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 業(yè)內(nèi)大佬
第一百五十七章業(yè)內(nèi)大佬
陳小二的做事風格和易青有點兒類似,都是雷厲風行的性子,想到就去做,和他后來打官司一樣,從來都不知道什么叫考慮周全。
倆人從屋里出來的時候,陳墻老師已經(jīng)吃完了早點,正坐在椅子上,一邊聽著京劇,一邊喝著茶。
“忙完了?”
陳小二直接把劇本遞了過去:“爸!您看看這個,小易寫的,說出來您可能都不信,一個劇本,小易一晚上就寫出來了,牛不牛!”
陳墻接過劇本,戴上老花鏡,只看了封皮上的標題就笑了:“二子開店,和我們爺倆兒上一部電影里,他的名字一樣?!?br/>
故事的開篇很簡潔,平鋪直敘的交代了幾個重要人物,青年二子待業(yè)在家,整天無所事事。哥們兒麻桿聞得居委會有意讓他們幾個待業(yè)青年合伙承包一家小客店,趕來和二子商量。
接著他們找來了失業(yè)在家的女生英子,父母都不在了的大虎和不堪忍受繼父虐待的小豆。
于是一個創(chuàng)業(yè)小組聚齊,人有了,接下來的就是啟動資金,這幾個人里面,能拿出錢來,或者能從家里拿出錢來的也就只有二子了。
于是老奎登場,一個退休老廠長和一群愛笑愛鬧的年輕人在思想和理念的碰撞中,一家小客店被經(jīng)營了起來。
易青完全不用擔心,陳墻老師會看不中這個劇本,這個故事是喜劇,但并不脫離現(xiàn)實,而且還能反應(yīng)當前社會存在的實際問題,微微帶著點兒諷刺,但總體來說,思想內(nèi)容還是積極向上的。
陳墻老師看的要比陳小二慢得多,有的時候還會翻回去重新看前面的情節(jié),最后合上劇本,落下一句評語:“有點兒意思!”
隨后皺眉,似乎是在糾結(jié)!
易青能猜到老爺子在糾結(jié)什么,昨天聽了陳小二說那個青年導(dǎo)演扶持計劃,既然是國家部門主張的,上面那些領(lǐng)導(dǎo)優(yōu)選的自然是主旋律題材。
就算不是宣傳改革開放大時代,最起碼也得是現(xiàn)實主義的農(nóng)村題材,反應(yīng)社會主義新農(nóng)村建設(shè)的。
《二子開店》這個故事,太淺了點兒!
“陳老師!您覺得怎么樣?”
陳墻抬頭,愣了一下才道:“哦!挺好的!就是~~~~~~~”
陳墻說到這里,頓了一下,似乎沒太好意思往下接著說。
易青笑著主動接道:“您是想說膚淺???”
陳墻沒說話,顯然是默認了,陳小二一見就先急了:“爸!這怎么能說膚淺呢,現(xiàn)在社會上待業(yè)青年的問題有多嚴重,您不會不知道吧,小易這個劇本,講的就是待業(yè)青年自主創(chuàng)業(yè),也是響應(yīng)國家號召了?!?br/>
“你急個什么勁兒!”陳墻老師喝止了二子的牢騷,想了想說道,“故事是個好故事,拍出來也肯定有意思,可就是~~~~~往上面拿,不太好說!”
其實在他心里,還是更希望自家的小兒子能多拍一些嚴肅題材的影視劇,一直拍喜劇,還上春晚演小品,雖然都挺受歡迎的,但是在他看來總歸不是長久之計。
“小二,你打算演喜劇演一輩子嗎?”
陳墻這句話把陳小二直接給問愣了。
易青在一旁聽著,也不禁感嘆,可憐天下父母心。
很多人對陳墻老師的記憶,也都是停留在喜劇上面,其實老爺子演喜劇,基本上也就是退休之后的事,而且還是為了扶持提攜自家小兒子,這才放下身段接了那么多喜劇。
實際上,他更多經(jīng)典的影視形象都是正劇,比如《白毛女》里的黃世仁,這個年代太久遠了,比較近的就是姜聞的《鬼子來了》,他在里面演曾砍過無數(shù)人的一刀劉,那股子狠勁兒,隔著屏幕都能感覺到。
老爺子想要讓陳小二轉(zhuǎn)變戲路,這是他個人為小兒子的考慮,但問題,每個人的形象定位都不同,真要是讓陳小二演個頂天立地,臨死前還不忘交黨費的大英雄,別說觀眾了,他自己可能都覺得別扭。
畢竟,喜劇不是人人都能演的,就像相聲,易青記得有句名言,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但那百分之一的靈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都要重要。
后來很多人都說陳小二的喜劇太過夸張,有點兒像滑稽劇,但誰也不能否認的事,陳小二舉手投足間的喜劇天賦無人可比。
易青還記得當他退出春晚之后,差不多每年的春節(jié)晚會,他之前的小品段子都會被翻出來,當做經(jīng)典教科書來調(diào)侃時下那些語言類節(jié)目尷尬的無病呻吟,讓人看過沒有笑聲,只有嘆氣的小品節(jié)目。
這樣的喜劇天才,不讓他演喜劇,那才是真正的埋沒人才。
再說回到《二子開店》這部電影,嚴格意義上來說,這并不只是一部單純的喜劇,而是存在著值得深思的內(nèi)核。
待業(yè)青年的安置問題!
這是當下社會不容忽視的嚴峻事實,陳墻老爺子覺得這個劇本有些膚淺,那是因為揭露的不深,畢竟這是一部喜劇電影,太深刻了,就沉重了。
易青和陳小二都沒能說服老爺子,但最后,老爺子還是答應(yīng)和他們?nèi)ヒ惶司┯皬S,不管怎么說都是自家的孩子,他不幫忙誰幫忙。
易青上次來京影廠是送何情過來的,當時連大門都進不去,這次有陳墻帶著,都沒有人敢攔。
一路平躺著到了廠長辦公室的門口,老爺子連門都不敲,直接推門就進。
易青在后面瞧著,還真有點兒黃世仁的霸道勁兒!
“小孟!”
京影廠廠長孟石(我也不知道是誰,瞎編的,懶得查)正接電話,聽到開門聲也是一愣,等看到來人之后,趕緊交代了兩句,把電話給掛斷了。
“陳老師!您今天怎么有空過來了!”
陳墻退休之前,不是京影廠的人,但畢竟都是一個系統(tǒng)的,再加上他身上有老藝術(shù)家的光環(huán)加持,無論走到哪里,都沒有人敢怠慢。
“過來找你有點兒事,這是我兒子,這是我的一個晚輩,叫易青!”
陳小二那張臉根本不用介紹,連著兩年登上春晚的舞臺,特別是今年的春晚,在整體糟爛差的評價之下,他和朱老茂奉獻了唯一得到觀眾認可稱贊的節(jié)目。
易青連忙問好:“孟廠長您好,我是易青,京城電視劇制作中心的!”
眼前這位可是真正的大神,現(xiàn)在或許還不怎么被人重視,可是再過幾年試試,那可是掌握好些電影人生殺大權(quán)的業(yè)內(nèi)大佬級別的人物。
“哦!哦!你們好,都坐,坐!”
孟石說著主動起身,給三個人倒茶,易青看著端到自己面前的茶杯,都不知道該拿哪個手去接。
“你叫易青!”孟石突然想到了什么,“京臺前段時間播的那個《我愛我家》是你寫的,還有年初播的《渴望》,編劇好像也叫易青!”
易這個姓氏本來就比較少見,再加上孟石聽朋友說過,京臺電視劇制作中心有個叫易青的編劇,年紀不大,很有本事。
易青忙道:“初稿的確是我寫的,不過后來還有很多同事一起幫著完善的?!?br/>
孟石笑了,點點頭:“不錯,不錯,現(xiàn)在能寫好故事,會寫好故事的編劇可不多了,小伙子,繼續(xù)努力!”
孟石說著,坐到了一旁的椅子上:“陳老師,您今天帶著他們兩個過來,是為了那個扶持計劃的事吧?”
自打知道陳小二有心思申請扶持計劃的資金,陳墻就已經(jīng)開始為他鋪路了,孟石這里也曾交代過。
“他們小哥倆兒想要試試,我就帶他們過來了,不過咱們把話說在頭里,劇本要是真好,你就幫幫忙,要是不行的話,也不用顧慮我?!?br/>
老爺子能幫的也就這么多了,指望他借著資歷壓別人,那肯定做不到。
孟石沒說話,伸手接過劇本,看了起來,最開始也沒太當回事兒,雖然知道易青寫過兩個好本子,但是畢竟沒有太多的資歷,而且電影和電視劇是不一樣的,電視劇的篇幅長,編劇可以將劇情放慢速度,盡可能詳細的展示給觀眾,可電影就不行了,一百多分鐘,要把一個故事講完,講精彩了,這需要考驗編劇的功力。
可是看著看著,孟石就下意識的坐正了身子,恐怕連他自己都不知道,在看到那些有意思的橋段時,他的嘴角會不經(jīng)意的上翹,然后就下不來了。
有門兒!
易青和陳小二對視了一眼,大領(lǐng)導(dǎo)的反應(yīng),讓他們兩個倍感振奮。
終于,孟石把劇本看完了,但是沒有立刻表態(tài),而是看著易青,表情十分復(fù)雜。
易青被他看得心里發(fā)毛,這大領(lǐng)導(dǎo)什么毛病啊,有話就說唄,嚇唬人干嘛?
“孟廠長,您~~~~”
終于還是易青沒抗住,率先破功。
孟石一擺手,打斷了易青下面的話,突然長嘆一聲道:“小易!你有沒有興趣來京影廠工作?。 ?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