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后顧之憂
在大約3500年前,地球經(jīng)歷了一次小冰期,全球氣溫下降,生活在烏拉爾山脈的雅利安人生活條件急劇惡化,不得不向溫暖的地方遷徙。</br> 其中,向東遷徙的雅利安人在中亞草原分開:一支向南進(jìn)入印度,征服了當(dāng)?shù)氐脑∶瘢麄儎?chuàng)立種姓制度,將人分為三六九等,成為了當(dāng)?shù)赜肋h(yuǎn)的統(tǒng)治者。</br> 一支繼續(xù)向東,最終到達(dá)華夏,被商后婦好率軍殲滅。</br> 不知為何,過了兩百年,他們居然又卷土重來,還一舉摧毀了秦邑。</br> 他們是來復(fù)仇的嗎?</br> 胥余不得而知,他一面朝著雅利安人駐軍的方向趕路,一面派出“夏風(fēng)”不斷監(jiān)視著他們的一舉一動。</br> 走了兩天,他們在距離雅利安人的營地一百里遠(yuǎn)近的地方扎營休息。</br> 南宮修奇道:“他們?yōu)槭裁赐T谶@里不走了?”</br> 胥余蹙眉道:“你不覺得奇怪嗎?白戎來自西方,但他們滅了城,抓了俘虜,為什么往南走?正常的邏輯不應(yīng)該是抓了俘虜就全都帶回家里去嗎?”</br> 南宮修點(diǎn)點(diǎn)頭道:“這倒是,我們大商以前抓到俘虜,都是帶回朝歌去使用。奴隸多有用啊,祭祀,殉葬,奠基……都用得著。”</br> 南宮修掰著手指頭說著,似乎非常懷念從前在大商的日子。</br> 胥余聽著一陣惡寒,奴隸對于商朝的統(tǒng)治階級來說,并非是生產(chǎn)工具,而更像是消耗品。</br> 他們今天要算個卦問個吉兇,先殺點(diǎn)奴隸祭天;明天誰家的貴族老爺死了,殺點(diǎn)奴隸陪葬;后天哪家要建個房子,先殺點(diǎn)奴隸埋在土里奠基。</br> 新房子下面埋死人,這是什么操作?各位讀者姥爺你們說說看?</br> 一直到胥余生活的現(xiàn)代社會,“奠基”的習(xí)俗都還保留著,只不過不殺人了,改成了殺雞,撒點(diǎn)雞血完事。再后來雞也不殺了,弄個奠基石湊合。</br> 胥余瞪了南宮修一眼,南宮修才發(fā)現(xiàn)自己跑偏了。自從到達(dá)平安邑后,大王雖然還沒有明著說要廢除奴隸,但從他的所作所為來看,這是遲早的事。</br> 這件事南宮修是支持的,畢竟現(xiàn)在的大商人口奇缺,自由民的忠心是遠(yuǎn)勝過奴隸的。而且,當(dāng)初大商如果對奴隸好一點(diǎn),也不至于被西周擊敗。</br> 南宮修思索了片刻道:“大王的意思是,他們意在西周?”</br> 胥余沒有回答這個問題,而是問道:“這地方有什么城邑嗎?”</br> 南宮修道:“再往東南走三百里,就是西周的老窩岐山。啊……難道他們要偷襲鎬京?”</br> 想到這里,南宮修露出狂喜之色,白戎偷襲西周的都城,還有什么比這更爽的事嗎?</br> 南宮修義正辭嚴(yán)地道:“南宮修你記住:兄弟鬩于墻,而共御外辱。西周縱然和大商有血海深仇,那也都是華夏子民,炎黃后裔。我們的仇自己報,豈能借助白戎之手?”</br> 南宮修慚愧地道:“是,我記住了。”</br> 胥余吁了口氣,雅利安人是什么德行,他們在印度的所作所為已經(jīng)證明了一切。如果真讓他們得手,只怕華夏子民從此淪為劣等種族,自己也就成了千古罪人了。</br> 搞明白雅利安人的意圖之后,胥余心頭的壓力更大了。這一戰(zhàn),已經(jīng)不僅僅關(guān)系到數(shù)千奄人的生死,還關(guān)系到整個華夏民族的存亡。</br> 可是,自己只有這十幾個人,能做點(diǎn)什么呢?</br> 要不然,向西周預(yù)警?將雅利安人進(jìn)犯的事告知西周?他們已經(jīng)摧毀了秦邑,俘虜全帶在手上,顯然是害怕走漏消息。</br> 可是,那樣的話,我自己不就死翹翹了?我也不能為了西周的存亡,把自己搭進(jìn)去啊。</br> 要不然,派人去告密?</br> 這……一個莫名其妙地人跑去告密,也要有人信啊。</br> 那為了取得西周君臣的信任,勢必要將此地的事和盤托出,然后西周就知道我的存在了,我就死了。</br> 要不然……為了華夏民族的存亡,我就舍生取義算了?反正我已經(jīng)死過一回了,沒準(zhǔn)再穿越一次呢?</br> 他看了看左右兩個嬌滴滴的小美人,趕緊打消了這個沙雕念頭。</br> 不能夠,不能夠啊!</br> 有她們陪著,就算讓老子回到現(xiàn)代社會,老子也不干啊。</br> 胥余等人蹲在駐扎地想了兩天,什么法子也沒想出來,這時,“春花”回來了,他帶來了嬴才的信。</br> 嬴才在信中說道:大王為救他的族人以身犯險,舍生忘死,他深受感動。決意帶著全族戰(zhàn)力渡江北上,攻打姜齊,牽制住姜子牙的行動,好讓大王沒有后顧之憂。</br> 胥余看完信,深感欣慰,決意打起全副精神,來應(yīng)對眼前之事。</br> 正所謂“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現(xiàn)在胥余手頭有兩只海東青,他讓虞姬留下“夏風(fēng)”負(fù)責(zé)警戒,把“春花”派了出去。</br> “現(xiàn)在我們來一起制作沙盤。虞姬,你要讓春花觀測白戎駐地方圓三百里的地形,然后把它記下來。這樣,我們才能用來推演種種可能。”</br> 虞姬點(diǎn)點(diǎn)頭,表示知道了。</br> 胥余又道:“阿貍,具體的沙盤制作,由你來負(fù)責(zé),你要按照虞姬的描述,用冰塊來等比塑形。最后將三百里的山川河流,微縮在一個平方之中。”</br> 阿貍點(diǎn)點(diǎn)頭,表示知道了。</br> 接下來,在兩人一鷹的通力合作之下,一個冰晶制作的等比沙盤,慢慢出現(xiàn)在了胥余的面前。</br> 這個沙盤制作花了一天時間,這時,“秋月”也回來了,它帶回了景如松的信。</br> 信中說平安邑一切正常,今年捕魚季他們又捕撈了上千萬斤大馬哈魚,城墻也竣工了。萬一姜子牙來攻,他們就縮在城中不出,想必姜子牙一時半會也拿他們沒轍。</br> 并表示已經(jīng)按照胥余的吩咐向西周方向派出了騎兵進(jìn)行偵查,并希望胥余注意安全,早日回去。</br> 胥余看了信,心中大定。這城墻正兒八經(jīng)的是高十米,厚也是十米,不說固若金湯吧,反正以當(dāng)今世界的科技水平,是根本不可能攻破的。</br> 而且敵人強(qiáng)攻的話,他們還可以在城墻上用反曲弓進(jìn)行反擊。城中糧食又無比的充足,可以說毫無后顧之憂了。
三月,初春。</p>
南凰洲東部,一隅。</p>
陰霾的天空,一片灰黑,透著沉重的壓抑,仿佛有人將墨水潑灑在了宣紙上,墨浸了蒼穹,暈染出云層。</p>
云層疊嶂,彼此交融,彌散出一道道緋紅色的閃電,伴隨著隆隆的雷聲。</p>
好似神靈低吼,在人間回蕩。</p>
,。血色的雨水,帶著悲涼,落下凡塵。</p>
大地朦朧,有一座廢墟的城池,在昏紅的血雨里沉默,毫無生氣。</p>
城內(nèi)斷壁殘垣,萬物枯敗,隨處可見坍塌的屋舍,以及一具具青黑色的尸體、碎肉,仿佛破碎的秋葉,無聲凋零。</p>
往日熙熙攘攘的街頭,如今一片蕭瑟。</p>
曾經(jīng)人來人往的沙土路,此刻再無喧鬧。</p>
只剩下與碎肉、塵土、紙張混在一起的血泥,分不出彼此,觸目驚心。</p>
不遠(yuǎn),一輛殘缺的馬車,深陷在泥濘中,滿是哀落,唯有車轅上一個被遺棄的兔子玩偶,掛在上面,隨風(fēng)飄搖。</p>
白色的絨毛早已浸成了濕紅,充滿了陰森詭異。</p>
渾濁的雙瞳,似乎殘留一些怨念,孤零零的望著前方斑駁的石塊。</p>
那里,趴著一道身影。</p>
這是一個十三四歲的少年,衣著殘破,滿是污垢,腰部綁著一個破損的皮袋。</p>
少年瞇著眼睛,一動不動,刺骨的寒從四方透過他破舊的外衣,襲遍全身,漸漸帶走他的體溫。</p>
可即便雨水落在臉上,他眼睛也不眨一下,鷹隼般冷冷的盯著遠(yuǎn)處。</p>
順著他目光望去,距離他七八丈遠(yuǎn)的位置,一只枯瘦的禿鷲,正在啃食一具野狗的腐尸,時而機(jī)警的觀察四周。</p>
似乎在這危險的廢墟中,半點(diǎn)風(fēng)吹草動,它就會瞬間騰空。</p>
而少年如獵人一樣,耐心的等待機(jī)會。</p>
良久之后,機(jī)會到來,貪婪的禿鷲終于將它的頭,完全沒入野狗的腹腔內(nèi)。</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