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第 39 章
余奎為了顯示慎重,特意穿上他從楚國帶出的一套貴族衣冠,那衣服厚重,等鄭楚兩人決定收用他時,余奎的后背早已濕透,臉色也熱得發(fā)紅。等行過門人禮后,余奎馬上換上了一套南埠薄布夏衣,這才避免因衣服厚重而中暑。余奎換好衣服,鄭楚二人在院中擺酒招待余奎。
余奎既然投效到鄭楚兩人門下,他的吃穿用都將由主公全包,對于霍思中遞過來的衣服一點沒客氣地穿到了身上,私低下對鄭楚兩人的稱呼也改成了主公。酒席之間,余奎開始對鄭楚兩人細(xì)訴大秦諸侯國各國情況。
鄭鈺銘和楚朝輝對這時空的禮節(jié)所知甚少,和人交往的禮節(jié)都是由吳大提點。吳大自己只是個被流放的貴族后代,世代相傳下來的一點東西早就殘缺不全,教鄭鈺銘禮節(jié)也教得不倫不類。如果不是蔚山君喜愛鄭楚兩人,加上達(dá)城貴族都知曉他們是海外人士,不通大秦禮節(jié),鄭楚兩人不規(guī)范的行禮早就要受到嗤笑。
現(xiàn)在有了貨真價實的貴族指點,鄭楚兩人才知曉這時空的禮節(jié)是非常繁瑣講究,而大秦諸侯國之間還有因為國主失禮兩國交惡發(fā)生戰(zhàn)爭的事情。
“魯和齊兩個諸侯國國君就為了個吃飯的座位打了十幾年的仗?不可能這么簡單!”鄭鈺銘驚愕,這吃飯的位置有多金貴啊,不惜發(fā)動十幾年的戰(zhàn)火。
“不會僅僅就因為座位的尊次吧,兩國應(yīng)該早有摩擦,所謂的失禮只會是借口。”楚朝輝對余奎所說的各國情況聽得津津有味。
“兩位主公明鑒!”余奎點頭。“魯齊兩國本來相處和睦,可是在兩國邊境處發(fā)現(xiàn)一座金礦后,兩國為了金礦的所屬權(quán)開始了爭奪。”
金礦位置在兩國交界處,諸侯國之間的國境線并不精確,一般都有幾里的誤差,那座金礦位置要死不死,主礦脈正好在那幾里的誤差上。金礦一被發(fā)現(xiàn),兩國不約而同宣布了所有權(quán),都想獨占金礦,兩國的關(guān)系越來越惡化,終于在五年一朝圣的朝貢大會上,當(dāng)著大秦天子和天下諸侯國國君,兩國君主正式反目,朝拜還沒有結(jié)束,魯齊兩國國主便回去動員貴族,發(fā)動了長清之戰(zhàn),金礦就在長清這個地方。兩國國力相當(dāng),打到今天還沒有分出勝負(fù)。
“當(dāng)年余某年方十五,祖父攜帶著跟隨楚王去天子都朝拜。兩國君交惡余奎親見,回到使館,祖父為余奎細(xì)細(xì)剖析后,某才知道事件真正起因。從那時起,余奎每遇事都會遵循祖父教誨,看事情不看表面。”余奎回憶起祖父的諄諄教導(dǎo),眼睛發(fā)紅。
“貴祖父賢才,楚王怎么昏庸至此,滅殺國家棟梁!”鄭鈺銘嘆氣。聽余奎說起自己祖父,那是比他還聰明的能人,怎么就招惹了滅族之禍。
“楚王晚年昏庸,聽不進(jìn)明言,對祖父的直言相諫越來越惡,祖父耿直,置家族于社稷之下,終獲罪滅族。楚王的驕泰奢侈,貪欲無藝,將使楚國強(qiáng)國位置不保。”大秦的六大諸侯國中,楚和趙是兩個最強(qiáng)大的國家。
“這么說來,趙將成為唯一強(qiáng)國了?”楚朝輝皺眉,這個趙國會不會出個趙始皇統(tǒng)一天下?
“趙國國主雄心勃勃,趙太子也是出了名的禮賢下士。”余奎很看好趙國。
“卿既然看好趙國,為什么沒去投奔趙王或者趙太子?”鄭鈺銘發(fā)問,既然趙太子禮賢下士,余奎應(yīng)該第一個前去投奔才對(卿是主公對門客的稱呼)。
“趙楚兩國訂有友好盟約,楚國現(xiàn)在還沒有衰弱,趙國國君和太子都很精明,不會為余某去得罪楚。”趙是余奎想去去不得的地方。“兩位主公放心,余某既然投效到主公門下,只要主公不棄,余某便今生不離!”余奎怕鄭楚兩人對他的忠心有懷疑,又一次發(fā)誓。
“我們兄弟二人相信你!”楚朝輝連忙表態(tài)。“你已經(jīng)說過六大諸侯國中的楚、趙、齊、魯,另外兩諸侯國吳、陳兩國的國情如何?”
“陳國國王庸碌,可因為國土夾在楚趙之間,反而是最平安的一個國家,不過平安歸平安,陳國對兩大臨國都不敢得罪,施行左右逢源的國策,陳國是個茍且偷安的國家。吳國在十年前本來有希望成為一方霸主,可惜吳王取得一些成就開始驕橫,現(xiàn)在更是只知享樂,讓一個女人把持了宮闈,我感覺吳國是最先有禍亂的一個國家。”
“漪姬這女人很厲害嗎?”鄭鈺銘從公子光那聽到的點滴消息中,深感這個二十幾歲的女人很有手腕。
“再厲害也在宮闈之間,王庭上除了姜大夫這個新興貴族,她沒有任何依靠。”余奎搖頭。
“姜大夫現(xiàn)在權(quán)勢不是越來越重嗎?也許再過幾年,漪姬羽翼將豐滿。”楚朝輝提出憂慮,就是因為感覺到吳王庭風(fēng)雨欲來,他才加緊建立自己的武裝力量,等到不希望的事情發(fā)生時,即使沒有蔚山君庇護(hù),他也能用自己的力量自保。
“兩位主公!余奎愿去吳王都做耳目!”余奎站起請命。
楚朝輝和鄭鈺銘兩人對看一眼,發(fā)現(xiàn)對方的眼睛里都有著贊同。
他們對吳王都一無所知,所有消息不是從蔚山君府知道,就是從商人嘴中得些一言半語,這些消息就是真實的,到他們耳朵里早就成過時的消息。兩人不是沒想過在吳王都安排耳目,可就是沒有合適人選可以選派,如今余奎主動請命,兩人一致認(rèn)為余奎是合適的。
“好!如此就有勞余卿!”楚朝輝點頭。“不過余卿不要急著去吳王都,先在山谷小住一段時間。”楚朝輝想教余奎一些現(xiàn)代間諜手段。
“諾!”余奎應(yīng)聲。
“余卿用生意人身份去吳王都吧,在吳王都交際費(fèi)用無需擔(dān)心。”鄭鈺銘提供資金支持。
“諾!”余奎心頭火熱,他的眼光沒錯,兩位主公對他非常信任,對有才的人能做到用人不疑,這樣的魄力就是祖父口中所說的明主。
心頭火熱的余奎被安排在霍思中的房間休息,霍思中則跟衛(wèi)青又?jǐn)D到了一起。
“這余胡子原來是貴族,難怪狡詐!”衛(wèi)青在南埠吃過余奎的虧,余奎是他在南埠繞著走的人。
“哼!不是余酒家,你就要把我們手中食物都搶走!”霍思中一想起南埠的乞討生活,氣就不打一處來。
“呸!爛榆木!我哪一回把你們食物都搶走的,搶奪多了還給你們送回去呢,不是我送回去,你們兄妹倆早就餓死了。”衛(wèi)青才沒有這么笨,把霍家兄妹食物搶光餓死他們,就等于間接餓死自己。
“這么說來,我和妹妹還得感激你?”霍思中氣急,這個耗子臉皮太厚,就沒看他哪回難為情過一次。
“感激就不用,以后對我好點,不要老朝著我翻白眼。”衛(wèi)青真沒客氣。
“無賴!”霍思中嘴巴辯不過衛(wèi)青,只氣得翻身閉眼睡覺。
“爛榆木!爛榆木!什么時候大人才會開口正式收養(yǎng)我們呢?”
衛(wèi)青念念不忘要當(dāng)鄭楚兩人的義子,在他心里,只有父母才不會拋棄孩子,就如老乞丐告訴他的身世,衛(wèi)青的父母寧可自己餓死,也要把最后一口糧食塞到兒子嘴里,老乞丐從身體僵硬的衛(wèi)父衛(wèi)母懷中抱出衛(wèi)青時,幼小的衛(wèi)青嘴里含著一小塊豆餅在睡覺。
“呼嚕!呼嚕!”回答衛(wèi)青的是霍思中的鼾聲。
“真是個爛木頭!”衛(wèi)青既鄙視霍思中的簡單思想,又羨慕霍思中的思想單純。
“唉!我就是大人所說的聰明伶俐。”衛(wèi)青很自豪楚朝輝對他的評價,他雖然是參加軍訓(xùn)中年齡最小的一個,卻是做得最好的,衛(wèi)青在努力讓自己成為鄭楚兩人手下最得力的助手。
別墅安靜下來,鄭鈺銘和楚朝輝躺在別墅閣樓陽臺還在商討事情。
“你安排一下,讓大壯跟余奎一起去吳都城。”楚朝輝口口聲聲說相信余奎,但內(nèi)心并不能做到十分相信,想派一個山谷中的奴隸跟隨余奎。
“為什么要叫大壯,你從士兵里挑一個機(jī)靈點的跟去。”鄭鈺銘一聽楚朝輝又要用大壯,心里氣不打一處來,聰明伶俐的都被楚朝輝挑走,現(xiàn)在連自己強(qiáng)留下來的大壯還要被選走,難道種地的只能是智商不高的?
“這也是沒辦法,大壯會對我們忠心,因為他是孝子,山谷中有他父親做人質(zhì)。除了大壯,我挑不到再好的人選。”楚朝輝訓(xùn)練的五十名士兵中,大多數(shù)是單身漢,其他有家室的到谷中時日太短,楚朝輝對他們還沒有信任感。
“派衛(wèi)青去怎么樣?”鄭鈺銘實在不想少掉一個能干的助手。
“不行,衛(wèi)青這小家伙現(xiàn)在不能離開我。”楚朝輝見鄭鈺銘有點不解,連忙做了解釋:“衛(wèi)青太過聰明,我要把這個孩子教定型后才會放他單飛。”
“不錯,衛(wèi)青是機(jī)靈過頭了。”鄭鈺銘?yīng)q豫了一下,還是把霍思華無意中透露的事告訴了楚朝輝:“思華說了,衛(wèi)青念念不忘想做我們的義子。”
“哦,你確定衛(wèi)青是要做我們的義子?”楚朝輝這句話的‘我們’兩字咬音過重了點。
“嗯,是說的要做我們的義子。”鄭鈺銘回憶霍思華鼓足勇氣所說的話,霍思華是在衛(wèi)青慫恿過幾次才說了這些話的。
“你如果想收,我沒意見。”楚朝輝的眼睛在黑夜里很亮。
“怎么是我想收!我可無所謂,原來我二十八歲還沒有孩子,現(xiàn)在我的年齡才十七八歲,孩子的事情早呢。”
鄭鈺銘一想到結(jié)婚生孩子的事情,心里就一疼。如果不是因為厭惡相親,他就不會早一天離開蘇州,如果不是早一天離開蘇州去花木基地,他就不會碰上莫名其妙的藍(lán)光,就不會被傳送到這個落后的地方,一天到晚為了生存去奮斗。不但不能再見親人,還失去億萬家產(chǎn)。
“哈哈,鄭鈺銘!我們倒是一樣想法,這是不是就是心有靈犀?”楚朝輝話里有著笑意。
“去!心有靈犀不是這樣用的,你在你老家讀高中到底有沒有上語文課?”鄭鈺銘到這時真感覺楚朝輝是個老外,中文意思曲解得不倫不類。
“當(dāng)然上過,我對古詩還記得很清楚,不信我背一首先秦詩歌你聽。”楚朝輝清了清喉嚨。
“哦,你還會背先秦詩歌?”鄭鈺銘驚奇,他從大學(xué)畢業(yè)后不到三年,那些詩和歌就都還回老師那里了。
“彼狡童兮,不與我言兮。維子之故,使我不能餐兮。
彼狡童兮,不與我食兮。維子之故,使我不能息兮。”
鄭鈺銘還沒等楚朝輝背完,就抱著肚子大笑,楚朝輝什么詩不去背,竟然背了首少女思念戀人的情詩,把183厘米高的大漢代入成嬌小的少女,鄭鈺銘怎么能忍住不笑。
楚朝輝微笑著看著鄭鈺銘大笑,再沒有出聲,只是等鄭鈺銘睡著后,才輕輕念了一句:“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
作者有話要說:最后一段如下:
楚朝輝微笑著看著鄭鈺銘大笑,再沒有出聲,只是等鄭鈺銘睡著后,才輕輕念了一句:“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
古代卿的一些解釋:
古代高級官名:三公九~。~相。
古代對人敬稱,如稱荀子為“荀卿”。
自中國唐代開始,君主稱臣民。
古代上級稱下級、長輩稱晚輩。
古代夫妻互稱:~~。~~我我(形容男女間非常親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