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走出家門》
不知不覺,冬天已悄然而至。
夏耕耘猶記得,那時,林澤與自己去民政局領(lǐng)結(jié)婚證,很迅速地和自己成為了夫妻,他們的婚禮辦得很簡樸,來的都是自己家的親戚朋友。林澤沒有什么好友,夏耕耘也沒有。而林澤和夏耕耘卻是沒有怎么說話、談心,卻又深深愛著對方的人。
接下來,結(jié)婚后的生活和兩人的相處也曾令夏耕耘感到不知未來,但夏耕耘想林澤和自己結(jié)婚后兩人的生活會越來越明朗,他們彼此會與對方一起走過人生的風雨,走近彼此,了解彼此,更深深地愛彼此。
夏耕耘的分娩期將至,林澤在夏耕耘身邊照顧,夏耕耘順利的產(chǎn)下一名男嬰。
林澤曾問夏耕耘,“耕耘,你喜歡男孩還是女孩?”
“都喜歡,但是如果要生孩子的話,我希望能先生男孩,再生女孩!男孩扔到地上就可以長,而女孩要悉心呵護!男孩先女孩出生,作為哥哥,應(yīng)該知道保護妹妹,培養(yǎng)男孩的陽剛之氣,女孩的陰柔之美。”夏耕耘回答。
“這么說,你是兩個都想要!”林澤笑著撫摸著夏耕耘的秀發(fā)。
“嗯,我想體驗作為一個母親教育男孩和女孩的過程,我喜歡孩子,也希望能好好的養(yǎng)育他們,只是我怕我會做不到,我沒有做過母親,不知道能否擔起作為母親的職責。”夏耕耘說。
“傻瓜,你還有我!”林澤抱著夏耕耘說。
“嗯。”夏耕耘抱著林澤,將自己的頭埋進林澤的胸膛。
林父林母聽說孩子順產(chǎn),燉了雞湯到醫(yī)院看望夏耕耘,看到孫子,林母對林父說:“你看這孩子的眉眼,和我們家澤兒小時候多像啊!”
夏耕耘笑著說:“媽,抱過來我看看!”
林澤都不好意思的看著夏耕耘看著他們的孩子。
“媽,您這么一說,還真跟林澤有些像!”夏耕耘開心地看著林澤,對林母說。
“是啊!閨女,你這剛生完孩子,身子虛,多喝雞湯,補補身子。”林母又盛了一碗雞湯給夏耕耘。
林父對林母說:“老婆子,兒媳婦哪里喝得了那么多!”
“喝得,我是過來人,這得養(yǎng)好身子,孩子還小,又是要奶喝的時候,不補補身子,哪里吃得消。”林母心疼夏耕耘,說著。
“謝謝媽!”夏耕耘接過雞湯,喝了下去。
“一家人,哪里那么多客氣話,這孩子!”林母笑著說。
“好,我知道了,媽!”夏耕耘笑著將碗遞給林母。
待林父和林母走后,夏耕耘對在身邊坐著陪床的林澤說:“林澤,我錯過了你的童年、少年、青年時期,就讓我看著孩子長大的這段時期就像看著過去的你。”
“那你得再生個女孩,我也錯過了你的童年、少年、青年時期,就讓我看著孩子長大的這段時期就像看著過去的你!”林澤撫摸著夏耕耘的臉笑著說。
林澤將《易》與《老子》注釋了出來。周煜為他的作品做了宣傳,很快,他的作品傳遍了大街小巷,因為通俗易懂,加之眾人的素養(yǎng)提高,他的作品得到了理解。
夏耕耘看著窗外站在松樹頂上的一只麻雀,大雪紛飛,那只麻雀獨自像是在思考著什么。
林澤走過來,并排與夏耕耘站著,看向同一個方向。
“冬天到了,時間過得好快!我們結(jié)婚都已經(jīng)一年了。”林澤說。
“時間過得是快!所有的一切恍如昨日。”夏耕耘說。
“耕耘,有件事,我想與你商量。”林澤握著夏耕耘的手。
“你說。”夏耕耘看向林澤。
“我想去周煜的某某文學(xué)網(wǎng)作為一個講師,傳遞我們的文化,進而使我們的世界得到改善。”林澤說。
“你想好了嗎?”夏耕耘說。
“《易》曰:’或躍在淵,無咎。
觀我生,進退。
明出地上,晉;君子以自昭明德。’
《晏子春秋》曰:’能足以贍上益民而不為者,謂之不仁。’
當今,在前者與眾生的努力下有了光明,時代賦予了我應(yīng)有的使命,天生萬民,必授之職,我想,我該發(fā)揮自己的作用了。
《易》曰:’元永貞,悔亡。’
但行好事,莫問前程。”林澤態(tài)度很堅定。
“既然你決定了,我會與你一起。”夏耕耘說。
“有時候,我想想,人生存在的意義何在?”林澤說。
“大概是一場心靈的修行。”夏耕耘說。
“我們來到世間,又終將離去,古人遵循大道,讓萬物皆處其平,循環(huán)往復(fù),如環(huán)無端。我向往那樣的生活,可現(xiàn)在并不能做到,我們只能去成為創(chuàng)造者,去創(chuàng)造所向往的生活,如果我們不能享有,那么還有后人可以享受到我們的余蔭。”林澤說。
“自此前路多兇險,唯愿與君同行。”夏耕耘說。
林澤溫柔地抱著夏耕耘,夏耕耘依偎在林澤懷中,窗前松樹上的小麻雀不知何時已無了影蹤,不知是獨自前行,還是有了同伴,前路是否安好。
林澤與夏耕耘決定走出家門。
林澤將要出遠門的消息告訴了父母,林父林母知道兒子媳婦和孫子將遠行,自是不舍,但也只能含淚送別。
過完年,看了雙方的父母、爺爺奶奶,林澤和夏耕耘帶著孩子踏上了遠方的路。
子曰:“父母在,不遠游,游必有方。”
林澤和夏耕耘走出家門,實在是出于不得已,這是這個時代所造就的,他們接受了。
林木泉子
2021.11.21
辛丑年己亥月癸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