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顧府宴客
夏元到任已有半月,安頓好后想結(jié)識下杭州城內(nèi)的官員,于是私下求了顧禮。
顧禮瞧見自家園子里的花開了大半,正想宴請同僚到家里做客,因此爽快的應(yīng)了夏元,親自寫了帖子差人給幾位有品階的大人送了去。而南平郡王府的帖子,卻是李氏親自登門送到了內(nèi)宅。
南平郡王其父因有大功于先帝,被封為廉親王,待天下太平,廉親王便遠(yuǎn)離朝堂,做了一個閑散王爺。
后廉親王仙逝,長子繼承爵位為親王,次子則被圣上冊封為南平郡王。南平郡王秉承父親晚年做法,遠(yuǎn)離朝堂,不理世事,皇上幾次有意給他重位,都被南平郡王推脫了。
因老王妃喜歡江南景致又因年老難忍京城冬季寒冷,南平郡王便在杭州建了府邸,接母親過來頤養(yǎng)天年。
李氏親自去南平郡王府給郡王妃送帖子,郡王妃和李氏分主客坐了,正說著閑話。老王妃午睡醒來,得知知府夫人來了,便差人叫了過來,拉著李氏說了好些話。
李氏一面笑著應(yīng)承著一面將來意說了。
老王妃笑道:“你們年輕人樂呵也不告訴我太婆。我最近在家里悶久了,也想去你府里看看花,跟你們這些小輩們熱鬧熱鬧。”
李氏忙站起來應(yīng)了,笑著說:“原本就是想請老王妃去賞花的,又怕叨擾了老王妃。”
老王妃笑道:“我老了就喜歡湊個熱鬧,也不知道你家里有什么好玩的?”
李氏回道:“準(zhǔn)備請兩個戲班子,再叫兩個耍百戲的說書的女先兒湊湊趣。”
老王妃點頭道:“這倒罷了,只是外面的野戲班給那些男人看就算了,在內(nèi)宅里面演沒得污了你們這些夫人小姐的眼睛。我這有家養(yǎng)的戲班子,雖然稚嫩些,但都是從小買來的,也請了師傅認(rèn)真教了的。我們自家里看,倒比外面那些烏煙瘴氣的戲子們強。”
李氏忙道:“老王妃看著好的,那一定是唱的極好的。倒是老王妃疼愛我們,讓我們也飽飽耳福。”
老王妃又和她閑聊了一會,才說:“你要準(zhǔn)備好些個事兒,就回去忙吧,我到日子領(lǐng)著媳婦一起過去。”
李氏忙應(yīng)了,站起來又湊了幾句趣,才告辭了。
因老王妃要來,李氏多了好些事要準(zhǔn)備,讓廚房準(zhǔn)備酒席單子送來過目,又安排管家顧海的娘子準(zhǔn)備家什擺設(shè),又叫人去請了一個戲班子和打十番預(yù)備給外廳的老爺們,又忙忙的找了人搭了戲臺。忙了幾天準(zhǔn)備齊全了,宴客的日子也到了。
前廳的官員自有顧禮招呼,夫人小姐們的轎子直接抬到了內(nèi)宅。各府夫人許久沒見了,又因開了春,都做了新的衣裳首飾,各自打扮了來,不由得暗地里比較。
夏夫人畢竟剛來杭州,和這些夫人們不太相熟,李氏便將她給守巡道員夫人、都司夫人、承宣布政使司夫人都引薦了。
因夏元是鹽運使司運同,這幾個夫人都極其給夏夫人面子,一些小官員的夫人更是有心巴結(jié)她,一會兒功夫夏夫人便和這些人熟絡(luò)起來。
因老王妃和南平郡王妃還沒到,眾人也不敢開戲,只讓女先坐在一邊彈唱,一邊三三兩兩坐著說話,直到有丫鬟來報老王妃來了,眾人忙迎了出去。
老王妃扶著丫頭帶著郡王妃進(jìn)來,各府夫人小姐俱行禮問安,又簇?fù)碇贤蹂搅嘶◤d。
老王妃在上位坐了,元秋親自上前奉了茶。老王妃見她雖年幼,但舉止言談不俗,又落落大方,心里便喜歡了幾分,拉著她的手問了幾句話,便將腰上佩戴的一塊翠綠的流云百富掛件摘了下來,親自掛在元秋的裙上。
李氏忙上前推辭,老王妃笑道:“你如此推辭,可是嫌棄我的東西不成?”
李氏笑道:“老王妃的翡翠通體碧綠,是難得的珍品,只是給了她一個小孩子,沒得糟蹋了好東西。”
老王妃說:“這東西掛在我身上才糟蹋了。她們花一樣的女孩們才配的起這些好東西。”
元秋忙謝了老王妃,靜靜的站在一側(cè)。元容站在一邊,不住的瞄那塊玉佩,眼里通是羨慕之色。
郡王妃上下打量了元秋一番,見她衣裙上面繡著淡雅的花,袖邊、領(lǐng)口、前襟、下擺處都用五彩絲線勾勒出繁瑣的花邊。淡粉色的長裙襯得臉蛋十分白嫩。
老王妃瞅見笑著說:“你那么瞅人家孩子干什么?沒得嚇壞了人家。”
郡王妃笑道:“去年剛來杭州的時候見過一次這孩子,一年多沒見覺得她出挑的越發(fā)標(biāo)致了。江南的水土最會養(yǎng)人,不知道兒媳會不會也變的更標(biāo)致點?”
眾人聞言俱笑了起來,老王妃笑道:“就你嘴滑,也不怕人家笑話。”
郡王妃笑著把頭上的金釵拔了下來,親自簪到元秋的發(fā)上:“這樣就更標(biāo)致了。其實我是最會打扮人的,等閑了讓你母親帶你到郡王府去,我親自教你打扮。”
元秋忙福身道謝。
眾人說笑的正熱鬧著,丫鬟來回說亭子里的酒席都擺好了
眾人跟著李氏一路到了園子,但見池塘邊上桃花全都盛開了,粉紅色的桃花映著池塘的盈盈綠水煞是好看。池塘邊上有一溜碎石小路,另一面種的是薔薇花,白色、黃色、橙色、粉紅色、紅色五種顏色的花苞隨著春風(fēng)微微搖晃。
因是午后,陽光極好,照在身上暖暖的,坐在亭子里既能賞花又吹不到風(fēng),極為愜意。
亭子里擺了兩桌酒席,老王妃領(lǐng)著各府的夫人們坐了一桌,小姐們坐了另外一桌。
待眾人都坐下,元容卻站到了老王妃身后,親自斟了酒又站了丫鬟的位置親自捧了繡帕服侍老王妃用餐。
紫嫣在另一桌悄聲問元秋:“怎的元容姐姐站到那邊去了?”
元秋擺手叫她悄聲,自己也不言語,只是暗暗觀察那邊的情形。
這種場合,張姨娘自然是上不得臺面的,只是在一旁和丫頭們站在一起,候在邊上。
李氏知曉張姨娘不知道又和元容說了什么,也不點破。其他各府夫人與顧府時常有走動,也都曉得這個庶出的大小姐,心里雖奇,但也沒人開口。
丫鬟將戲單子呈上來,李氏忙請老王妃點戲。老王妃笑道:“我平日里悶了就在家里聽,今兒是跟著你們樂呵,喜歡哪出就點哪出,你們開心了我才高興。”
眾人忙謝了老王妃,李氏忙又請郡王妃點戲,郡王妃知道老王妃喜好,點了出老王妃愛看的《鬧天宮》、《鎖麟囊》,其他夫人依次一人點了一出。
戲班子的女孩子忙到臺上扮演起來。眾人一面聽著戲一面說笑起來。待聽了幾出戲后,老王妃覺得有些乏了,便有意先行告退。
戲臺上忙停了戲,老王妃喚人拿出備好的禮物,親手給了每位小姐一套新花樣的首飾,卻獨獨沒給元容。元容只當(dāng)她有大禮,也不在意,喜滋滋的等著。
元秋見每個人的首飾雖大似相當(dāng)卻各有不同,便敬佩老王妃的用心,只是看到老王妃身后的元容不由得暗暗的嘆了聲氣。這情形,老王妃明顯的把元容當(dāng)丫鬟了,只是她自己還不知。見身邊眾人小姐的表情,多數(shù)含著笑準(zhǔn)備等著看元容笑話。
站在丫鬟邊上的張姨娘滿面春風(fēng)的瞧著席上,心里猜測元容會得什么賞賜。
待禮物送完,老王妃命人來了幾個銀裸子塞給了元容,夸李氏說道:“還是你會調(diào)理人,又善待下人,我看你家的丫頭比一般人家的小姐穿戴還好呢。今兒她伺候的好,我賞了她你可不許惱。”
李氏忙笑著含糊過去,忙喚了抬軟轎的婆子過來,親自扶老王妃、郡王妃上了轎,送到二門方回。
元容臉色漲紅,手里攥著銀裸子站在那里走也不是留也不是,諸府夫人素來心里都不喜庶出,見到元容如此窘境,個個眼中帶著嘲諷。幾位小姐也在那抿嘴偷笑。
元秋忙起來打圓場:“姐姐喜歡什么戲?剛才點的戲都唱了一半,這會子正好再點幾出。”
元容順著元秋的話坐了下來,打開戲單子胡亂的點了兩出,紫嫣知道元容尷尬,便找些話和她說,又聊了些笑話,氣氛方才好了些。
老王妃走了,眾人又坐了一會子也都紛紛告退了,元秋也顧不上元容,幫著母親送客。等忙完了得知元容早回了院子。
元秋知道元容今天沒了臉面特別難受,便叫了織夢過來,將老王妃賞的那套首飾拿了送去給元容。</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