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黎山老母
豬八戒道:“哥啊,不要說打,打就是以力欺人。我曉得你的尊性高傲,你是定不肯挑;但師父騎的馬,那般高大肥盛,只馱著老和尚一個(gè),教他帶幾件兒,也是弟兄之情?!?br/>
孫悟空道:“你說他是馬哩!他不是凡馬,本是西海龍王敖閏之子,喚名龍馬三太子。只因縱火燒了殿上明珠,被他父親告了忤逆,身犯天條,多虧觀音菩薩救了他的性命。他在那鷹愁陡澗,久等師父,又幸得菩薩親臨,卻將他退鱗去角,摘了項(xiàng)下珠,才變做這匹馬,愿馱師父往西天拜佛。這個(gè)都是各人的功果,你莫攀他?!?br/>
豬八戒咕嚕了一句,他不過龍子罷了,老豬還是天蓬元帥呢,后來一想,人家的龍子是改變不了的,而自己的天蓬元帥卻被革職了,到底是落難的鳳凰不如雞。
那沙僧聞言道:“哥哥,真?zhèn)€是龍么?”
孫悟空道:“是龍?!?br/>
豬八戒道:“哥啊,我聞得古人云,龍能噴云噯霧,播土揚(yáng)沙。有擔(dān)山削嶺的手段,有翻江攪海的神通。怎么他今日這等慢慢而走?”
孫悟空道:“你要他快走,我教他快走個(gè)兒你看?!焙么笫?,把金箍棒揝一揝,萬道彩云生。那馬看見拿棒,恐怕打來,慌得四只蹄疾如飛電,颼的跑將去了。
金蟬子也不勒馬,任由他而走,盡他劣性,奔上山崖,才慢慢踱步。
金蟬子見馬停下,抬頭遠(yuǎn)見一簇松陰。內(nèi)有幾間房舍,著實(shí)軒昂。門垂翠柏,宅近青山。幾株松冉冉。數(shù)莖竹斑斑?;h邊野菊凝霜艷,橋畔幽蘭映水丹。粉泥墻壁,磚砌圍圜。高堂多壯麗,大廈甚清安。牛羊不見無雞犬,想是秋收農(nóng)事閑。
慶云籠罩,瑞靄遮盈,想來這房舍之內(nèi),正有佛門菩薩相等。
金蟬子暗道:佛門竟然趕先一步,卻不知他如何算計(jì)五靈根。
金蟬子正按轡徐觀。又見孫悟空兄弟方到。
沙悟凈道:“師父不曾跌下馬來么?”
金蟬子罵道:“悟空這潑猴,他把馬兒驚了,早是我還騎得住哩!”
孫悟空陪笑道:“師父莫罵我,都是豬八戒說馬行遲,故此著他快些?!?br/>
那呆子因趕馬,走急了些兒,喘氣噓噓,口里唧唧噥噥的鬧道:“罷了,罷了!見自肚別腰松。擔(dān)子沉重,挑不上來,又弄我奔奔波波的趕馬!”
金蟬子道:“徒弟啊,你且看那壁廂。有一座莊院,我們卻好借宿去也?!?br/>
孫悟空聞言,急抬頭舉目而看。果見那半空中慶云籠罩,瑞靄遮盈。情知定是佛仙點(diǎn)化,他卻不敢泄漏天機(jī)。只道:“好,好,好!我們借宿去來。”
金蟬子下馬,見一座門樓,乃是垂蓮象鼻,畫棟雕梁。沙僧歇了擔(dān)子,豬八戒牽了馬匹道:“這個(gè)人家,是過當(dāng)?shù)母粚?shí)之家?!?br/>
孫悟空就要進(jìn)去,金蟬子道:“不可,你我出家人,各自避些嫌疑,切莫擅入。且自等他有人出來,以禮求宿,方可?!?br/>
金蟬子拿眼瞧時(shí),看見觀世音、普賢、文殊菩薩與黎山老母皆在院中。
黎山老母道:“如來讓爾等變化女身?采取門外四人的元陽?”
觀世音菩薩道:“正是。”
黎山老母冷哼一聲,道:“門外之人,除去金蟬子以外,其他皆非元陽之身,采來何用?猶如在此處丟盡佛門臉面,不如早些回去靈山,好好想想何處得罪了釋迦摩尼,磕頭認(rèn)錯(cuò)。”
觀世音沉默不語,文殊、普賢對(duì)望了一眼,卻不敢回話。
黎山老母見此,道:“既然不敢,就早些完了差事回去復(fù)命。”
觀世音沉吟了一會(huì),道:“我等乃是奉我佛如來金旨,在此考驗(yàn)西行人禪心如何,諸位莫要多想,曲解了我佛如來之意。早早開了院門,迎那取經(jīng)人進(jìn)來?!痹捳Z剛落,變化女身。
文殊、普賢聞言,也不再多言,皆變做美人。
黎山老母為三人整理儀容,道:“你們?nèi)ノ堇锏群茫夏傅挂デ魄?,這金蟬子是否當(dāng)真是獵佛者?!?br/>
話說小院之外,豬八戒拴了馬,斜倚墻根之下。
金蟬子坐在石鼓上。孫悟空、沙僧坐在臺(tái)基邊。久無人出,孫悟空性急,跳起身入門里看處,原來有向南的三間大廳,簾櫳高控。屏門上,掛一軸壽山福海的橫披畫。兩邊金漆柱上,貼著一幅大紅紙的春聯(lián),上寫著:“絲飄弱柳平橋晚,雪點(diǎn)香梅小院春。”
正中間,設(shè)一張退光黑漆的香幾,幾上放一個(gè)古銅獸爐。上有六張交椅,兩山頭掛著四季吊屏。
孫悟空正然偷看處,忽聽得后門內(nèi)有腳步之聲,走出一個(gè)半老不老的婦人來,嬌聲問道:“是什么人,擅入我寡婦之門?”
慌得個(gè)大圣喏喏連聲道:“小僧是東土大唐來的,奉旨向西方拜佛求經(jīng)。一行四眾,路過寶方,天色已晚,特奔老菩薩檀府,告借一宵?!?br/>
那婦人笑語相迎道:“長(zhǎng)老,那三位在那里?請(qǐng)來?!?br/>
孫悟空高聲叫道:“師父,請(qǐng)進(jìn)來耶。”金蟬子才與豬八戒、沙僧牽馬挑擔(dān)而入。
師徒幾人進(jìn)門之后,山坡之山,一個(gè)白衣女子悄然而立。
司徒三人進(jìn)入門中,只見那婦人出廳迎接
豬八戒餳眼偷看,只見那婦人穿一件織金官綠纻絲襖,上罩著淺紅比甲;系一條結(jié)彩鵝黃錦繡裙,下映著高底花鞋。時(shí)樣幹髻皂紗漫,相襯著二色盤龍發(fā);宮樣牙梳朱翠晃,斜簪著兩股赤金釵。云鬢半蒼飛鳳翅,耳環(huán)雙墜寶珠排。脂粉不施猶自美,風(fēng)流還似少年才。
那婦人見了他三眾,更加欣喜,以禮邀入廳房,一一相見禮畢,請(qǐng)各敘坐看茶,對(duì)于金蟬子,更是眉眼橫波,不知瞧了多少眼。
金蟬子見婦人瞧得露骨,將眼睛避了過去,婦人見此,嘴角泛起一絲微笑。
那屏風(fēng)后,忽有一個(gè)丫髻垂絲的女童,托著黃金盤、白玉盞,香茶噴暖氣,異果散幽香。那人綽彩袖,春筍纖長(zhǎng);擎玉盞,傳茶上奉。對(duì)他們一一拜了。茶畢,又吩咐辦齋。
金蟬子看了看那女童,并不是黎山老母弟子樊梨花,倒是個(gè)尋常女子。
金蟬子啟手道:“老菩薩,高姓?貴地是甚地名?”
婦人道:“此間乃西牛賀洲之地。小婦人娘家姓賈,夫家姓莫。幼年不幸,公姑早亡,與丈夫守承祖業(yè),有家資萬貫,良田千頃。夫妻們命里無子,止生了三個(gè)女孩兒,前年大不幸,又喪了丈夫,小婦居孀,今歲服滿??者z下田產(chǎn)家業(yè),再無個(gè)眷族親人,只是我娘女們承領(lǐng)。欲嫁他人,又難舍家業(yè)。適承長(zhǎng)老下降,想是師徒四眾。小婦娘女四人,意欲坐山招夫,四位恰好,不知尊意肯否如何。”此話明面上所言。
婦人元神仔細(xì)打量了金蟬子,悄聲道:“你便是金蟬子?那西行的取經(jīng)人?那應(yīng)劫而生的獵佛者?那十世輪回的好人?那擁有長(zhǎng)生之血的佛子?那交合能成就太乙金仙的元陽之身?”說也奇怪,婦人說這話的時(shí)候,元神完好的沙僧、豬八戒卻半句聽不得,金蟬子卻聽得清楚明白。
金蟬子聞言,表面上推聾妝啞,瞑目寧心,寂然不答。元神卻說道:“老母是為獵佛者而來?為取經(jīng)人而來?為長(zhǎng)生之血而來?為交合而來?還是為金蟬子而來?”
那婦人明面上道:“舍下有水田三百余頃,旱田三百余頃,山場(chǎng)果木三百余頃。黃水牛有一千余只,況騾馬成群,豬羊無數(shù)。東南西北,莊堡草場(chǎng),共有六七十處。家下有八九年用不著的米谷,十來年穿不著的綾羅。一生有使不著的金銀,勝?gòu)?qiáng)似那錦帳藏春,說什么金釵兩行。你師徒們?nèi)艨匣匦霓D(zhuǎn)意,招贅在寒家,自自在在,享用榮華,卻不強(qiáng)如往西勞碌?”(未完待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