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提前考核
和狗蛋他們比完摔跤,石一根本沒當回事。他眼光和要求已經遠遠不在這些本地的孩子身上。他現在的目標是師傅陀公。
石一回到家,寫了一小時作業(yè)。
小虎也沒來搗亂,不知道是不是石一最近一直忙,沒空理它的緣故。
已經快七點了,石一出門繼續(xù)跑步鍛煉。在樹林里完成所有項目。
吃了晚飯,和小虎玩了一會,又去棚子里鍛煉。
就這樣,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里,石一的體能迅速增長著。力量、速度、反應、耐力。。。都在幾乎每時每刻不斷反復的鍛煉中,極速增強著。
不過石一一直堅守著一個原則,那就是不超出身體承受的極限范圍。
一點一點的加碼,靠增加次數和時間來加強身體的鍛煉。
背負的五公斤鐵塊也沒有再增加,只是變成除了睡覺,時刻都背著。
書還是會讀,不過已經不用黃九禮去偷了,石一直接找?guī)煾到杈托小?br/>
寒假一個多月時間,石一基本就是在持續(xù)的鍛煉中度過。
只是在春節(jié)那幾天,幫黃九禮做了兩只最好的風箏。
挑選最好的竹條,就是那種零點四厘米寬的竹條。是去年從別人家門簾上抽下來的。經過韌性、彈性測試(用手按住竹條兩端,慢慢用力彎曲,看彈性力度,彎曲弧度是否均勻),再把選好的竹條搭出風箏骨架,用線捆綁結實。
然后把風箏骨架放到報紙上,裁剪出風箏形狀,再用膠水把邊粘好。加上兩條長長的尾巴,試試乘風線的角度,固定好。接上線拐子,就可以放了。
石一和黃九禮一起跑到很遠的空曠條田里,把風箏放起來,直到把兩卷線都放完。風箏高高穩(wěn)穩(wěn)的飛在寒風中,幾乎要看不見。風箏線都達到七十五度的仰角,而且繃的很緊。黃九禮一直跑前跑后,勁頭十足。高興啊,難得啊。
最后石一帶著黃九禮,想辦法繞過樹林,用石頭纏繞上風箏線,放松幾十米,然后扔過電線,在對面再把風箏線接上。這樣就能繞過阻擋。
就這么想方設法、翻山越嶺的愣是把放在空中的風箏拉回了家。綁在棚子頂的木頭上。第二天起床,風箏居然還在天上飛著,只是線上結了一圈寒霜。由于線變粗,打了很大的下沉弧度,并且變了些方向。
黃九禮可給樂壞了,收風箏時自告奮勇,用胳肢窩夾著線捋霜。結果棉衣都被捋下的冰霜打濕了,凍得直打寒蟬。然后還非要賴著讓石一,再帶他去滑冰。只是這愿望沒達成,石一還要忙著鍛煉,只能讓他等等。
這算是石一兩個月來唯一玩的一次。算是報答黃九禮一家照顧師傅陀公的恩情。
除此之外,基本都是在鍛煉身體。
就算開學后,除了上課和吃飯睡覺,別的時間石一還是基本花在鍛煉上。
三月十三日,是個星期天。石一主動找?guī)煾到o他做了一下測試。
結果令陀公很意外,他有點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力量,輕松卷起二十公斤,杠鈴扛起三十五公斤。
原本給石一定的半年訓練目標,居然已經達到了。
這才用了兩個多月時間,完成了別人需要幾年才能達到的程度。
而且,在速度方面遠遠超過了預期。居然達到每秒六拳、三腿,跑步兩公里只用六分鐘。
最主要的是瞬間的爆發(fā)力竟然能夠倍增。這對于成年人可能不算什么,但對于不到十歲的少年來說,幾乎無人能比。
身體的協(xié)調性、反應和控制力也都遠超常人。
這讓陀公老懷舒暢,很是開心。解答了石一幾個鍛煉過程中的小疑問,看石一掌握的都很好。
于是陀公零時決定,打破原有的教徒順序。提前教授石一武道技法。
陀公:“石一,你能兩個月就完成初步的訓練目標,為師為你感到高興。也為你感到自豪和驕傲。你比我強多了,我是跟師傅學了三年才達到你現在的程度。
我決定破格教你武技,這樣,你結合實戰(zhàn)招式技法去體會、感悟,運用身體的要點、難點,應該進步會更快。”
石一這下高興了,激動的說:“太好了,師傅,我早就想學武技了。”
陀公微笑:“你小子,別激動,我這不是一直養(yǎng)傷嘛,這兩個月也沒教導你太多。基本都是靠你自己在鍛煉,也難為你了。”
石一不好意思的說:“師傅,那都是我本來就應該做的,恁帶著傷還把要點都仔細給我講解了,又做過示范。我再笨也該學會了,哪還需要勞煩師傅恁天天教導呢。再說了,我要是有不明白的地方,隨時都可以來問恁呀。”
陀公:“嗯,不過,你也別驕傲,不要放松。這武道功夫可是一日不練十日空。一旦松懈,很容易就荒廢了。”
石一:“我會堅持的。”
陀公笑了:“好,我相信你。下面我就先講一下武技的原理。如果說,力量、速度和反應是身體具有的功能,那武技就是合理、巧妙、有效運用這些功能的技巧和方法。
由于我們的對手不是死物,位置、強度、反應加上反擊,往往都是在不斷變化的,這就需要我們在對敵的時候,既要考慮如何快速有效殺傷對手,同時又要考慮可能遭受的攻擊,做好規(guī)避、防守。
這聽起來矛盾,實則不然。高明的武技,本就攻防一體,迅猛的攻擊同時兼顧防守,嚴密的防守馬上能夠轉為凌厲的攻擊。
大道至簡,我隱門的武技并不復雜,也沒有過多姿勢和套路。
一共只有九式,但重在應對變化的演練、掌握和熟練運用。用好了,不管對方什么招式,我們都只需一招制敵。
而隱門有位師祖可以達到無招勝有招的境界,無需任何技巧,隨意一個動作就能敗敵。”
石一驚嘆:“這,這得練到什么程度啊。”
陀公:“凡有招,就有局限、漏洞,就能被針對性的破除。無招,也就沒法破招。但想要做到,卻難比登天。我們平常對敵,還是需要先掌握最有效的常用招式和技能,適應在不同情況下的應對變化。下面我先講一下隱門九式的基本常識:
一、起式,對敵之前的最基本姿勢。攻防一體、變化無窮。
二、身式,身體動靜的基本姿勢。是頭、手、臂、腳、腿動作的核心支撐。
三、手式,包括指、拳、掌、臂、肘的攻防招式。是身體實施攻防的關鍵部位。
四、腿式,包括腳、小腿、膝、大腿的攻防招式。是身體移動的核心部位、攻防的重要武器。
五、器式,包括隱門常用刀、棍、索、箭、具的用法。是加強、延展、補充攻防的重要外物。
六、殺式,制敵死地的一系列攻擊秘法。是隱門歷代先輩總結的最有效攻擊組合。
七、避式,躲避圍剿、追殺等風險的技法。是歷代先輩總結的保命精華。
八、隱式,包括衣、食、住、行、言、做的要求和方法。是生存修行的基礎。
九、心式,隱門起心動念、神魂修煉的原則和方法。是隱門存在、延續(xù)和提升的根本。
隱門九式,每一式都并不是單指那一種或幾種招式、技法,而是最符合隱門武道原則的一系列系統(tǒng)技法。是我隱門創(chuàng)立師祖及歷代門人獨特道法的體現和修煉智慧的精華所在。
簡明扼要,巧妙絕倫,博大精深,唯重實效,探求創(chuàng)造。隱門九式,看似簡單,實則窮一生之力修煉,都未必能達到最終的至高境界。
石一,你年紀尚小,我破列提前教你隱門武道,你能聽懂嗎?”
石一認真的點點頭:“師傅,我能聽懂,只是有好多還不理解。”
陀公:“能聽懂就好,至于理解,聽一遍就都能理解,那才奇怪了。隨著你修煉的不斷進步、年齡的增長和心性磨礪,你自會不斷感悟和理解。否則,為什么還需要常年不懈的修煉呢?”
陀公繼續(xù)說:“今天先教你起式、身式和手式、腿式。起式、身式是基礎,手式、腿式為攻防重點。至于其中的變化運用,精妙之處需要多練習體會才能掌握。關鍵是必須在實戰(zhàn)中去感悟。
起式:身體側立,左腳前、右腳后,左腳虛、右腳實。左手抬起,自然前伸,手掌指向對手,右手臂曲居于左肘下方,護住身體下部。身體稍向前弓,雙腿微曲,手為合并掌形。頭微低,眼睛看著對方頭肩部。
身式:身體保持微弓,側身對敵。左、右、前、后撲擊閃避,倒、翻、滾、跳,都要保持弓身放松狀態(tài),以便隨時爆起發(fā)力。
手式:分上下,以掌形為主,可拍、扇、砍、切、推、撩、戳、纏、拿等,還可隨時變拳、指,隨機變化運用。掌形,攻擊距離遠,手指可隨時變化,不易受傷。肘為隱藏攻擊,直擊、側旋、上頂、下砸,關鍵時刻一擊制敵。
腿式:保持微曲,一實一虛,隨時轉換,可上、中、下,踢、踹、蹬、戳、打、勾、絆、纏、夾等。膝蓋既是容易受傷注意保護的重點,也是攻擊的利器。可撞、頂、砸、跪、戳。
攻擊關鍵部位:鼻、眼、耳、頸、喉、太陽穴、后腦、肋下、肝、胃、小腹、腰眼、襠、膝、脛骨、腳面、手指等,所有關節(jié)。
技巧:以直線快速攻擊,弧線穿透攻擊。身法破防,步伐破防,連招跟進破防,假動作誘敵破防,爆發(fā)力破防,造勢破防。以攻為守,防守進攻。
核心:以最短時間、最小代價、最快速度、最大力量擊敗對手,保護自身。”
說完,讓石一起身站立,陀公把起式、身式、手式、腿式全部演練一遍。動作似慢實快、靜動有致,進攻虛影乍現,收則安穩(wěn)如山。閃避如幻迷離,身法巧妙迅捷,手出必中要害,腿起定擊命門。
然后展示了幾式連擊、組合技,往往都是手腳身步、指掌拳肘、腿腳肩胯幾處同時動作、發(fā)力,一招出,往往瞬間接連就是三到五個連招。只要一擊,基本生死立判,不會給對手留下任何反應的機會。當真精彩絕倫、兇險萬分。
石一雖然看不清陀公的很多動作,但能切身感受到那份殺伐的節(jié)奏、氣勢和意蘊。對,就是意蘊。搞得石一內心激動,兩眼睜的老大,閃閃發(fā)光,死死盯著眼前的獨臂老人,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將來。心中吶喊:我一定要做到師傅這樣。
陀公演示完畢,收手而立。看著石一滿臉紅光的表情,微微一笑:“石一,我這是少了一臂,只能簡單示意,攻守是有很多漏洞的,我還需要時間慢慢琢磨,如何改進適應單手的應對招式。沒法給你展示雙手的招式效果。你需要自己體會、嘗試。當然我可以給你指導糾正。”
石一說聲好。然后就擺出個起式,側身而立,左手抬起,手掌指向陀公,右臂微曲,右掌放在左肘下,雙腿左前右后、左虛右實,兩眼盯著陀公肩頸。
陀公一看,還真有幾分神似。不由感嘆,天資這東西,人比人氣死人。于是說:“石一,你這動作,有五分神貌了。武技訓練需要喂招,我單臂和你對練,雖說在壓力上撮撮有余,但畢竟招式的完整性方面還是有缺陷。初期問題不大,可一但你習慣了,將來對敵恐怕不利。還是需要大量與人實戰(zhàn)才行。”
石一認真的答應師傅。接下來,陀公又繼續(xù)一點點給石一仔細講解每種招式的不同變化,運用場景、機會、優(yōu)劣,組合要點技巧等等。
小石一一邊看一遍跟著做,反復嘗試,在心里記背,跟陀公搭手體會。不得不說,石一遇到陀公真是他人生第一大幸運:少遇良師,還真是無人可比!第一次接觸學習武道,就有陀公這位頂尖的高手親自教導,親自喂招。詳解變化,從原理到運用關鍵,從時機把握到運力發(fā)力。傷敵同時的防守,防守同時的進攻。那是即知其然又能知其所以然,還延伸出無窮的變化。關鍵這些經驗還都是頂級高手實戰(zhàn)總結出來的。這比起那些不幸遇到一般師傅、會練不會教的師傅、會說不會練的師傅、欺世盜名的師傅、自以為是的師傅等等等等。。。那就是天差地別的幸運!
石一一遍遍的重復練習,一天時間,在晚飯前終于把起式、身式、手式、腿式動作要領記住,一些常用的變化也了解了。
石一回家露個頭,吃完飯又來復習了一遍。
看著石一癡迷的勁頭,陀公也是無比的欣慰。眼看著石一以肉眼可見的速度不斷進步著,到晚上石一的動作已經有模有樣,能掌握住基本的要領了。最讓陀公吃驚的是,石一在變化運用方面,居然領悟超快,有些招式已經可以實用。
陀公招手讓石一停下一遍遍的練習,來身邊坐下。
黃有成帶著兒子出去串門,也不在家。
陀公看著滿臉汗水的石一,心里真是喜歡。隨口問:“石一,跟師傅說說,你長大了想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