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第七回
這日黃昏,太后與皇帝來請安,太皇太后說起:“七月十五就是娜仁生辰,我琢磨著,就在慈寧宮里,咱們幾個(gè)熱鬧熱鬧,到底過了生日就十七的人了。”
太后道:“何不在御花園里多辦兩桌,熱鬧熱鬧。”
“規(guī)矩呢?”太皇太后笑吟吟晃著團(tuán)扇一指她,康熙卻道:“也好,近日聽聞宮外戲班子錦湘樓排的《龍鳳呈祥》極好,不如讓他們進(jìn)來,也讓皇太太和皇額娘開心開心。”
“只怕到時(shí)不開心的人也有了。”娜仁端著一個(gè)海棠花式的小托盤進(jìn)來,上擺著一個(gè)凈白如意云紋蓋盅兒,身后三個(gè)宮女俱是如此,又有捧著點(diǎn)心碟子的。
娜仁將蓋盅奉與太皇太后,笑吟吟掀開:“老祖宗您胃口不好,今兒燉的湯清淡些,百合、嫩藕、荸薺、紅棗、枸杞幾樣燉湯,又怕太素了,用的野雞脯子肉撕進(jìn)去,保準(zhǔn)一點(diǎn)油星都沒有,卻不清寡,快嘗嘗。”
太皇太后依言嘗了,入口清甜微微帶著咸香,一路落胃并不油膩,果然不錯(cuò),便點(diǎn)點(diǎn)頭,心中很是熨帖,又嗔娜仁道:“一日日,只在湯羹上下功夫,我這把老骨頭,你再精心又能好多少年?”
“老祖宗這話好沒道理。”太后與康熙忙開口勸慰,康熙故意嘆道:“孫兒如今也是沾老祖宗的光,才能有這一口湯喝,今兒我是來了,往日我若不來,可沒有這一口好的。”
太后忍不住一笑,白他一眼:“偏你沒道理,往日也沒少往乾清宮送去。”
“可不是。”太皇太后看著娜仁在太后下手坐下,笑道:“娜仁丫頭,人家看額念你不惦記他呢,往后可得多掛心吶。”
娜仁故意唉聲嘆氣:“再沒有這樣的道理了,養(yǎng)在老祖宗身邊,服侍著老祖宗,還要服侍老祖宗的孫兒不成?”
“那可是你未來的男人,你不顧著他……”太后一時(shí)嘴快,娜仁用出畢生演技逼出兩頰緋紅來,嗔怪著道:“太后!您就饒娜仁點(diǎn)好吧,快喝湯!今兒備的小點(diǎn)心里有一味肉松魚糕,配這湯極好,您快嘗嘗。”
太皇太后笑吟吟坐在上首,康熙倒沒覺什么,隨口道:“皇額娘您快別說了,仔細(xì)把她惹惱了,明兒連著一口都沒了。”便又說起戲班子的事兒。
太皇太后卻搖搖頭:“且算了,娜仁說的有理,她的生日,搞出那樣大的陣仗,外頭人不定怎么議論紛紛呢,讓未來皇后知道也不好。”
這一茬算是過去了,康熙略覺失落,娜仁側(cè)身的空檔白他一眼,等太皇太后飲湯畢了要去誦經(jīng),太后跟著過去,娜仁有話與康熙說,便略頓足。
“你要哄人家開心,偏生拿我做筏子。”娜仁嘆道:“果然,即便這自幼一處長大的交情,也比不過人家嬌俏可人。”
康熙也咂摸出滋味來,道:“朕也是一時(shí)沒想到這兒罷了。阿姐莫惱,待生辰之日,朕補(bǔ)你一份大禮如何?”
娜仁回身看他:“什么樣的大禮?”
“前兒宮里人搗騰先帝私庫,尋出些好東西來。”康熙比了比小指的指尖:“小拇指尖大小的南紅瑪瑙珠子,都是打磨好的,顏色殷紅,整整一匣子,讓內(nèi)務(wù)府加了背云,串一串十八子戴著玩,別的還能鑲嵌些頭面,豈不好看?”
娜仁這才慢悠悠點(diǎn)點(diǎn)頭:“聽著倒是不錯(cuò)。”
“何止聽著不錯(cuò)啊。”康熙笑道:“那是當(dāng)真不錯(cuò)。”
這邊倆人和解了,娜仁命人取出一個(gè)食盒來,道:“肉松魚茸糕并藕粉桂糖糕兩味,都是好克化的,另有一碟子炸的腌肉餅與藕夾兩樣,內(nèi)務(wù)府新送來的頭茬嫩藕做的,帶回去晚上讀書當(dāng)宵夜。雖然讀書學(xué)習(xí)緊要,學(xué)著看折子緊要,可身子更緊要。”
又命梁九功:“看著你主子,縱然天兒還熱著,日頭落的也晚,但晚睡早起終究不是正道,熬夜最耗心血,傷的是身子。”
“都知道了,阿姐放心吧。”
“奴才知道,格格放心。”
把這祖宗送走了,娜仁回身循著廊子慢騰騰往正殿耳房的小佛堂走,蘇麻喇就在門口等她,見她過來拉住她的手,道:“不忙,有人來回事兒,耽擱了,咱們娘倆在這兒等等。”
娜仁略有些驚訝:“這會子誰來回事兒?”
“是為漠北蒙古巴林部郡王的婚事。”蘇麻喇道:“就是遏必隆大人家大格格所許的哪家。”
“不是前兒懿旨親賜已經(jīng)定下來嗎?怎么這會又論起來了?”娜仁道。
蘇麻喇嘆道:“是她家大格格忽又出了什么事,這會是老祖宗的人在里頭回話,等明兒個(gè),就是遏必隆夫人親自進(jìn)宮請罪了。”
娜仁瞪圓眼睛:“莫不是……私奔了?”
“我的格格呀,您這日日腦中都想著什么呢。”蘇麻喇實(shí)在是無奈,好笑道:“倒也沒這么嚴(yán)重,我聽著,好像是忽然要死要活的不嫁了,聽說都上吊了呢,這婚事是成人之美的好事兒,人家姑娘不樂意,也不能強(qiáng)壓著拜堂。好在這懿旨出去沒兩日,快馬加鞭的,也能追回來。”
她嘆道:“當(dāng)初這婚事也是他鈕祜祿家歡歡喜喜應(yīng)下的,如今又是他鈕祜祿家的姑娘不嫁了,可真是……”
娜仁仔細(xì)聽著,心中萬般感慨。
這鈕祜祿家的大格格以前沒仔細(xì)看過,沒想到還真敢鬧、能鬧、還鬧出結(jié)果了!
真乃奇人也。
最后這婚事當(dāng)然是解除了,鈕祜祿家這位奇女子大格格被送到京郊尼姑庵里吃齋念佛兩年,遏必隆大人身居輔政大臣,他家的格格,兩年之后又是一條‘好漢’。
不過也得遠(yuǎn)嫁了,畢竟這應(yīng)下了撫蒙,太皇太后懿旨賜婚又悔婚,嫁在京里豈不是打太皇太后的臉嗎?
也不知,這位大格格算不算得償所愿了。
十五這日娜仁生辰,一早兒被眾人簇?fù)碇嵯锤拢诿鏖g兒太師椅上坐了,瓊枝帶人給她磕頭,烏嬤嬤也旁邊福身道:“長生天庇佑,咱們格格十七了,以后萬事沒有不順?biāo)臁⒉环Q心如意的。”
金珠銀珠格外傷悲,大家起身后,二人又齊齊給娜仁磕了個(gè)頭。
“格格……您別攔,這是奴才們在您身邊,陪您過的最后一個(gè)生辰,給您磕的最后一個(gè)生辰頭了。”
金珠淚眼婆娑地道:“愿您年年歲歲,萬事如意,日后兒孫滿堂,福壽安康。”
銀珠道:“愿您得如意郎君,歲歲安康,日后小阿哥連著串的生,兒孫媳婦們沒有不孝敬的!”
“這都什么賀詞啊。”娜仁聽著只覺啼笑皆非,自己親自扶她們起來,道:“只要你們以后在宮外能好好的,我在宮里又有什么不好的呢?”
瓊枝笑道:“這也是真情流露,是金珠銀珠的一片心意啊。”
娜仁在暖閣炕上用過奶茶與幾樣點(diǎn)心墊了肚子,漱口后便往正殿去。
一出偏殿門,就見蘇麻喇站在正殿廊下等著,一看到她就微微笑,一欠身道:“格格生辰吉樂。愿咱們格格萱花挺秀,歲歲無虞。”
“可不敢受您的禮。”娜仁忙快步走過去扶她:“您這一拜,可不是祝賀晚輩,是折煞晚輩了。”
蘇麻喇笑著拍拍她的手,挽著她的手往里走:“太皇太后卯初刻就躺不住起來了,佛堂里燒了香,又讓人預(yù)備著磕餑餑頭。今兒前頭休沐,皇上來得也定然早。”
娜仁進(jìn)了正殿一看,果然太皇太后就坐在里間炕上拈著念珠,眼眸微闔,一聽她進(jìn)來的聲兒,睜眼打量她。
今兒過生日,娜仁被烏嬤嬤催著穿了身喜慶的,朱紅攢珠繡金絲海棠的圓領(lǐng)氅衣,內(nèi)里搭月白立領(lǐng)暗花襯衣,頸上系著蔥黃絲帶,結(jié)著大大的蝴蝶結(jié),絲滑柔順地垂下,絲帶嘗嘗地直落到裙子下擺,綴著的珠玉在行走間流光浮動,很是好看。
頭發(fā)也盤了少女結(jié)的圓滿髻,簪著一支赤金海棠花托嵌瑪瑙珠子的步搖,另有兩只小米珠穿成的珠花,耳邊是米珠串墜著瑪瑙珠的耳墜子,底下金絲掐成的花托在照進(jìn)來的日光底下也很是好看,更襯瑪瑙殷紅的顏色。
“好!今兒這身打扮好看。”等娜仁進(jìn)來磕頭,太皇太后親自傾身扶住她,笑呵呵道:“又長了一歲,以后可得健健康康平平安安的,我才對得你阿布麥母。”
娜仁輕笑聽著,太皇太后又見她腕子上是一串珊瑚珠子,也是赤金花絲包裹著的,很是好看,便道:“這定是你阿哈打南邊尋來的新鮮花樣子,他就你這一個(gè)妹妹,什么好東西都給你送進(jìn)宮里來。”又道:“這絲帶結(jié)得好,我看京里那些閨秀這樣打扮,可就是沒有咱們娜仁俏皮。”
烏嬤嬤在旁笑呵呵道:“老祖宗您再繼續(xù)夸下去,我們格格臉都要紅透了。”
“本來說的就是實(shí)話。”太皇太后自打娜仁進(jìn)殿起臉上的笑容就沒有一刻落下的,拉著娜仁親密地坐在炕上,太后進(jìn)來時(shí)見到的就是這樣的場景。
“哎喲喲,可真是親近啊。”太后嘆道:“我這一大早起來,就為了來給某人過生。你說今年啊,是我上趕著來給某人過生,明年某人過生是不是就要給我磕頭了?”
娜仁的回答是一頭栽進(jìn)太皇太后的懷里,扯著太皇太后的衣帶嬌嗔道:“老祖宗您看!太后又打趣我。”
“好好好,老祖宗給你做主。”太皇太后忍俊不禁,強(qiáng)忍笑意瞪了太后一眼:“還不坐下。這一進(jìn)來就打趣娜仁,真真討厭。”
太后哀嘆道:“您倒是與她成了一國的,我卻成了壞人了。”
如蘇麻喇所說的,今兒前朝休沐,康熙來得很早。
祖孫三代人燃著達(dá)子香、掛起幪子磕了餑餑頭,磕頭畢后,太皇太后帶著太后與康熙親自端起那六碟各色餑餑擺到炕桌上,太皇太后笑道:“咱們娘四個(gè),也不往那頭折騰了,就在炕桌上吃。娜仁過來,在我身邊坐。”
娜仁忙道不敢,磕餑餑頭的講究,磕完頭家人分吃擺著的餑餑,她坐到太皇太后身邊算什么話。
康熙卻道:“坐吧,今兒你生辰,朕讓一讓你。”
他是刻意把話岔到座次上去,若為尊者論,坐在太皇太后身邊的應(yīng)該是他。
“坐吧。”太皇太后拉住娜仁的手,吩咐:“傳膳吧。烏云珠、玄燁,都坐吧,今兒家宴,不要拘束。”
娜仁見太皇太后如此堅(jiān)持,心里也大約明白她為何如此,又是無奈,心又忍不住軟了下來。
幾百年前的異世能有人如此真心為她考慮,甚至還有千里之外的家人對她牽掛萬千,她是何等的幸運(yùn)啊。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