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87章 三個主角(下)
我是追尋著這位三清道人的足跡一路走過來的,經(jīng)驗告訴我――三清道人絕對沒安好心,他的目的并不單純!!
為了羅剎鬼,他壓死龍脈,設下十絕兇墳。
為了不老尸,他遠走西域,坑死多少古國布下一個三才聚煞!
為了絕地武士,他更是心思歹毒到了極點,讓一個亞特蘭蒂斯文明沉陷!!
這回……他可能是為了救普通牧民于水火之中?
如果他有慈悲,母豬亦會上樹!
那么,他化身法王,取一具應龍的尸體要做什么?
骨書后面,倒是確實對三清道人的行為還有一些記載。
在取走應龍的尸體、丟進鎖龍窟以后,他去了古象雄國,然后找上了當時的國王。
他降服妖龍,拯救了很多牧民,在民間聲名大振,象雄國的國王當然很看重他了,畢竟他是“英雄”嘛!
在國王會見他的時候,他曾經(jīng)要求國王將所有的王室成員全都召集起來,然后當著所有古象雄國王室成員的面說了一則非常驚人的消息――妖龍的道行太深了,就算是死了也不會消停的,如果不加以防備的話,妖龍的尸身還會作亂,到那時候,將涂炭生靈!!
古象雄國的王公貴胄們聽聞這個消息,萬分震驚!
他們對于一位降服了妖龍的“法王”當然是充滿尊敬的,于是就詢問三清道人該如何解決!
三清道人對他們提出了這么一個說法――英靈鎮(zhèn)龍,世代戍衛(wèi)!
這八個字是什么意思呢?
英靈鎮(zhèn)龍,就是讓古象雄國的王公貴胄們死后將墓穴建在鎖龍窟的上面,讓古象雄國的王室英魂來鎮(zhèn)壓妖龍尸身,防止尸身作亂。
世代戍衛(wèi),就是讓古象雄國派遣軍隊駐守在昆侖山,防止外人進入鎖龍窟,擾亂他布下的局,放出妖龍尸身,涂炭生靈。
說完這些,三清道人就留下一句“言盡于此,好自為之”,揚長而去。
不得不說,三清道人真是個裝逼高手!!
他沒有留下一味的勸說,因為那樣反而會讓古象雄國的王公貴胄們懷疑他的目的,無利不起早嘛,如果他表現(xiàn)的態(tài)度非常熱烈的話,古象雄國的王公貴胄們反而會想――你這么熱忱的幫我們解決問題,誰知道你自個兒有什么打算呢!
相反,他不冷不淡的留下一句,直接走人。
那些象雄國的貴族反而會覺得,這是一位高人,這是在指點我們呢!!
反而會更加配合三清道人了!!
人性本賤!!!
你越熱情,別人越覺得你不是個好東西;而你越冷淡,別人反而會貼上來!!
三清道人對人性的了解太可怕了,這也是他一直以來讓我畏懼的地方!!
不過,三清道人既然那么囑咐古象雄國的人,也恰恰暴露了他的目的。
第一,他希望在鎖龍窟的上面出現(xiàn)大量的古墓,埋葬大量的死人!!
第二,他不希望有外人闖入鎖龍窟!!
至于為什么,我暫時還想不通。
只是,好像他的算盤落空了。
終究……還是有人闖入了鎖龍窟。
闖入鎖龍窟的,就是第三位主角了。
這位主角,更是讓我……心思復雜!
有關(guān)于第三位主角的事跡,是從骨書的第四片開始記錄的。
從骨書上記錄的時間來看,大約是在1600年以前,也就是公元400年的時候,一批來自于中土世界的軍隊來到了昆侖山外。
從時間上來看,那個時期的中土世界,正處于北魏的統(tǒng)治下,當時北魏的皇帝是……拓跋燾!!
時間上的重合,讓我不得不懷疑,骨書上的第三位主角,很有可能就是我的前世!!
我的前世隕落在了鎖龍窟,恰恰骨書上的第三位主角,是從北魏而來……
這一切結(jié)合在一起,我不得不多想一些!!
而且,這第三位主角的因緣際遇,也和我的前世是無限相似!!
根據(jù)骨書上所說,那批北魏的軍隊在進入藏區(qū)以后,是直奔著古象雄國軍隊所看守昆侖山山口去的。
目標,直指鎖龍窟!
這么一來就有意思了!
經(jīng)過三清道人那么一忽悠,鎖龍窟在古象雄國貴族的眼里已經(jīng)成為了一個及其敏感的地方,一千多年來,那個地方的一舉一動都牽扯著古象雄國貴族的神經(jīng),駐守著大量的軍隊,從來就沒有撤防過,生怕有人進入。
如今,這么一下子闖入那么多的軍隊,后果可想而知。
一場遭遇戰(zhàn),就這么爆發(fā)了!!
而且率先挑起這場戰(zhàn)爭的,根本不是古象雄國的士兵,是大魏國的士兵!
古書上記載的場景是這樣的。
抵達的昆侖山下的,只有不足兩千名魏國騎兵,他們就像是鬼魅一樣,毫無征兆的出現(xiàn)在了六千名古象雄國的步兵面前。
當時,信仰雍仲本教的古象雄士兵并沒有將這批魏國騎兵當成敵人來對待,只以為他們迷路了,曾經(jīng)詢問過魏國的那批騎兵來歷。
結(jié)果,那批騎兵的首領(lǐng),也就是骨書上的第三位男主角,只說了兩個字“中土”,接著就帶領(lǐng)著那批魏國的騎兵對著猝不及防的象雄士兵發(fā)起了進攻。
“他們就像是雷神的鞭子一樣,狠狠鞭撻著我們的防線,六千名士兵無一生還……”
這是骨書上的原文,詳細的描述了那場戰(zhàn)爭!
六千象雄士兵全部陣亡……
這個結(jié)果其實一點都不出人意料。
古象雄國是個佛教國家,雍仲本教是他們的國家,也是他們的精神面貌――他們,并不是一個崇拜武勛的國家,軍隊一直都非常羸弱!
而北魏呢?
北魏是由鮮卑族建立的,那可是五胡亂華后期進入中原的虎狼之邦,雖然在拓跋燾時期,軍隊里絕大多數(shù)都是漢家士兵,但戰(zhàn)斗力仍舊非常可怕,因為那些北方的漢家將士經(jīng)歷了五胡亂華的血腥、打敗了入侵的柔然人,那可是在南北兩朝對峙的漫天烽火中打出來的鐵血雄師!
雙方的軍隊,完全不是一個重量級的!
更何況,那還是一場騎兵對步兵的交鋒,北魏的騎兵有著天然優(yōu)勢。
六千象雄士兵被全殲,完全是情理之中!!
說真的,看到這些的時候,我的內(nèi)心是復雜的,在時間長河里被淹沒的事實真的是太多了。
歷史典籍告訴我們,中原文明和青藏高原文明的真正碰撞是在唐帝國時期。
然而事實呢?
在北魏時期,兩個文明就已經(jīng)爆發(fā)了一場遭遇戰(zhàn)!
而且很有可能,指揮那場遭遇戰(zhàn)的,就是我的前世!
從骨書上記載的戰(zhàn)爭過程來看,北魏的進攻,明顯是蓄謀已久,最后一擊得逞,沖進了鎖龍窟。
這件事情再當時很快就驚動了古象雄國的貴族。
這還得了?
那些貴族經(jīng)過簡單的商議以后,古象雄國發(fā)兵三萬,立即前往鎖龍窟,欲殲滅那批北魏騎兵!!
有意思的是,當三萬象雄士兵剛剛抵達的昆侖山口的時候,他們遇到了一個人――當初降服妖龍的法王!!!
也就是……三清道人。
我估計三清道人怕是察覺到有人動了他的“蛋糕”,這才匆匆忙忙的趕了過去,結(jié)果碰到了古象雄國的軍隊!
雙方經(jīng)過了最初的彼此試探、確認之后,終于確定――原來是自家人!
于是,三清道人很愉快的接管了這支象雄國軍隊的指揮權(quán),帶著這批軍隊殺入鎖龍窟!
有三清道人在,這一路非常順利,很快他們就直抵鎖龍窟,然后,他們發(fā)現(xiàn)了很驚人的情況。
進入鎖龍窟的所有北魏士兵全部死了,而那些北魏士兵的首領(lǐng),也就是骨書里的第三位主角,竟然找到了被三清道人擊斃的那條應龍的尸體。
當時的情況是這樣的,在鎖應龍尸體的地方,骨書里的第三位主角盤腿而坐,就像是坐化了的老僧一樣,那條應龍的尸體,就盤著這第三位主角!
三清道人當時一看到這場景,眼珠子都差點瞪出來,起初的時候不斷怒吼――刺死他!刺死他!給我剁成肉泥!!
結(jié)果,就在那些象雄士兵準備動手的時候,三清道人又制止了他們,掐指一算,然后就跟神經(jīng)質(zhì)似得大笑了起來,嘴里一個勁兒的說著――時也!命也!
說完,竟然對著那位魏軍將領(lǐng)鞠了一躬,道了聲謝,說道:“機關(guān)算盡太聰明,怎料難敵命數(shù)?哈哈……”
之后,三清道人就離開了,只囑咐象雄士兵的統(tǒng)帥,讓他們繼續(xù)將死去的貴族埋葬在鎖龍窟上面,繼續(xù)看守著鎖龍窟,別的什么都不要管。
那些象雄士兵自然應承,鎖龍窟的風波就這么平靜下來了,古象雄國的也一直在恪守著他們職責,按照的三清道人的囑咐做著。
直到……公元八世紀,象雄亡于吐蕃!
“而今兵敗,國破家亡,恪守千年之職責至此而終,作為最后的象雄王子,我愿成為鎖龍窟上的最后一具枯骨,以我英靈,鎮(zhèn)壓妖龍。
留下此書,只為……告訴后人,我象雄人曾經(jīng)為維護雪山高原的寧靜努力過……”
這就是骨書最后的內(nèi)容。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yōu)質(zhì)的閱讀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