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四節(jié) 又是大混戰(zhàn)
沖突是以奉系軍閥大將郭松齡的討伐張作霖、楊宇霆的通電開始的。
郭松齡是遼寧省沈陽人,據(jù)說是是唐朝名將汾陽王郭子儀的后裔,1905年就讀于奉天陸軍速成學堂,次年進永平府北洋陸軍第二鎮(zhèn)隨營學堂,1908年任奉天防軍哨長。1909年隨朱慶瀾換防進入四川,擔任連長,1910年加入同盟會,后來又進入北京將校研究所,陸軍大學學習。
此人│割命│很早,資歷很老。不過跟大多數(shù)早期的│割命│者一樣,事業(yè)并不順利,不過他運氣倒也沒有壞透,起碼沒有當成先烈,但也只能在東三省陸軍講武堂任戰(zhàn)術(shù)教官。命運弄人,后來講武堂中出現(xiàn)了一個與眾不同的學生,這個學生叫做張學良。在學生的舉薦下,郭松齡進入了奉軍,第一次直奉戰(zhàn)爭時期已經(jīng)做到了旅長,并且在這次戰(zhàn)斗中,非常顯眼,在全線潰退的奉軍中起了中流砥柱的作用。第二次直奉戰(zhàn)爭中,他已經(jīng)成了副軍長,而正軍長是張學良。在這次戰(zhàn)爭中,郭松齡指揮奉軍大敗直軍,地位更加顯赫,僅次于奉系元老。
直奉戰(zhàn)爭后,馮玉祥跟張作霖的矛盾越來越深,終于在和平了一年后,郭松齡被張作霖召回到奉天(沈陽),隨后被派到天津去部署進攻國民軍。到天津后,郭代表張學良組織第三方面軍司令部,他緊緊抓住這一時機,安置親信。
然后在11月下旬突然起事了,先是通電宣布討伐張作霖等奉系軍閥,接著把軍隊改名東北國民軍,跟馮玉祥的中華國民軍相呼應。又要求張作霖下臺,讓張學良接任東北三省總司令,同時急速進軍沈陽。
對于郭松齡為什么反戈一擊,眾說紛紜,有說他在日本觀摩軍事演習的時候,偶然得知張作霖正在采購軍火,要打馮玉祥,同時還出賣中國利益,跟日本人簽訂了新的21條賣國條約。因此十分不滿,與馮玉祥聯(lián)系,要武裝反奉。也有的說,他為人正直不愿意打內(nèi)戰(zhàn),同時看不慣張作霖的作風,希望張學良上臺革新吏治。還有的說,郭因為在直奉大戰(zhàn)中居功至偉,但是入關(guān)后卻沒有得到任何封賞,因此對奉系不滿,此次倒戈純粹是為了自己能獨霸東北。
不管怎么說,他反叛了奉系,而且由于郭松齡的軍隊本就是奉系的精銳,又是突然倒戈誰也沒有想到,很快占據(jù)了很大的優(yōu)勢。攻占山海關(guān),奪取綏中、興城,沖破連山防線,占領(lǐng)錦州,直逼奉天(沈陽)。
此時張作霖也被突然出現(xiàn)的局面弄懵了,嘴里直道自己完了,一邊收拾家私讓人帶出東北,一面非常憤慨的給手握重兵的兒子張學良發(fā)電詢問原因。因為郭松齡的軍隊最高長官其實是張學良,而郭此次起事用的也是張學良的名義。
可張學良自己此時也搞不懂狀況呢,但是他實在是不想東北軍自己人打自己人,只能派人跟郭松齡接觸談判。張學良要求郭軍先行停戰(zhàn),然后慢慢談判。而此時郭提出停戰(zhàn)的條件是:(一)山東歸岳維峻。(二)直隸歸馮玉祥。(三)熱河歸李景林。(四)郭本人回奉,統(tǒng)掌東北。
司馬昭之心若揭,看來還是地盤的誘惑力最大,什么道義都是空話。
張學良還是希望通過談判解決,因此一而再再而三的跟郭松齡交涉,而郭軍此時已經(jīng)逼近了奉天。
張作霖急了,他搞不懂狀況,加上郭松齡的通電是要他下野,讓張學良上臺,因此他甚至以為此時的敗局完全是張學良故意為之,以為自己兒子跟郭松齡是一伙的,目的就是他老子的官位。因此張作霖悲憤的給張學良發(fā)了一個電報,電文曰:漢卿先生,我可以不死嗎!
老子對兒子說出這樣的話,讓張學良大驚,知道自己父親誤會了自己,顧不得心痛東北軍內(nèi)斗損失了,跟郭松齡開始玩命,動了真格的。同時派飛機在郭軍中散發(fā)傳單,揭發(fā)郭打著自己旗號圖謀東北的陰謀。,
而張作霖這個老胡子也定下心來,開始跟日本人接觸,以出賣更多的東北利益,換取了日本人的支持。日本人一邊暗地里,讓兩個師的關(guān)東軍精銳換成東北軍的軍裝,幫助張作霖作戰(zhàn),一邊派飛機轟炸了正在南滿鐵路附近作戰(zhàn)的郭松齡軍,然后警告不要在鐵路線兩公里內(nèi)開戰(zhàn)。
一下子打亂了郭軍的部署,接著張學良開始反擊,郭的軍心本來就因為張學良的揭發(fā)有所動搖,又被日本人突襲,在張學良的反擊下即可潰散投降。郭松齡本人跟妻子裝扮成老百姓,想要逃跑,卻被抓住,張作霖命令曝尸三日。
這是關(guān)外東北軍的情況,而關(guān)內(nèi)的東北軍情況也不妙。
跟郭松齡一起反戈的手下李景林,本來地盤是直隸。可是當郭松齡一出關(guān),跟張作霖大軍交戰(zhàn),他在這里就跟馮玉祥的國民軍起了沖突。
國民軍此時有三個軍,馮玉祥執(zhí)掌第一軍,第二、第三軍分別由岳維峻和孫岳執(zhí)掌,原本是陜西地方軍改編而來,馮玉祥并沒有絕對的掌控力。郭松齡一離開天津,隨即第二軍就開進天津,第三軍也不甘示弱想要趁奉系內(nèi)亂的機會,搶奪直隸。結(jié)果就跟李景林發(fā)生了沖突,并且很快把李景林趕出了直隸。
李景林一看馮軍不可靠,便再次倒戈投向了張作霖,并且聯(lián)系南方的直系軍隊跟馮軍開戰(zhàn)。
此時的直系勢力在孫傳芳的帶領(lǐng)下,不但沒有因為吳佩孚的垮臺而一蹶不振,反而再次崛起,將浙閩皖贛蘇五省的直系軍隊再次組織在一起,孫傳芳自認五省聯(lián)軍總司令,開始北上攻擊馮玉祥。
馮眼見西北軍本來面對的大好局面,突然變成了眾矢之的,再次采取以退為進的方式,宣布下野去蘇聯(lián)考察去了。
而在綏西一直虎視耽耽的趙書禮軍隊此時面對著這樣一個大好的局面,一面是行將潰敗的馮系西北軍,一面是孫傳芳吳佩孚和張作霖李景林等人發(fā)來的參戰(zhàn)邀請,若參戰(zhàn)就可以分享馮軍占據(jù)的直隸(大致為河北省)北京天津察哈爾熱河綏遠等地盤。
但是趙書禮此時也做出了一個讓眾人大跌眼鏡的舉動,他也宣布出國考察,目的地也是蘇聯(lián)。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