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壽州決戰(zhàn)的臨近
就在郭煒于樓船之上一邊觀賞風景一邊和身邊親衛(wèi)議論的時候,他的議論對象一方正在發(fā)生著并不一樣的故事,畢竟郭煒沒有開全知地圖,也沒有帶回來萬能筆記本電腦或者書友群搜索引擎什么的,他從前沒有注意過的史書細節(jié),現(xiàn)在對他來說必然還是處于未知的迷霧中,除非他手下的錦衣衛(wèi)巡檢司對此有所勘查。
南唐援軍中手握重兵逡巡不前,不敢與周軍決戰(zhàn)的,其實并不是南唐的諸道兵馬元帥、齊王李景達,而是他的監(jiān)軍使陳覺,雖然他們都縮在濠州城而不是駐扎于紫金山的連珠營寨中。
南唐的監(jiān)軍使權勢是極重的,而陳覺又因為出身李璟的太子藩邸,在監(jiān)軍中尤其的跋扈,只知道一味的擁兵攬權,卻不愿意出兵決戰(zhàn)。即便李景達是李璟的弟弟,以親王之尊掛諸道兵馬元帥銜,其實也是毫無實權,前線的軍政一律決于陳覺,李景達僅僅是有一個在文件上署名的資格而已。
在壽州城內,糧草幾乎已經(jīng)用盡,牲畜也早就宰殺殆盡,剩余的食物僅僅能夠供應守城軍士們每日吃一頓稀粥的,城中百姓已經(jīng)陷入了人相食的境地。幸好周軍沒有趕盡殺絕,還給壽州城留下了外逃的道路,因此壽州百姓軍士逃亡日多。
南唐清源軍節(jié)度使劉仁瞻屢次請求率軍出戰(zhàn),和駐扎在紫金山的援軍內外夾擊圍城的周軍,以打破周軍對壽州的包圍,都不被陳覺允許。后來劉仁瞻看駐扎在紫金山的援軍不愿和周軍交戰(zhàn),又要求派南唐應援都軍使邊鎬替換他來守壽州,以便讓自己騰出手來出城與周軍決戰(zhàn),更是不被陳覺允許。在各種無能無奈的煎熬下,劉仁瞻終于憂憤成疾。
而就在這個時候,一封表章從濠州的諸道兵馬元帥行府發(fā)到了金陵,署名的固然是李景達,真正執(zhí)筆的當然是陳覺,其中意思和前面好幾封給李璟的表章都是一樣的,只不過這次的措辭語氣更加急切。陳覺在這封表章告訴李璟的,當然就是北面招討使朱元自恃收復江北諸州的大功,完全不聽元帥節(jié)制,實在有害軍令一致;而且此人本來就是后漢叛臣李守貞的門客,是為了請救兵而被迫投奔到江南來的,學的又是縱橫家的那一套學問,為人絕不可以信賴,不宜讓其領軍。
在南唐和南唐的前身吳國,像朱元這樣的南渡僑寓人士并不在少數(shù),如盧文進、安金全、李金全和皇甫暉等人都是南唐的軍事骨干,柴再用、柴克宏父子更是屢立戰(zhàn)功,不過都不被信重。李璟一方面要利用他們的軍事才干,一方面卻始終戒備著他們,像柴克宏如果不是有李弘冀全力支持的話,在常州之戰(zhàn)前就要被換將了,又哪里可能取得擊敗吳越的大捷。
連續(xù)接到陳覺發(fā)來的此類表章,不要說李璟本來就是戒備著這些僑寓將領,就是想著軍中不和導致福州之敗,李璟也不得不臨陣換將了。于是一道詔書從金陵發(fā)往了武昌,另一道詔書則發(fā)往了濠州,著武昌節(jié)度使楊守忠即刻前往紫金山前線,由諸道兵馬元帥李景達安排其替換朱元的北面招討使職任。
這個時候的李璟,是根本不會想起中書舍人韓熙載曾經(jīng)的進諫的,“信莫過于親王,重莫過于元帥,安用監(jiān)軍使”之類的話離間不了李璟對太子時期就跟隨自己的陳覺等人的信任,也加深不了李璟對李景達的信重,如果不是讓李璟更加猜忌諸弟的話。
當然,韓熙載也是南渡僑寓人士,后唐同光年間的進士,少年時就已經(jīng)聞名京洛。后唐天成元年中原兵亂,李存勖兵敗身死,李嗣源繼位稱帝,而韓熙載的父親則兵敗被族誅。韓熙載一族中僅剩下他自己得人相助,南渡淮河得以逃生,在南唐輾轉沉浮,雖然為建立南唐的典章制度多有貢獻,很多關鍵政策關鍵時刻也都有良言進諫,卻一直沒有得到大用,終于有負其南渡時立下的豪言壯語。,
后唐天成元年,那是一個春天,有個脖子上刺著一只雀兒的馬步軍使在汴口館驛碰到了一個被放出宮回家的嬪御,在這個女子的主動出擊下,汴口館驛成就了一樁美滿姻緣,這個敝衣軍漢同時有了一個美麗的妻子和一個五六歲的內侄養(yǎng)子,還得到了五萬錢的嫁妝。
后唐天成元年,那是一個春天,汴水入河口的故事?lián)Q了一個模式在潁水入淮口上演,一個三年后才能中進士的任俠青年與已經(jīng)中了進士的落魄青年在此基情告別。任俠青年名叫李谷,落魄青年名叫韓熙載,幫助韓熙載逃脫大難的正是潁州土著李谷,兩人在潁水入淮口飲酒灑淚揮別,一個立志:“若江東相我,我當長驅以定中原。”另一個同樣立志:“若中原相我,下江南探囊中物耳。”
三十多年過去了,那個脖子上刺青的馬步軍使和他美麗的妻子都已經(jīng)不在人世,他的內侄養(yǎng)子卻成了中原大地的主人,正領著兵馬試圖收取淮南;任俠青年李谷的志向實現(xiàn)了一半,他確實在中原為相了,但是他卻沒有下江南的軍事能力,僅僅負責淮南之戰(zhàn)兩個月就被召回;落魄青年韓熙載的理想則更是遙遙無期,在知制誥、中書舍人的位置上幾次升貶沉浮,不要說拜相和長驅以定中原了,就連切中時弊的諫言都常常如同泥牛入海。
這個時候,李谷正在東京的宅邸養(yǎng)病,他因為風痹已經(jīng)不能正常上朝,不過郭榮還是非常禮遇,經(jīng)常派宰相上門和他商議政務。
這個時候,韓熙載只能在私宅寄情于文章、音樂,還有指望著自己的奏章偶爾能夠得到李璟的重視。
這個時候,南唐武昌節(jié)度使楊守忠正在加急趕往濠州以接受對自己的最新任命。
這個時候,李景達和陳覺正在濠州城中不知所謂,而紫金山的連營里面眾將更是各懷心思。
這個時候,劉仁瞻正纏綿于病榻之上,而壽州城內時時刻刻都在死人,城內百姓軍士也不斷地在尋機外逃。
這個時候,李重進以下諸將正在輕松地圍城,壽州城的守軍已經(jīng)無力出擊,而周軍看到紫金山的唐軍伸出頭來就是敲一棒子過去。
這個時候,淮河中有一支船隊正伴隨著淮河北岸的行軍縱隊順流而下,他們將會越過壽州城北,一直抵達淝水入淮口那里淮河北岸的下蔡,郭榮將駐蹕于下蔡督戰(zhàn),給圍攻壽州的軍隊帶來增援和輜重,決志一舉攻克壽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