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人選
    第二十三章人選
    聽了太后話里的不滿,大長公主眼中閃過一絲嘲諷:“哪里就會是二嫂一個人的主意了。二房這么折騰,還不是想將自己的兩個兒女都扶上青天,這么多年都一直被壓著,二伯想要翻身也是難免。”
    太后眉頭深皺,但她沒有再過多理會侯府里這些紛爭,而是將注意力又集中到陸珩和陸鈺元兩個身上,她看著大長公主道:“這么久,你就沒有看中的人?”語氣雖然是疑問,但是表情卻是肯定的。
    知道瞞不過母后,大長公主微微一笑,道:“這幾年,我到是挺喜歡江南顧家的二小姐。”
    就知道她不可能沒有一點打算,太后嗔她一眼,轉(zhuǎn)頭沉吟了一會,若有所思對皇后問道道:“江南顧家,二小姐,其父可是如今的江南鹽運使顧淮?”雖然后宮女子不理朝政,但對于一些世家大族的情況太后還是掌握了不少的。
    皇后想了想點頭道:“正是,母后您忘了,當(dāng)年顧淮中第的時候他的母親因得封誥命進宮謝恩,而他的妻子可不是說因為剛生了女兒不能進宮請安嗎?”
    皇后這么一說,太后也想起來了,隨即卻是又皺起了眉頭,對著大長公主道:“這顧淮,可不是江南顧家的嫡支吧?!”
    大長公主點點頭,這顧淮莫說是江南顧家的嫡支,就是旁支都已經(jīng)算是特別偏遠的。太后見大長公主點頭,當(dāng)下就有些不滿:“不行不行,雖說子謙不是靖遠侯的嫡長子,但他的媳婦也不能比那未過門的孟氏差多少,這顧氏再好,身份也夠不上。”
    在太后心里,若是江南顧氏的嫡支大小姐尚且可以考慮一番,但這顧淮只是一個旁支,雖然能力不錯,但據(jù)說和顧氏的本家鬧得關(guān)系不好,而且他是由寡母帶大,小時候家境貧寒,中第前娶的妻子也只是小門小戶出身,回憶起當(dāng)年顧母那拘束的樣子,就憑著這樣的教養(yǎng),怎么看,太后都不認(rèn)為這個顧家小姐是個好的。
    大長公主一看太后的表情就知道太后心里的不滿是為什么,她也不急,而是慢慢地將自己看好的理由說了出來:“母后,你別看這顧淮只是個正三品,但他的能力卻是不錯,憑皇兄對他的看重,將來爬上正一品絕不是難事,雖然不是江南顧氏的嫡支,但這樣的家世,也配得上子謙了。”
    見太后還要開口,大長公主又道:“而且,這顧家二小姐我也接觸過幾次,雖然母族不顯,但她的教養(yǎng)著實不錯。顧夫人為了她,可是親自請了宮里的嬤嬤來做教養(yǎng)嬤嬤,還親自把她送到了江南的春徽書院去讀書,我在江南待了那么多年,對她的學(xué)識也是有所耳聞的。”
    大長公主的一番話讓太后的臉色稍稍變得好了一點,她知道大長公主的性子,若是她真心夸一個人好,那個人雖然不是完美,但也絕對算是個極好的。
    只是太后的心里仍然有一絲芥蒂,她只不松口地道:“過了年,那顧淮想必也要入京述職,那個時候,叫他把他的女兒帶過來看看吧。”大長公主也不急,她本來就沒有想過馬上把陸珩的婚事給定下來,只是在離開江南的時候給顧淮夫人透了一個口信,等到過年之后,結(jié)果也差不多出來了。
    見陸珩的婚事暫時被擱置,太后又關(guān)心起了另一件事,“元兒的及笄禮你準(zhǔn)備怎么辦?而且,及笄禮時候,元兒的婚事也該準(zhǔn)備起來了?你可別說這個也等得起。”
    說起來,陸珩是男子,到底行冠禮也只一年,而且春闈尚未過,陸瑾也沒有娶親,他的婚事倒還等得起。但陸鈺元可不同,太后可不想陸鈺元像她那幾個姐姐一樣,拖到了18歲都還沒有定親。雖然這個世界女子16、17嫁人也算是常見,但若到了十六尚未定親就是惹人非議了。
    對于陸鈺元的婚事,大長公主到還真的有些躊躇,她久未上京,對京里的一些事現(xiàn)在還沒有熟悉起來,江南到是有些好的人選,可女兒以后也不能嫁那么遠啊!
    陸從澤這次進京十有八九會被留在京里任職,以后陸鈺元的婚事自然是落在京城里的好,大長公主可舍不得女兒遠嫁。
    太后看大長公主的表情也知道她對于陸鈺元的婚事還是有些猶疑的,太后這些年下來也替陸鈺元相看了一些好的人選,只是現(xiàn)在她沒有提出來,準(zhǔn)備等到大長公主對京城里的大概情況有了了解之后再看看母女兩是不是有共同的人選。
    現(xiàn)在,太后把話題主要放在了陸鈺元的及笄禮上:“元兒的及笄禮準(zhǔn)備得怎么樣了?”
    大長公主放下心里對陸鈺元婚事的思慮,想著前些日子顏氏送來的信上的安排,回答道:“目前贊者定的是李大學(xué)士的獨女,李清薇,有司則由大嫂親自擔(dān)當(dāng),只是這正賓——”大長公主轉(zhuǎn)頭看向一旁坐著的皇后含笑道:“由皇嫂來擔(dān)當(dāng)不知可否?”
    按理來說,大長公主的身份做正賓是最好的拉,但無奈她是笄者的母親,是及笄禮的主人,思來想去,大長公主覺得皇后是最好的人選。
    對于大長公主來說,她根本就沒考慮過這樣的及笄禮是否會過于盛大的問題,她就只覺得自己的女兒值得最好的。同樣的,聽到大長公主的邀請,太后和皇后都沒有覺得有什么不對,皇后是驚喜交加一口就答應(yīng)了。
    其實,若不是陸鈺元畢竟是靖遠侯府的小姐,太后一定會讓她在皇宮里舉辦及笄禮的。
    正賓已經(jīng)決定了,有司也是八九不離十,只是李清薇作為贊者這一件事大長公主還沒有完全確定,這是顏氏準(zhǔn)備的,還需要大長公主自己去看一看考察一下。
    此時,陸鈺元也已經(jīng)理好妝容出來了,看宮里的氣氛到是歡喜的,完全不知道剛才她的母親和外祖母已經(jīng)開始談?wù)撟约旱幕槭碌乃€十分開心地跑到大長公主旁邊道:“母親剛才和外祖母說了什么,讓,母親笑的這么開心?”
    大長公主對女兒總是格外寬容,即使現(xiàn)在的舉動有些失禮也沒有說什么,只是道:“小孩子家家的,理會那么多做什么。”
    陸鈺元不滿地撅著嘴道:“人家馬上就要及笄了,不是小孩子了。”大長公主拍了她一下道:“再大也是個小孩子。”
    旁邊的皇后看著對著大長公主撒嬌的陸鈺元,想到最近外甥入宮看自己的時候有些隱晦的話語,心里若有所思,一個想法慢慢浮現(xiàn)在心里。只是暫時,還不能透露出來罷了。
    在皇宮里用了午膳,大長公主帶著回來的陸珩和陸鈺元一起回府,陸珩在送了兩個人回府之后沒有回自己的房間,而是又轉(zhuǎn)頭去了另一個地方。
    一個房間里,趙清之獨坐在其中。但并未過多時,陸珩便推門走了進來。看見趙清之他抱歉地道:“抱歉,因為有事耽擱了一會,讓格非你久等了。”雖然南寧侯不喜歡趙清之這個兒子,但他只剩下這一個兒子在京,好歹還是把趙清之的冠禮辦的挺像模像樣的,也給他取了字“格非”,意喻格非而清之。
    這兩年趙清之的日子過得還不錯。明面上他爹他繼母不好和他過不去,南寧侯甚至開始慢慢地把一些侯府的產(chǎn)業(yè)給他打理,暗地里,三皇子的勢力發(fā)展得比想象中好,因著朝堂上大皇子和二皇子爭奪得硝煙彌漫,三皇子在中間漁翁得利,五年下來,竟是瞞著所有人不聲不響地發(fā)展了不比前兩個哥哥差的勢力,這樣算下里,奪位的機會比前世大了不止一點點。這其中,趙清之出力不少,他在三皇子心中的分量,也越來越重。
    但是,這不意味著趙清之的生活一點煩惱都沒有,最近,他就被一件事纏身。那就是他的婚事。
    柳氏失去了讓兒子上位的機會,女兒又在幾年前病逝,她在侯府雖然有南寧侯喜歡,但也漸漸掌控不了侯府了,為了不讓南寧侯死后她在侯府里被趙清之孤立,她把心思打到了趙清之的婚事上。
    柳氏的家世不顯,最多只能算是小富之家,否則當(dāng)年也不會是南寧侯的妾室而不是原配,只是她的手段了得,在未入府的時候就哄得南寧侯把她納為貴妾,后來逼死原配成功上位,上位后更是用侯府的勢力把娘家哥哥扶持上去,如今她的親哥哥在外省作為一個道員,正四品,也算是一方新貴。
    也正是因為這樣,柳氏才敢把注意打到趙清之的婚事上去。她看中的人選是自己哥哥的獨女,柳眉。在柳氏心中,如果柳眉成為下一任的侯府夫人,那她以后的日子也必定好過。不過,好歹柳氏也知道以自己侄女的身份做嫡妻是差了一點,她打的是平妻的主意,有自己在侯府幫襯,柳眉這個平妻未必比嫡妻差。
    為著這個心思,她以自己身邊無人陪伴的借口特意把柳眉接到了侯府,想讓柳眉和趙清之日久生情,同時又私下里對南寧侯吹枕邊風(fēng),讓本就因為長子長女的事對柳氏有愧的南寧侯對柳眉的事有一點點意動,明里暗里也暗示了趙清之很多次,讓趙清之煩不勝煩。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