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0章,斬殺飛天玄道
這時,將七就去房中取出頭陀的包裹行李打開,取出許多衣服,教炎虹在外層穿了。
炎虹自看。說。
“嗯,不錯,這一身衣服,就象是訂做的!”
著了皀衣,系了絲副,將氈笠兒摘下,解開頭發(fā),折疊起來,用鐵箍兒箍起,掛著串珠。
告五、將七看了,兩個同時喝彩。
“哈哈哈哈——”
“太好了,真象是訂做一般,這個頭陀行者,真的和兄弟(叔叔),前生注定,是個有緣人!”
炎虹討了面銅鏡照了照,一時大笑。
“哈哈哈哈——”
“我就是一個頭陀,就象一個行者啊!”
告五說。
“兄弟,你為何發(fā)笑?”
炎虹說。
“我照了照鏡子,覺得好笑,故而就笑了。只是,我真的就象行者頭陀,豈不前生注定,因而更笑了。哥哥,嫂嫂,就與我剪了頭發(fā),做個頭陀行者。”
告五拿起剪子,就替炎虹將前后頭發(fā)修剪了。做個行者頭陀發(fā)型。
炎虹見事發(fā)緊急,就收拾行李包裹要走。
告五說。
“兄弟,你聽我說。不是哥哥嫂嫂貪便宜,只是你這一路去,帶著統(tǒng)軍施炎府上的家俱什物不方便,豈將他府上的酒器留下,哥嫂替你換成銀兩,在路上好做盤纏,這樣更方便。”
炎虹說。
“哥哥說的是。”
于是,炎虹從包裹里取出酒器,將它全部拿出來,給了告五,換了一包銀兩,拴在腰帶上了。
炎虹就在楓樹林,將七酒店哥嫂這里,飽餐了一頓酒肉飯,拜辭告五、將七夫婦二人,腰里跨兩口腰刀,當(dāng)晚收拾停當(dāng)。
將七取出皈依簿,給他縫個錦囊裝了,教炎虹貼身掛于胸前。
炎虹臨行前,告五又吩咐說。
“兄弟,凡事不可強(qiáng)出頭,遇事總要冷靜,要有一股忍耐之必,出門在外,在路上一定小心在意。”
“酒要少吃,休要與人爭個高低,只做出家人,一個行者僧的模樣,凡事都不可操之過急,免得讓人識破。”
“如果到了林州地界,就威虎山下,即可與哥哥、嫂嫂寫封平安書信寄來。我夫婦兩個在這里,就楓樹林開酒店,也不是長久之計,說不定有那么一天,哥哥、嫂嫂這楓樹林酒店不開了,也來威虎山燒箕寺和兄弟聚會的。”
“兄弟,保重,保重!千萬千萬要上拜毛慧悟、向華二位哥哥才是!”
炎虹辭別走出將七酒店,挽起又袖,大搖大擺就走。
告五、將七夫婦看了,不停喝彩。
“嗯,不錯,不錯,真的好象一個頭陀行者僧啊!”
當(dāng)天晚上,炎虹離開楓樹林將七酒店。
此時,正值十月天氣,日短夜長,轉(zhuǎn)眼就黑了下來,還行不到五十里路。早已看見前方一座山峰。
炎虹趁著從東邊的月色,將那座山峰照耀得草木生輝。
正走之間,只聽見前面樹林中有人在笑。
“咯咯咯咯——”
是個女子的笑聲。
炎虹說。
“呵,又要做啥?這么一條靜靜山崗,就這深山老林,還有人這么詭異的笑!”
炎虹走過樹林,到那邊看了一下。
只是那樹林子里面,依山傍澗一座草庵,有十多間草房,兩扇小窗戶推開著。
倚窗下,一個男道摟著一個女子,正于窗下賞月嬉笑。
炎虹看了,也是見不得那風(fēng)花雪月場景,正奈此生桃花緣不夠,夫妻情分沒有到。因而,一道怒火心發(fā),那才是。
怒從心上起,惡向膽邊生。
“山林中,有出家人,卻和女子幽會,有失佛道清規(guī)戒律!”
此時,炎虹就去腰要抽出那兩口腰刀,就在月光下一看。
“腰刀雖好,不象戒刀,反正到我手中,不是用來割布,只是用來殺人。我要那戒刀做甚,還不如這腰刀好用!”
手腕上懸了一把,將那一把插入刀鞘中,將兩只袖子挽起,竟直就在草庵門前敲門。直裰袖結(jié)起在背上,竟來到草庵前敲門。道士聽見,將窗子關(guān)上。
炎虹不見有人前來開門,隨即撿起一塊石頭,就去砸門。
“砰砰砰砰——”
草庵門一響。
“嘠嘠嘠嘠——”
草庵門開處,走出來一個道童,喝著。
“你是什么人?如何這黑夜在草庵大呼小叫,還用石頭砸門。是何道理?”
炎虹圓睜著怪眼,大喝一聲。
“小道,你是要用頭來祭我腰刀。是么?”
話一說完,炎虹手起刀落處。
“錚——”
只是一聲腰刀響后,道童倒向一邊。
這時,草庵那個道士見了,大怒,怒喝聲大起。
“是誰殺我道童?”
那道士一下跳將出來,掄起手中兩口寶劍,竟奔炎虹而來。
炎虹大笑著。
“哈哈哈哈——”
“就你這道士的內(nèi)力功力,也和我打,只能是給我撓癢!”
就去腰間抽出另一把腰刀,一只手拿著一把,掄起兩把腰刀,就來迎戰(zhàn)那個道士。戰(zhàn)得酣時,四道寒光席卷起一圈冷氣。
炎虹和那道士斗了十多個回合,那道士被炎虹賣了一個破綻。道士兩口寶劍順勢砍將而來。炎虹一個轉(zhuǎn)身,看得清楚,就一口腰刀砍去,那道士的人頭早已落到一邊,尸身倒在大石上。
炎虹大叫一聲。
“那草庵里的婆娘,你給我出來,我不殺你,只是要問你個究竟!”
一會兒,草庵里走出來一個女子,倒地就拜。
炎虹說。
“你休要拜我。你先說說,這里是什么地方,為何那道士已經(jīng)出家,還沒有還俗就干起這等勾當(dāng)?”
女子哭著說。
“奴家山下人稱郝伯郝尚的女兒。這草庵不是寺院所建的尼姑草庵,也不是道觀所設(shè)的道姑草庵,是奴家祖妏地,由我爹建在這里的草庵。我家祖墳就在山上,我是來這里燒香上墳的。”
“這道士也不知是哪個道觀的,來奴家投宿,只道善曉陰陽,精通地理,能識風(fēng)水。我爹娘又不好留他在莊上,因請他來這里祖墳地觀看風(fēng)水地理,被他誘騙了。”
“留他在祖墳庵住宿,只住得幾天,那道士見到奴家,不肯離去。住了兩三個月,將奴家爹娘和哥哥嫂嫂都害了性命,卻把奴家騙到祖墳庵里住,從此霸占奴家。這個道童是別家道觀擄掠來了。”
“這山嶺,叫做尖峰嶺。道士說,尖峰嶺山高有地脈,是葬墳的風(fēng)水寶地。以此,道士自號飛天。他叫飛天玄道。”</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