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逆旅尋歡(2)
如果把這個問題回到自己,你我會做怎樣的選擇?我總希望自己有很大的聰明智慧,可以解決人生的很多問題。
哲學(xué)家歸納人生,最后總會發(fā)現(xiàn)人生其實很痛苦,有很多問題不能解決。一個自己不喜歡的人老是如影隨形跟在旁邊,分也分不了,這是一種痛苦;還有“愛別離”,和自己親密的人分離也是痛苦;還有“求不得”,想得到的東西,最后總是得不到,想研究某種學(xué)問,老是弄不懂,想考那個大學(xué)考不進去,做生意想賺一筆錢賺不到,想發(fā)展很好卻不成功,總之世界有很多事情求不得,因為求不得而有痛苦。
對于以上問題,解決的方法是得智慧,得智慧后,這些痛苦的事情就能解決,因為看破了人生之痛苦無可避免。智慧與聰明不同,聰明可以解決小問題,智慧卻能解決大問題,如果實在求不得,就不要求,不求就沒有痛苦。
中國人講“人到無求品自高”,一個人如果不執(zhí)著追求一件東西,人品自然會高尚,想爭取,自然要委屈自己,到了什么都不追求的境界,人品也就清高、逍遙自在。要達到這種境界,當(dāng)然要有很大的智慧。
有人曾問我想當(dāng)中國歷史上的哪兩個人,我說我想當(dāng)范蠡和張良這兩個聰明人,因為他們建立了很大的功業(yè),但后來功成身退,也不貪,也沒做什么大官,帶著漂亮老婆逍遙自在,這種人很難得。
窮得有品位
吳淡如
我曾在餐會上遇到一位自稱是“時尚達人”的女子。她自稱只用名牌,而她所謂的名牌,還非要在歐洲當(dāng)?shù)刂谱鞑豢伞?/p>
“我買名牌還可以賺錢?!彼f。
這句話讓我有些疑惑?,F(xiàn)在世界各地的名牌價格差不了太多,除非不需支付機票費用,進口名牌水貨已經(jīng)沒什么賺頭。
“這三年來,我光是把名牌的防塵袋和紙袋拿到網(wǎng)上拍賣,至少就賺了三萬元新臺幣。”她說。雖然買名牌時防塵袋和紙袋是附贈的,但我屈指一算,要將一元到三百元不等的袋子,賣到近三萬元的數(shù)量,恐怕她花在購買名牌上的總價,至少有幾百萬新臺幣。
“只有名牌,才能在用過之后,還有人要買。”她很得意地告訴在座女子這個觀念,“比如說,我買一雙名牌高跟鞋,花兩萬元,穿了一季,還有人用八千元跟我買。如果是一般三千元的鞋子,穿了一季后,恐怕送人都有些不好意思?!?/p>
她認(rèn)為,這樣就是賺了八千元,不過,按會計原則看,一季就虧損了一萬二千元,比把三千元的鞋子穿壞后直接丟進垃圾桶還虧得多。
最近聽說她債臺高筑,滿屋的名牌要打折出售。不過,她還揚揚自得地告訴朋友:“還好我買的都是名牌,都賣得出去。”不計成本、只求賣得到錢的理財觀念,還真讓人佩服。
目前,電視上還有理財專家,教導(dǎo)女人“把名牌買了之后,小心翼翼使用,再用保鮮膜包起來,將來還會增值”,也是不可思議的理財觀念。有些皮包或許會漲點價,但這種買名牌求賺錢的手法,聽起來并不大氣,還很俗氣。
有本書叫作《窮得有品位》,是一位家道中落的歐洲伯爵寫的。他說:所有用錢買得到的東西,都不是值得夸耀的奢侈品。他嘲笑歐洲的足球明星“手上拿著LV包,身上穿著名牌服裝,訂婚時送上價值四萬歐元的鉆戒,說這種人品位超群,肯定是在開玩笑”。
他說,真正的有品位是:看似一無所有,但感覺擁有一切,就算有天失去所有財富,仍會務(wù)實地對待生活。那些炫耀名牌的只是“富還沒過三代”的暴發(fā)戶。書中最重要的一句話,應(yīng)是給虛榮者的金玉良言吧:“真正的奢侈,不是金錢多寡或排場大小,而在于你有沒有能力擺脫庸俗。”
別把快樂抱太緊
陳亦權(quán)
坐火車從外地返回,途中經(jīng)過某個大站后,原先擁擠的車廂一下子空下來不少。于是,有的人開始斜躺起來,有的人把腳架到對面的座位上。坐在我斜對面的一個年輕人,他站起來伸了個懶腰,自言自語地說了句:“這樣子就快樂了?!闭f完,他便躺在椅子上睡起了大覺。
然而,在經(jīng)過另一個大站后,車廂里的人又多起來了。于是躺著睡覺的紛紛坐起來讓出位置。可在我斜對面躺著的年輕人卻始終沒有要坐起來的意思。“小伙子,請問這個位置有人坐嗎?”一個四十來歲的農(nóng)村婦女站在他身邊問?!坝腥俗?!”年輕人睜開眼掃了一下她,不耐煩地說。“那先讓我坐一下,待會兒人來了我再起來行嗎?”那婦女依舊心存希望?!案阏f有人坐的,煩不煩?。俊蹦贻p人提高了音量。農(nóng)村婦女就怯怯地站在一邊。“這座位上的人早就下車了,你就讓點位置出來給別人坐嘛!”我有些看不過去,忍不住說了他一句?!八能嚻鄙先绻麑懼@個座位是她的我立馬讓開,如果不是就少來煩我,我要睡覺了!”他說完后把眼睛一閉不再說話。
這時,坐在我前面的一個大媽沖著那婦女喊:“來,妹子,到這里來擠一擠吧!”大媽旁邊的人也趕緊擠攏到一起讓座。雖然幾個人坐得有點擠,但大家仍開心地說著笑著,滿車廂的喜悅氣氛。不知什么時候,那個年輕人坐了起來。他看著我們有說有笑。有時候他也會插上句話,但是沒有人會接過他的話,仿佛根本就沒注意到有這個人的存在。半個小時后到了下一站,小伙子收拾東西離開了,而那三個座位也陸續(xù)被人占領(lǐng)。
說笑中的旅途特別輕松,很快我就要下車了。在走近車門時,我在不經(jīng)意間看見一個熟悉的身影,他正蹲在車廂連接處翻看一張破報紙。原來那個小伙子只是離開了座位,并沒有下車!
就在兩個小時以前,他還死死地占著那個他所認(rèn)為能為他帶來快樂的三人座位,但是現(xiàn)在,我卻沒有發(fā)現(xiàn)他臉上有任何快樂的神情?;蛟S,人往往因為把某樣?xùn)|西抱得太緊,到最后反而失去了那些,包括那個小伙子所認(rèn)為的“快樂”。
干什么不要太像什么
杜梨
常聽人說,干什么要像什么,還說,像不像,三分樣。仔細(xì)想想,這話真能蒙人。
真正的行家哪有工夫裝扮自己?唱戲的就要身穿甩襠燈籠褲,眉眼上殘留點兒油彩?當(dāng)領(lǐng)導(dǎo)的就要打扮成泥胎樣,說話拿腔捏調(diào)?凡是刻意把自己打扮成像什么的人,肯定都是二把刀、二五眼、二百五、二十四個不懂行的冒牌貨。他們靠像和樣來裝扮自己,借以嚇唬外行。
真正的行家用作品證明自己,而不是自己的樣子。作家要有公認(rèn)的好書,畫家要有傳世的好畫,政治家要有流傳久遠(yuǎn)的政聲。就像蒲松齡的《聊齋志異》,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誰又知道這些傳頌千古的人物的樣子如何?知道的是他們的作品。蒲松齡的時代沒有作家一說,他就是街頭茶館里一個愛聽古、講古的怪老頭罷了。著名電影導(dǎo)演馮小剛說,留個雞冠頭、長胡子,就是藝術(shù)家了?打死我也不信!
凡是拿腔作勢唬人的人,不是騙子就是個樣子?;匚渡鲜兰o(jì)五六十年代的一些作品,用老百姓的話最傳神:張開嘴就看見糞包了。演英雄人物必站舞臺中間,高舉右手,聲嘶力竭地喊:同志們!畫正面人物必占畫面三分之二,橫眉怒目金剛狀:沖啊!那些書,那些畫,那些照片,不但浪費了紙張和膠卷,而且樹立了很壞的幌子,帶壞了多少年輕人。
我一生從教,深感教書也是“功夫在教外”。七分備課三分講,只有你的知識儲備足夠多,你的教育素養(yǎng)足夠好,你的課堂語言、板書和課堂結(jié)構(gòu)足夠美,你的課才會美麗起來。當(dāng)老師的像老師,像的是內(nèi)涵,而不是外在形象。
干什么不要太像什么,像是外在的形式,關(guān)鍵是內(nèi)里的功夫。
鼻子與眼睛的組合
井延峰
上帝這個造物主太有才了,他讓一切生靈的基因組合都平衡有序。長翅膀的就給你兩只腳;四條腿跑得快了,就再也長不出會飛的翅膀;刺猬跑得慢,就給了一身御敵的好鎧甲;螞蟻太弱勢了,可它們卻有世界上最龐大的族群;智商高的,情商就高不了;反應(yīng)敏感的人,在應(yīng)試教育的考試中不會是拔尖的,鈍感十足的人,智力測試時恰恰都是優(yōu)等生。
這就有點像“一條狗的效應(yīng)”了,狗鼻子不是敏感嗎,可它的眼睛卻分辨不出幾種顏色,否則狗就是累不死,也得煩死。就像人,在某些事上敏感,在某些事上就一定遲鈍。其實,遲鈍在中國的語匯中也不是癡呆的意思,就像愚的含義,有時恰恰是一種大的智慧。我們在贊美絕頂聰明的人時,才動用“大智若愚”這個詞。連愚公那老頭都被領(lǐng)袖毛澤東稱為最聰明的人,他的愚不過是表現(xiàn)出來的樣子罷了。
任何人對生活的內(nèi)容都有相當(dāng)一部分的放棄,如果你放棄的部分在大眾的眼中是重要的,那你就成了一個鈍感的人;如果你關(guān)注的事情是大眾也都關(guān)注的事情,你就是敏感的人了。
我們都渴望更多的財富,所以捕捉商機的敏感,沒人引領(lǐng)幾乎都能無師自通;我們都向往權(quán)力,那么在官場如魚得水的人就不會被視為鈍感的人。
鈍感其實“鈍”的是大眾或主流的價值標(biāo)準(zhǔn),絕不是“鈍”的智力與智能。比如范跑跑逃生時的敏感超人,但做人的智慧卻遲鈍。
人的敏感與鈍感就像狗的頭部器官組合,不可能都敏,也不可能都鈍。
渴望情色的人對偷偷送來的秋波都能發(fā)現(xiàn),心中沒愛的柳下惠坐懷也沒亂,人要是“鈍”到柳下惠的那個程度,我估計那就不是鈍感,而是“鈍感力”起作用了。
“鈍感力”有時是我們有意地對某些事情的壓制、淡化、放棄。比如諸葛亮面對蜀國皇權(quán)的寶座,沈從文對文壇名譽的放棄,陳景潤在處理人際關(guān)系時的木訥,都是鈍感的常態(tài),可是在他們敏感的領(lǐng)域里人家不比我們敏感千倍、萬倍嗎?
狗有鼻子就足夠用了,對色彩的鈍感不影響它們是狗。
有人常說要培養(yǎng)自己的鈍感力,其實人在鈍感上不必去刻意修煉,現(xiàn)實的苦難自然會打磨我們的敏感,當(dāng)我們的敏感讓我們精疲力竭時,你就自然而然地具備了鈍感力。鈍感有時是“頓感”,是我們?nèi)松?jīng)驗積累到一定程度時的覺悟。
好心情決定好生活
流沙
兩年前,我認(rèn)識了一位到媒體來投訴房地產(chǎn)開發(fā)商的女人。女人講她買的房子質(zhì)量有問題,講開發(fā)商如何不理會她,講她賺錢是多么不容易,講到最后,嚶嚶地哭了。
陪她來的是她丈夫,她丈夫說:“我老婆為了這套房子,天天晚上失眠,精神都有點不對勁了?!?/p>
我聽了她的陳述,發(fā)現(xiàn)她買的房子其實只有一個小問題——屋頂漏水。她除了讓開發(fā)商修理,還提出了巨額賠償?shù)囊蟆K睦碛墒牵龓缀跏莾A家蕩產(chǎn)買下這套房的,付出了許多,開發(fā)商理應(yīng)賠償。開發(fā)商當(dāng)然不會買她的賬,他們只答應(yīng)修理,不答應(yīng)賠款。
其實,屋頂漏水,只要重做一遍防水就可以了,即使自己出錢,也不會超過一千元。這樣費盡心思與開發(fā)商鬧,“性價比”不高。當(dāng)然,我不能這樣對她說。
媒體是無法幫她解決這個問題的,她說要上法庭,如果告不贏,就一級一級告上去。
從內(nèi)心出發(fā),我不贊同她這樣做。每個人的時間有限,在處理事情上,應(yīng)該首先考慮最為妥當(dāng)?shù)奶幚磙k法,這絕不是軟弱可欺。
現(xiàn)實生活中,總有許多人像那女人一樣,為了一個說法,陷入類似的情境中不能自拔。
我不知道那女人后來有沒有打官司。但她所買的樓房價格卻不斷飆升,按照市價,她買的房子已經(jīng)漲了三十多萬元。房子這樣升值,不知道有沒有給女人帶來好心情。
反穿襪
六月蛇
唐朝有個詩人叫王梵志。他寫過一首詩,意思是說,我反穿著襪子,人們都說我穿錯了。其實襪子的里面做得粗糙不平整,貼在腳上很不舒服;而外面卻做得光滑平整,不過它是給人看的。我寧可讓別人的眼睛看了不舒服,也不可讓自己的腳穿著不舒服,所以盡管“人皆道是錯”,我依然如故。
人經(jīng)常會犯這樣的毛?。褐灰晃蹲⒅赝庠诘臇|西,把自己最光鮮的一面示人,即使讓自己受苦也在所不惜。人為了自己的利益,難免要逢場作戲,盡管未必喜歡自己在戲中的角色,但仍要演下去。久而久之,人們把這一切看得稀松平常了。
仔細(xì)想來,從小到大有多少事,我們是做給別人看的,可卻委屈甚至傷害了自己。長跑比賽中,一個體力不支的人在眾人的鼓勵下,艱難地向終點跑去,不為別的,只為眾人那期待的目光,熱烈的掌聲,完全不顧及自己的體力,不幸在離終點不遠(yuǎn)處倒下了,永遠(yuǎn)地倒下了。一個人去努力做他力所不能及的事是非常危險的,正所謂“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池”。我們需要客觀冷靜地評價自己的能力與現(xiàn)狀,不能只為了別人眼中的榮譽、成績,甚至是面子而使自己痛苦不堪,為什么我們不能活得更瀟灑一點呢?
在當(dāng)今的社會,人與人之間的相互依賴更加緊密了,我們不得不考慮自己在別人眼中的形象,于是我們學(xué)會了“委屈”和“克制”自己。為了保持良好的體型,我們甘愿忍受美食的誘惑,饑腸轆轆;為了有一副漂亮的臉蛋,我們甘愿忍受痛苦,墊高了鼻梁、割開了雙眼皮。當(dāng)然好的外表對我們來說太重要了,它可能幫助我們獲得滿意的工作,理想的伴侶。這個充滿競爭的世界,使我們變得越來越“聰明”。于是我們學(xué)會了委曲求全,學(xué)會了克制,這不得不說是現(xiàn)代社會的一大“功勞”吧。然而,很少有人這么想,干嗎要為了別人看得舒服而委屈自己呢?的確,人的幸福是與其所處的外在物質(zhì)條件緊密相連的??墒遣灰?,真正的幸福感是來自內(nèi)在的,是直接作用于我們自身的感受。而那種建立在外在物質(zhì)上的幸福是脆弱的,因為外在條件的失去會削弱甚至摧毀這種幸福,工作會失去,容顏會老去。那時,我們回首往事又會有幾多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