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回 顏仲清婆心俠氣 田春航傲骨癡情
第十二回 顏仲清婆心俠氣 田春航傲骨癡情
話說袁夫人自華府回來,到家已晚,換了衣服,卸了花鈿,便與子云說起所行的令,并將婢女們的也說了,子云連聲說好。后來瞞了他夫人,把這十六個令刻了出來,分作二等:夫人小姐行的十個為上令,婢女們的六個為下令。作了序,題了好些詩,不過沒有注出姓名來。因第一個令是“群鴉噪鳳”,后有這些婢女們攪鬧,就取名為“群鴉噪鳳令”。外人見了,都傳為美談。及至袁夫人知道,已經(jīng)傳遍,也無可如何了。
光陰甚快,不覺已至仲春。如今要特說一個人的行事,也是此書中緊要人。你道是誰?前回書中蕭次賢說有兩封情書的燈謎被人打去了,可惜沒有問得這個姓名。原來這人姓田名春航,號湘帆,年二十三歲,也是金陵人,卻寄居揚州。自幼失怙,母張氏,名門世族,淹通經(jīng)史。二十五歲上生了春航,二十八歲上,春航之父田浩中了進士,即歿于京師。這田夫人苦節(jié)撫孤,教養(yǎng)兼任,幸藉其兄張桐孫太守不時周濟。這春航的學問,多半得于母教,幼有鳳毛之譽,長夸駿骨之奇。十三歲進了學,十八歲中了副舉。生得一貌堂堂,朗如玉山,清如秋水。情性則蘊藉風流,胸襟則卓犖瀟灑。在庠序時,人就謂其群雞鶴立。但時運未來,三試不中。娶妻顏氏,德容兼?zhèn)洌莻€廣文先生之女,與春航琴瑟和諧。
去年正月內(nèi),田夫人見其子困守鄉(xiāng)園,終非長策,且當年其夫的同榜進士,如今置身青云者也不少,遂令春航游學京師,命一老家人田安隨了,襆被出門。先到杭州,后到蘇州,兩處的年誼故舊,幾個當?shù)里@貴,共相幫扶。春航在那兩處,勾留了半年,詩文著作,傳抄殆遍,時下謂其可與侯太史、屈大令爭名,因此囊橐充盈,黃白滿篋,不消說題花載酒,訪翠眠香,幾至樂而忘返。及接了他太夫人的手諭,催其速行進京,春航不得已,即擇日起身。先寄了千金回家,又收了兩個俊仆,裘馬輝煌,妓女餞行,狎客阻道,一路上風花詩酒,游目騁懷,好不有興!復繞道而行,東瞻泰岱,西謁華山,直到十一月底才到京,寓居城南宏濟寺,就與高品前后隔院住著。一切同鄉(xiāng)年誼,未暇探訪,獨自一人,日日在酒樓戲館作樂陶情。幸虧此地的妓女生得不好,扎著兩條褲腿,插著滿頭紙花,挺著胸脯,腸肥腦滿,粉面油頭,吃蔥蒜,喝燒刀,熱炕暖似陽臺,秘戲勞于校獵,把春航女色之心,收拾得干干凈凈。見唱戲的相公卻好似南邊,便專心致力的聽戲;又不聽昆腔,倒愛聽亂彈,因此被幾個下作的相公迷住。
春航這片情真似個散錢滿地,毫無貫串。且系心慈面熱,只要人待得他好,他就將這人當作寶貝一樣,斷不肯割愛。到京數(shù)月,倒也沒有干過一件正事,天天帶著幾個相公,吃喝之外,還要做衣服,買玩器,隨分子。春航這點囊橐,哪里經(jīng)得大鬧,過了年,竟花得干凈了。后來就盡當衣服,衣服將要當完,這些相公有些看得出他的光景來,漸漸的與他疏遠。這春航是個胸襟闊大的人,卻也毫不介意。田安雖常苦諫,他哪里肯聽,還是一樣的苦中尋樂。他預先存著一個主意,是“財盡而交絕”的一句,若能樂得一天,算一天,實在到水盡山窮時,方肯歇手。
此時高品與春航已經(jīng)認識,日夕聚在一處,甚為莫逆。高品也常于謔浪之中,寓些規(guī)勸之意,春航口雖唯唯,而心實不以為然,倒反要拉了高品出去。高品也應酬了幾回。高品現(xiàn)在刑部候補七品小京官,一切車馬服飾,外面應酬也就不易,所以不能如春航這樣;而且他又不喜歡他那些相公,說他所愛的一班不好。春航不服,及見了李玉林來看高品,那一種媚妍韶秀的豐致,比蓉官等似要好些,便此心自訟了幾日。
一日高品過來,適值春航吃飯,青蔬半碟,白飯一盂,蒼頭小子,侍立兩旁,那一個俊俏大跟班早已走了。春航談笑從容,恬然自適。高品道:“自待如此之薄,而待人又如此之厚,我看你不及小旦多矣!”春航驟然聽了,當是高品奚落他,又知他是詼諧慣的,也不介意,問道:“何以見得呢?”高品道:“看你現(xiàn)在的服食起居,哪一樣及得小旦?何于人有情,于己忘情若此?且吾兄境遇我已深知,也不過與我高卓然伯仲之間。就算慷慨性成,揮霍慣了,然亦不犯著以有用之黃金,填無底之糞窖。請問吾兄進京來,是干功名的,還是鬧小旦的?題花載酒,只可偶然。要像足下之忘身舍命,刻苦勞神,只怕黃龍洞未會歃血之盟,白兔園早受噬臍之害!此余所不解也。”春航啞然一笑道:“我始以閣下為達人,今聽了你這些話,你尚未達。你讀二十年書,連‘性理’二字都不解,也來論白道黑?我替你說了。”高品道:“倒要請教。”春航道:“真實無妄便是誠,自誠而明便是性。有一分假處,有一分虛處,便不得謂誠了。”高品道:“自然。難道真實無妄指鬧相公的么?”
春航道:“縱橫十萬里,上下五千年,哪有比相公好的東西?不愛相公,這等人也不足比數(shù)了。若說愛相公有一分假處,此人便通身是假的。于此而不用吾真,惡乎用吾真?既愛相公有一分虛處,此人便通身是虛的。于此而不用吾實,惡乎用吾實?況性即理,理即天,不安其性,何處索理?不得其理,何處言天?造物既費大氣力生了這些相公,是造物于相公不為不厚。造物尚于相公不辭辛苦,一一布置如此面貌,如此眉目,如此肌膚身體,如此巧笑工顰,嬌柔宛轉(zhuǎn),若不要人愛他,何不生于大荒之世,廣漠之間?與世隔絕,一任風煙磨滅,使人世不知有此等美人,不亦省了許多事么?既不許他投閑置散,而必聚于京華冠蓋之地,是造物之心,必欲使縉紳先生及海內(nèi)知名之士品題品題,賞識賞識,庶不埋沒這片苦心。譬如時花美女,皎月纖云,奇書名畫,一切極美的玩好,是無人不好的,往往不能聚在一處,得了一樣,已足快心。只有相公,如時花卻非草木;如美玉不假鉛華;如皎月纖云,卻又可接而可玩;如奇花名畫,卻又能語而能言;如極精極美的玩好,卻又有千嬌百媚的變態(tài)出來。失一相公,得古今之美物不足為奇;得一相公,失古今之美物不必介意。孟子云:‘人少則慕父母,知好色則慕少艾,仕則慕君。’我輩一介青衿,無從上圣主賢臣之頌,而吳天燕地,定省既虛,唯‘少艾’二字,圣賢于數(shù)千載前已派定我們思慕的了。就是圣賢,亦何嘗不是過來人?不然哪能說得如此精切!我最不解今人好女色則以為常,好男色則以為異,究竟‘色’就是了,又何必分出男女來?好女而不好男,終是好淫而非好色。彼既好淫,便不論色;若既重色,自不敢淫。又最不解的是‘財色’二字并重,既愛人之色,而又吝己之財,以爛臭之糞土換奇香之寶花,孰輕孰重,卓然當能辨之!”
高品聽了這一席話,卻也無處可駁,便道:“情之所鐘,正在我輩,難道我是不通人道的么?所以勸你者,以君床頭金盡,我又無囊可解。足下將來雖能封到滎陽郡公,恐此輩中,竟無汧國夫人。烏巾少年,縱馳名于酒肆;而鶉衣小丐,恐忍餓于花街。竊恐為鄭元和所笑耳!”春航笑道:“大丈夫豈與守錢奴同日語!自我得之,自我失之,亦復何憾?”
二人正講得熱鬧,忽見高品的下人來說:“顏少爺來拜老爺。”高品即出去,到了自己屋里,見了仲清坐下,問:“有好幾日不見?”仲清道:“自從燈節(jié)逛燈之后,便著了涼,病了好幾日,已有半個多月不曾出門,在家也悶。”就說起燈節(jié)晚上南湘的醉態(tài)來,高品笑道:“那一天我也在座,也醉得了不得了。我是乘間脫逃,不然也要波及無辜,難道去向酒糟頭索命么?”于是大家又講起怡園的燈與那些燈謎來。高品道:“有兩個好燈謎是兩封情書,一封是花名,一封是藥名,都被我們同廟住的一位叫田湘帆打著了,真是好心思!”仲清聽得湘帆二字,便想起去年酒樓賞雪,那個題詞少年款是“湘帆”,便問高品道:“這湘帆是怎樣的人?”高品道:“也是我輩。我去年對你說過的,樣樣精致,是個精品,如今是樣樣精光了。”仲清笑問:“怎樣?”高品便將他方才的議論與到京所為的事一一說了,又道:“此人卻真可惜!才貌雙全,胸襟闊大,就是愛鬧,太無收束。他也是你們金陵人,此時住家揚州。他說他的夫人母家姓顏,或者是你的本家,你何不會會他?”仲清道:“也好,你為我先容。”高品即同了仲清進去。
仲清先已望見一個少年,神光似玉,寶氣如珠,可不就是去年酒樓上所見的!高品與他們介紹了。春航見了仲清,也覺面熟。仲清說起去年在酒樓見了那首詞,傾倒至今,真恨相見之晚。春航也想起那日相見,便彼此說些仰慕的話。仲清把他的家世細細問了一遍,始知春航的泰山果是他的本家叔父,不過仲清在京久了,所以不知這門親戚。二人說的意氣相投,又系親戚,已十分相契,后來便談起肺腑來。仲清見春航去年服飾何等華美,如今已不似從前,再想高品的話,說他“精光”,一無所有,也不知他所鬧的是些什么人,便問道:“聞足下頗有狎優(yōu)之癖,但不知賞識的是哪幾個?可能不負品題否?”高品接口道:“他的賞識與人不同,我說給你聽:
咭咭咯咯梆子腔,咿咿啞啞唱二黃。
袴花白似秋云薄,上得巫山屁也香!”
仲清大笑,春航漲紅了臉說道:“放屁!你這個屁倒有些香。只可惜白香山那句好詩,夾在你那三個屁里頭。”仲清笑道:“說正經(jīng)話,吾兄賞識的到底是誰?”春航道:“各部名花我未曾全覽,想亦妍媸不等。我也不過逢場作戲,所謂未能免俗,聊復爾爾。大約諸名班中,要推登春的玉美、全福的翠寶,其余聯(lián)珠的蓉官也還可以,想都是有目共賞的。”仲清笑了一笑道:“葉公好龍未見真龍,鄭人夢鹿終是假鹿!湘帆可惜有鬧相公之名,而無鬧相公之實。天下相公出在京城,京城相公聚在聯(lián)錦班。史竹君的《曲臺花選》,品題最允,如袁寶珠、蘇惠芳等方配稱名花,而且詩詞書畫無一不佳,真可作我輩良友。若翠寶、玉美等,不過狐媚迎人,蛾眉善妒;視錢財為性命,以衣服作交情;今日迎新,明朝棄舊。湘帆何其孟浪用情若此!”春航聽了,半晌不語,俯首而思。仲清道:“足下莫非懊悔賞識錯了么?”春航道:“這有什么錯不錯?原是一時寄興,況且各人賞識不同。大凡賞識兩字,須要自己做出眼力來,不必隨聲附和。此輩中倒不必要他充斯文,一充斯文轉(zhuǎn)恐失之造作,倒不妨有相公習氣,方是天真爛漫。我如得志,便不惜黃金十萬,起金屋數(shù)重,輕裙長袖侍于前,粉白黛綠居于后,伺候我數(shù)年。然后將這班善男信女,配做了玉瑟瑤琴,還了普天下八萬三千大心愿,成了個歡喜世界。我便如彌勒一笑,永不合口,豈不快活!”高品道:“你那金屋中,我必要送你副對子。”即念道:
月明瑤島三千里,人在蓬萊第一峰。
春航道:“這副對子也題得不切。”高品道:“切得很!上聯(lián)切你的粉白黛綠,下聯(lián)切你的長袖輕裙。”仲清、春航都不甚解。高品道:“有了這副對子,人才知道他這金屋中,前面要開棚子,后面要開窯子。”仲清大笑。春航道:“你擱起那貧嘴!”三人談笑了半日。
仲清回去,與王恂說起春航與他有親,就是去年酒樓題詞的少年,果然才貌雙全,但志愿太奢,流而忘返。遲了幾日,又去看望春航,一連幾次總未晤及。春航竟鬧得不堪回首。仲清憐其才,欲成全他,聞他窘得不堪,便張羅了二百兩銀子,寫了一封書,說“聞其旅況不佳,少助買花之費”,原是試他的心的。春航大喜,回書謝了。便又樂了十數(shù)天,依然空手,前日所贖的當仍又當了。仲清聞之,甚為嘆息。
一日,春航又在戲園看戲,卻看的是聯(lián)珠班,一個人冷冷落落的,在下場門背暗的地方坐了。看見蓉官的戲,心上便又喜歡。正看到得意處,忽見前面一張桌子來了一個三十來歲胖子,反穿著草上霜,同著一個二十幾歲伶伶俐俐的人坐下,背后站著一個跟班。那胖子是一口京話,那一個是南邊人,原來就是富三與魏聘才。不多一刻,蓉官卸了妝,已坐在對面樓上與一個少年說話,下來又在樓下坐了一會,即走到這邊來,一路請安照應人。忽然看見前面桌上那兩個,便搶步上來照應了,就坐在中間。春航如今的衣服大非從前可比,不過剩了家常所穿的幾件舊衣,又坐在背暗處,越覺得顏色黯淡,并不見蓉官過來照應他。只聽得蓉官說道:“三老爺,昨日有人很感你的情!”那胖子道:“是誰?”蓉官道:“聯(lián)錦班的二喜,說你很疼他,給他好些東西,在你家住了一夜,有沒有?”那胖子道:“我倒不認識他。那日魏老爺同他進城,喝了幾盅酒,天晚了出不了城,就留他住下。早上逛了廟,他要買了幾樣零碎東西,就出去的。這二喜倒罷了,肯巴結。”蓉官道:“此刻是盡講究巴結了。我們的師傅不好,當年教戲時,就沒有教會巴結。”那個后生將手搭在蓉官肩上道:“你也只要會巴結,富三老爺難道還不愛你么?”蓉官道:“我說過不會巴結。要不然你教我,我就拜你做師傅,你怎樣教我,我就怎樣學你。”那后生一面笑,一面把他臉上擰了一把。
蓉官一回頭,見了春航,卻把眼睛一低,又撲轉(zhuǎn)來一注,卻又別轉(zhuǎn)了頭,半晌又回轉(zhuǎn)來,上上下下把春航一看,像要招呼又止住的光景。春航心里頗疑,便道:“難道他看不清?”此時仲春,人還穿著小中毛,春航已是一身棉衣,且這幾日陰雨連綿,地下難走,又坐不起車,靴子也沾了些泥,迥非從前的模樣。蓉官因此駭異,心里也想道:“這分明是田老爺,怎么窮了?冷冷清清的一人坐著。”意欲過去照應,又恐不是,及仔細看清了,才過去請了一個安坐下,倒說了好一會話。富三卻不留心,聘才見了便扯扯富三的衣裳道:“你瞧蓉官,倒巴結那個人,難道這種人倒有什么巴結處么?”富三道:“那也難說的。”蓉官辭了春航,又到富三處來,聘才笑問蓉官道:“好闊老斗!”蓉官臉上一紅,道:“他真闊過來。他倒從沒有欠人的開發(fā),要人替擔替賬。”少停,富三等即帶了蓉官,又叫了一個相公出去。
天又蒙蒙的下起細雨來,春航也無心再看,付了戲錢,出得門來,地下已滑得似油一樣。不多幾步,只見全福班的翠寶,坐著車劈面過來,見了他,扭轉(zhuǎn)了頭竟過去了。春航心里頗為不樂,只得低著頭,慢慢找那干的地方。誰料這街道窄小,車馬又多,哪里還有干土!前面又有一個大騾車,下了簾子,車沿上坐著個人,與一個趕車的,如飛的沖過來。道路又窄,已到春航面前,那騾子把頭一昂,已碰著春航的肩。春航一閃,踏了一個滑膇,站不牢,栽了一跤。這一交倒也栽得湊巧,就沾了一身爛泥,臉上卻沒有沾著。車內(nèi)人見了,唬了一大跳,忙把簾子掀起,探出身子來,鶯聲嚦嚦道:“快拉住了牲口,攙起那人來!”趕車的早已跳下來,把牲口勒住了,跟班的也下來,扶起春航。
春航又羞又怒,將要罵那車夫,只見那坐車的陪著滿面笑,從車中探出身子,說道:“受驚了!趕車的不好,照應不到,污了衣裳怎么好?”即把趕車的罵了幾句。春航一見,原來是個絕色的相公,就有一片靈光從車內(nèi)飛出來,把自己眼光罩住,那一腔怒氣,不知消到何處去了。只見那相公生得如冰雪摶成,瓊瑤琢就,韻中生韻,香外含香;正似明月梨花,一身縞素;恰稱蘭心蕙質(zhì),竟體清芬。春航看得呆了,安得有盧家郁金堂,石家錦步幛,置此佳人;就把五百年的冤孽,三千劫的魔障,盡跌了出來;也忘了自己辱在泥涂,即笑盈盈的把兩只泥手扶著車沿,說道:“不妨,不妨!這是我自不小心,偶然失足。衣服都是舊的,污了不足惜,幸勿有擾尊意!”說罷,在旁連連拱手道:“請罷,請罷!”那相公重又露出半個身子,賠了多少不是而去。春航只管立著看這車去遠了,方才轉(zhuǎn)過身來。行路人見了,掩口而笑。春航拖泥帶水的,一步步走回廟中,恰懊悔不曾問得是哪一班的小旦。
進了廟門,就把衣裳脫下,交田安收拾,換去泥靴,身上只穿了一件夾襖,來到高品屋里坐下。高品見他身上不穿袍子,且下雨寒冷,便問他何以不多穿件衣服?春航答以被雨淋濕,叫田安烤去了。高品即于衣包內(nèi)取出一件袍子與他穿了。春航即坐下說道:“我今日雖然跌了一跤,沾了些泥,但這一跤實在跌得有趣。鬧了兩個多月的相公,不及這一跤受用。天假奇緣,得逢絕代,就跌死了也不作怨鬼!”高品笑道:“說些什么鬼話!”春航就將看見的相公說了一遍。高品道:“我倒替你做章《詩經(jīng)》,念給你聽。”隨念道:
其雨其雨,梨園之東。有美一人,其車既攻。匪車之攻,胡為乎泥中?賦也。
春航笑著,又將相公的相貌衣裳,連那騾子車圍的顏色都說了,問道:“你可認得是哪一班的相公?”高品想了一會道:“據(jù)你說來,不是陸素蘭就是金漱芳,不然就是袁寶珠。”春航道:“金漱芳在聯(lián)珠班,我見過他的戲,生得瘦瘦兒的,不是。至于陸素蘭、袁寶珠,我卻不認得,不知到底是誰。”高品道:“袁寶珠是不大穿素色衣裳的。你說這光景,也不大很像陸素蘭,要不然是蘇蕙芳?不錯的,定是蘇媚香!那真是冰壺秋月,清絕無塵,生得不肥不瘦,一個雞子臉兒,常穿件素色衣裳,在聯(lián)錦班。史竹君定他是第二名。”春航道:“尚是第二名,第一名是誰?難道還有比他好的么?”高品道:“第一名是袁寶珠。過兩天開溝的時候,你就看見了。”春航道:“為什么?”高品道:“見第二名相公已經(jīng)跌在車轍里,見第一名相公,不要倒在溝里么?”春航只管笑,猶細細的把那相公摹想,想了一會,那相貌聲音,豐神情韻,便宛然一輛大騾車,那相公坐在面前,便不言不語的傻笑。就在高品處吃了晚飯,直講到三更天,才各安寢。
次日天晴了,春航絕早起來,把衣裳曬晾干了,刷凈了泥,換了一雙靴子。心里想去聽戲,又苦于無資,竟無可典之物。想著田安尚有幾件衣服,便走到田安房里,卻不見他。也等不及他來,打開了他的衣包,見有件繭綢皮袍包在里面,便拿了出來,叫那小使張和去當了,倒有六吊錢。心中大喜,飯也不吃,一連看了五天聯(lián)錦班,才見著那個相公一面。看他唱了一出《獨占》,訪問他的姓名,卻正是蘇蕙芳。蕙芳偶在春航身邊走過,認得是前日跌在泥里的那一位,又見他衣裳一身斑點,未免一笑,但不好意思來照應他。
春航見蕙芳對他一笑,便如逢玉女投壺,天公開口,便喜歡得說不出來,千思萬想,可惜不能叫他一回。又看他這樣局面,似乎不肯輕易陪酒,斷非紙條飛去隨叫隨來的光景。不得主意,日間咨嗟太息,晚上夢魂顛倒,看看將要害相思病了。再經(jīng)田安進來瑣碎,又說當了他的衣裳,他要留著做什么的;又說煤米全無,鋪內(nèi)因前賬未還,不肯再賒;和尚房錢催逼,明日準要。春航只當不聽見,在炕上和衣臥了,心里只想著蕙芳。田安出去,嘴里卻不住咕咕嚕嚕的抱怨。春航也有些躊躇,但生平?jīng)]有求人,今日去向誰借貸?且到京兩三月了,也沒有去拜望一個同鄉(xiāng)親友,此時怎樣去問人告借?忽又想起顏仲清,前日一面之交,居然就贈銀二百兩,況且并未向他商量,這人真是今人中之古人。想他也不是為那點葭孚之誼,必定知我的肺腑,看來還可以與他商量商量。
過了一夜,次早寫了一封書,也不明說,隱隱約約似要乞援的話,命張和送去。春航在家盼望佳音。少頃張和回來,卻是空手,連回書也沒有,說道:“他們門上說,顏少爺知道了,就送回信來。”春航想他必定打算銀子。
吃了飯,候了一會,忽見顏仲清著人來,來人手里拿上一軸畫,說:“我們少爺給老爺請安,這軸畫請老爺題一題,叫小的候著帶了回去。”春航聽了不知何意,又不見有回信,只得打開畫來一看,是唐六如畫的鄭元和小像,鶉衣百結,在風雪中乞食的模樣。春航知道奚落他,不覺大怒,兩頰通紅,然也不便對著來人發(fā)作,只得說道:“你在外邊候一候,我即刻就題。”來人出去,春航氣忿忿的,把畫攤在桌上,見上面已題了兩首七言絕句,款是“劍潭題”,詩是:
王孫乞食淮陰日,伍相奇窮瀨水時。
鶉衣百結破羊裘,高唱蓮花未解羞。
若使妖姬無烈性,此生終老不回頭。
春航心里想道:“他雖罵得刻毒,但理卻不錯,怎樣的駁翻他?”他略略構思,提起筆來,一揮而就,寫道:
欲使蛾眉成義俠,忍教駿骨暫支離。
此中天早安排定,不是情人不易知。
蓋世才華信不虛,風流猶見敝衣余。
五陵年少休相薄,后日功名若個如!
落了款,用了印章,卷好交與來人。春航氣悶,又獨自出外去了。
來人回去,將畫送上。仲清與王恂同看,見這兩首詩,雖是強詞奪理,但其志可見,未免可惜了一番。仲清原想把這兩首詩去感化他,誰想倒激怒了他。又聽來人說他光景更為狼狽,據(jù)他們跟班講,今日已斷了炊,不能舉火,仲清與王恂皆為嘆息。仲清道:“這樣看來,此人真是我心匪石,不可轉(zhuǎn)矣!奈何?奈何?”王恂道:“你前日送他二百金,不上半月,竟已化為烏有。這人這樣行為,就再送給他二百金也是無濟于事。除非要將徐度香的家私分一半與他,才夠他揮霍。但人到斷炊,也不成件事了。依我想,我們?nèi)缃裨賻退俳穑嬖谧咳惶帲趟鄼C行事,慢慢點化他,或者憑卓然那張嘴,倒還勸得轉(zhuǎn)他也未可知。”仲清亦以為然。王恂即備了百金交與仲清,送至高品處。未知后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歃(shà)血——古代舉行盟會時,嘴唇涂上牲畜的血,表示誠意。
噬(shì)臍——以口咬破腹臍,比喻不可及。今人用以比喻后悔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