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宣諭
“五嶺之險,山高水深,輜重不并行,士卒不成列,北軍雖然屢戰(zhàn)屢勝,卻多是在中原平闊之地作戰(zhàn),并不熟悉賀州這等山區(qū),而我賀州守軍戍邊日久,可以說登山如履平地。北軍翻越五嶺而來犯我,實在是以短擊長”
賀州的府衙內(nèi),奉旨前來宣諭的龔澄樞正在對一眾守將侃侃而談,說話的基調(diào)恰恰和樂范一樣,估摸著這已經(jīng)是南漢君臣的共識了。
刺史陳守忠殷勤地陪在一旁,雖然龔澄樞這一次代表劉鋹前來宣諭,并沒有帶過來一文錢、一匹絹、一粒米,只有空詔撫諭,帶來的只有皇帝陛下的慰勉,但是他對龔澄樞仍然不敢有絲毫的怠慢。[.]
龔澄樞,那是從高祖的內(nèi)供奉官起家,中宗時得內(nèi)官重臣甘泉宮使林延遇臨終舉薦的,當今皇帝陛下寵信的兩大內(nèi)相之一,將女國師引薦給皇帝的人,女國師和女相在皇帝陛下面前對其美言無數(shù)。
這種人豈是一個小小的刺史開罪得起的?即使他兩手空空而來,那代表的也是皇帝,既然不能對皇帝有怨言,那么對龔澄樞必然就得恭恭敬敬的。
所以陳守忠心中對龔澄樞的論調(diào)不以為然,表面上卻是沒有一點特別的神情。
今天是九月初十,從九月初五獲悉周軍越嶺而來拔馮乘城、克富川縣、兵威白霞,他匆忙遣使向興王府告急,到皇帝派遣龔澄樞過來宣諭,時間僅僅過去了五天,算起來朝廷這一次的效率還是相當高的,使者身份雖然很尊貴,趕路卻還是相當辛苦的。
從賀州向興王府報信,少說也要一兩天時間,而龔澄樞這等身份的人從興王府馳驛而至賀州,怎么也得用兩天的時間,這么算過來的話,朝廷其實也就是用了一天的時間進行決策,確實可以說是近年來罕有的迅速高效。
只可惜周軍的行動一點也不慢,從道州江華縣到賀州一兩百里的官道,雖然是從西面和西南面繞著臨賀嶺過來的,卻還應該算山路,這段路正如龔澄樞所說“山高水深”,并不是那么好走的,再說沿途城寨也都駐有守軍,周軍必須得一步步打過來。
但是周軍一路攻城拔寨、鋪路架橋,硬是挺進到了芳林(今廣西賀縣北),前鋒距離賀州也就只有二三十里地了。如果龔澄樞再晚到那么一天兩天的話,恐怕賀州城早就被周軍給包圍了,那時候即使龔澄樞帶來了大批賞賜都是無用。
從周軍的推進速度和攻擊成效就可以看出來,所謂的“周軍以短擊長”純粹就是興王府那邊不掌握第一線情報的君臣們的自欺欺人,中原地帶的周軍確實不熟悉山地作戰(zhàn),但是楚地哪里會少了便山水、習險阻之民?五嶺本來就是南北兩邊共有的,嶺北的那些州郡兵在這方面根本就不會差。
“我軍只需高壘清野而絕其運糧,依山阻水而射以強弩,使北軍進無所得,退無所歸,來日自能戰(zhàn)而勝之”
無視了陳守忠的心不在焉和其他將領(lǐng)的心中不滿,龔澄樞在那里幾乎是搶著吐完了自己負責傳達的旨意,周軍的前鋒都已經(jīng)到城北了,賀州城轉(zhuǎn)眼間就有可能被周軍團團包圍,他可不想繼續(xù)逗留在城內(nèi),當然是趕緊宣諭完了趕緊撤。
“賀州應援使伍彥柔正率五萬大軍兼程而來,相信不日即可趕到,屆時就可以與賀州諸將內(nèi)外夾擊,大破北軍只是等閑之事。我還要向陛下回報賀州的軍情,今日就先告辭了,諸位立功之日,我會與陛下在興王府靜候佳音。”,
草草地交代完了劉鋹的旨意,龔澄樞也不等陳守忠等人挽留或者款待,直接就說出了跑路的意思當然,他其實還擔負著回去向劉鋹匯報賀州詳情的任務,這不能算臨陣脫逃。
看著龔澄樞一行乘輕舟自臨水順流而下,陳守忠鐵青著臉一言不發(fā),旁邊那些指揮使和都頭們可就哄鬧開了。
“呸!天使臨戰(zhàn)前來宣諭,結(jié)果敵軍兵鋒尚未來到城下,這個天使就落荒而逃了。”
那艘輕舟剛剛順流遠去,估摸著舟中人已經(jīng)聽不到岸上的聲音了,一個滿面虬髯的都頭忍不住大聲地嚷嚷起來,并且配合著開頭的那一聲“呸”,他還真的沖臨水吐出了一口唾沫。
“內(nèi)太師可是朝廷股肱,怎么可能臨陣脫逃!內(nèi)太師真的是有賀州軍情需要向陛下稟報,一般的使者定然是說不清楚的”
“就是~北軍馬上就要包圍賀州城了,這個軍情可了不得,其中詳情非得內(nèi)太師與陛下當面細說,普通的驛使怎么說得清楚?”
“這個軍情不光是需要內(nèi)太師回去親自向陛下稟報,還緊急得很呢不然內(nèi)太師也不會舍棄從陸路馳驛至南鄉(xiāng)(今廣西賀縣信都),再轉(zhuǎn)乘驛船回興王府了。南鄉(xiāng)以北的賀江與臨水那是多么湍急的河流,河道又窄容不下大船,內(nèi)太師為了這個緊急軍情可是冒著覆舟的危險呢。”
這仨卻是在一唱一和,沒有像第一個都頭那樣直接唾罵,而是選擇了這種酸不溜秋的牢騷話,這倒是和他們長相稍微文弱一些相稱。
“兒郎們在邊鎮(zhèn)戍守多年,朝廷久無賞賜,軍卒多貧乏不堪。如今北軍來犯,正是用人之際,又是內(nèi)太師親自前來招諭,俺本以為朝廷必定會大加赍賞,哪知道他就只帶了一紙詔書和一張嘴過來!”
這個指揮使卻是在為手下戍卒長年累月戍邊辛苦卻不得回報而不滿,當然,如果這一次龔澄樞帶來了賞賜,他自己肯定是要拿大頭的,所以這種不滿也不完全就是打抱不平。
“是啊本來還以為臨敵之際,朝廷多少會給軍士們一些錢帛呢,結(jié)果就連一文錢、一匹絹都沒有!”
在錢財方面的不滿,那可比龔澄樞不愿意和他們同守孤城更令人惱火。
要說龔澄樞畢竟是內(nèi)太師,皇帝的寵臣,而他們只是戍邊的軍將,想讓龔澄樞留在賀州城與他們同甘共苦,那原本就是不該有的奢望,所以對于龔澄樞的臨陣脫逃,諷刺兩句也就完了,皇帝和大臣們在京師享福,他們這些軍將在前線廝殺,那是命該如此!
但是廝殺漢們拚死賣命卻得不到相應的報償,別說是那么多年的戍邊都沒有賞賜,就連大戰(zhàn)在即的時候朝廷都吝于封賞,確實是令人寒心。
所以之前還是幾個膽大的都頭在那邊風言風語,自這個指揮使發(fā)了牢騷之后,陳守忠身旁身后卻是亂哄哄的抱怨聲響成了一片。
聽屬下們的牢騷話越來越多,聲音也越來越大,陳守忠面沉似水,終于還是低喝了一聲:“好了!吾輩的職責就是為朝廷守土,敵軍已經(jīng)近在咫尺了,現(xiàn)在亂嚷嚷又有什么用?都回去部勒士卒,好好地守住了城池。先不論內(nèi)太師的其他做法,那個援軍的事情總不會是說假的,只要伍應援使的五萬援軍及時趕來,到時候與我軍內(nèi)外夾擊,未嘗就不可以擊敗敵軍。等到熬過了這段時間,我代表兒郎們?nèi)ハ虺⒄埱蠓赓p,有一場大勝做底,總不應該”,
說到這里,陳守忠突然住口不言了,在手下眾將聽來,那是他已經(jīng)把話說盡,誰都明白眼下最急的事情是什么,然而在陳守忠自己,他卻是心中清楚,即使有一場大勝,這些戍卒們也未必就能獲得什么賞賜。
現(xiàn)在的這個陛下啊下令民間為他采珍珠,用珠貝瑪瑙打扮宮殿,或者是建造亭臺樓榭,那他是非常熱衷的;給他的那幾個女相和內(nèi)相各種封賞,他也是絲毫都不吝嗇的;即便是把城壕改造成游樂的池沼,那位陛下也是很喜歡的。
但是要他拿出一點錢財賞賜軍士,估計難度極大。
此戰(zhàn)即使僥幸獲勝,恐怕也就是應援使伍彥柔和作為守城主將的自己會獲得一定的升賞,還有少數(shù)將佐可以升官補缺,其他的軍士大概還是該干嘛干嘛,甚至越是打了勝仗,這個陛下就有可能越不在乎軍士們的需要。
不過這些想法也就是在陳守忠的腦海中過了一遍而已,他沒有對手下的將領(lǐng)吐露分毫,哪怕是他的心腹這種時候,軍心是萬萬動蕩不得的,光是他一個人動蕩一些就已經(jīng)夠嗆了,這么一點念頭已經(jīng)讓他都開始心灰意冷起來,雖然他的前景比軍士們要好得多。
同日,另一個內(nèi)太師李托在韶州的表演和龔澄樞差不太多,而刺史辛延偓幾乎就是陳守忠的翻版,至于配合他們演出的周軍,韶州道行營的大軍已經(jīng)攻下了始興縣城,其先鋒沿著湞水谷地一路向西出大庾嶺,已經(jīng)到了韶州東北三十里之處。
唯一與龔澄樞不同的就是,李托從水路離開韶州并不需要冒險乘輕舟,湞水與武溪交匯處的韶州,水路已經(jīng)是相當?shù)陌踩?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