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這一夜〈下〉求月票!
三兩聲琵琶輕撥,杏衣小鬟的聲音已隨著聲聲琵琶而起,既而張若虛這首孤篇橫絕的《春江花月夜》便隨著悠悠江風(fēng)流布開去:
春江cháo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cháo生。滟滟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zhuǎn)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江天一sè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
可憐樓上月徘徊,應(yīng)照離人妝鏡臺。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
此時相望不相聞,愿逐月華流照君。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
昨夜閑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江水流春去yù盡,江潭落月復(fù)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lián)u情滿江樹。
這是唐成穿越以來第二次聽曲子,比之第一次的那個紅姑,這杏衣小鬟無論是歌聲還是伴奏的琵琶技巧都好上很多,雖然不是春rì,但眼前的江、花、月、夜都與張若虛筆下的美景一般無二,三兩句之后,注目著夜晚江景的唐成就全然沉浸到了杏衣小鬟的琵琶與歌聲之中。
江cháo連海,月共cháo生。江水曲曲彎彎地繞過花草遍生的江野,月光蕩滌了世間萬物的五光十sè,將大千世界浸染成夢幻一樣的銀輝sè,隨著杏衣小鬟悠悠的歌聲,唐成眼前的淮水夜景竟油然與張若虛筆下幽美恬靜的春江花月夜融合為一。
許是入境太深的緣故,在這片清明澄徹的天地之中,他的心思已與張若虛的冥思遐想融而為一,“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己,江月年年只相似”,這四句詩恰如洪鐘大呂擊中了唐成心中最隱秘的那個角落,一時間穿越前后的兩世人生如cháo水般綿綿不絕的涌來,而穿越這件詭異的事情本身更如眼前的江月一樣成為永不可解的謎題。
糾結(jié)于這無解的謎題之中,唐成越想越多,越想越深,以至于連后面的曲詞都已無心再聽,而整個曲子什么時候結(jié)束的他也懵懂不知。
“仰頭看明月,寄情千里光。看唐兄如此沉迷此曲,莫非因遠人之思而油然生出歸鄉(xiāng)之念?”,凌意略帶調(diào)侃的話語驚醒了正沉入幽深心思中的唐成,胸中感觸隨口流出道:“古人不見今時月,今月曾經(jīng)照古人!歸鄉(xiāng)?故鄉(xiāng)仍在,只是我卻再也回不去了……”。
他這番話說的好沒來由,不僅是凌意,便是對他頗為熟悉的吳玉軍也聽不懂了,唐成見狀,忙插開話題邀約凌意復(fù)往前行。
只是經(jīng)此一曲之后,唐成的心境難免又是一番變化,初始時的那份雅興一掃而空,現(xiàn)在的他恰如剛才那首《春江花月夜》一般哀而不傷,只是卻沒了多少想說話的意思。
那凌意也是個玲瓏心思,看出唐成的心意后竟也沒再多說什么,一燈搖曳,兩人無言并肩向前行去,后面的杏衣小鬟也是沉默無語,直把吳玉軍給郁悶的夠嗆,這就是挑燈夜游?早知道這樣還不如在自己船上摟著那船娘來的樂呵,這個唐成啊,實在是太不開竅了,趕上這么好的機會別人灌蜜湯都唯恐不及,那兒有像他這號悶嘴葫蘆似的。
靜謐的夜晚,水聲悠悠的江邊,披著清寒的月光迎著拂面而來的江風(fēng)緩步徐行,實是別有一番心肺如洗的清明澄澈,前時唐成是不想說話,及至走了一段后已是不忍再說話,只怕破壞了這份安寧的平靜。
偶一側(cè)身之間,他的眼神恰與身邊的凌意相對,只看她眼中沉醉的神sè,顯然與自己的想法一樣,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二人眼神交匯之際,惠然相交于心的相視一笑。
便是這一笑,于無聲之間拉近了兩人的距離,所以當(dāng)凌意被腳邊草叢中突然蹦出的蟲蛙驚嚇后,身子微微一歪時,唐成極其自然的伸手攬住了她的腰肢。
前面一句話沒有,此時唐成突然干出這么個事情來,只把后邊兒的吳玉軍唬了一跳,他就不明白了,剛才還是榆木疙瘩的唐成怎么就有了這么大的膽子?不過跟這份疑惑比起來,他更多的倒是擔(dān)心,眼前這女做男裝的小娘看來身份頗不簡單,若因唐成這不規(guī)矩的輕薄動作鬧出事來可怎么好?
但事態(tài)的發(fā)展實在是大出吳玉軍意料之外,只見自見面以來連個正面都沒給他的小娘竟然任由唐成摟了,更邪門的是分明被唐成占了便宜的小娘不僅沒生氣,竟然還道了謝,而聽她道謝時的語氣,就是個傻子也能從中聽出她對唐成的好感來。
“難倒我竟錯看唐成了,其實他根本就是男女情事上的高手,高高手?”,正在吳玉軍心思連動的當(dāng)口兒,眼前隨之出現(xiàn)的一幕簡直讓他開始懷疑起自己的眼睛來,唐成……竟然就這樣伸出手去握住了那小娘的手,“天黑路滑,江岸崎嶇,還是我拉著你為好”。
空曠的靜夜里,唐成的聲音清朗而溫暖,凌意詫然轉(zhuǎn)過頭去,看到的是唐成那張光月菲齊的臉,盡管她已經(jīng)很仔細了,依舊沒在這張臉上看到一絲男女間的情yù,此刻這個男人的眼睛就向汩汩東流的淮河水一樣清澈,帶著淡淡的關(guān)心與溫暖。
看清楚這些之后,凌意陡然而起的慍怒又迅速的消融了下去,轉(zhuǎn)過頭來的她繼續(xù)邁步前行,而她那只手竟然就這樣……留在了唐成的掌心里。
這女做男裝的小娘一看就屬于不好上手的硬骨頭,唐成這貨愣是一句話沒說,先是攬了人家的腰,進而把小手都給攢上了,吳玉軍使勁搖了搖頭,他nǎinǎi的,世間果真有這樣高明的御女之法,搖過頭去的他看到的同樣驚駭不已的一張臉,顯然那杏衣小鬟也被眼前這一幕給震了,根本就沒明白,甚或是不相信自己看到的這一【m.】幕竟然會是真的。
夜蟲唧唧,恰與唐成踏草而行的沙沙聲相互應(yīng)和,兩人也不說話,便這樣一步步向月光更澄澈處走去,間或兩人側(cè)身對視一眼,交給對方的俱都是一個清澈的笑容。
凌意開始時還有些不自然,慢慢的手臂越來越放松,心情也越來越放松,偶爾回憶起這段時間所經(jīng)歷的一切,直讓她有一種恍然入夢的感覺,怎么就成了這個樣子?等到她想要尋找原因及緣由時,卻一個也沒找到,也許是因為他下午的那首唱辭,也許是因為他臨江放歌的風(fēng)姿,又或者是因為這個靜謐的夜,及這江,這月……
掌心中凌意的手纖細而溫潤,眼前的場景真是越來越像聊齋故事了!唐成也不知道兩人之間怎么就成了這個樣子,也許是因為遠離家鄉(xiāng)使他徹底的卸下了心中的重擔(dān),也許是這樣的夜晚,這樣的明月江水使他徹底擺脫了一切束縛,總之該那么做時他就那么自自然然的做了,這其間甚至是他的手比腦子的反應(yīng)速度更快,自然,對,就是自然!
也不知過了多久,遠處漁船上的打更聲隨著夜風(fēng)隱隱傳來,這是在催促幾人該回去了,聽到這更聲,唐成抬頭看了看那輪圓月,莫名的嘆了一口氣,恰在此時,凌意的嘆息聲正與他的嘆氣疊加為一處。兩造里疊加起來,直使嘆息聲中原本極其微弱的惋惜不舍之意愈發(fā)的清晰起來。
再次相視一笑,兩人同時停步轉(zhuǎn)身,向來處走去,這份默契簡直就像曾經(jīng)在一起訓(xùn)練過無數(shù)遍一樣。
經(jīng)由搭板重回凌意所在的快船后,唐成放開了凌意的手,就如開始伸手去握時一樣自然,隨后兩人又似有默契一般的什么都沒問,直到唐成與吳玉軍回到了自己的船上。
凌意的船艙中,杏衣小鬟跪坐著幫主人解了發(fā)髻梳好頭后,再也忍不住了,“大人,你今晚……他……”。
“我也不知道,也不清楚,或許……這就是神交吧!”,凌意口中模模糊糊的說著,人已躺了下去,眼見杏衣小鬟還要再說什么,她索xìng擺了擺手,“此中有真意,yù辨已忘言!這不是你剛剛學(xué)過的詩句!這世上并不是每件事情都能說的清楚的。好了,我乏了,你也去睡吧”,說到最后一句時,凌意儼然又恢復(fù)了平rì的模樣。
見主子如此,青杏卻是不敢再問了,只是在轉(zhuǎn)身退出船艙時,輕輕的說了一句道:“大人,要不要我去問問臨船將行何處?”。
“要問我自己不會?誰讓你多事的”,至此青杏一句話都不敢再多說,躬身退步出了艙房。
唐成那邊回去之后少不得一陣兒攪擾,只是像今天發(fā)生的這事兒根本就沒法兒說清楚,特定的人在特定的環(huán)境發(fā)生了特殊的事情,剎那之間的心靈交匯就跟后世傳說中的一見鐘情一樣,不僅別人看的迷糊,就是當(dāng)事人自己想說時也沒法子說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
攪擾了一陣子之后,吳玉軍自去睡了,或許念叨著馬上就要到揚州了,下午瀉過火的他晚上倒是沒再怎么折騰,這間接里也成全了唐成能有一晚好眠。
第二天早上起來,唐成出艙后才發(fā)現(xiàn)凌意坐著的那條快船不知什么時候已經(jīng)先走了,看看遠處紅彤彤的初升朝陽,再想想昨晚的那些事情,益發(fā)的像是臆想中的聊齋故事了。
此后幾rì便是放船東行,最初的新鮮感過后,唐成除了偶爾看看景兒之外,其余的時間都以看書來打發(fā)時光,上次在嚴老夫子那里的經(jīng)歷終是對他有著很深的刺激。
一路放船東行,幾rì之后行程總算走到了頭兒,揚州到了。
揚州處于淮河下游,經(jīng)此東行不遠就是出海口,一邊連著大海,一邊連著南北溝通的大運河,特殊的地理位置使揚州成為隋唐之際最為重要的商港城市,也成就了它雄富冠天下的赫赫盛名。
揚州的繁華撲面而來,揚州的繁華實實在在,這一點從碼頭上的擾攘就可以看出來,及至上了碼頭一路往城里走時,唐成的感覺就跟后世人初逛上海城的感覺差不多,人多,車也多,跟眼前這座城市比起來,原本覺得挺大的金州簡直就像個鄉(xiāng)下了。但唐成畢竟是后世里穿越過來的,大城市也見的多了,是以并沒有如吳玉軍所想的那般驚詫。
“這是波斯胡,揚州最多的,那個……看那個全身黑棕sè的是海外南昆侖人,阿成你要有興趣的話可以買兩個昆侖奴,這些家伙別的本事沒有,水xìng確實好的很;看那個袒赤著半個肩膀的是婆羅門”,一路往城里走,吳玉軍一邊指指點點的向唐成介紹著兩邊路過的蕃客,“這個是獅子國來的,大石國,這兩個倒是有意思,一個看著像白蠻,一個看著像赤蠻,怎么居然走到一造兒里了,這個嘛……骨唐國,他娘的他肯定是骨唐國來的”。
唐成后世里學(xué)杜詩時也曾誦讀過杜甫“商胡離別下?lián)P州,憶上西陵故驛樓”的詩句,加之看過其它一些資料,自也知道唐時揚州及廣州兩地都有大量胡人在此定居,譬如在唐朝聲勢還不如揚州的廣州,晚唐時就有不下十萬胡人在此定居,以至于要專門設(shè)立坊區(qū)予其居住管理。
唐成后世里在省會城市長大,畢業(yè)后更是在外資子公司,外國人早看的多了,是以吳玉軍的這些指指點點除了讓他感嘆唐朝竟然也有如此城市之外,并無太多驚奇。
聽者如此反應(yīng),那身為講解者的吳玉軍慢慢也沒了勁頭兒,最終放棄了對來往胡人的指指點點,直到見唐成抽著鼻子時,這才興致高漲了幾分的嘿嘿笑道:“別聞了,這是香料的味道,還有那股子燥氣是燒瓷的味道,這揚州城里大大小小的商鋪子近萬,其中有三成是香料店,三成是瓷器店,至于另外三成我不說阿成你也該知道了吧?”。
“綢緞!”,作為最富盛名的商港城市,香料是最大宗的進口產(chǎn)品,但出口里既然有了瓷器,又怎會少得了綢緞?果然,唐成回答出來后,吳玉軍嘿笑點頭不已。
揚州城內(nèi)有子城與羅城之分,蜀岡上環(huán)有深濠的曲尺形子城乃是軍政機關(guān)所在地,而蜀岡下的羅城則是百姓于商賈們的居所。
在東華門檢驗了過所后進城,唐成正式走進了這座被三條運河河道及陸上道路分隔的秩序井然的城市。
十里長街市井連,月明橋上看神仙。唐成一行四人溜達著來到了揚州城內(nèi)最為繁華的所在,最終按吳玉軍的指點在距月明橋不遠的一家客棧中投了宿處。
“這塊兒是揚州最繁華的地界兒,這家客棧也是揚州最大的客棧,客棧的門臉子你剛都看到了吧,這里面才加一個大,光是上房就有一百多間,旁邊還連著一個酒樓,后面有酒肆、勾欄,只要你有錢,住進這家客棧之后要啥有啥,都不用出門的。打聽消息再方便不過了”,言至此處,吳玉軍咂咂舌道:“他娘的也真是rì怪,要說這揚州城里賺錢的大鋪子是不少,但背后的東家?guī)缀跚逡籹è兒的都是波斯胡”。
在柜上辦過手續(xù),唐成邊聽著吳玉軍的嘮叨邊跟著領(lǐng)路小二進了客棧里面,這家客棧果然是大,圍繞著天井而建的四面樓中房子既多,客人也著實是多。
“看見了嘛,從南邊那個門樓里往后走就是勾欄,到那兒去看過之后,阿成你就知道金州……”,吳玉軍正一臉興奮的說到這里,就聽不遠處有一人笑著招呼道:“這不是吳老弟嘛!怎么也來了揚州?”。
“哎呀,是林兄,你也到揚州了,幸會,幸會!”,唐成跟著高聲寒暄的吳玉軍走過去,就見他嘴里的“林兄”是個身形微胖的四十多歲中年,服飾考究,尤其是臉上的那兩撇小胡子更是用香油順過的,油光可鑒,一絲不茍。
“還不是為了桐油生意,做經(jīng)濟營生的可不就是這勞碌命”,那林兄用尾指上長長的指甲挑了挑胡梢兒,“吳老弟莫非也是為此而來?”。
“此來揚州主要是想進些茶貨”,吳玉軍這話剛一出口,唐成心底就忍不住嘆了口氣,伏天大七月的進茶貨,這話擱誰聽了能信?果然那林兄眉頭翹了翹,不過他也沒說破什么,只笑著道:“正好愚兄在前堂酒肆里訂了席面,宴請的也都是我山南東道來的桐油商們,趕的好不如趕的巧,吳老弟并這位……”。
“噢,這是我表弟唐成,吃的衙門飯,正好這趟一起過來送公文的”。
“好好,正好吳老弟并這位唐兄弟一起過來趁個熱鬧,畢竟大家都是從山南東道里出來的嘛,啊,哈哈!”,那林兄抱拳向唐成拱了拱手,“就這么說定了,吳老弟你們且先去洗洗,稍后前堂酒肆錢塘雅閣見”。
“這人是誰,看著氣派倒是不小”。
“山南東道最大的桐油商林明林五爺,氣派還能小嘍!”,吳玉軍邊往客房里走,邊小聲向唐成解釋道:“他叔父就是咱們道里的這個”。
唐成看了看吳玉軍翹起的大拇指,“本道觀察使林白羽大人?”。
“咱山南東道除了他還有誰算得上這個”,吳玉軍臉上再沒了剛才手指勾欄時的歡快,“咱前腳剛到,后腳兒就撞上他,這兆頭……”。
唐成對此次生意寄望極大,聽說林明的來歷后心里難免也有些悶悶的,但他素來心xìng堅韌,是以也沒在臉上顯露出來,“洗洗后去看看再說,山南東道說大不大,說小不小,未必他還能一口都吃下不成?”。
進房安頓下,唐成梳洗過后,邊與吳玉軍一起往前堂酒肆而去。
錢塘閣是個大雅閣,除了擺放席面的地方之外,還空出老大一片來,約莫著是給助興的歌舞伎們準備的地處,因是大,所以雅閣里雖然已坐了七八人也不嫌擁擠。
唐成兩人是最后到的,這少不得又是一番寒暄見禮的擾攘,聽林明的紹介,雅閣里坐的果然是山南東道各州的大桐油商,其中那個身穿福字緞衫,神sè間對兩人頗不以為然的胖子該就是金州萬福來桐油鋪子的東家,剛才來時唐成聽吳玉軍說過,此人原是金州中鎮(zhèn)將府里的大管家,有這么個淵源在,唐成對他的冷淡也就見怪不怪了。
寒暄完畢坐下之后,眾人先是循例說了一陣風(fēng)月,交流了一番征戰(zhàn)扶桑姬、新羅姬的心得體會后,恰恰已是酒過三巡,至此,大家都知道該入正題了,也就放了手中的杯筷,靜等林明發(fā)話。
…………
PS:不到黃河心不死,不撞南墻誓不回!
本月還有十多天,來rì方長,興許還有反爆回來的機會,繼續(xù)求月票!
拜托了!(未完待續(xù),如yù知后事如何,請登陸,章節(jié)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未完待續(x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