還有急事,回頭再說。”
郝連英方退了出去。
他出殿時見到沐元瑜,因才提到他父親,不免多看了一眼,不過終究沒什么交集,很快下階去了。
沐元瑜更沒留意他,內(nèi)侍出來傳話,她終于能進去了。
“朕也才收到了顯道的信,倒是比刀家的都早了些?!?br/>
進到大殿里,沐元瑜稟報過,就聽到皇帝這一句出來,她的心不由一沉又一落。
沉的是滇寧王的喪信報得這么急,乃至勝過了喪主本家,顯然是在跟滇寧王妃搶時間,她外祖父刀家循正常程序上奏報信,反倒不會這么快。
落的是,不論如何,她第一步是走對了,這一局逼到眼前,她總算沒亂陣腳,給自己雪上加霜。
皇帝嘆息道:“朕以為刀老將精神健旺,老當益壯,能為朕再守十年邊疆,不想天有不測風云,竟去得這樣突然。”
沐元瑜兩行眼淚就落了下來。
她現(xiàn)在的模樣實在憔悴,皇帝見此,止住了話頭,道:“罷了,你外祖這個年紀,膝下已經(jīng)成群,又是這樣去的,不曾狠受病痛折磨,雖走得突然,也算得是喜喪了,你們做晚輩的,不要太難過了?!?br/>
沐元瑜聲音沙啞地應道:“是,多謝皇爺撫慰?!?br/>
“顯道奏報里說,刀老將生前很疼愛你這個外孫,希望朕能準你回去送他最后一程,你意下如何呢?”
沐元瑜拂袍跪下:“臣來求見皇爺,也為此事,求皇爺恩準。”
皇帝點頭:“既如此,奔喪要緊,朕也不耽擱你了,你這就去罷?!?br/>
沐元瑜磕了個頭:“臣謝皇爺隆恩。”
她就退出去,算起來陛見的時間比等候的時間還短些,因外祖喪事當前,多的話,她都不適合說。
她走之后,寶座上,皇帝望著面前的奏章重新開了腔。
“沐顯道倒是個好女婿?!?br/>
不涉及皇子的事務,汪懷忠作為司禮監(jiān)掌印是可以也愿意說兩句話供皇帝參考的:“老奴也納罕。出了這事,刀家的喪信沒來,沐王爺先行動起來了,可是對岳父情切。”
他們沒有討論刀土司突然去世后,是否會對南疆形勢造成影響,因為那片地方上父死子繼,土司政權(quán)的穩(wěn)固性并不下于皇權(quán),刀土司長子正是壯年,有能力把控住父親留下的偌大權(quán)勢,只要他自己不起心亂來,他手下就亂不了。
與此相比,倒是滇寧王的情況更值得注意。
汪懷忠一邊說著,一邊揣測著皇帝的心意:“皇爺可是覺得,就這樣放沐世子回去有些可惜?”
“可惜又有何用?!被实蹏@息了一聲,“刀老將去得太急,倉促之間,沒個防備,朕還能硬攔住人不許奔喪不成?!?br/>
“沐王爺這行事也有些叫人摸不著頭腦。當初是他主動將人送了來,如今又急吼吼召了回去。照理說,沐世子一個外孫,就在京里遙祭,旁人也挑不出什么理來?!?br/>
汪懷忠說著,又安慰皇帝:“皇爺不必過于操心,想來沐世子奔喪過后,應該會回來的。她到京不過三個來月,就這樣一去不返,也太兒戲了,習的什么學呢?!?br/>
“你說‘應該’,實則就未必。世上的事,可不是應該發(fā)生,就一定會發(fā)生。”皇帝想了想,再問他:“褚有生那里呢,可有新信過來?”
汪懷忠躬身搖頭:“沒有。他接到的命令只是盯著滇寧王府,刀家的事不與他相干,他們夷族,本又排外,他不好往里插手。據(jù)他上回所報,滇寧王府一切正常,除了沐王爺十分寵愛小妾生的那個庶子,恐怕沐世子都不能及?!?br/>
“你倒小心,何必還說什么‘恐怕’?”皇帝搖了搖頭,“都說小兒子是命根子,放在沐顯道身上真是一點不錯。沐元瑜小時,據(jù)說外人都舍不得叫他見,怕他人小驚散了魂。如今小兒子一來,舊日的心頭寶就成地上草了,你聽聽他給小兒子取的那個名字,偏心也沒有那樣偏的,沐元瑜但凡有一分氣性,以后跟這個弟弟都處不來?!?br/>
汪懷忠道:“說起來,沐世子弟弟的消息,他必是知道的,面上倒看不出什么,天天還是一樣進學?!?br/>
“是個沉得住氣的?!被实埸c評道,“沐顯道沒白寵他那些年,只是把兒子養(yǎng)得這樣,如今卻想叫他靠邊,哪有這么容易?只怕要砸了自己的腳?!?br/>
汪懷忠并不一味順從皇帝:“老奴覺得難說,做老子的想整治兒子,法子可多了去了,一個孝字壓下去,就足夠兒子翻不了身了。”
“是嗎?”皇帝哼了一聲,“朕也是做爹的,怎么就沒法整治兒子,還成天叫兒子氣得不輕?都不知是不是上輩子做了什么錯事,這輩子才得了這么幾個討債的?!?br/>
汪懷忠賠笑道:“皇爺是仁慈寬宏,沐王爺哪里比得上皇爺萬一,他那樣行事,終有一日要生出亂子來的。”
皇帝卻搖頭:“你也不必安慰朕,朕這一攤子,沒比沐顯道好到哪里去。都說清官難斷家務事,一點不錯,朕是天子,一般束手無策?!?br/>
汪懷忠勸道:“從前是殿下們小,難免有些由著性子,往后一天比一天大了,自然人就穩(wěn)重起來了。才過去的元宵宴上,二殿下不是才給皇爺掙了回臉?”
“這個正是最叫朕頭痛的。”皇帝把急報合起放去了一邊,“二郎那個性子,朕可不敢信他,誰知哪天又犯起毛病來。起碼得再看兩年,這么早就高興起來,只怕也是白高興?!?br/>
他隨口說了兩句閑話,又想起來正事,“叫褚有生盯緊點,現(xiàn)在不是鬧事的時候,沐氏自家鬧一鬧還罷了,別把南疆牽扯進去了,沐顯道偏心太過,刀家也不是吃素的,不可能坐視他把那妾生子扶上了馬。他兩家一旦鬧起來,南疆那塊地方勢力太過蕪雜,再有什么人往里伸手裹亂就難說了——比如前朝那些余孽,朕以為當年叫太/祖殺的殺,趕的趕,早已留不下幾個,不想竟還有死灰復燃的。這幾年風調(diào)雨順,戶部報上來的數(shù)字剛剛好看點,刀兵一起,再要調(diào)兵鎮(zhèn)壓,又全扔進去了,鬧來鬧去,敗的都是朕的家當?!?br/>
汪懷忠應著:“皇爺深謀遠慮,說的極是。依老奴的一點見識,沐世子在京正是最好的安排。待刀土司的喪儀過后,還該想個法子將沐世子召回京來。”
皇帝頜首:“去內(nèi)閣值房請沈卿來?!?br/>
正經(jīng)國事,還該找大臣商議。
內(nèi)閣值房就在午門之內(nèi),離此很近,但沈首輔還沒來,朱謹深先來了。
內(nèi)侍進來報:“二殿下求見。”
皇帝轉(zhuǎn)頭往角落里的金鐘看了一眼:“這個時辰,二郎下學了?叫他進來罷?!?br/>
朱謹深進來行了禮,道:“皇爺,兒臣聽說刀土司去世了?!?br/>
皇帝“嗯”了一聲:“你要說什么?”
朱謹深道:“刀土司多年來與沐王爺,云南都指揮使互為守望,平衡鎮(zhèn)守南疆局勢,與朝廷有大功,如今驟然離世,兒臣以為,此時若派使臣前去吊唁,一可彰皇爺仁德,二可安繼任土司之心,三來,也可借機一觀刀家是否穩(wěn)固忠心,能繼續(xù)為皇爺守鎮(zhèn)地方?!?br/>
皇帝壓下心頭的訝異,玩味地望著他:“你在向朕諫言?”
這種正經(jīng)事,可不像這個兒子會干的。
作者有話要說:評論藏龍臥虎,有猜對的,就是今天來不及把這一段情節(jié)整完了,幾樣事情交織著往下進行比較難寫,我怕寫不好把大家整糊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