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即是少
多即是少
我小時候可是全班同學羨慕的對象,原因是我奶奶開了一家糖果店。她的店里不僅有便利店老板常賣的巧克力,還有各色新奇誘人的糖果。店里的貨架有天花板那么高,上面擺滿了糖果罐,要爬梯子才拿得到;玻璃柜臺里還有動物形狀的杏仁餅、果肉果凍和來自瑞士的進口巧克力。奶奶住在倫敦,所以我們只能偶爾去拜訪她。我和姐姐把她的小店叫作“棒棒糖店”,去那里享受糖果盛宴簡直太美妙了。到了冬天,奶奶的店里還會出售漂亮的圣誕節(jié)禮物,包括當時爆火的紫羅蘭面霜。我們總是先從一大堆禮物中選幾樣自己最喜歡的,然后把頭伸進柜臺,看著一排排紫羅蘭面霜,貪婪地嗅著紫羅蘭面霜的香氣,嘴里還不忘含上一塊薄荷糖??赏胄r后,我就不知道自己想吃哪種糖了。有時候,奶奶會讓我們看店,我們會給顧客稱糖果并收錢。起初,我還糾結(jié)到底吃哪顆糖,可沒過多久我們就覺得所有的糖果吃起來味道都差不多。面對數(shù)不清的糖果,我并沒有吃下很多,反而比平時吃得還少。我兒時吃糖的情景后來被某實驗室的研究人員設(shè)計成了實驗項目。他們以市場調(diào)研的名義招募了一批大學生,邀請這些學生品嘗并評價幾款高檔巧克力。這些學生被分為兩組,一組學生只需要評價6種巧克力,另一組需要評價30種。實驗結(jié)果表明,第一組學生給出了更高的評分,而且他們當中放棄現(xiàn)金酬勞,愿意將巧克力當作酬勞的人數(shù)是第二組的4倍。
為什么第一組學生更容易打出高分呢?巴里·施瓦茨教授認為,更多的選擇實際上會降低我們的愉悅感,因為我們擔心在被淘汰和放棄的選項中,可能會有自己更喜歡的。單身人士越來越多,我們是否可以從這個實驗中得到一些啟示呢?
42歲的艾倫現(xiàn)在還是單身。他在很年輕的時候就是單身酒吧的??汀0瑐愓f:“去夜場的人基本不會太早和別人搭訕,因為大家都想先觀望一下再做選擇。每當酒吧的門被推開,所有人都會看過去,看看進來的是什么人。如果進來的是路人甲,場子里的每個人都會大失所望,你可以腦補一下那個場面。然而在打烊前的半小時里,人們開始成雙成對。如果你搭訕晚了,你一直關(guān)注的那個女孩就會被別人搶走,所以必須看準時機及時行動。通常,你最后撩到的都是半小時前還看不入眼的人。我時常想起那句歌詞‘為什么快打烊的時候,女孩們都變漂亮了?’歌手看似在調(diào)侃啤酒的催情作用,但其中大有內(nèi)涵?!币箞鲩_始時,艾倫不僅會對場子里的女孩們做一番比較,也會把她們和自己腦海中幻想的會走進酒吧的大美人做比較。臨近打烊的時候,酒吧里的女孩立刻看起來魅力四射,那是因為更少的選擇推動艾倫做出了選擇。他很懷念單身酒吧,但曾經(jīng)的單身酒吧幾乎被社交網(wǎng)站團滅。在某種程度上,今天的在線約會網(wǎng)站就像從前的單身酒吧,只是從不打烊罷了。選擇泛濫不僅讓我們更難做出選擇,還讓我們執(zhí)拗地認為世界上存在完美的東西。我們再回到施瓦茨教授買牛仔褲這件事上。教授對導(dǎo)購說:“就是以前市面上那種最常規(guī)的牛仔褲,從前貌似只有一種牛仔褲?!睂?dǎo)購聽完開始和同事商量,試圖弄清教授所說的“常規(guī)”牛仔褲長什么樣子。最后,導(dǎo)購終于明白了什么叫“常規(guī)”,并把教授帶到了擺放“常規(guī)”牛仔褲的貨架前。至此,牛仔褲買得還算順利,但教授卻開始考慮是否有更舒適、更合身、更適合他的款式。他感覺在成堆的牛仔褲中,肯定有一條牛仔褲比手中的常規(guī)款更能激起他的購買欲。在此之前,教授每次買到“常規(guī)”牛仔褲,都需要穿一段時間才能讓料子更加柔軟,褲型更加合身。而他現(xiàn)在卻心心念念地想買到一條更舒適的牛仔褲。這種購物經(jīng)歷,像極了單身男女找對象。我們總是執(zhí)著地相信世界上存在完美的戀人,可以永遠陪在自己身邊,做心有靈犀的靈魂伴侶。事實上,談戀愛和買牛仔褲有很多相似之處,很少有人在一開始就能遇到最合適的人。我們都是在細水長流的日子里相濡以沫,永不分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