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禮數(shù)
“雙木雙夙,鳴啼佳鵲”如此妙不可言,如果還有一縷活水滋潤,那就更是錦上添花。
剛想到此處,就見內(nèi)堂門簾一拉,一位矍鑠老奶奶打里邊走出來,手上竟捧著一個細長的空氣加濕器!
加濕器應(yīng)該是充電式,此刻正往外噴吐著一股濃郁的霧氣,像涌動的泉水,順著老奶奶掌心流淌,接著散落在半空,漸漸消失不見。
喜水已知曉,眼前這位看上去慈祥的老奶奶也是懂道之人,自己的道行怕是想瞞也瞞不住。
所有一心向道的,氣質(zhì)與普通人有差別,這個一般人看不出來,但達到一定“段位”的都會延伸一股感知,類似情敵間,一顰一笑,一舉一動,都像螞蟻搬家,有跡可循。
所以喜水見老奶奶端坐在廳前主位,上前一步,微微行禮。
嚴格來說,這也是晚輩對長輩的禮儀,只是加了道家這一層,會更顯的正式。
老奶奶見禮,微微頷首,臉上露出和藹的笑容,一幅像舊社會上海灘,鬧市里見到自己人,那種心知肚明但卻絲毫沒有浮現(xiàn)在臉上的,懷有老地下工作者的默契。
瓦狗見喜水行禮,有點不知所云,可能是禮節(jié)吧,照貓畫虎,照葫蘆畫瓢,也跟著喜水一樣,向老奶奶低頭鞠躬。
這回老奶奶啞然笑了出聲,這大高個莽莽的感覺,還挺可愛的,蠻討老年人喜歡的。
瓦狗也像二哈受到表揚一樣,咧著嘴傻笑。
不過接下來,瓦狗就直接斯巴達了,不僅是瓦狗,連喜水都暗暗的大吃一驚。
只見小胖妹的奶奶從座位上站了起來,朝站在最外邊的九未兒行了一個禮節(jié),九未兒本只想隱于眾人,見老奶奶的禮數(shù)周到,自己不能視而不見,只好也回了。
要知道,在道門中,五花八門,三教九流,各種各樣的“人才”都有……
有些用來測字算命,其實是口燦蓮花的大忽悠,有些天橋集市擺一場,口吐寶劍、布袋抓錢,說白了只是戲法,還有些畫畫道符,貼貼護咒,也不過是騙個三瓜兩棗。
真正入世的,要么大隱隱于市,要么身居陋巷,尋常人更本不會起疑,這些才是“圈子”內(nèi)的。
是”圈子“就有些規(guī)矩,有些是老祖宗定的,有的是約定俗成的,比如見面行禮,“小”的對“老”的,”雜“的對”專“的,”講理“的對”上手“的。
所謂“小”的對“老”的,講是長幼尊卑,師門順序,這個比較好理解,比如喜水對老奶奶的禮節(jié)。
而“雜”的“專”的……道門門道很多,門派也很多,從古至今,有很多大仙,無數(shù)的道觀,再加上開枝散葉和自修自傳,形成一個很磅礴的體系——
可以看成類似一方汪洋,里邊有許多物種,蝦米小魚大魚大大魚,刨去“小”和“老”,就要遵從類似食物鏈一樣的結(jié)構(gòu),蝦米向小魚見禮,小魚又要對大魚恭敬,而大大魚或者還有更大的……
最后一個“講理”和“上手”,卻真兒是字面上的含義,“講理”一般類似于保護家宅,堪輿風水,誦經(jīng)超度之類沒有生命危險的。
“上手”就像降妖除魔,維護正道滄桑,一不小心就灰飛煙滅,嗝屁玩完,所以受到點尊敬也是千百萬該,畢竟道門可沒有撫恤金一說。
所以,眼下老奶奶竟對九未兒見禮,除去第一種,第三種也不太現(xiàn)實,那就只有第二種可能了……九未兒類似大大魚,算是正統(tǒng)傳人了。
喜水之前猜過她的身份,從第一次見面在超市的魚檔那里,如果不是一類人的關(guān)系,當時根本不會多做理睬,也不會去幫她救那只小蝦。
至于后來和玉蘭老太一戰(zhàn),舉手間拿出一只“夜明蛛”,也就很說明起身份了,不過好像她也并不想解釋什么,有種“我就是白富美,我做什么你不用管”的意思。
喜水也想過九未兒的出身,一定非富即貴那種,為什么偏偏跑到這個城市角落來?如果想體驗人事,感知人間疾苦,比上一個高中有更多更好去處。
總之不可能是因為自己,喜水尋思著,自己和老渠頭還不至于吸引那么多“業(yè)內(nèi)”目光。
老奶奶在瓦狗的大吃一驚中坐回紅木椅子上,看看喜水,又看看九末兒,真是一幅青年才俊,淑女翩翩。
小胖妹也在驚訝自己奶奶怎么向九未兒行禮,而且隱隱有點不高興,介紹三人顯得有點有氣無力:“這是我奶奶,這是我同學(xué),瓦狗,喜水和她。”
一個“她”字,就把九未兒一筆帶過,如果氣量小的,肯定得記下一筆先。
“歡迎,歡迎,”老奶奶示意大家都坐,又讓小胖妹去端點茶水來:“幾位同學(xué),大老遠過來,應(yīng)該是有什么事吧。”
支開了小胖妹,說話才方便,瓦狗剛想開口,就聽見喜水先說道:“我們來,是因為你的孫女,她可能出了點事。”
這話如果從旁人嘴里說出,老奶奶肯定雖不至于一口否決,但也要調(diào)查調(diào)查,但是行內(nèi)人下的論斷,那斷不會是來虛張聲勢的。
“怎么!”老奶奶一下坐正,右手緊扳木椅扶手上的雕花龍頭,“昨天下午她自己回來的,我見她面色好像有點不對,但是診了脈,并無異常,只道是秋干氣燥,有點火熱,胖丫在學(xué)校發(fā)生了什么嗎?”
喜水正要開口,九未兒先一步又把“岫墨”燈籠提了出來,轉(zhuǎn)眼水墨畫面又一次浮現(xiàn)在燈籠皮上,喜水看著暗暗肉痛,這玩意用一次少一次,說不定都已經(jīng)絕版了。
一看到“岫墨”,小胖妹的奶奶神情立刻嚴肅起來,轉(zhuǎn)眼間那個慈祥的老太太被另外一股氣質(zhì)代替,瓦狗內(nèi)心一凜,后知后覺明白,為什么喜水要給這老奶奶鞠躬了,原來是一路人啊。
既然都是懂行的,很多繁文縟節(jié)都可以省略了,待看到最后那根飛針連線從一個胖胖女生肚臍穿入后,小胖妹的奶奶一下從椅子上站了起來,幾步就走到燈籠面前,牢牢盯著上邊的圖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