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的話
作者的話
青少年學習聲樂應該學哪些內容
學習聲樂,不論學習什么唱法,比如通俗唱法、民族唱法、美聲唱法等,都要了解發(fā)聲技巧、咬字吐字方法、音樂風格與審美要求等方面的內容。每種聲樂唱法都是用人的嗓音去表現(xiàn)情感的藝術形式,雖然各有特色,但在演唱時,都需要講究發(fā)聲、氣息、共鳴、咬字吐字等技巧。
青少年學習聲樂除了要掌握一些唱歌專業(yè)的技巧外,最重要還要學習三個部分——識譜、音準和節(jié)奏。學習聲樂首先要學習音樂的基礎知識,掌握好了音樂的基礎知識才能更好地理解音樂,把歌唱好。以下是本書需要學習的知識簡介。
1. 識譜
學習聲樂,不僅要學習唱歌的技巧,還要學習音樂基礎知識,了解了音樂基礎知識才能使自己的演唱和審美更上一層樓,所以識譜是學習聲樂必須學習的內容。
2. 音準
音準就是我們唱歌時對音高把握的準確度,有些人天生音準就比較好,有些人可能會五音不全,但是五音不全是可以用練習來解決的,發(fā)聲需要肌肉和大腦來控制氣息,小朋友因肌肉和大腦系統(tǒng)還沒有完全發(fā)育,所以控制力就會相對差一些,多跟著固定音高的樂器來練習,就會慢慢改善。
3. 節(jié)奏
節(jié)奏是音樂三大元素之一。節(jié)奏包括了樂譜中音符的記錄方式和唱歌時的節(jié)奏感。首先我們要能看懂樂譜中的各種節(jié)奏符號和音符的時值;其次我們要多聽音樂,培養(yǎng)自己的樂感,這樣就會慢慢形成良好的節(jié)奏感。
4. 氣息
唱歌,離不開氣息的支持與運用,學習氣息的運用是唱歌的基礎。
5. 發(fā)聲
發(fā)聲,是全身肌肉和大腦有機配合、協(xié)調一致的運動結果。聲音的好壞取決于身體的某些部位如何用力。學會科學發(fā)聲,就是學會用最恰當?shù)臍饬Πl(fā)出最美的聲音。因此,學習科學的發(fā)聲是學習聲樂的支柱。
6. 共鳴
由于氣流的沖擊,使得聲帶振動而發(fā)出聲音,同時也引起人體共鳴器官產生共振。氣流振動聲帶發(fā)出的是微弱、單薄的基音,通過共鳴可以使聲音擴大和美化,讓音色產生不同變化。
7. 咬字吐字
聲樂是語言藝術化的體現(xiàn)。在學習聲樂過程中,要把字唱清楚,咬字吐字是我們基礎唱法的根本,其他呼吸、共鳴等技法都是圍繞這一根本去進行的。字正腔圓、以字行腔、吐字歸韻是我國獨有的聲樂審美標準。青少年學習咬字吐字也可以更好地鍛煉普通話。
近幾年來,我國青少年聲樂、音樂基礎素質教育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重視,這些也成為了基礎啟蒙教育的必修課,而聲樂是開啟和進入音樂大門最簡單直接的一個科目,不但可以在課堂上共同學習,也可以自己練習。學習聲樂不但陶冶了情操,學習了普通話的表達方式,也學習了音樂各方面的基礎知識。下面我們來一起開始學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