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籌資》
周煜和智囊的成員考慮到資金不足的緣故,也知道他們可以怎么運用資金來完成他們的規(guī)劃,但這是世界的事,不能只是調(diào)動一小部分人,應(yīng)該眾人一起來完成,而不是一小部分人努力,讓某些人坐享其成,這不是真正的成功。
他們想遵循我們古人從大自然中所悟到的使物各盡其用,各得其宜,循環(huán)往返,如環(huán)無端。即使沒有了他們,物仍然可以自己運行。
周煜和智囊的成員已經(jīng)決定向世界籌資,不僅僅是資金,還希望我們一起調(diào)動世界的資源來共同完善被我們傷害得滿目瘡痍的世界,無論是誰去做這件事,但時代選擇了他們,所以他們也必須站出來去做這些事,但以后,不僅僅是他們,而是我們。
周煜和智囊的成員商議:“雖然有的人有10元錢卻愿意拿出10元的全部身家來奉獻給世界,但是他們自己的生活就會很艱難,我們得設(shè)置門檻,保證每位捐款者的生活得到保障,剩余的多的資金再用于捐款。
讓有資金的出資金,有才智的出才智,有力氣的付諸行動……
這便是使物各盡其用,各得所宜,共同完成使世界改善這件事。”
這也是智囊早已決定好的方案,他們準(zhǔn)備在實際中施行,并且將作出這個決定的原因張貼以告訴全世界,以減少誤會。
智囊早已在籌辦籌資的相關(guān)事宜,待所有的手續(xù)辦齊全,籌資的事也傳播到了全世界,各界人士紛紛前來,還有的已經(jīng)默默捐款卻不喜拋頭露面。
到場的人員有商界、演藝界……而百工則負責(zé)布置會場、提供所需以及設(shè)計各位到場的服飾。
會場布置簡潔而不失優(yōu)雅,各位到場人員的服飾也奠定了我們文化的傳播、今后服飾的走向。
但是資金的籌集,到場的人員則是按一個團體的等級來劃分的,并不敢越級來捐款,這便是我們一直存在的人情世故,這也在智囊的意料之中,有些人就是走個過場,維持體面,不得已而來的。至于在會場上爭奇斗艷的事也是在暗流涌動。
但有一點,他們也為這個社會盡了自己的一份力,不管其是否在其職責(zé)范圍內(nèi)。
當(dāng)記者問負責(zé)主持此次資金募集由公司任命而善交際的龔?fù)耍骸罢垎柲X得此次捐款是否是在作秀呢?您覺得入會人員是否考慮過生活于艱苦環(huán)境之中的同胞呢?”
記者的問話直擊要害,這也是捐款的一個痛點,眾人皆知,不過,這個記者敢問。
龔?fù)说匦α艘幌拢f:“《晏子春秋》曰:’下無直辭,上有隱君,民多諱言,君有驕行。古者明君在上,下多直辭;君上好善,民無諱言。’
大概我們是處于有明君的時代,所以你的問話才會如此直言不諱。
奧斯卡·王爾德曾說:’每個圣人都有過去,每個罪人都有未來。’
《老子》曰:’道者萬物之奧,善人之寶,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棄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雖有拱璧以先駟馬,不如坐進此道。古之所以貴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故為天下貴。’
人心如面,各有不同。
我們怎么能知這千人千面之心呢!
就算知道又能怎么樣呢?
互相抨擊,無有止境!
我們需要知道的是,他們的捐款會幫助到我們生活于艱苦環(huán)境中的同胞,我們是在互相幫助。
《易》曰:’益用兇事’,固有之也。
我們在幫助他人的同時,也是在保持住自己已得的益處。
《老子》曰:’圣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愈人己愈多。’
圣人之言,我們或許不能理解其中的奧妙,但他們比我們有智慧,所以我們根據(jù)他們告訴世人的道理在實行。
我們都在為共同的目標(biāo)前進,相信我們今后的路會越來越好,我們的世界也會因為我們共同的努力得到改善。”
記者感到自己的問題問得有點過火,但龔?fù)讼壬幕卮鹎『脤ΜF(xiàn)在及將來的眾人皆有益,值得我們思考,所以,他也放下了懸著的心,對龔?fù)讼壬⑽⒁恍Α?/p>
這一次,他們籌集到了不少的捐款,這樣,用于公益事業(yè)的事情他們就得到了更多資金的支持,可以調(diào)動更多的資源,而且,不僅是資金上的幫助,世界各行業(yè)的力量也在支撐著這份公益事業(yè)。
世界的力量是不容忽視的,只是還未有人去發(fā)掘、去調(diào)動。
在世界的某個角落,曾有人說:“具有優(yōu)異天賦的人類,必須站在新人生觀的立場上,逐步發(fā)揮集合眾智的偉大本質(zhì),創(chuàng)造心物合一的團體生活,而人類長久的使命也就在于此。
人類必須積極地去追求,并找出實踐的方法,促使人和物都能在協(xié)調(diào)融合的環(huán)境中生存,漸漸地為團體生活帶來更好的推動力。同時,這也是根本改變今日世界貧困、爭執(zhí)等混亂情勢的一大開端。”
而作為華夏一族,我們的古人已經(jīng)找到了這樣的方法,所以,我們將之運用于世界,用以實現(xiàn)我們共同的目標(biāo),改善我們共同的世界。
我們的文化,屬于世界。
林木泉子
2021.12.2
辛丑年己亥月甲申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