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第60章
除了對蝦的解剖之外, 另外兩項實驗操作考的是提取口腔上皮細胞進行基因分析和植物組織觀察, 這次復賽不管是理論考還是操作考, 總體來說難度偏上。
好在決賽分數(shù)線是成績出來后按比例劃定的, 就像高考后劃定分數(shù)線那樣。并沒有一百分滿分, 六十分及格通過的那種情況, 當然, 總成績也不止一百分。
在初賽時,瑞英好運的九人都進了復賽, 可是到了決賽就剩下四個了,但這樣的比例已經(jīng)不低了,要知道, 一些學校參賽的考生全軍覆沒。
決賽在初賽下周五早上8:30開考,考點不變。第一天考理論,第二天8:30-17:30進行為期一天的操作考試。操作考試微觀部分是生物化學實驗:sod酶活測定,還有細胞遺傳:玉米糊粉層遺傳分析;宏觀部分如復賽一樣, 依舊有動物學實驗,不過這次是文蛤解剖。
決賽結束之后,就是相對漫長的等待期,一些考生成績不出來坐立難安, 特別是那種估分后不確定的。宋如一已經(jīng)回學校上課了,她臉上平靜的樣子和另外幾位偶爾會露出忐忑之色的考生不同, 壓根讓人看不出什么來。
別的班不說,一班有選擇國外頂級名校的不少,也就當她出去參加了一次普通的比賽, 最多也就清華北大,連水花都沒有飄起。黎素已經(jīng)保送了,只要不過分,老師一般也不會管她上課干什么,其實她不來上課都沒關系。
但是她還是很乖巧的,不止留在學校里,還從不遲到。上課就算不聽講,最多也只是做做數(shù)學題,偶爾畫兩張素描畫,就算和人說悄悄話,也只是拖宋如一同學下水。
黎素畫了自家兔子的簡筆畫,放下筆后把頭側在胳膊上,看著宋如一問:“如一,你們生物競賽的成績什么時候出來?”
“不知道,我沒有注意過,”宋如一低著頭寫字,一縷頭發(fā)垂在身前,伸手把它撥到耳后,黎素終于看清楚了她在寫的是什么,但是上面的每一個字她都認識,為什么連起來讀就不懂了呢?
前幾行寫著:夫人神好清,而心擾之;人心好靜,而欲牽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靜,澄其心,而神自清。
雖然大概能猜到一些,畢竟那么多心和靜字,但是這堂不是數(shù)學課嗎?于是她問:“這是什么?”
“道教十三經(jīng)里的《清靜經(jīng)》,當初剛買的時候覺得沒什么用,后來發(fā)現(xiàn)還挺有意思的。”
黎素:“……”要不是真的知道宋如一信奉道教文化,差點就要以為她和那些裝13的學長們學弟們一樣,故意的了。
原本黎素也不知道有人裝13會如此清奇,直到她有一天在餐廳聽到一個初中部的男生說過這樣的話:“我也不知道我怎么回事,但是我就是不能吃帶菜的蔬菜,會很難受。”
一開始她沒理解這話什么意思,后來在那位初中的學弟和幾個學妹交談之后,才發(fā)現(xiàn),這個是根據(jù)蔬菜的名字來規(guī)定的,比如說青菜、白菜、菠菜這些名字里有菜字的,他就不吃,然后西紅柿、蘿卜、冬瓜之類的蔬菜,他就能吃。
聽到這些對話的黎素風中凌亂,還問過坐在身邊的宋如一:“真的有不吃帶菜字的人嗎?”
她記得宋如一當初是這么回答她的:“不知道那位學弟吃不吃西蘭花,但我想必他是不吃的,因為西蘭花又叫綠花菜,也是他的過敏源之一。”
黎素看著隔壁桌學弟盤子里的西蘭花,陷入了沉默,她想,宋如一肯定是故意拿這個舉例子的。
雖然很大的可能是假的,但是有人就是愿意用這中‘特立獨行’的方式顯示自己的與眾不同,居然還有小女生人崇拜,讓那些真的都顯得假了。宋如一喜歡道教文化也算特立獨行,好在她沒有宣傳的人盡皆知,學校里知道的也就他們四個。
明彥一開始不太了解的,但是自從他連續(xù)幾年都從宋如一手上收到同一種生日禮物之后,再傻也知道一些了。
宋如一沒有看她的同桌,她只是說道:“不要想一些奇奇怪怪的事。”
黎素臉紅了一下:“誰想奇奇怪怪的事了?!”
宋如一只是瞄了她一眼繼續(xù)低頭寫自己的字帖,黎素立刻就心虛了,她轉而問:“對了,你是正一派弟子還是全真派弟子。”
黎素在知道室友信奉道教之后,這幾年還是了解過一些的。更重要的是,她雖然經(jīng)常說要相信科學,可對方給她的符,好像真的有用一樣。
就算是心理作用,也太靈了,要不是這種拿不出證據(jù),還能安慰一下自己是錯覺,她的世界觀早就破碎了(其實現(xiàn)在也已經(jīng)搖搖欲墜了)。宋如一沒有回答,她小聲的抽著氣道:“不會是全真派吧!”
下課鈴聲剛好響起,宋如一放下了手中的筆,對黎素說道:“你等一會兒?”然后拿出手機開始搜索正一派和全真派的區(qū)別。
黎素一臉莫名,不知道為什么要等一會,差不多兩三分鐘,宋如一放下了手機,對她道:“我應該是正一派的。”
黎素松了一口氣:“那就好,你這么虔誠,我真怕到時候你出家當?shù)朗咳ィ衣犝f全真派要獨身,素食,穿道裝,住宮觀,正一派就和普通人差不多了。”
宋如一若有所思的看著黎素,黎素看著她的眼神,低頭打量了一下自己:“怎么了,我有什么不對嗎?”
“素素,你知道明彥是校學生會的主席吧。”
“我知道啊。”
“他們校學生會好像挺缺人幫忙的,我之前還看到他在發(fā)火了,因為有幾個社團人數(shù)招不滿,好像要取消了。”
黎素弱弱的說道:“我們高中部本來就沒多少學生,高三的學長和學姐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很多出國了,招不滿是正常的吧。”
“是啊,但是我要說的重點不是這個。”宋如一道。
“重點是什么?”
“重點是明彥在學生會好像挺忙的,你要不要去幫忙?而且他不是要準備申請劍橋大學嗎,應該更加抽不出手顧及這里了,我真怕他的申請出什么差錯。”宋如一語重心長的對她道:“你也不想明彥失敗的對吧!”
“可是那對他來說不難……還是難啊?”黎素接下來要說的話在宋如一的目光下敗退的,她心里有點慌,以前從來沒有想過和學生會扯上關系啊,在里面要和很多人交流的吧,有點害怕。
她最后道:“那,那我去問問他需不需要幫忙。”
宋如一滿意的點點頭,就是應該這樣,省的每天閑的東想西想。
明彥對黎素的來意很驚訝:“你怎么會考慮到這一點的?”
“是如一跟我說的,她說你在學生會很忙。”
明彥對兩個好朋友如此上道很滿意,他支著下巴看著黎素道:“我看看你能夠干什么?”
十分鐘后,明彥依舊沒有開口。
黎素,黎素委屈的眼淚汪汪。
明彥看到了,尷尬的咳嗽了一聲:“那個,主要是學生會的職務都是大家評選出來的,我也不能隨便安插,這樣好了。”他站起來拍了拍黎素的肩膀:“你就當我的私人助理。”說著他眼睛一亮:“對啊,你數(shù)學好,以后有什么報表拿過來,你先看,要是有什么不對,就直接告訴我。”
“私人助理?”黎素呆呆的重復了一遍。
明彥點點頭:“對,私人助理。”
周末回到黎家,黎素宣布自己在學生會任職了,黎家沸騰了,上一次黎家這么沸騰,還是她要參加演講比賽的時候。連數(shù)學競賽都沒能讓他們波動一下,這可是學生會啊,基本要求是德、智、體全面發(fā)展的學生才有機會成為里面的干部。而且要上能溝通學校,下能聯(lián)系同學。
當然,不管現(xiàn)在學生會在某些學校變得如何負面了,但是瑞英還是靠譜的。黎爺爺對孫女慈祥的問道:“怎么現(xiàn)在進學生會啊,現(xiàn)在都快期末考了,你在里面擔任什么職位啊?”
黎素:“學生會會長私人助理。”
黎家人:“……”學生會會長這么厲害,還能有私人助理?
“你們學生會會長是明彥那個孩子吧?”楊女士問道。
黎素點了點頭:“是的,他最近挺忙的,我就去幫忙了。”
“所以是私人幫忙?”
“是啊。”
大家聽了都有些失望。
黎素鼓著臉:“怎么?看不起私人助理嗎!”
“沒有,沒有,怎么會呢?好朋友相互幫忙是應該的,你交的幾個朋友都不錯。不過幫什么忙啊?”
“統(tǒng)計遞交上來的報表,然后看看有沒有錯誤。”
黎家人:“……”
然后他們紛紛開始轉移話題,黎爺爺:“上次聽你說如一那孩子參加全國中學生生物競賽了,考的怎么樣啊?”
宋如一決賽回學校后,不少人問她考的怎么樣,感覺如何,可是她是多么誠實的一個人啊,每一次都是直接回答感覺還不錯,考的還行。她自覺回答的非常謙虛了,但是另外三個進入決賽的考生信心都不足,估分也不高,然后就有人盛傳宋如一這次一等獎穩(wěn)了。
連班主任都親切的對著她問話:“你理論考估分多少啊?”
宋如一回望他:“我沒有估分。”
班主任:“那那些謠言是怎么回事?說你肯定有一等獎的。”
宋如一慢吞吞的說道:“我之前不知道有這個謠言,現(xiàn)在知道了,不過沒關系,老師你不要擔心,我覺得我拿一等獎應該沒有問題。”
班主任的臉色緩和了一些:“你有這個把握就好。”
等她離開了,辦公室里一個高一的老師就道:“沒有估過分就說一等獎沒問題,你班上這學生態(tài)度有問題啊。”
班主任笑瞇瞇的沒有說話,另外一個老師說:“你剛來我們學校,有一些學生的情況你不了解,那位宋如一同學是個天才,就是有些不上進,和他們班的那個叫喬銳的一模一樣。”說著她嘆了一口氣:“別人看著都替他們著急,好在對未來的規(guī)劃還算靠譜,方向也明確。”
新來不到一年的老師好奇了,立刻開始詢問,老師們愉快的八卦時光就開始了。
另外一邊明彥則在生氣:“到底是誰在胡說八道,生物競賽的成績都沒出來,就胡亂傳播謠言了,不知道造謠會構成誹謗罪嗎?”
喬銳提醒他:“要情節(jié)嚴重才行,比如網(wǎng)絡謠言瀏覽次數(shù)達到5000次以上,或者被轉發(fā)次數(shù)達到500次以上。”
明彥被他噎了一下,最后一甩袖子怒道:“你是站在誰那邊的,而且我這不是在擔心宋如一嗎?謠言都傳成這樣了,她要是沒有拿到一等獎怎么辦?!”
“哦,我之前拿了一份生物競賽決賽的題目,讓她重新做了一遍,對照答案后是滿分。所以,”喬銳看著他道:“這個一等獎,還真沒有什么問題,除非她在操作考試上遭遇滑鐵盧了。”
他又道:“但是我問過我們學校操作考和她在一個實驗室的考生,她的操作也沒問題。”
明彥:“……”
過了半響后,他覺得不對,問:“這考題不是不能拿出考場的嗎?而且也不公布,你怎么知道的?”
“你忘了進入決賽的有四人嗎?他們考試結束后背下來的,后來宋如一重新寫的時候,還指出了有幾道他們記錯了。”
明彥:“……”
不是沒有估分嗎?這又算是怎么回事。
宋如一:只是喬銳給了她題目讓她再做一遍而已,她并沒有去對過答案。但是她確信,除非她拿到的考綱的要點有印刷錯誤,否則她的回答就是標準答案。
還好同學們沒有多問一句,不然聽到她這樣自信的回答,謠言估計就要換一種更加過分的版本了,她很不解:“為什么素素之前參加數(shù)學競賽的時候,沒那么多事呢?”
喬銳最近總是喜歡分析,宋如一覺得他可能是經(jīng)濟學的書看的太多了。就聽他道:“第一,高三那位學長的事剛過去不久,畢竟大家都沒見過腦回路像他一樣如此清奇的人,還挺感興趣的。”
宋如一驚訝:“你居然會諷刺人。”
喬銳沒有答,接著道:“第二,另外幾位生競的考生,考試結束之后太沮喪了,他們來問過你,你回答考的還可以。而后他們提到生競這個話題,都會提一句你考的還不錯。”
“第三,你的確表現(xiàn)的很自信。”
宋如一咬著吸管,自言自語道:“我怎么覺得你說的這些原因,都很主觀呢。”
“可是我覺得很有道理。”黎素表示贊同。
明彥道:“在日心說出現(xiàn)之前,地心說大家也覺得很有道理。”
黎素托腮:“是嗎?”
“但是我覺得都是我們在瞎操心,你看看宋如一本人,一點都不著急,好像跟她沒有關系一樣。”
宋如一問:“你會擔心自己進不了劍橋嗎?”
她這話一說出口,黎素就想起了那天課上關于遭遇滑鐵盧的話題,伸出手按照了宋如一的手背,想要提醒她不要繼續(xù)往下說了。
但是誰都沒有察覺到她這動作隱秘的含義,只有喬銳看了她的動作一眼,而后就收回了視線。
黎素:“……”
明彥充滿自信道:“怎么可能?”
宋如一意味深長的看著他:“是啊,怎么可能?”
“好吧,你很有自信,”明彥不管了:“怎么都是競賽,生物出成績就這么慢,你們應該投訴一下。”
這話剛說完,下午就有人來告訴宋如一,可以查分了。生物競賽和數(shù)學競賽不同,生競的理論與實驗分數(shù)比例各占50%,并分別根據(jù)總分按照t-score計算(t-score=50+10(x-m)/sd)是一個比較復雜的計算過程。
而且t根據(jù)試卷內容,有四個取值,然后按t值后兩項分相加后的總分排定學生獎項,分數(shù)相同以實驗分高者為先。
宋如一自己還沒上網(wǎng)查,領隊老師就看到了她的成績還有分數(shù),理論考試和操作考試都位列燕京第一,全國第一。一等獎分數(shù)線劃定為124分。一等獎700名,二等獎1050名,三等獎1750名,頒發(fā)獎牌和獎狀。
然后一等獎的前200名參加奧林匹克聯(lián)賽(即:chsbo),成績出來之后,宋如一依舊以雙滿分高掛榜首,讓人望塵莫極。畢竟國決第一名滿分已經(jīng)夠騷操作了,連chsbo都滿分,足夠讓人說不出話來了。
這200名學生里,最后金牌獲得者50名,銀牌獲得者62名,剩余的獲得銅牌。至此全國三十二個省、市、自治區(qū)近六萬名參賽選手,國內的獎項全部產生。
金牌榜獲得者的前30名將會進入國家集訓隊集訓,黎素拿著生競的金牌和數(shù)競的金牌比較了一下:“大小都一樣。”
宋如一在收拾東西:“都是華國科協(xié)頒發(fā)的,你想要什么區(qū)別?”
黎素把金牌放回了盒子里,問她:“集訓什么時候開始?”宋如一抬頭看著窗戶的方向,窗外陽光明媚,鳥語花香,回道:“下周。”
和數(shù)競一樣,生競的前六名有清北保送的資格,前三十名可被國內一流大學錄取,排列靠后的考生可以在高考中獲得不同程度的降分,如果有意報考清北的話,需要統(tǒng)一進行面試。
對于可以保送的同學,清華可以選擇生命學院、醫(yī)學實驗班、協(xié)和醫(yī)學院、藥學院、錢學森班。北大可以選擇四年制強化挑戰(zhàn)班、biox博學班、生命科學學院、協(xié)和醫(yī)學院。
于是她又在老師辦公室里遇到了之前見過的北大招生辦王老師,王老師笑的親切:“呦,宋同學,我們又見面了。”
宋如一:“王老師你好。”
“這次宋同學生競第一名,恭喜恭喜,”王老師快言快語,直接問:“不知道宋同學之前考慮的如何,愿不愿意選擇我們北大,我們北大的生科還是很優(yōu)秀的。”
但是宋如一心里有了決定,也不是扭扭捏捏會吊人胃口的人,她認真道:“對不起,王老師,因為我的室友她選擇了清華數(shù)學系,然后之前我們商量過上同一所大學,所以我可能會選擇清華。”
王老師一口氣上不來,他緩和了一下,問:“你室友選擇了清華,她也是參加競賽的?”
“她是數(shù)競的國家隊成員。”
王老師回憶:“數(shù)競國家隊六人我都認識,一個去了普林斯頓,兩個去了清華,三個在選擇了北大,里面只有一位女生,還選擇了清華,是叫黎素的對吧。”
“是,”宋如一驚訝:“數(shù)競都過去很久了,老師你記憶力真好。”
王老師內心獨白:記憶力好什么啊,只不過去招生過,被拒絕了而已。
但是人家既然做出了選擇,也是沒有辦法的事,王老師哈哈笑了一聲:“你和你室友都很優(yōu)秀啊。”而后又說了幾句,起身告辭了。
回到北大后,在辦公室里坐下后,他又遭到了一次詢問:“怎么樣了?那個生競第一的女生。”
王老師搖了搖頭:“別提了,人家決定去清華了,和之前那個不愿意來的數(shù)競女生同個學校同班的,兩人還是室友。”
“那個班上的學生夠厲害的啊。”
國家隊集訓開始那天,宋如一在顧誠遠的接送下,到了清華園,沒錯,這一屆的培訓在清華大學進行。
下車之后,顧誠遠看著宋如一,拍了拍她的肩膀:“這么多年來,我和慕容也沒有很好的盡到為人父母的責任,好在你也變得這么優(yōu)秀,我們都以你為豪。”
“至于想報考什么學院,我們不干涉你的意見,只要你喜歡就行。”宋如一看著他,點了點頭:“謝謝爸爸。”說完后她轉身拖著行李箱就踏進了清華園的大門。
去宿舍放下了行李,同一個房間的同學還沒到,她收拾好之后下樓熟悉了一下附近。半個小時之后,所有進入集訓隊的考生都到了,被統(tǒng)一安排到一個階梯教室坐下,時不時的有人看向宋如一坐著的方向。
畢竟從初賽一路滿分上來,從未失手的大神,也就這么一個。生競國家隊只要4個名額,如果不出意外,她已經(jīng)牢牢的占住了其中一個,剩下的就是29個爭奪3個國家隊名額了。坐在教室后面一個虎視眈眈看著她背影的男生說道:“我覺得。”
“你覺得什么?”和他同樣來自浙東省的考生也是這次住一起的室友湊近問道。
“我覺得她長的還挺好看的。”
室友:“……”
“難道你不這么覺得嗎?”沒有聽到回應,這位轉頭問道。
“我也這么覺得,只是你看人家的眼神里有殺氣,我以為你要在這次集訓里超過她呢?”
“怎么會,妹子是需要愛護的,特別是這次只有七個妹子在,總不能全淘汰吧,就讓給她一個位置吧。”
“……人家需要你讓嗎?你就這么大言不慚,人家總分比你高一分,排名也高一位。”
“話不能這么說,要知道,這次選拔出國參賽的學生,必須身心健康;必須能夠承擔艱巨的考試任務;必須具有團隊精神。”他一邊緩緩點頭一邊說道。
室友無語了片刻,“你說的很有道理,但是今天才是集合的第一天,你從哪里看出人家身心不健康;不能承擔艱巨的考試任務;沒有團隊精神了,而且這些都是排在實力后面的吧。”
“你還忽視了一件事。”
“什么?”
“能夠出國參賽的考生,必須英語要好,像你,英語就不好。”
室友一頭倒在桌子上:“我不止英語不好,我還第三十名呢?人家妹子可說不定,女生的英語都好。”
“誰知道呢?不過你說的對,這些都是次要的,最重要的還是實力。”
室友抓狂:“說了半天,還是想要在這次集訓里和人家一決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