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積威
上一世蘇恒南行回來,我懶得應對,便托病沒去迎他。
平陽的信和紅葉的話倒是讓我想明白了一點——縱使我再厭倦蘇恒,也必須時常見見他,至少也得知道他都做了些什么、見了些什么、聽了些什么。不然肯定又要重蹈覆轍,不知自己是怎么死的了。
椒房殿昨日掃除時換上了水晶珠簾,今日一早便在叮咚脆響中到來。窗明幾凈,晴光入室,連日陰霾一掃而去,倒有些入夏的滋味了。
只是春雨過后,天氣難免悶熱起來。而且又到了楊樹飛花的時節(jié),滿城白絮如雪,沾衣?lián)涿妫苁菒廊恕?br/>
今日蘇恒回來,蘇恒的嬪妃們必然要聚到一起。恰又是初十,正該是她們朝見我的日子。
因為我常年臥病,又對蘇恒的嬪妃不假辭色,她們便盡量不來見我。除了劉碧君會親自來,縱使我不升殿也在門前跪拜外,其他人都只在前一日遞遞牌子。等我去拜見太后了,才踏著我腳后跟兒跟去。
蘇恒回老家祭祖后,我一病不起。宮中太后管事,這兩個多月她們便都沒在我跟前露過面了,連牌子也不遞。
但我這幾天都在太后跟前伺候著,又見了成美人,料想她們也該得了消息,知道我病好了。因此我今日還是正卯便命人開了正殿門,看她們如何應對。
卯時五刻。
殿外陽光越過格子雕窗落進來,將宮人的身形拖得柱子般長。
楊絮入殿飛揚,博山爐里香霧熏繚。
漏刻水滴滴答滴答回響。
我已洗漱完畢。
銅鏡光啞,分辨不得膚色。然而我攬鏡自照,依舊覺得自己氣色好了不少。
紅葉在背后幫我梳頭,道:“卯前成美人派人來遞了牌子,其他人現(xiàn)在還沒信兒。”
我說:“那就是不來的意思了,讓人都撤下來吧。”
紅葉便吩咐青杏兒去了。又對我說:“娘娘今日看著容光煥發(fā)。”
我說:“大約是這幾日時常走動的關系。”
紅葉笑道:“奴婢倒覺得,是娘娘心境朗闊了的緣故。書上不是說嘛,心寬體胖。”
我調侃她道:“你又看出來了?”
她笑道:“寬心總是好的。”
四面還有太后的人,她說的便不那么直白。不過也能聽得出來,她是怕今日那些妃嬪們冷落我,我心里又憋了氣。
這件事她倒盡可以放心。我重生一遭,不是為了和這些小丫頭們置氣的。她們今日來與不來都沒差,我只是想認清,如今我在宮里還有多少積威——事實上她們不來反而更好些。
又沒權勢,又讓人惦記著,那才是最危險的。
我說:“金鳳和步搖都不用戴,綰個盤髻,用花勝和玳瑁簪別上。”
紅葉遲疑道:“今日要見陛下,會不會太素淡了?”
我說:“太后和皇上都喜歡樸素。我也不愛帶太多東西。”
紅葉想了想,在我耳后左右各別了三根一尺長的玳瑁簪。
皇后入宗廟也不過佩六只長簪,這么帶出去雖花色上素淡,禮節(jié)上卻足夠了。
她如此謹慎,我略覺得慚愧,便不多說。
時間還早,我梳妝打扮過后,剛剛趕上和韶兒一道用早膳。看到韶兒在我懷里軟嫩俏皮的模樣,我心里很覺得寧靜熨帖。
韶兒對著我時,已越來越不乖巧,早先掩蓋著的小聰明和小心思也開始暴露出來。
這一日去長信宮的路上,他非讓我給他打著車簾,自己探出頭去,伸了五指撈楊絮玩兒。抓到一團,就喜滋滋的拿進來給我看。黑眼睛亮晶晶的閃爍,邀功意味明顯。
我說:“乖乖坐著,不要亂動。”他便拽著我的衣袖撒嬌,一遍遍問:“娘親,韶兒好無聊,真的不能再玩兒一會兒了?”
難得他也能對我任性,我只好陪著他一起鬧。結果被他弄得滿車廂都是飛絮,害得我噴嚏不止。
韶兒大約是知錯了,將楊絮統(tǒng)統(tǒng)趕出去,后半段路便乖巧得很。
我們到長信宮的時候,蘇恒的嬪妃竟然已經(jīng)都到了,卻沒有進殿。
她們三三兩兩的聚堆私語,聽宮監(jiān)通報我與韶兒到了,略慌亂了一陣,便迎上來。
我自然不會覺得她們聚在殿外是想等我。抬手托住成美人的胳膊,向她身后眾人道:“都平身吧。怎么不進殿伺候太后?”
為首的幾個便有些尷尬。
她們不答,我卻也明白過來,便問:“太后尚未升殿?”
幾個人的臉色越發(fā)精彩。埋怨的目光有意無意瞟向一個方向。我跟著看過去,正瞟到個穿粉色襦裙的小姑娘,嬌俏的妝容恰如一朵帶露開放的薔薇花。然而一雙水漾漾的眼睛透著羞惱,不那么惹人戀愛。是漪瀾殿的梁美人,我對她印象深刻,乃是因為她那張嘴說話帶刺實在討嫌得很。
看來這些人都已經(jīng)見過太后了。
我暗暗的嘆了口氣——她們既然已見過太后,那么我今日來的無論是對是錯,顯然都要觸霉頭了。令人無奈的是,就算明知會討個不痛快,也還是得硬著頭皮上前。
我牽了韶兒的手登上臺階。
身后嬪妃宮娥們排成兩列跟在我身后,作出皇后率領眾妃朝見太后的架勢。
可惜她們今日越過我直接來見太后,先壞了規(guī)矩。此刻厚著臉皮賴上我,已是司馬昭之心。我不戳穿,不過是難得糊涂罷了。
這群人品秩最高也不過是美人,而且還是三人并列,彼此家世、人品都仿佛,自然挑不出個眾望所歸的頭領來。但今日蘇恒回來,她們又都想第一個見著蘇恒,便來沾太后的光——蘇恒回宮自然會首先來探望太后的。
太后素來待人溫和,應該還不至于連這點方便都不給她們。但看她們無措的等在階下的模樣,顯然是給不留情面的攆出來了。我推測是哪個不小心說錯了話,攛掇著太后帶她們出去迎蘇恒。讓太后不冷不熱的駁斥了,順便就給趕出來。
太后自然不會不倫不類的給她們當槍使。一來母親出去迎兒子,讓人知道了兩邊笑話;二來劉碧君正跟在蘇恒身邊,若太后巴巴的帶了一群美人去接,不但不像樣,還會跟劉碧君生嫌隙。這都是很簡單的道理。
而連這么簡單的事都沒想到,一言說錯、連累眾人的,十有八九就是梁美人。
我才養(yǎng)好了病,還不能在日頭下久站。雖說帶領嬪妃去迎蘇恒也是我的本職,但我既然告了病,宮里又是太后管事,不去也說得過去,因此本來也打算在太后這里等蘇恒回來的。
可惜縱使梁美人說錯話時我不在場,也必然被她連累了。太后只怕不會再準人借她的東風。
我與韶兒沿著臺階一路往上。
長信殿下有七十二級臺階,鋪路的青磚上細密的雕刻著鳳凰與云海。高臺之上的宮殿宛在云端。明媚天光之下,顯得尤其巍峨和富麗。
韶兒自始至終緊握了我的手,不曾張望。他年紀雖小,卻習慣了排場和派頭,很知道這個時候該怎么應對。但我還是能感覺得出他的不自在來。
不自在就好。
這世上沒出襁褓就當了太子的,十有八九都沒熬到最后,正是因為他們丟失了鋒芒在背的感覺,太把皇帝當父親,把皇宮當成家。
我們到了殿前,太后身邊的吳媽媽正等著,卻沒有阻攔,只說:“太后娘娘今日身子乏,便不升殿了。皇后娘娘和太子殿下直接進去吧。”
因她只說我和韶兒,跟在后面的妃嬪們便有些尷尬,一時無措。
我回望了一眼,只成美人若無其事,我抬腳時,她也恭謹安靜的跟了過來。其他人見狀忙跟上。吳媽媽只略側了下眼,沒說話,她們便放下心來。
——太后寬厚慈祥的名聲,也不是白得來的。
我們進殿時,太后依舊倦倦的倚靠在美人榻上,任我們跪拜了,便招呼韶兒過去。
她將韶兒抱在懷里,便上下打量我一番,道,“皇后今日氣色看著不錯。”
我笑道:“這幾日常來母后這里走動,想是沾了些母后的福氣。媳婦兒也覺得身上好了不少。”
太后瞟著我,笑道:“你也不用哄我,我還不知道?今日皇上回來,你心里高興,身上自然就舒坦了。”
這話雖犀利,卻還真是說差了。蘇恒回不來,說不定我心里還更高興些。
我說:“皇上回來,太后高興,臣妾也高興。”
太后刻薄過我,果然又對我身后眾人玩笑道:“你們不是要去迎皇上嗎,怎么又回來了?莫不是比起皇上來,你們更喜歡在我老婆子跟前伺候著?”
看來我猜得不錯。
太后把話頭遞出去,成美人便笑著接口道:“太后愿意,奴婢自然喜歡。”
太后笑道:“你一貫都是個好孩子。”
梁美人忙也接口:“就怕太后娘娘心疼皇上,不愿意。”
這話一出口,她身旁人的臉色就全變了。
太后瞟了她一眼,不冷不熱道:“哀家自然心疼皇上。罷了罷了,你們一個個心事都寫在臉上了。我老婆子可是這么不知趣的?趕緊去吧。”
我很覺得無語,一個人能在同一塊磚頭上栽倒兩次,真不知該說她什么好。
我說:“母后這么說,臣妾無地自容。臣妾今日來長信殿,自然是伺候母后來了。”
太后道:“你的孝心我明白,有韶兒陪我就好。你跟皇上也三個月沒見了,夫妻兩個自然有的是話要說。就別憋著了,帶她們去吧。”
我自然記著,我答應過太后,要跟蘇恒說給劉碧君晉位的事。然而聽她承認我與蘇恒是“夫妻”,竟也一時有些茫然了。
直到韶兒開口:“韶兒陪著皇祖母,娘親就去接父皇吧。”
太后俯身逗弄他,“韶兒就不想父皇嗎?”
韶兒天真無邪道:“韶兒自然想父皇,可是韶兒要先陪皇祖母。”
太后目光一柔,摸了摸他的頭發(fā),笑道:“皇祖母跟韶兒一同等你父皇來。”
我默然無語。率眾人向太后跪安,離開了長信殿。</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