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海軍陰謀(2)
,國勢 !
第208章 海軍陰謀(2)
在另一處寓所,同樣是一幕正在上演的談話,而主角卻是山本和西園寺公望。
在元老體系里,山縣有朋原本并不是最突出的,在黑田隆清、伊藤博文、山縣有朋、松方正義、井上馨、西鄉(xiāng)從道、大山巖、桂太郎、西園寺公望等依次排列的體系中,伊藤博文比他有更高、更強的號召力,但是,6年前伊藤被安重根刺死在中國東北后,山縣有朋的勢力開始慢慢膨脹,并最終形成了山縣派為代表的長州體系。西園寺公望是元老中最后一個,資歷也是最淺,但由于排在他前面的元老不是已經(jīng)過世就是諸如松方那樣與世無爭的人物,或者干脆就是桂太郎等聽命于山縣有朋的人物,唯獨西園寺不但個性溫和,而且反對強權(quán)政治和軍閥統(tǒng)治,因此民主派理所當然地希望他能夠扛起反擊軍方暴政的旗幟。
和西園寺一同商談的,同樣不是無足輕重的人物,他就是大偎重信。如果說在非元老、非軍方體系中藥想找出一個重量級人物,那么大偎重信便是一個非常好的代表。
在這樣一個微妙的時節(jié)拜訪西園寺,便是常人都能判斷出大偎重信的來意——為了政權(quán)和內(nèi)閣,這個人物打算有所行動,但是,這次要面對的卻是陸軍和海軍兩個集團,不要說一般的民主政黨沒有充分的實力,便是有這樣的實力,也很難捏合在一起。無論是海軍還是陸軍,除了利益,還有命令和上下級關(guān)系可以捏合在一起,即便諸如大谷這樣與體系看來格格不入的人物,也不會反對這個體系。但政黨間的關(guān)系就要錯綜復雜多了,既要考慮民意,又要照顧對手,還要想辦法采取非暴力的手段,所以,在日本這樣一個充滿封建制度殘余的國家里,不經(jīng)過徹底改造,是不會出路的。
所以,這是大偎重信來找西園寺公望的出發(fā)點,而后者,恰恰掌握著某些特殊的力量。因為,山縣有朋雖然口口聲聲效忠天皇,但他效忠的對象是已經(jīng)過世的明治天皇,對正在臺上的大正,他不但一直予以了蔑視,而且在當年大正選妃的時候都亂插了一腳,這種驕橫跋扈的態(tài)度讓大正一直難以釋懷。患有癔病的皇帝在正常的時間里,總會醞釀一些東西來敲打這個不服管教的重臣,直接的訓斥或者貶退不能解決問題,因為那根本無濟于事,最好的辦法就是,扶持一個能與山縣有朋抗衡的人物,找來找去,目標便落到了西園寺身上。
大偎重信是何等精明的人物,不會看不出其中的點點滴滴,更會對稍縱即逝的機會加以把握,拜訪西園寺,尋求后者的支持只是他邁出的第一步。
“據(jù)說……”大偎重信和西園寺已經(jīng)扯了半個小時的空談了,從茶道到藝術(shù),從書法到櫻花,鬼都知道這個人的來意,偏偏能隱忍這么久,也算是種能力。
西園寺的臉上沒有露出更多的不同,他早就斷定會有人來找他,只是,沒料到第一個人居然是大偎重信罷了,他微笑著,仿佛依然沉浸在剛才的談話中一般,說道,“有什么事還可以驚動你呢?”
“應該說,還有什么事可以讓我如此關(guān)注以至于放心不下呢?”大偎重信笑得有些過分,但臉色倏忽一變,收斂了放肆的笑容,轉(zhuǎn)而以極端嚴肅的態(tài)度問道,“滿洲的慘敗,關(guān)東州的問題,閣下究竟是如何看待?”
“我能怎么看待?我再怎么看待,也不能改變這個事實!”西園寺站立起來,忽地又坐下,“比如方才我這個起落的動作,你看見了,你能改變么?”
“你的起落,我改變不了,也不必改變,但帝國的起落,我不但要加以關(guān)心,更要用自己的力量去改變他!”
“操心的人太多了,以至于原本正常的決策都變成了陰謀……”西園寺淡淡地說著不著邊際的話,“管事的人越多,帝國的軀體折騰得就越厲害——偏偏誰都以為只有自己折騰才是正確的。”
“那么,兵敗滿洲,受困關(guān)東州的這種起落是正常么?只有這樣的折騰才是正確的么?”大偎重信言語間不無諷刺,“內(nèi)閣做了傻事,陸軍成了飯桶,海軍是一幫窩囊廢,難道這也是正確的折騰么?”
“你這個話,不應該對我說,應該在議會大廳里說,說完了,讓議員們通過對內(nèi)閣的不信任案,讓山本下臺!”西園寺很干脆,“不是沒有你折騰的空間與場所。”
大偎重信死死盯著西園寺,一字一頓地說道,“能這么簡單解決問題就不是日本了,也不是你我了……”
對大偎重信的勃勃野心,西園寺一貫以來都是心知肚明的,也正因為如此,在任命自己為元老的時刻,在不得不表態(tài)的場合,山縣有朋在他和大偎重信之間選擇了前者,因為西園寺哪怕再不贊同陸軍的主張,也不會采取過激的方式來改變,而大偎重信,完全是一個權(quán)利狂,一個可以媲美于山縣有朋的權(quán)利狂。狂人對狂人總是有著最敏感的認識,也因為如此,即便當時大偎重信和山縣有朋的關(guān)系要密切的多,山縣有朋也毫不猶豫地挑選了和自己不對路的西園寺。
既然都是不對路,那么,一個明處的敵手總要強過在暗處的對手!更何況,暗處的對手在心機上比明處之人更勝一籌。
看到西園寺對自己的話無動于衷,大偎重信也不氣惱,反而接著笑盈盈道:“現(xiàn)在,解決問題的關(guān)鍵,掌握在了你我手中,或者說,更掌握在你手中。”
“我?”西園寺啞然失笑,“你不是說我中看不中用么?”
“中看不中用”的評價,是大偎重信知道西園寺頂替自己的位置后發(fā)的牢騷,他不敢直接去面對山縣有朋——這會被長州派撕成碎片,但在背后編排一下西園寺還是做得到的。
一聽這話,大偎重信也不介意,而是戲劇性地笑著道:“所以說,現(xiàn)在是你證明自己的時候了……”
“我還需要證明自己么?”西園寺雖然資歷最淺,但也是60余歲的人物了,經(jīng)歷的故事如此之多,早就養(yǎng)成了寵辱不驚的涵養(yǎng),面對70多歲、仍然精力充沛、野心勃勃的大隈重信的撩撥,他心里平靜如水,一點波瀾都沒有漾起。
“你真是……哈哈哈。”從心底和過往的歷史來看,大隈重信和西園寺其實是有交集的,兩人在年輕的時候,都是心懷自由主義思維,力圖用民主和近代化來改造日本的熱血青年,特別是明治維新開始的當口,正是兩人相繼登上政治舞臺,大放異彩的時刻。從起初而言,由于西園寺的貴族身份【西園寺系德大寺公純家次子,幼時過繼給西園寺家,這兩家都是僅次于“五攝政”家(近衛(wèi)、九條、二條、一條、鷹司)的“九清華”家(久我、轉(zhuǎn)法輪三條、西園寺、德大寺、花山院、大炊御門、今出川、廣幡、醍醐)之一】,因此比大隈重信要保守。但數(shù)十載下來,原本就出生于權(quán)勢集團的西園寺對于爭權(quán)奪利反而沒有大隈重信來得渴求,特別是日清、日俄兩場戰(zhàn)爭之后,大隈重信更是積極投身于尋求霸道的行列,是披著民主外衣的山縣有朋,兩個人在政治理念上的分野便逐漸拉開……
尷尬了片刻之后,大隈重信使出了殺手锏:“難道,我這樣不辭辛勞的登門拜訪,等來的,就只有你這幾句話?”
“你讓我怎么說呢?”西園寺挺直了身體,從小得益于嚴格的貴族教育,雖然年逾60,他仍然在榻榻米上坐的筆直,比起更加隨意和率性的大隈重信,這點就是顯著的區(qū)別,“我認同你的目標,但絕不贊同你的手段。”
“手段是什么,重要么?”大隈重信半是疑惑,半是調(diào)侃地說道,“就說所知,你從來就不是一個拘泥于舊禮的人物,在政治改造上走得比我更遠,怎么到了現(xiàn)在,居然和我說起這樣的事?西園寺君,你如果要找個借口,也請拜托找得更有說服力一點。”
“我所堅持的理念,不正是你年輕時苦苦尋求的真理么?怎么到了晚年,頭發(fā)變得鬢白,連銳氣都墮落了呢?”西園寺的言語同樣尖刻而發(fā)人深省,“消息,我已經(jīng)都知道了,甚至,在你還不知道之前我就知道了。但是,我絕不相信你是今天才知道的……你等到今天,就是為了猝然發(fā)難,為了你的目的,你選擇了這個時機。說好聽點,叫做審時度勢,說不好聽點,叫做處心積慮……”
“在我的詞典里,這兩個詞的意思是一樣的。”大隈重信并沒有明顯的神情變化——西園寺的一切反應在他看來都是正常的。他聽到過風聲,謂此次變故,固然是海軍與陸軍傾軋的結(jié)果,但還有一層意思,便是宮里的那位希望借助西園寺來抵消龐大的山縣有朋,沒有里面的暗示和點頭,山本權(quán)兵衛(wèi)不管有多么憎惡陸軍,都不敢公然采取手段,但有了宮里的肯定和西園寺的點頭,山本就敢這么做。但山本有一個致命的弱點,那就是為了保全關(guān)東州而選擇與支那談判,在民眾心目中,這無異于投降——內(nèi)閣必須承擔責任。而陸軍固然是罪魁禍首,但不是頂在第一位的重點,反而不容易面對直接的沖擊。
因此,大隈重信的算盤打得很好,一方面利用海軍內(nèi)閣借以推卸戰(zhàn)爭責任的當口打壓陸軍,使山縣有朋不得不拿出精力來應付,另一方面,利用陸軍的反擊和民眾的不滿實現(xiàn)內(nèi)閣的下臺,然后依托陸海軍的矛盾實現(xiàn)政黨內(nèi)閣。只要陸海軍不是一個整體而且陷入對抗,那么必然不會出現(xiàn)海軍或者陸軍主導的內(nèi)閣,政黨內(nèi)閣體制便會得到鞏固和發(fā)展,而他大隈重信也可借此重返政治舞臺的中心。
只可惜,重返權(quán)力舞臺的第一站就在西園寺這里碰了壁,這究竟是為了什么呢?
難道,西園寺要親自出馬收拾局面?可他的這一套,雖然深得大正天皇的寵幸,但在日本政局中并沒有太多的市場,而且,不管看起來多美,根本不能應付眼下的局面——大隈重信可不會像某些人那樣白癡地認為支那最近的表現(xiàn)只是陸軍無能或者海軍飯桶,他從各個方面收到的信息綜合起來分析,認為滿洲攻略雖然達不到日俄戰(zhàn)爭時期日本動員的程度,但也有了7成左右的實力,如果依照戰(zhàn)前實力的估計,支那的實力還不及俄國的7成,照理說日本應該更占優(yōu)勢才對,而且日本已經(jīng)有日清、日俄兩場戰(zhàn)爭的勝利余威,從上到下都是信心百倍,以為可以將支那碾成粉末。可結(jié)果卻讓人如此瞠目結(jié)舌,不但山東先敗一陣,更在滿洲損失5個師團——虧得消息還沒有完全走漏,否則內(nèi)閣和軍方各重臣家里的玻璃窗都要體無完膚了。
在這樣棘手的局面下,新內(nèi)閣的當務之急就是要實現(xiàn)全面動員,統(tǒng)率所有持不同意見的人,對支那進行報復,關(guān)東州是否陷落無關(guān)緊要,只要最后能贏,一切都不是問題。問題是,日本現(xiàn)在內(nèi)外交困,非得有強有力的人物出面收拾殘局、挽回大勢才有希望,靠西園寺自由主義那一套,最多就是能隨波逐流、讓人無端發(fā)泄罷了。
所以,大隈重信對西園寺的態(tài)度尤為焦急,在已經(jīng)要和山縣有朋抗衡的前提下,如果西園寺不和他站在同一陣營,結(jié)果則明顯不被看好,但有一點是明確的,如果西園寺不愿意和他達成妥協(xié),則一大批亟愿在政治舞臺上更上一層樓的議員和政界精英必不愿意為西園寺效命,到頭來山縣有朋可以各個擊破。難道,非得要與山縣有朋聯(lián)合不成?
可如果上了山縣有朋的船,那才是不大不小的悲劇,只要和山縣有朋聯(lián)系在一起,哪怕大隈重信做到了首相,到頭來也是一個牽線木偶,任人擺布罷了,這絕不是他的真正祈求,沒有實質(zhì)權(quán)力的傀儡首先更是他萬萬說不能接受的。
眼看大隈重信眼里不由自主流露出來的焦慮,西園寺嘆了口氣:“我未嘗不是知道你的來意,亦甚至你的企圖……對于權(quán)力和地位,我絕非渴望,我真正焦灼的是,目前的情況變化會將我們推向一種更為極端的境地,一種真正置日本于死地的境地。如果你能回答我三個問題,我就愿意為你效勞……”
“請講……”雖然知道對方大致會說哪些問題,但大隈重信沉住氣,靜下心來聽,連這個氣度都沒有,如何能承擔力挽狂瀾的主心骨?再說,西園寺說得輕松,只是問三個問題,仔細解讀下來,必定是三個主要的條件。
“第一個問題,如何在目前的財政困境下保持擴張的態(tài)勢而又不至于陷入全面崩潰……”西園寺的神色很嚴峻,一點都不像在開玩笑。
“第二個問題,如何在不觸動英美根本利益的前提下保持對華威懾?你應該比我更清楚,支那的戰(zhàn)力絕非我們想象的那么弱小。”
“第三個問題,如何積極利用歐戰(zhàn)帶來的有利形勢而避免被支那拖進泥潭,支那拖得起,日本卻拖不起……”
這三個問題如連珠炮一般發(fā)射出來,讓大隈重信一時居然找不到話語回答。
因為,這當中三個問題是層層相扣而又無法折中的。
——在目前陸軍戰(zhàn)力對支那無法保持壓倒性優(yōu)勢的情況下,必然只有仰仗海軍的力量,但只要日本封鎖中國海域,特別是南方海域,英美的利益必然被觸動;
——既不能甘心目前在滿洲和山東的失敗,想要進行報復,又無法承受與支那進行長期戰(zhàn)、持久戰(zhàn)的后果,那就要求日軍在戰(zhàn)場上取得壓倒性的勝利,可惜,現(xiàn)在不是20年前了,一場勝利都實屬不易,更迥論壓倒性的勝利;
——在國內(nèi)財政面臨困境的局面下,繼續(xù)進行針對支那的擴張方針,根本就是財力所不能承受的,可如果迫于財政壓力停止,則非但已經(jīng)付出的代價無法撈回,還要面臨著進一步收縮的危險。雖然這次可以看做是偶然事件,但對帝國來說,最危險的莫過于停止擴張。
大隈重信一時之間是想不明白解決問題的辦法的,如果能這么容易就把這些一頭亂麻的事情理順,那豈不是說明其他人太白癡?難道還要等著他大隈重信來收拾殘局?
想到這里,大隈重信臉上一窘,低下頭去,微微鞠了一躬道:“受教了,我必當回去仔細思索,明日再行登門拜訪……”
剛剛拉開屏風門,西園寺便輕輕咳嗽了一聲,追問道:“難道,你就不想聽聽我的想法?”
“你不說我也知道,但是我堅持認為,在這個弱肉強食的世界,推行王道既不可能也無必要。”大隈重信重新坐下來,“不過,是該好好聽你說一番話,很多年都沒有聽你說話了……”
“就目前的局面,軍部的體制必須改變,否則,還有第二、第三個滿洲攻略的失敗,這次的失敗,固然有陸軍過于驕橫,海軍限制過多的原因,但歸根結(jié)底,還在于軍部的體系不能適應形勢的需要,對新兵器、新裝備、新戰(zhàn)術(shù)應對的遲緩,對支那敵情收集的不力,對自身戰(zhàn)力的判斷失當……特別是,要注重改變軍部對政治的指手畫腳。”
耳聽西園寺的矛頭直指山縣有朋,大隈重信很想說好,但現(xiàn)在不是激動的時候,生活還得繼續(xù)下去。
“對內(nèi)閣政治,除了要擺脫軍部思維以外,還要暫時收斂擴張心情……”西園寺敲擊著桌子,“心情我能夠理解,可是,餓著肚子怎么打仗?日俄戰(zhàn)爭留給日本的創(chuàng)痛還沒有完全消解,根本就不能采取自欺欺人的態(tài)度,民眾的疾苦,社會的壓力在與日俱增,妄想通過一兩場勝利尋求出路,將希望寄托在戰(zhàn)爭帶來的快感之上是極其危險的,倘若戰(zhàn)爭沒有達到預期目的,這潛伏的痛苦和壓抑會以倍加猛烈的方式猛撲過來,這次的教訓還不夠深刻么?”
“支那的問題,終究是要清算的,但不是現(xiàn)在。”西園寺?lián)u著手指頭,“甚至于,關(guān)東州都是一個燙手的山芋,我失之何妨,支那得之何益?”
前面兩個還好,聽到第三條,大隈重信“霍”地站起來,一如往日的強悍與氣勢,“好一個失之何妨,得之何益?20年前諸君的努力難道就都化為了廢墟?難道拱手相讓先輩用熱血和生命換來的成果?倘若連這樣的條件都能接受,日本還有存在的價值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