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第38章:發(fā)案
,最快更新宦海(科舉) !
此為防盜章
爽快地答應(yīng)一聲, 方氏就不再多言。
隔日,辰時剛過,顧家就來了客人,來人正是方氏的父親方守華。
方守華是里長, 管著周圍的這幾個村子,因而行事說話之間還帶著幾分傲氣。
“親家來了,快坐?!鳖櫭髁悸牭较ⅲ蛷奶锢镖s了回來, 一面招呼方守華, 一面讓二妞趕緊端水。
“倒是不用太麻煩, 我這坐一會就得走,說是謝家村的堰塘不知道被誰挖了,還得去看看呢?!?br/>
方守華擺了擺手, 笑著說道:“親家,不瞞你說, 今天我來倒是要跟你商量個事兒?!?br/>
“什么事?”
“前些日子云濤那孩子到家來玩, 我看著我這外孫是個讀書的料子,這幾天反復(fù)琢磨一件事, 今天來跟你說說?!?br/>
聽了這話,顧明良身子一頓,隨即不露聲色地問:“你的意思是?”
“我看那孩子在顧家族學(xué)里念書也是學(xué)不出個什么,怕是浪費功夫?!狈绞厝A直言道:“我想著是不是把他送到城里去念書?!?br/>
“城里?”
“不錯, 我聽說縣城里的學(xué)堂, 那都是秀才坐館, 哪一個不比村里的族學(xué)強?”
“只是前些日子我們族學(xué)里的先生跟我談及,說是云濤什么蒙學(xué)都還沒學(xué)完,這樣去城里念書,是不是太早了?”
聽到顧明良的話,方守華無所謂地擺了擺手。
“我說親家,你想的也太多了,城里的孩子難道就不學(xué)三字經(jīng)了?云濤去了城里,也是可以繼續(xù)念現(xiàn)在學(xué)的書?!?br/>
這話倒是實在的。
顧明良在縣里當(dāng)差的時候,就聽說過城里孩子從四歲就開始啟蒙進學(xué)讀《三字經(jīng)》。
“跟你說實話吧,我有個認識的人,跟城里姓何的秀才關(guān)系不錯,這何秀才在城里辦學(xué),因而我想讓那人去向何秀才舉薦云濤,讓孩子能去城里念書?!狈绞厝A說道。
城里的學(xué)堂自然是不像鄉(xiāng)下這樣好進。
一般進學(xué)堂念書,先要經(jīng)過先生的考校,只有先生滿意了,才能成功入學(xué)。
顧明良顯然也是知道這一點,故而方守華這樣一說,也有些心動起來。
若是有熟人相幫,那么顧云濤進學(xué)的機會自然要大上許多。
“至于束脩,我拿出五兩銀子,就當(dāng)給外孫念書用了?!狈绞厝A爽快地說道。
五兩銀子并不算少了,還是用在顧云濤這樣一個外孫身上,絕對稱得上是大手筆。
“先謝謝親家為云濤著想,只是這事還得等家里人齊了,再一起商量才行,等隔兩日再給你答復(fù)吧?!鳖櫭髁枷肓讼耄f道。
方守華知道他家里兩個兒子,兩個孫子,也并不著急,只是說道:“應(yīng)該是要商量才行,只是機會難得,別誤了孩子的前程?!?br/>
又說了幾句話,方守華見話已經(jīng)帶到,就告辭先走了。
這里只留下顧明良一個人陷入了猶豫之中。
若說這還真是個難得的機會,畢竟能去城里念書是十分不容易的。
城里的先生學(xué)識廣博,講學(xué)也比鄉(xiāng)下強些,去城里念書,也就意味著有更大的可能考上秀才。
但是家里有兩個孫子,又偏偏都是兩個兒子的獨子……
過于偏了誰都是不好。
若是讓大孫子去念書,那么小孫子怎么辦?
但是兩個孫子都去,家里又實在拿不出那么多錢來。
顧明良糾結(jié)了一番,也是不知該如何決斷。
剛巧這天是十五,衙門里發(fā)俸錢和休假,晚上顧長榮也會回來,到時候一家人聚在一起商量著看吧。
隨著兩個孫子都長大了,且又都入了學(xué),顧明良也慢慢發(fā)現(xiàn),這兩個孫子看著都是聰明的,因而每次有什么關(guān)乎顧云浩、顧云濤學(xué)業(yè)上的事,他都十分謹慎。
生怕自己做錯了決斷,誤了孩子的前程,讓顧家損失一個秀才。
顧長榮回來的比較早,除了每月的俸錢外,他還拿買了一掛五花肉,另外給孩子們也買了點零嘴。
與顧明良不同的是,顧長榮雖然也只是買了兩包的量,但也分成了五個小份來裝,當(dāng)然顧云濤、顧云浩兩人要分的多些,大妞她們?nèi)忝靡僖稽c。
不過這也很是值得讓幾個孩子歡喜了。
這天晚上,大娘方氏面色更是溫和了許多,干活一回到家,也不喊累,直接就奔到灶房里做飯,平時做飯的二妞、三妞,也只在一旁稍微打打下手,燒燒火之類。
方氏的手藝雖然趕不上大妞,但也是很不錯的。
炒了一大盤土豆絲,又做了一碗紅燒肉,外加各色的野菜一拌,晚飯也就做好了。
“三妞,去叫人吃飯。”
方氏一面吩咐三妞,一面開始收拾桌子端菜。
顧家人不講究什么食不言、寢不語的規(guī)矩,一家人經(jīng)常在吃飯的時候聊天說笑。
見著眾人都在,顧明良開始說方守華白天提到的事情。
“這去城里念書,花費肯定要比族學(xué)里大些?!鳖櫭髁颊f道:“每年給先生束脩要三兩銀子,到時候一日三餐也應(yīng)該要在學(xué)堂里買來吃?!?br/>
聽了這話,大家陷入了沉默。
三兩銀子的束脩,還不管飯食,這倒真的不便宜。
要知道他們家里現(xiàn)在收入算不錯的,最多每年也只能存十五兩左右。
三兩銀子的束脩,再加上飯食以及筆墨紙硯的開銷,一年怎么就要花掉近十兩銀子。
很明顯,家里現(xiàn)在的收入,是不能同時讓兩個孩子都去城里念書的。
但若是只讓顧云濤去念書,不讓顧云浩去,那也是不行的。
因為想到這個原因,所有人不知道該怎么決斷了。
“爹,娘,我娘家爹說,讓云濤去念書,他給出五兩銀子,加上我當(dāng)初嫁過來的時候,娘家給了十兩銀子的壓箱錢,我想一并拿出來給云濤當(dāng)束脩,前五年的束脩應(yīng)該是不愁的?!?br/>
見眾人都沒有反應(yīng),方氏有些著急了,忙道:“只是飯食和筆墨紙硯的花銷,要比在族學(xué)里大一些。”
她娘家得家底要比顧家豐厚些,當(dāng)初嫁入顧家,帶了些壓箱錢,這事大家都是知道的,只是這么多年,也沒人去過問和在意過這筆錢。
但是沒想到居然有十兩這么多,而且方氏就這樣拿出來給顧云濤念書用。
照理說,媳婦的壓箱錢那都是私產(chǎn),婆家人都是不能用的,但若是其本人愿意拿出來給自己的子女用,也很正常。
聽到方氏這樣說,顧明良就有些心動了。
若是少了束脩的開銷,那么每年到城里念書,花費應(yīng)該不超過七、八兩……
“爹,我看就讓云濤去吧?!?br/>
一直不吭聲的衛(wèi)氏,突然開口說道:“家里現(xiàn)在一年比一年強,應(yīng)該還是能供的起,咱們還是不能為了省錢,就誤了孩子的學(xué)業(yè)?!?br/>
聽著衛(wèi)氏這話,方氏自然是感激萬分,忙跟著連連點頭,表示贊同。
這兩妯娌也是很少這么意見一致。
見著衛(wèi)氏發(fā)話了,顧長光也自然也是沒有意見的。
他本來就對孩子念書這些事,是一百個全力支持,加上又是自己的親侄子,他哪有不心疼的。
不過為著不讓女人孩子跟著自己吃虧受委屈,所以很多時候,他都是聽衛(wèi)氏的,現(xiàn)在見衛(wèi)氏也贊同,他自然沒有不同意的。
“爹,既然大嫂她爹說了,能托人舉薦入學(xué),這也是個難得的機會,還是讓大娃子去才是?!?br/>
“二弟……”
顧長榮原本以為首先出言表態(tài)的會是母親李氏,卻不想居然是二房兩口子,當(dāng)下心里瞬間被兄弟親情給暖的感動不已。
“二弟,弟妹,你們放心,等幺娃子十歲的時候,也送到城里去讀書。”
“行,大哥,有你這話就夠了。到時候幺娃子的束脩也是我們二房自己出?!毙l(wèi)氏立馬含笑應(yīng)下。
顧云浩見著衛(wèi)氏高興的樣子,也不由心里暗贊。
有個聰明的又一心為自己著想的娘,還真是他的運氣。
居然就這樣趁著顧云濤去念書的機會,把他今后進學(xué)的事情解決了?
也因著這個事情,顧家大房跟二房的關(guān)系變得比先前融洽許多,就是當(dāng)初最不好說話的方氏,也是溫和了不少。
顧云濤到城里念書后,每個月只有兩天的休沐日能回家,平時都得在學(xué)里住著。
家里孩子少了一個,眾人的心思也開始有些轉(zhuǎn)變。
對這個感覺最明顯的就是顧云浩。
先前顧云濤在家時,那絕對是奶奶李氏的頭號心肝寶貝,而同為孫子的顧云浩,也要稍微靠后點。
就連爺爺顧明良,也是更為重視顧云濤這個長房長孫。
更不用說方氏了,那心里眼里就只有兒子顧云濤,恨不能把全部的好東西,都攬到大房給顧云濤。
但是自從顧云濤去念書之后,顧云浩明顯感覺家里人對他更為關(guān)注和重視了。
加上他本就嘴甜會說話,又長得眉清目秀,因為讀書的關(guān)系,整個人也看著很干凈文雅,很是招人喜歡。
一來二去的,顧云浩在家里的地位也直線上升,在他爺爺奶奶心中也到了跟顧云濤一樣的位置。
就連方氏,對他也還過得去。
不得不說,顧長榮去衙門當(dāng)差之后,方氏的確變化很大,想來是顧長榮私下與她說了不少話。
在和睦的氛圍之中,顧家又過了一年。
****
三月的柳枝開始發(fā)芽,顧云浩也剛在一個月前過了滿八歲的生日。
他已經(jīng)背完了《幼學(xué)瓊林》,只是文章的意思還沒有全部通透,現(xiàn)在只要見著顧明琮有空,就會去前去請教。
這日,從顧明琮家里出來的時候,顧云浩拿了好些書。
一回到家,李氏看著他滿頭大汗的樣子,就忍不住心疼道:“哎喲,我的乖孫啊,怎么拿了這么多書回來,累著了沒?”
“沒事,也不很重,就是路遠了,這樣一直拿著手有點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