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第52章
,最快更新宦海(科舉) !
此為防盜章
聽到這個決定后, 顧云浩也放下心來。
先生顧明琮早在今年年初, 就曾提議讓他再找個師父學四書五經(jīng), 現(xiàn)在他爺爺去問,肯定也是這話。
那么這樣一來,多半等新年一過, 他就能到私塾去。
一想到這里,顧云浩就忍不住的期待。
畢竟這個時代讀書科考是一件費錢又費神的事情, 現(xiàn)在家里稍微有些積蓄,勉強能供他念書,已經(jīng)是很不容易了。
一般而言, 一個農(nóng)家子能去跟著秀才讀書,那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
但顧云浩明白, 能去城里讀書, 有個好的先生從旁指點, 也就意味著他在科考上更有可能考中。
而且能提前一年, 也就意味著進度更快一些,那樣說不定能早點考上秀才, 也就意味著有更多的機會考舉人。
雖然他的記憶力比旁人強上許多, 但同時,他也很擔心這個天賦只是暫時性或是階段性的, 因而更想抓緊時間先考上秀才再說。
過了幾天,顧明良果然用個竹籃子提了二十個雞蛋, 就往顧明琮家里去了。
也不知道兩人到底說了什么, 只是顧明良回來的時候滿臉的笑意是藏都藏不住。
“幺娃子, 你可是要好生念書,爺爺還等著享你的福呢?!?br/>
一回到家里,顧明良就忍不住把顧云浩叫到身邊來叮囑了一番。
不過明眼人都知道,肯定是顧明琮稱贊了顧云浩。
經(jīng)過那次去了顧明琮家里后,顧明良明顯更關心孫子的學業(yè),每天都要問上好幾次,而且人也精神氣十足,就是走路都帶著風。
雖然顧云浩答的他都聽不懂,但也不妨礙他歡喜。
李氏有些看不下去,私下也跟他說道:“不就是夸了你孫子,至于么?說不定人家也是說得場面話,這你也當真?”
聽聞李氏的話,顧明良搖頭晃腦地說著從城里撿來的官話:“非也……”
話才出口,就被李氏打斷道:“說的什么亂七八糟的,又不是讀書人,還撿了人家的話來說,好生說話不成么?”
當下顧明良也是尷尬地咳了一聲,繼續(xù)說道:“明琮大哥不是個愛說場面話的人,特別是在做學問上,更不會說假話,他說咱們家云浩有天資,那就是有天資。而且,他還說……”
“說什么?”
顧明良哈哈一笑,道:“說咱們云浩要是好生念下去,考秀才是沒什么問題,說不定運氣好還能中個舉人嘞?!?br/>
說到這里,顧明良就覺得美滋滋的,神情也頗為自得。
“那也是孫子聰明努力,你得意什么?!?br/>
李氏看著他的樣子,不由好笑道:“那這是要讓幺娃子去城里念書了?”
“自然是要的,明琮大哥也說了最好在城里找個好先生?!鳖櫭髁键c點頭道。
自從家里決定翻了年讓顧云浩去私塾念書之后,顧長光跟衛(wèi)氏,甚至包括顧明良、李氏,都開始躊躇起來。
按著他們的想法來說,當然是找先生學問最好的學館。
但是眾人對這里面的事情完全不懂,縣城一共有好些個學館,他們哪里曉得哪個先生學問好。
“要不就讓云浩跟云濤一起,跟著何秀才讀書?”
見大家都沒有決斷,方氏提議道。
“要翻了年以后呢,也不著急,等到時候再說吧?!毙l(wèi)氏笑呵呵地道。
她私心想著,不論去哪個學館,都應該是再抽空去探聽探聽才是。
顧長光近來有空就往城里跑,一方面是給酒樓送雞鴨蛋,一方面則是為了順便打聽城里學堂的事情。
經(jīng)由一番功夫,總算是弄清楚了。
現(xiàn)在縣城里開私塾的秀才一共有五個,但這五個秀才收學生也各有各的要求。
有的因為私塾里沒有學舍,因而只收城里的學童。
有的雖然是有教無類,但也完全不考慮學童的資質(zhì),給錢就收。
這樣又剔除了不合適的,倒是還有兩個先生比較適合顧云浩。
有一梁秀才,年紀已經(jīng)半百,也在縣城開了多年的私塾,每年縣試,他塾里的學生都有考中的,束脩也不很貴,每年只要二兩銀子。
另一個就是何秀才,也就是顧云濤現(xiàn)在的夫子,這位何秀才倒是很不得了,年紀只不是三十多歲,說是學問很好,雖然開私塾沒有幾年,但上一科府試的案首,就是出自他的私塾。只是束脩要貴一點,要三兩銀子一年。
經(jīng)過一番商議,顧云浩又去問了顧明琮的意見,最后決定還是去梁秀才的私塾。
畢竟人家教書多年,雖然沒有很出彩的學生,但也是每年都有考中的。
而且顧云浩私心以為,年紀大一點的先生,總歸是要沉穩(wěn)可靠一些。
待決定了之后,顧長光特地跑了趟集市,買了一壇子酒,一掛肉,和兩尾魚,帶著顧云浩上門去給顧明琮道謝。
早先已經(jīng)知道顧云浩的事,顧明琮也并未推辭,收下了東西。
“你的學業(yè)根基不錯,但若是想要考秀才的話,還是得要好生努力個三五年。”顧明琮看著顧云浩,一臉嚴肅地道:“我知你天資非凡,但切不可因此自得。”
“若是除了秀才,你還想更進一步,中舉人考進士,那就非是僅天資就可?!鳖櫭麋龂@息道:“天下英才何其多,天資比你強的更是如過江之鯽,爾僅苦學一途可行?!?br/>
聞言,顧云浩整了整衣衫,上前去恭敬地對著顧明琮行了一個學子禮。
“多謝先生教導,只是學生既然已投身科考,若是不能于京都參加會試,見識天下文人士子風采,總歸是心有不甘?!?br/>
聽了這話,顧明琮不由眼前一亮,站起身來,拍了拍顧云浩的肩膀,道:“好!有志氣,不愧是我顧家的兒郎!”
若是顧明琮果真也認為是時候讓顧云浩出去念書的話,那么就翻了年就送顧云浩去城里讀書。
聽到這個決定后,顧云浩也放下心來。
先生顧明琮早在今年年初,就曾提議讓他再找個師父學四書五經(jīng),現(xiàn)在他爺爺去問,肯定也是這話。
那么這樣一來,多半等新年一過,他就能到私塾去。
一想到這里,顧云浩就忍不住的期待。
畢竟這個時代讀書科考是一件費錢又費神的事情,現(xiàn)在家里稍微有些積蓄,勉強能供他念書,已經(jīng)是很不容易了。
一般而言,一個農(nóng)家子能去跟著秀才讀書,那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
但顧云浩明白,能去城里讀書,有個好的先生從旁指點,也就意味著他在科考上更有可能考中。
而且能提前一年,也就意味著進度更快一些,那樣說不定能早點考上秀才,也就意味著有更多的機會考舉人。
雖然他的記憶力比旁人強上許多,但同時,他也很擔心這個天賦只是暫時性或是階段性的,因而更想抓緊時間先考上秀才再說。
過了幾天,顧明良果然用個竹籃子提了二十個雞蛋,就往顧明琮家里去了。
也不知道兩人到底說了什么,只是顧明良回來的時候滿臉的笑意是藏都藏不住。
“幺娃子,你可是要好生念書,爺爺還等著享你的福呢。”
一回到家里,顧明良就忍不住把顧云浩叫到身邊來叮囑了一番。
不過明眼人都知道,肯定是顧明琮稱贊了顧云浩。
經(jīng)過那次去了顧明琮家里后,顧明良明顯更關心孫子的學業(yè),每天都要問上好幾次,而且人也精神氣十足,就是走路都帶著風。
雖然顧云浩答的他都聽不懂,但也不妨礙他歡喜。
李氏有些看不下去,私下也跟他說道:“不就是夸了你孫子,至于么?說不定人家也是說得場面話,這你也當真?”
聽聞李氏的話,顧明良搖頭晃腦地說著從城里撿來的官話:“非也……”
話才出口,就被李氏打斷道:“說的什么亂七八糟的,又不是讀書人,還撿了人家的話來說,好生說話不成么?”
當下顧明良也是尷尬地咳了一聲,繼續(xù)說道:“明琮大哥不是個愛說場面話的人,特別是在做學問上,更不會說假話,他說咱們家云浩有天資,那就是有天資。而且,他還說……”
“說什么?”
顧明良哈哈一笑,道:“說咱們云浩要是好生念下去,考秀才是沒什么問題,說不定運氣好還能中個舉人嘞?!?br/>
說到這里,顧明良就覺得美滋滋的,神情也頗為自得。
“那也是孫子聰明努力,你得意什么?!?br/>
李氏看著他的樣子,不由好笑道:“那這是要讓幺娃子去城里念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