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 不好的預(yù)感
皇太極原本的想法其實和丁毅一樣,暫時不想和丁毅打,猥瑣發(fā)育,湊齊六神裝再說。</br> 他想先征服蒙古掠奪人口,再征服朝鮮,掠奪資源,然后到明朝多搶點人。</br> 等兵馬和資源多了,他想率領(lǐng)二十萬以上的大軍,一顧作氣,一戰(zhàn)而下,直接推了丁毅,不讓他再有東山再起的機會。</br> 因為他知道對付丁毅,只有用人海戰(zhàn),利用更多的火炮和兵馬,蟻附才能打贏。</br> 而明國現(xiàn)在對丁毅有防范之心,以后的發(fā)展定然不如自己。</br> 何況無論地大物博,人口之眾,他后金都遠(yuǎn)在旅順之上。</br> 所以皇太極和丁毅一樣,覺的自己需要時間,只要有一定的時間積累,一定能戰(zhàn)勝丁毅。</br> 可丁毅現(xiàn)在把堡筑到北溝來,這進(jìn)一步壓縮了他將來突入復(fù)州的路線和難度。</br> 逼的他不得不再次來打丁毅。</br> 北溝這個堡很嚴(yán)重,比當(dāng)年大凌河堡還要嚴(yán)重。</br> 因為丁毅不筑北溝這個堡,后金以后想來就來,隨時能進(jìn)犯旅順。</br> 若讓丁毅把這個堡筑進(jìn)來,以后后金再想進(jìn)來,除非不帶大炮。</br> 如果帶了大炮,必要走這邊。</br> 但現(xiàn)在和丁毅打仗,沒有大炮,連野戰(zhàn)都難能獲勝。</br> 這意味著丁毅以后隨時可以打他皇太極,而他皇太極隨時要防著丁毅。</br> 這和后金與大明的攻守形勢,截然相反。</br> 這是皇太極不能容忍的。</br> 所以皇太極,不能讓丁毅筑城。</br> 但話又說回來,這次又讓丁毅提前選了戰(zhàn)場,且必須要打,能不能打贏?</br> 中軍大帳,皇太極與范文程,佟養(yǎng)性等漢人文臣正在商量著什么,各大貝勒都不在現(xiàn)場。</br> 皇太極重用漢臣的程度,其實還不如后來的多爾袞,但他表面功夫做的好,大伙都覺的他禮賢下士,很尊重重用漢臣。</br> 比如像現(xiàn)在這樣,知心話都找漢臣們來說。</br> 范文程明白皇太極的心思,這戰(zhàn)必須打,但不能輸,就算輸,底線是小敗。</br> 后金多次慘敗于丁毅手上,丁毅已然成了他們的克星,如果再慘敗,實在有損皇太極的威嚴(yán)。</br> 他的汗位能不能坐穩(wěn)都是問題。</br> 因為大伙都會懷疑他的指揮。</br> 特別是帶著蒙古軍來,如果一二再,再而三的敗給丁毅,蒙古人怎么想?他們可是出名的兩頭草。</br> “大汗,依臣看,咱們這里不求速勝,但求不敗,就看阿巴泰那邊,能不能突入進(jìn)去。”</br> “只要他們騎兵突進(jìn)去,可先毀明人的糧田,再抄明人新建的堡,就算咱們這守和,也是勝了。”</br> 皇太極當(dāng)然明白這個道理,丁毅在北溝設(shè)陣,后面肯定空虛了,阿巴泰只要能進(jìn)去,肯定能拆了他的城,關(guān)鍵是,能不能進(jìn)去。</br> “探騎說,北溝有多少明軍來著?”皇太極再問。</br> “昨天是一萬,今天好像是一萬五。”孔有德回應(yīng)。</br> 皇太極眉頭皺起:“丁毅這幾年又占了皮島,恐怕手下,不只一萬五千人。”</br> “他還要守金州復(fù)州和各堡,還有皮島,最多還有五六千人能用。”耿仲明道。</br> “就怕他這五六千人在白云山那邊,攔住阿巴泰。”</br> 孔有德想了想:“若我是阿巴泰,沖下白云山后,可用三千騎兵作誘餌,與明軍血戰(zhàn),那怕全軍覆沒,余下的當(dāng)盡快脫離戰(zhàn)場,抄丁毅后路,毀其城,平其田,說不定,還能在北溝后面,打丁毅屁鼓。”</br> 皇太極眼睛一亮,孔有德說的好啊,當(dāng)這么打。</br> 可惜,孔有德剛過來,他不能重用,更不可能把后金騎兵蒙古騎兵交給漢人指揮。</br> 再想想阿巴泰的性格,皇太極突然感覺自己派出錯人了。</br> 以阿巴泰的性格,若被明軍圍住,定要一決死戰(zhàn)。</br> “糟了。”</br> 皇太極喃喃:“當(dāng)派阿濟(jì)格去。”</br> 但現(xiàn)在肯定來不及了,阿巴泰的騎兵都走了半天。</br> 扎巴想了想,終于忍不住:“哈齊索那斯跟著阿巴泰,他知道丁毅兵馬厲害,若是勸勸,或可一戰(zhàn)。”</br> 原來當(dāng)初在徐大堡大敗的哈齊索這次跟著阿巴泰去了。</br> 皇太極心想,阿巴泰肯定不會聽,他眼里那有哈齊索這種小人物。</br> 一種不好的預(yù)感,涌上心頭。</br> 皇太極突然很煩燥。</br> 以前和明人打仗,那這么復(fù)雜,他隨便指派幾個貝勒,誰誰誰領(lǐng)一部兵馬,打明軍那路,大伙都紛紛搶著答應(yīng),也沒人問他怎么打,因為明軍太好打了。</br> 而現(xiàn)在,每次和丁毅打仗,他都要三思熟慮,這一路派誰去比較好,即要冷靜多謀,又要英勇善長,因為對面的丁毅,實在是太無恥下作,詭計多端了。</br> 然后他發(fā)現(xiàn),他身邊的這些貝勒們,打起其他明軍來一個個如龍似虎,還搶著去,打到丁毅,一個個不出聲,縮在后面。</br> 越想,越是窩囊,越是生氣。</br> 眾漢臣都不再說話,靜靜看著他。</br> 皇太極很快發(fā)現(xiàn)了問題,他不能這樣,會影響大伙的心情。</br> “行了,不管阿巴泰那邊打成什么樣,咱們大金,必能破了眼前這股明軍。”</br> “今天好好休息,明天與丁老鼠決戰(zhàn)。”他表現(xiàn)的信心滿滿,眾臣齊齊拜服。</br> 7日清晨,天空突然下起小雨,皇太極一大早起來,看到小雨,興奮無比。</br> 帳中群臣紛紛大喜。</br> 天助我大金啊,范文程更是喜不自勝,連忙上表稱頌。</br> 丁毅部下以犀利的銃兵為名,這要下起雨來,后金必勝。</br> 皇太極和后金諸貝勒信心大增。</br> 全軍緩緩?fù)睖隙鴣恚飞细筒黄疬@雨下大一點。</br> 雖然雨大了,他們帶來的一百多門火炮沒用,但至少丁毅的火器也沒用。</br> 但好像天公并不作美,這雨依然很小,到距離北溝五里時,雨突然停了。</br> 此時雙方的哨騎經(jīng)常能遇到,明人的哨騎膽子越來越大,以前遇到他們就跑,現(xiàn)在都敢遠(yuǎn)遠(yuǎn)觀望。</br> 有后金一隊十人哨騎看到一隊明人也是十人的哨騎,就想沖過去。</br> 但對方居然沒跑,等他沖到五百米時,明人紛紛下馬,然后從馬背上拿起一桿魯密銃。</br> 原來這隊哨騎個個帶了魯密銃。</br> 他們的魯密銃銃管朝上,插在馬背上,銃外還包著油紙,應(yīng)該之前防雨所用。</br> 看到后金兵來,十名哨騎下馬拿銃,取下油紙,此時雨已經(jīng)停了,他們不緊不慢的裝火藥,速度比步兵銃兵慢多了,但他們也不怕,一邊裝一邊看后金哨騎。()明末之席卷天下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網(wǎng)最快。</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