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2章 鐵路建設(shè)
,國勢 !
第042章 鐵路建設(shè)
“第一:我們既然答應接受招安,就不愿意再行劫掠,只是眼下已經(jīng)入冬,懇請先行撥付棉衣、糧食等,以顯示國防軍之招安誠意;第二:現(xiàn)在我們屬下所有之人,不管以前所犯何事,懇請一律赦免,如果藍司令怕各方面不好交待,我們大當家自己可任憑發(fā)落;第三,加入國防軍后,懇請不要用我們來攻擊其他瓢把子,大家抬頭不見低頭見,不忍下手;第四:受招安后,自然要服從命令,但由于弟兄們自由散漫慣了,難免有時會做出出格的事,只要不是原則問題,懇請藍司令予以諒解。”
“這四條倒是新鮮,你們大當家不為自己求個一官半職倒是很為手下考慮嘛。”藍天蔚笑了,“第一條,我現(xiàn)在就可以答應你;第二條,也可以答應你,只是要附加一條,如果招安后還做出傷天害理的事情,那別怪我不客氣,到時候新賬老賬一起算;第三條么,好辦,我本來就沒有這個意思,但是你們匯報些情況,把你們知道的事情和內(nèi)幕講一講不算什么吧?第四條,倒是有些難辦。這樣吧,我提個第四條,你回去再和白朗商議商議。”
“司令請講。”
“招安后,根據(jù)實際情況予以安排,身強力壯、愿意加入國防軍者,我將向國防部申請讓你們加入后備軍,接受完整的軍事訓練,在這個當中必須嚴格遵守一切條令,不復有以前種種自由散漫之情況。如果不愿意參軍或不適合參軍者,安排你們?nèi)|北墾荒,可以帶上眷屬、每家每戶分上一塊土地,只要勤勞肯干,日子也可以過得很紅火。”
張孝準補充一句:“你們河南老鄉(xiāng)很多在東北墾荒的,日子過得比在這里好多了……”
“司令。不是我多嘴,大多數(shù)人恐怕不愿意背井離鄉(xiāng)。”
“讓你們?nèi)リP(guān)外,也是為了你們好。你們這些年來,在各地恐怕也多少有些積怨,若是接受了招安,各自為生,說不定有什么矛盾和仇恨產(chǎn)生,讓你們遠去東北。可以避開這里的是是非非,對于你們何嘗不是一種解脫?至于背井離鄉(xiāng),大可不必如此感傷,東北墾荒有的是河南老鄉(xiāng),你們完全找得到鄉(xiāng)音……”
“既然如此,那我就回去向大當家稟報,看看到底如何?”
“你回去后把這層意思跟他帶到,然后讓他造個花名冊。我好準備棉衣、糧食等。另外再帶一句話給白朗:你曾是軍官,軍人當效命疆場、為國盡忠,望你切勿再猶豫!”
1913年12月7日,縱橫河南,名噪一時的白朗軍3000余人放下武器向國防軍投降。經(jīng)過挑選和自愿報名,約有800余人加入了國防軍后備部隊接受整訓,白朗被任命為少校營長,上尉副營長由國防軍派員擔任。宋老年擔任了上尉營參謀長,老萬還是干他的老本行,作了營后勤部主任。其余2000余人,在藍天蔚的安排下,也得到了妥善安頓。豫中殘余地土匪勢力,在聽說白朗投降后,引發(fā)了雪崩效應,爭先恐后向國防軍投降。藍天蔚一一笑納,并將剿匪封鎖線推進到豫南一帶,他的軍令狀如期完成已沒有疑問。
最新召開的鐵路建設(shè)會議上,眾人見到了日漸淡出政治舞臺的孫中山。自從秦時竹當選為臨時執(zhí)政后,孫中山名義上雖然還掛著國民黨總理的頭銜,但其實已不太參與政黨政治,他的心思全部都放在了全國鐵路的建設(shè)上。全國鐵路督辦一職,讓他干得很是起勁。
“在會議召開之前。首先向?qū)O先生表示敬意。這兩個月來,先生風塵仆仆。為了我國的鐵路建設(shè)跑遍了大江南北,實在是勞苦功高。”
“大總統(tǒng)過獎了,這本來是兄弟地份內(nèi)事,這兩個多月的游歷,讓我愈加明白了,中國若是要想富強,非修筑四通八達之鐵路網(wǎng)不可。”
“先生所言極是,今日的主要話題就是商談我國的鐵路網(wǎng)建設(shè)。與去年不同,去年我尚在北疆執(zhí)政,鐵路建設(shè)都是以單年為計算,現(xiàn)在既然要放眼全國,1年時間太過倉促,我擬以五年為期構(gòu)建一個大的指導方針和計劃。”
孫中山微笑著說:“我本來的那一份全國鐵路的建設(shè)計劃,謂之10年要修鐵路20萬里,現(xiàn)在看來,太過于紙上談兵,五年計劃還是要腳踏實地的為好,先聽聽湯總長地高見。”
湯壽潛也笑了:“先生的計劃,我和總統(tǒng)都已經(jīng)拜讀過了,氣魄、手筆都很大,奈何國家羸弱,現(xiàn)在還不適宜全面實施,故而……”
孫中山擺擺手:“沒事,沒事,別人一貫叫我‘孫大炮’嘛,說我愛亂放炮,我的計劃,就當是亂放炮好了。”眾人大笑,會議的氣氛頓時輕松起來。其實,孫中山之所以愿意坦率地承認自己計劃之不切實際,完全是兩個人的功勞――一個是全國鐵路協(xié)辦施肇基,另一個全國鐵路建設(shè)總工程師詹天佑,他們對于鐵路建設(shè)不僅富有見識而且更有經(jīng)驗,孫中山終究是個虛心地人,要轉(zhuǎn)變觀念也不是太難。
“五年建設(shè)的關(guān)鍵在于鐵路干線,交通部擬建設(shè)五大干線:即粵漢線(廣州到武漢)、川漢線(成都到武漢)、隴海線(蘭州到海蘭)、滿科線(滿州里到科布多)、張恰線(張家口到恰克圖),五條干線,三橫兩縱(其中川漢線偏東北往西南方,勉強算橫),總長度約18000余里……”
孫中山心里暗笑,湯壽潛剛才說自己的計劃氣魄大、手筆大,他自己的計劃何嘗不也大?但他卻不知道,湯壽潛這份計劃其實滲透著秦時竹地意思。
“粵漢、川漢鐵路已經(jīng)動工,但進度緩慢,粵漢鐵路全長2200里,分成三段:
廣韶段(廣州至韶關(guān)),全長450里。目前已修350里;
湘韶段(韶關(guān)至長沙),全長1020里余,只完成了線路勘測和設(shè)計,尚未開工,該段鐵路地勢良好,工程土方甚小,修筑不費力氣;
湘鄂段(長沙至武昌),全長730里。宣統(tǒng)三年動工,原定于五年完工,因革命打斷,目前只完工50余里……粵漢路總共完成400里,只占全長之六分之一強,本部以為,如果資金、器材到位,粵漢路五年通車不成問題。
川漢鐵路全長約2800里。自宣統(tǒng)元年動工,目前僅完成可供開行工程運料列車的線路30余里,及尚不能通行工程列車的線路(因橋梁隧道未竣工)80余里。”
秦時竹大驚:“迄今已經(jīng)五年,為何進度如此之緩?方才粵漢之緩已讓我吃驚,想不到川線尤甚。”
“稟告大總統(tǒng)。川漢線動工之時,清廷曾以我和原任青龍橋工程師顏德慶兩人共同謀劃。原本四川、湖北兩省對川漢線到底是由東向西還是由西向東修筑之意見并不一致,直到10月許才達成一致,先從東路開始。我到實地勘探過后。地勢極為復雜,我們兩人商定先修宜昌沿長江北岸至歸州段,長280多里,分十段同時施工。其中以第5段隧道工程最艱巨,當時估計大約三、四年內(nèi)可以完成。后因革命軍起義于武昌,川漢路停止,湯總長方才所言之線路,就是那兩年間修筑完成的。從技術(shù)角度來看。并沒有什么過錯,倒是川路地*情形更讓人吃驚。”
“交通部前不久查實,川路股款前后集資約1670萬兩,直接用于筑路工程上的卻很少。成都總公司和重慶、上海兩分公司撥付直接用于路工的股款只有67000兩,宜昌分公司撥付直接用于路工的股款為650多萬兩,總計約等于股款總數(shù)地40%。”
“其余款項呢?”秦時竹臉色鐵青,面上很不好看。
“重慶銅元局挪用二百余萬兩,企圖以公濟私。意在獲利。目前尚未追回。川路上海分公司所存錢莊吃利款項共計140萬兩以上(稱之為倒賬),貸與洋行買辦陳逸卿的‘利華銀行’款倒帳60萬兩。購買蘭格志火油股票485股,計價銀852000兩。此外,用以在外抵借銀兩,須公司備價29萬余兩,方能贖回。”川路公司在上海所存路款共350萬兩,倒帳竟至200萬兩,而投機購買蘭格志股票的虧損尚不在內(nèi),實為商辦鐵路過程中一段大丑聞。
“究竟何人所為?”
“直接原因是由于上海分公司負責人施典章勾結(jié)不法商人、買辦,假公濟私,投機牟利和吞蝕貪污。更深層次的原因是,四川政局不穩(wěn),商股雖然糾集起來,但無政府之有效監(jiān)督,讓小人鉆了空子。不過目前罪犯已經(jīng)懲辦,款項正在陸續(xù)追繳之中,只是數(shù)十萬之損失恐怕不能挽回。”
“政局不穩(wěn)!”秦時竹嘆了口氣,“我已派張孝準率30師入川,近期內(nèi)將戡平川亂,如果四川政局穩(wěn)定、修路資金到位,川漢線究竟幾年可以通車?”
“至少7年!”詹天佑斬釘截鐵。
“很好,5年地話應該至少修到重慶,也是一大成就。”
第三段隴海鐵路全長3380里。是貫穿中國東西的一條重要鐵路干線,西起蘭州,向東經(jīng)隴西、天水、寶雞、咸陽、西安、洛陽、鄭州、汴梁(開封)以及徐州等重要城市,止于海蘭(江蘇連云港)。
“隴海鐵路為我國向比利時貸款之項目,擬以汴洛鐵路為基礎(chǔ)(汴梁至洛陽,1909年12月竣工,全長183公里),向東、西兩方向同時相背開始修筑。去年袁世凱政府從比利時得到的隴海鐵路借款1000萬鎊,折合銀元為一億元,現(xiàn)實際到位11250萬法郎(410萬鎊)。其中,被袁世凱政府挪用1000萬元,各處損耗200萬元,實剩余工程款8800余萬。按每里3.5萬元計算,尚有資金缺口1770萬。” 北洋政府交通部與比利時電車鐵道合股公司(比、法、俄三家合股)簽訂借款合同時,所定的隴海鐵路工期為五年。開工后,由于爆發(fā)二次革命和護國戰(zhàn)爭,工程不能正常進行,比利時拒付余款。當時實際到位地數(shù)目只相當于410萬英鎊,不足總借款額地一半。
“如果資金到位,幾年可以完工?”
“不出意外的話5年必定完工。”
第四段滿科線和第五段張恰線是中俄邊境沖突后所提議地向各國貸款之項目,先期修筑張家口至庫侖段,總長度超過1萬里。
詹天佑沉吟片刻后說道:“單純從技術(shù)難度說,滿科線和張恰線地問題都不大,方才總統(tǒng)也已指出,此兩路的工程借款基本募集完畢,俄國占一半,其余一半為英、美、法、德、日五國分享。唯一的困難在于物資保障,此兩段鐵路,大多位于人煙稀少的不毛之地,光是數(shù)萬人之飲食、衣物都難以直接從當?shù)孬@取,非得千里迢迢從后方運來。因此,這兩段鐵路絕無同時開始、分段修筑的可能,只能依托現(xiàn)有鐵路,慢慢向前推進。若是放在江南地帶,此等鐵路雖然有10000里之數(shù)目,五年內(nèi)必然修好,若是放在塞外,恐怕要翻上一倍。”
“10年能完成否?”
“我不敢打包票,只能說盡力而為。”
“另一個因素在于此線人煙稀少,經(jīng)濟價值不大,縱然修了鐵路,將來無法落實收入,難啊!”湯壽潛嘆了口氣,他曾任浙江商辦鐵路公司總經(jīng)理,深知經(jīng)濟價值對于當時中國鐵路修筑地重要意義。
“我之所以如此著急修筑兩條蒙古鐵路,乃是為國家領(lǐng)土主權(quán)考慮。中、俄邊境沖突,去年雖僥幸戰(zhàn)勝、俄人束手,但實際上依舊對我領(lǐng)土主權(quán)虎視眈眈。蒙古地處偏僻,倘沒有完善之交通,何以為繼?經(jīng)濟價值或許不大,但國防價值不菲,一旦邊疆有事,有此等鐵路,不知能節(jié)省多少人力物力。”
“我贊同總統(tǒng)的主張,恰張鐵路修筑完成后,加上京張鐵路、京漢鐵路、粵漢鐵路三段,等于我國北起恰克圖南到廣州之南北大動脈建成,堪稱中國今后發(fā)展之脊梁,無論有何困難,一定要全力以赴。”孫中山全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