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第51章:分家
,最快更新宦海(科舉) !
此為防盜章 “老胡啊, 這是什么回事?”顧明良有些詫異, 站起身來問道。
胡德全一面把人往院里引,一面說道:“這是府城的季老爺,前兒你們家幺娃子救了季家人, 人特地尋了來致謝的?!?br/>
說到這里, 胡德全又在院子里瞅了瞅, 問道:“幺娃子呢?”
“在學里念書呢?!鳖櫭髁嫉?。
“哦,倒是我記錯了?!焙氯仁且慌哪X門, 而后又跟來人解釋,“那孩子已經進學了, 在我們村里的顧氏族學念書, 是個頂聰明又刻苦的?!?br/>
只見那季老爺雖然一身簡單布衣,但絲毫不顯寒酸, 反而另有一種高貴之氣。
聽聞顧云浩在學里念書, 季老爺眼里明顯劃過一絲欣賞,而后說道:“農戶人家要出個讀書郎實在不易, 那孩子知曉刻苦,想必是明白家里艱難, 是個有心志毅力的。”
胡德全也是連連點頭,又把顧云浩夸贊了一番。
“這位想必就是顧家少年郎的祖父吧?”
見季老爺相問, 胡德全忙點頭:“正是?!?br/>
“老兄弟, 可多謝你家孫子見義勇為, 不然我也就要白發(fā)人送黑發(fā)人了?!奔纠蠣斏锨? 對著顧明良行了一禮。
因見著這位季老爺跟自己年歲差不多, 顧明良也不好受他的禮,只往旁邊一側,避了一下。
顧明良將季老爺跟胡德全引到院里坐下,又讓三妞去端水。
“季老爺客氣了,我那孫子也沒多大本事救人,想來也是舉手之勞罷?!?br/>
在縣衙當差多年,顧明良自有一套觀人之法,見這季老爺雖然衣著簡單,但渾身的氣勢并不尋常,心里也知道此人來路不簡單,遂說話也極為謹慎客氣。
“過謙了?!?br/>
季老爺笑道:“我此番來的匆忙,也未曾備下什么,只有些黃白俗物,也表謝意,請勿嫌棄粗鄙。”
言畢,就見這位季老爺身后的仆人捧出了一個小匣子。
因為是扣著蓋子,也看不到里面到底裝了什么。
“這不敢當,季老爺不必這樣客氣?!?br/>
顧明良猜到了是謝禮,故而推辭道。
“應當?shù)?。若是不收,我們到底心里難安。”季老爺說道。
見他堅持,顧明良也知道人家是不想欠他們家人情,所以也就不再推辭。
“方才聽聞說你家孫兒在念書,不知學業(yè)如何?聽說已有八歲,可還是治四書?”季老爺又問。
這話倒是把顧明良問著了。
他只一心想讓孫子好生念書,但實際對學問很是不通,只聽顧明琮說過小孫子天資非凡,是個讀書的料子,學業(yè)在族學也是拔尖,但到底是讀沒讀四書,這個他現(xiàn)在還真是不清楚。
“說來慚愧,我對讀書的事所知不多,只曉得學里先生說這孩子還算坐的定,其余倒是不懂了。”
顧明良不由抓了抓腦袋,臉色微微發(fā)紅,有些不好意思地道。
“我知道,我知道?!倍s是笑著插嘴,道:“弟弟已經學完了幼學瓊林,正在跟先生學大學,只是弟弟說先生也對這書不太懂,所以沒怎么教他?!?br/>
她平時跟顧云浩關系最好,也最關心這個弟弟,自然曉得的要多一些。
“年紀上倒是差不多是該治四書了?!奔纠蠣斆嗣?,點了點頭,又道:“不過先生又怎會不太教呢?難道這先生還未進學?”
其實季老爺說的進學是官話,與尋常鄉(xiāng)里村名所說的“進學”不同。
因著不懂,在村里人看來,只要到學堂念書了,那就是“進學”,意思跟進入學堂有些類似。
但季老爺所說的進學明顯不是這個意思,一般真正的所言的進學,是進入官學學習。
這都是要考上了秀才才行,所以嚴格的來說,就算是考過了府試的童生,只要沒考過院試,那一律都稱還未進學。
當然,顧家人包括胡德全都是不懂這些。
但是顧明良懂得察言觀色,見季老爺疑惑顧明琮是否進學,就猜到了人家說的跟平時他們以為的不一樣。
也不好亂語,顧明良索性就不糾結進學的事情,直接道:“先生是個老童生?!?br/>
“原是還未進學,這也難怪?!奔纠蠣攪@息道:“老兄弟,恕我直言,既然孩子年歲大了,又開了蒙,也該好生跟著個先生學學經義才是,否則科考上怕是要比旁人遲了不少。”
一聽說科考上的事情,顧明良就肅然起敬,神色更是認真了不少。
“季老爺?shù)囊馑际??難道在這族學里很難考上秀才?”
季老爺也沒有掩藏,直接說了出來道:“一般學童四歲開始啟蒙,待八歲就開始治四書,十歲到十一歲開始治五經,若是天資不錯,十三四歲即可下場?!?br/>
這些是顧家人從來沒有聽說過的,當下全家人包括胡德全都聽住了。
顧明良更是激動不已,就連說話也有些顫抖:“意思是十三四歲就能到秀才了?”
這他是萬萬沒有想到的,因著往常見到過的秀才公,大多都是二三十多歲,甚至還有像五六十歲都還沒考上老童生。
他原本以為孫子聰明,能盡量在二十多歲的時候考個秀才,現(xiàn)在才知道,原來也有可能在十多歲就考上,他又怎么能不心動呢。
“若是天資不錯,又自身用功些,應該是可以的。”季老爺含笑說道。
他說的并不是假話,雖然對于這些農家來說,十多歲出頭考秀才是從未聽說過,但對于有家底的詩書人家而言,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只是,也得須得有先生指點才是?!?br/>
見著顧明良一臉的興奮,季老爺有些不忍地道。
他自然知曉,對于一個農戶人家而言,找個好先生跟著念書的花費是非常大的一筆開銷。
因知道這段時間農忙,季老爺略坐了一會,就再次道了謝,起身告辭。
送走了季老爺跟胡德全,顧家人也是一臉歡喜。
畢竟人家那位季老爺一看就是個不簡單的人,還說話行事那樣客氣,絲毫沒有臭架子,大家跟著聽了一番他說話,不僅覺得獲益頗多,心情也還不錯。
“爺爺,看看那匣子里是什么?”
待人一走,三妞就眼珠兒一轉,一臉興奮地瞅著季老爺送來的那個匣子。
“沒聽人家說是黃白之物嘛,多半就是些銀子咯,這都不懂,幺娃子教你的字都忘了吧?”二妞笑著點了點三妞的額頭。
顧明良不管兩個孫女打口頭官司,在眾人目光中打開了那個匣子。
眾人看清了之后,都是倒吸一口涼氣,隨即一臉的歡喜。
果然是銀子!
李氏接過匣子數(shù)了數(shù),居然有整整一百兩……
這可是不一筆小錢,顧家人興奮之后,就有些不安起來。
“爹,你說收人家這么重的謝禮,該不會不好吧?”衛(wèi)氏有些猶疑地問道。
顧明良也沒想到會有這么多,想了想,嘆口氣說道:“對于那些有講究的人家,銀錢不算什么,就怕跟不相干的人沾染上,人家這是不想欠咱們家人情呢?!?br/>
聞言,眾人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
他們本來也沒想過要巴結誰,現(xiàn)在見顧明良這樣說,自然也是不覺得有什么。
“爺爺,你教我認字好不?”
這天下午,顧明良在院子里的一顆棗樹下乘涼,顧云浩就搬個小竹凳在旁邊坐著跟他說話。
“怎么我的小乖孫想認字了?!?br/>
聞言,顧云浩點了點頭,干凈的小臉上帶著幾分認真,看著格外有趣。
“隔壁的柱子去念書了,回來就笑話我連自己的名字都不認識,我偏要認給他瞧瞧。”
顧明良哈哈一笑,他本也是念過幾天書,又在衙門當差這些年,自然是認得字的,現(xiàn)在見小孫子有心學,也是樂的教他。
再則,他知道這個小孫子聰明,村里人也經常說是個能念書的,他也想借此好生看看,這個一直被他忽視的孫子是不是個讀書的料。
“好,爺爺教你認字?!?br/>
顧云浩不曉得他爺爺心里想的這些,只是這段時間他想明白了。
要讓家里同意他念書,就得表現(xiàn)出一定的能力,要讓大家對他念書這事有信心才成,不然誰愿意浪費錢,去供養(yǎng)一個指定沒出路的人一直念書下去。
爺爺顧明良是家里的掌舵人,可以做的七分主,現(xiàn)在是難得的機會,只要他爺認同了他,他就能去念書了。
“謝謝爺爺。”
顧云浩乖巧地應了一聲,就去一邊的柴堆里折了兩個小木棍。
回到顧明良身邊坐著,遞了一個小棍子過去,道:“爺爺,給?!?br/>
接過那小棍子,顧明良在地上寫了一個“顧”字,看著顧云浩教他道:“這就是咱們顧家的‘顧’字?!?br/>
顧云浩忙跟著念了一聲,又學著顧明良的樣子,在地上歪歪扭扭的寫了一遍。
見狀,顧明良也不著急,只等他慢慢寫。
爺孫倆就這么在院子里耗了一下午,顧云浩也順利地認識了些這個時代的字。
果然與他想的一樣,這個時代的字是與現(xiàn)代簡體字不同的,有些像繁體字,但又有一些差異。
想到這里,顧云浩不由苦澀地搖了搖頭。
穿越到這里,他居然成了個文盲……
但是在顧明良的眼里,這個孫子認字的速度已經很快了,而且不僅聰明,關鍵還跟他在這學認字,一學就是一兩個時辰,這就更是難得了。
他也聽旁人說起過,念書的孩子聰明機靈倒是其次的,首先就是要坐得住,沉得下心思去做學問,許多人寒窗苦讀幾十年才能拼出個前程來,若忍不住那份寂寞,則是斷然不成的。
很明顯在這方面,顧云浩要比顧云濤強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