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霧聚霧散
晚間,姐妹倆在房中聽見叩門聲,玄露開門見是崔致遠立于門外。他手中提著個籃子,里面是些水果干貨。玄露讓身,回頭看看坐在床邊的紫香,好讓他倆說話,不想崔致遠站在原地,似是對著玄露說:
“在下是來……道別的,哦,不,只能說是暫別。我……適才在碼頭遇見一艘商船,明日起程將去杭州。我想,我正可搭乘一程……不知,不知二位姑娘……哦,二位似乎也要去杭州,我們可在那里再會。幾日來,多蒙照顧,叨擾過甚。”
說完后,室內沉默異常。只見紫香坐在那里身子微微發(fā)抖,臉上看不出表情,只有眼睛里似乎有淚水在打轉。崔致遠此時心里捏成一團,說不出來的滋味,搞不清是后悔還是難堪。
玄露急忙說:“崔先生,哪里話,照顧談不上,只怕沒有服侍周全。先生明日起自會鵬程萬里,一帆風順。這些東西我們謝過了。”接過來籃子,向前邁了一步,做出閉門送客之勢。
崔致遠唯唯退出房間,揖手道:“多多保重,后會有期。”
玄露略一還禮,門已掩上。
他惘然若失,拖著步子走回房間,關上門呆呆地坐著。不知過了多久,聽見有人敲門,打開后,卻是玄露。她把手中的一個小包裹塞過來。
“這是你前日里常用的一些物品,我們留著也無用,你……多保重。”說罷轉身而去。
次日清晨,崔致遠收拾停當,離開房間。他在客棧走廊上逡巡許久,想再去給她們道別,卻始終不敢靠近。遠遠地看見門閉著,心里想,許是她們還在休息,就不便打擾了。嘆口氣,背上行李走出客棧,匆匆向碼頭趕去。
上船前,他抬眼去尋那條小船,心中似有牽掛。可找了半天,也未曾看見。他心里納悶,在碼頭上跑了一遍,還是沒有尋到。逢人打聽,可曾看見姐妹二人。有人說,剛剛還在碼頭,此時想必已上船走了。崔致遠急問,向哪個方向。回答說是向下游了,他心里才略舒了口氣。
清晨,雨已停,天卻還是陰的,起了一層薄霧。煙水茫茫的江面上浸泡著他失落和眺望的心。
商船開動了,他一直立于甲板上,在霧氣繚繞的江面上尋找姐妹倆的小船。一路煙波,一路尋找,然而白茫茫的天地間難覓她們的身影。漸近黃昏,天色更加昏暗,細雨淅淅瀝瀝飄起來。他嘆口氣,轉身欲進艙中。此時能感覺到心里的那種失落已變成痛苦,恰如這斜風細雨般絲絲襲來。昨日的舉動會讓我后悔一生嗎?
忽然隱隱約約從白霧中飄來一縷笛聲,若有若無、時隱時現(xiàn)。屏息傾聽,心中驚喜,不錯,正是那首《水龍吟》。他急忙又跑到甲板上,四下探望,卻仍只見一片白霧。側耳判斷,那笛聲似在前方。跑到船頭,仍尋不見什么蹤影,而且漸漸地笛聲越來越縹緲遙遠,已然聽不太清楚。他心中焦急,直欲向著江面大喊,可船頭有不少船工商人,心中的勇氣最終只化作幾縷如同自言自語般的呼喚:“紫香,紫香!”
終于,笛聲徹底消失了。他不知道,此時因為天色已晚,加上霧大,所以商船放慢了速度。
頹然地坐在甲板上,他用手捂住已經(jīng)濕漉漉的臉,不知那是雨水還是淚水。任由痛苦在霧氣的掩蓋下,肆意侵蝕自己。
船到富陽略作停頓,便繼續(xù)向杭州行去。此時天已完全放晴,富春江的景色才可看清全貌。這里的山光水色,歷來不屑于詩賦的贊美,自信秀絕于人寰。江水寬闊旖旎,兩岸錦峰秀嶺。
然而崔致遠卻全然沒有心情欣賞。他忽然想起好友羅隱描寫富春江的詩句:“遠岸平如剪,澄江靜似鋪”。當年聽到這句詩,差點當著羅隱的面笑出來。可如今真正面對這秀麗的江色,腦海中卻只想到了這一句詩。也許詩與景仍是間接的,卻與心是直接的。此時,富春江在他心中就如那句詩一樣平淡而無生氣。他所期盼的是在這平遠的江面上會出現(xiàn)一只破舊的小船,哪怕只是一點可以眺望的舟影。
忽然想起好友羅隱的家鄉(xiāng)好像就在富陽。在長安時的兩位好友:羅隱和顧云都是錢塘人。再往前就到顧云的家鄉(xiāng)了,便是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