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鍛造和建模
第二天丁毅帶著簧輪槍見了周大虎夫妻和李忠義等,并召集了治下二十名大匠師。</br> 丁毅現(xiàn)在有近六千多工匠和工人,從去年初開始以水平分等級,目前能稱為大匠師的只有二十人,都是技術(shù)精湛的一流工匠。</br> 等級不同,工資和住房條件田地數(shù)等都不同,這也激勵著大伙拼命學(xué)習(xí),提升自己的水平。</br> 因為名額無限,不用競爭,包括學(xué)校的大匠師們,也愿意把技術(shù)傳給別人,而且大匠師教出大匠師,更是有豐富的獎勵。</br> 所以這幾年丁毅自己培養(yǎng)工匠這塊,還是比較流暢,每年都有幾個新匠師出現(xiàn)。</br> 當(dāng)天上午,眾多匠師圍聚一堂,輪流看這支歐州一流的簧輪槍。</br> 這是歐州鐘表匠所制,絕對技藝精巧,每個零件都無比細(xì)致,也正因為如此,所以比較嬌貴,一般打了十幾槍后就會污染腐蝕。</br> 丁毅喝著茶,也不出聲,就看著大伙輪流看。</br> 工匠們一邊看一邊交頭接耳,因為他們平時論討技藝時也是這樣,丁大人不許大伙藏著腋著,有什么都一起商量。</br> 旅順的工匠們現(xiàn)在也不會藏著,因為很多來了旅順之后,發(fā)現(xiàn)自己的兒子孫子們,可以不用再是匠籍,前段時間還有幾個工匠的兒子,經(jīng)過學(xué)堂出來后,被派到濟州島當(dāng)主事文官,這不比工匠更好。</br> 所以工匠們對自己傳授技術(shù)的隱藏完全不像明朝其他地方的工匠那樣。</br> 這銃傳了一圈,將近看了半個時辰,每個人都看好一會。</br> 有人還想當(dāng)場拆掉,但被阻止,周大虎道:“回頭再把匠師們都召來,再都看一遍,人多力量大,用--丁大人的話說,集思廣益嘛。”</br> 李忠義大笑:“大虎你可以啊,現(xiàn)在會學(xué)丁大人說話了。”</br> 周大虎臉漲的通紅:“俺沒說錯吧。”</br> “哈哈哈。”大伙齊齊大叫。</br> 看過一圈后,就要開始發(fā)言了。</br> 一個大匠師叫何阿鐵率先發(fā)言。</br> 他原先是個鐵匠,崇禎四年上旅順,原先只會打鐵,后來開始學(xué)打銃,居然學(xué)的很快,精藝也越來越高,現(xiàn)在他也不打銃了,主要在做練鋼鐵的一塊,即把鐵練成鋼,用來造燧發(fā)槍。</br> 他練的鋼火候很好,很適合造燧發(fā)槍,鋼炮,魯密銃。</br> “我剛看了下,槍里面有點腐蝕,歐州人用了大量的銅,所以肯定不耐用,我估計打十銃就要換零件了。”</br> 李忠義馬上道:“銅軟,這里面零件都很精巧,用鋼的話,估計難度有點大。”</br> “改進火藥呢,咱們的火藥,感覺比歐州人的好呀。”</br> 丁毅有年向皮魯特買炮,皮魯特還送了火藥和炮彈,丁毅專門拿回來對比,還不如他的顆粒火藥。</br> “改進了還會腐蝕,用銅肯定會這樣。”</br> “那就多造零件,隨時更換,我看了下,主要還是零件腐蝕大,槍體問題不大。”</br> “那就要和丁大人所說,用流水線,標(biāo)準(zhǔn)化,才能嚴(yán)格更換。”</br> 現(xiàn)場七嘴八舌,大伙暢所欲言,最后給丁毅得出一個結(jié)論,旅順肯定造的出,看丁毅要求射程,威力,來決定造出什么類型的。</br> 丁毅想了想道,回來的時候,我在船上試過槍了,他這銃十米內(nèi)能打破鐵甲,十米外就不行了。</br> 我想給騎兵用,貼身近戰(zhàn),最好有力射程能達到二十米,未必要打破鐵甲打死對方,打中之后,對方騎兵也可能掉下馬來。</br> 而且后金兵也不是個個都有鐵甲。</br> 傷害射程到達二十米,看起來簡單一個數(shù)據(jù),從槍管,火藥量,鉛彈大小都要改進,槍重肯定也會變。</br> 用丁毅的話說,咱們的銃重一點,大一點沒關(guān)系,到時是掛在騎兵馬上的,一人掛兩支,有錢,掛四支也行。</br> 全部提前裝好,遇到敵軍拿起就可以打了。</br> 而這玩意點火率比燧發(fā)槍還高,基本很少打空的。</br> 眾人了解了丁毅的需求,很快有代表周大虎發(fā)言:“先給我們一個月時間吧。”</br> 一個月時出銃,再試射,改進,最快三個月,最慢六個月。</br> 丁毅大喜,只是這樣一來,燧發(fā)槍制造的進度又要下降了。</br> 好在如今,丁毅還是主用魯密銃,燧發(fā)槍產(chǎn)量低,且要靠劣質(zhì)魯密銃賣到日本朝鮮換錢,全面裝備燧發(fā)槍的事,最近一兩年都有點困難。</br> 兩天后,李忠義給丁毅帶來一個好消息,他們散會后又組織匠師們觀摩研究,有個匠師提出來。</br> 建模,說是這簧輪槍有些零件,可以用建模來批量制造。</br> 這工匠以前是搞印刷的,在旅順也是干這行,主要為丁毅的學(xué)校印書。</br> 但這次召集匠師開會,他因為是匠師,也被叫了去。</br> 去了才知道研究打銃,他本來想走,但還是留下聽了聽,然后他們把這簧輪槍現(xiàn)場給拆了。</br> 大伙拿著小零件在研究,這匠師就說,可以建模啊,和印書一樣,一印一個。</br> 也有工匠說,可以把銅加熱后變軟時弄。</br> 大家七嘴八舌,出了好多點子。</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