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三年之約
崔致遠(yuǎn)深深地吸了口氣,仰天長嘆而出。若不是那商人在身邊,他真想號啕大哭一場。無奈之下,彎身拾起船櫓,默默地向著另一方向駛?cè)ァ?/p>
他問商人可是要去金陵渡,商人說只就近停于江邊蘆灘即可。
小船摸黑靠了岸,還未看清岸上的情形,商人已然跳了上去。崔致遠(yuǎn)急忙幫他遞送船上的行李。只聽“撲騰”一聲,一件金屬硬物從包袱中掉出來。崔致遠(yuǎn)拾起一看,卻是一方漆背菱花形的小銅鏡。他拿在手中略一打量,不禁想起紫香說過多次,到了揚州想買銅鏡。想到此,心里又是一陣酸楚。
“請問這可是揚州銅鏡?”
“不錯,正是。”商人急著想走,卻見崔致遠(yuǎn)拿著銅鏡把玩不已。
“恕在下冒昧,未審此鏡可否惠讓?”
“這……”
“若承割愛,愿聞其值。”
商人略一思忖,言道:“此鏡非為出售,但蒙適才相救之恩,可轉(zhuǎn)與足下。只是這價錢……這面銅鏡在揚州市價當(dāng)在兩千……不過看在……好吧,一千文,意下如何?”
“一千文!”崔致遠(yuǎn)沒了下話,他計算著自己的盤纏,手中卻仍摩挲著鏡子不放。心里想“腰纏十萬貫,騎鶴下?lián)P州”,說得一點不錯,自己還未過江便被難住了。
商人心中著急的仍是趕路,他四下張望一番,想了想說道:
“八百文怎么樣?不行就算了。”
崔致遠(yuǎn)不再猶豫,摸出盤纏,送走了商人。他把鏡子用布包好,揣入懷中。此時雖已是囊中空空,心中卻又燃起了火焰。
掉轉(zhuǎn)船頭,他擺著櫓向江心駛?cè)ァ?/p>
浩淼的江水間,兀立著蒼舶巨大的身影,黑黑的,船影與夜色融為一體。崔致遠(yuǎn)的小船漸漸靠近,他抬頭仰望大船的船舷。忽然上面有人高喝:
“下面是什么人?”
崔致遠(yuǎn)急忙停住,向上拱手道:
“船家,打聽一下,適才可有一女子帶著個病人上船?我有東西要交與她們。”
船上的人沉默片刻,隨后說道:
“好吧,你把東西放入籃中,我們自會轉(zhuǎn)交。”
說完后,只見夜空里徐徐墜下一條繩索,上系一個竹籃。竹籃慢慢停在半空,崔致遠(yuǎn)將船擺過去,伸手從懷中取出銅鏡放入籃中。他思忖一下又向船上說道:
“相煩再轉(zhuǎn)告她們一下,收到后回個話,我就在這里等。”
籃子拉上去了,崔致遠(yuǎn)仰著頭空空地張望等待。
煙籠寒水月籠沙,一人空佇立于巨船與大江之間。不知過了多久,船上也沒有動靜,他心里焦急,身上冰冷。正彷徨間,忽聽“嘩啦啦”鐵索之聲,循聲看去,卻原來是船錨正在被從水中收起。他心中慌了,這船要起航了。一時間,船上船下聲音沸騰,人聲、水聲、鐵索聲,好不熱鬧。他駕著小船在水中盤桓,不知如何是好。
正在此時,只聽船上有人高喊:
“崔大哥,是你嗎?”
卻是玄露的聲音。他循聲望去,煙水迷茫的夜色中隱約可見玄露的身影探出船舷之外。他揮揮手叫道:
“玄露,是我!”
“崔大哥,鏡子收到了,紫香很高興,讓我謝謝你。她說,如果有緣,三年后的下元節(jié),愿與你再會于雙女丘。”
玄露朝著浩淼煙波中的崔致遠(yuǎn)大聲喊著,因為巨船啟動時的聲音實在太大了。
“我這兒有她的一封信。崔大哥你往邊上挪挪,我把它射到船艙上。”
崔致遠(yuǎn)聽畢,忙閃身。片刻間只聽夜空中“嗖”的一聲,一支羽箭正中船艙頂篷。他拔下箭一看,上面拴著一方羅帕。借著微弱的月光,可見上面題著一首詩:
君贈明鏡思悠悠,我顧明鏡映我愁。
愁來思君不見君,與君長憶雙女丘。
詩后又一行小字:
“如蒙不棄,三年后之下元日,愿再會于雙女丘龍窟中。切記,謹(jǐn)懷。香”
崔致遠(yuǎn)雙手顫抖,仰面而泣,但覺自己的淚水隨著迎面的江風(fēng)揮灑入蒼茫長天之中。巨船已漸漸遠(yuǎn)離他,啟動時激起的波浪將他的小船沖到一邊。再尋玄露,卻再也看不清了,只覺著遙遙夜空中有人在朝他招手,縹緲如同仙子,遙望恰若洛神。隱隱間,聽見玄露的呼喚:
“保重,崔大哥,后——會——有——期!”
巨船遠(yuǎn)去,水煙暗收,目光所及卻是一彎下弦之月默默掛于半空。
孤舟一葉,隨波逐流,他伴著空空的小船,不知漂了多久才靠到岸邊。步上水岸,時而仰面嘆息,悵望那半輪彎月;時而低頭徘徊,又見水中月影。正是這楚楚月子,她曾映照龍丘的石窟,她曾伴小舟浮泛江湖。如今人去船空,卻仍然月光盈盈,殊不知她一片枉然。現(xiàn)在月光下只是這一江的幽愁。
遙思長想,他心中凄凄婉婉,冥冥中回唱著那水天《月出》:
舟影星光與水痕,月出皎皎映波紋。
月歌月舞月婆娑,煙滅濤生云浮沉。
星殘如秋水,月明鉤離魂。
何怨慨不已,聊夢水邊人。
靜聽蟲叫夜深,邀來野鶴閑云。
與我扶風(fēng)共月,長醉拂曉黃昏。
何必久嘆息,嘆息有誰聞?
何必久仰望,只是月如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