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信手涂鴉
眼看場面劍拔弩張。</br> 陸霄再沒了待下去的興致,便準備跟楚行知告辭、帶著徐錦書這小子離開。</br> 不過話說回來,陸霄覺得,徐錦書這小子嘴可是真夠厲害的,直接就能傷人于無形之中,讓他格外爽。</br> ……他對著楚行知抱了抱拳道:“楚老師,我還有些事要處理,就不叨擾了,改日再來拜訪?!?lt;/br> 說完便準備離開。</br> 宋石明卻不依不饒的堵住陸霄去路:“你小子,今天話說不清楚,就別想走!”</br> “被我拆穿了真相,就想腳底抹油溜了嗎?”</br> “我告訴你,你想都別想!”</br> “今天我一定要讓你這弄虛作假之輩,現(xiàn)出原形!”</br> 陸霄皺眉道:“憑你,也想攔住我?”</br> 宋石明嚇了一跳,向后退開兩步、才接著道:“怎么,被我拆穿真相,就惱羞成怒想打我?”</br> “我告訴你,你要打我,可就更說明你是做賊心虛!”</br> “男子漢大丈夫,有種你就自證清白?!?lt;/br> “要我怎么證明?”</br> “那幅《少年行》要真是你寫的,就說明你的書法造詣很高,想證明的話,當場再寫一幅跟它水平相當?shù)牟痪秃昧耍悄阏婺軐懗鰜砟欠N水平的書法,我宋石明跪下來當你兒子。”</br> 陸霄瞥他一眼,搖了搖頭道:“我可不想有你這么個不肖子?!?lt;/br> “你!”</br> 宋石明臉色被氣的通紅。</br> 陸霄不以為意道:“雖然你這法子很爛,不過反正也沒什么大事兒,就答應你吧?!?lt;/br> 他回身看向楚行知:“老師,家里可有筆墨紙硯?”</br> 楚行知點點頭道:“當然有?!?lt;/br> 便讓楚婉舟去書房取出文房四寶。</br> 楚行知是書法大家,家學淵博、家中留存的宣紙毛筆黑墨自然都是上品。</br> 楚婉舟鋪好宣紙,主動請纓道:“陸霄,我給你研墨?!?lt;/br> 宋石明聽見,心底怒火更重。</br> 他為什么非要針對陸霄?</br> 其實那幅《少年行》只是個由頭。</br>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對楚婉舟一直都很有意思。</br> 結(jié)果,從他進入楚家大門到現(xiàn)在,楚婉舟的眼里,除了那個陸霄,便再沒有任何東西、這讓他怎么忍得???</br> ……研墨并不需要很長時間。</br> 不過一會兒功夫,楚婉舟便擺好硯臺,走到陸霄身邊道:“都弄好了?!?lt;/br> 陸霄微微點頭,繼而淡聲道:“書法一道,浩瀚如海,陸霄只憑單筆,何能將其描述萬一,今日信手涂鴉幾筆,權(quán)當是拋磚引玉?!?lt;/br> 宋石明冷冷笑道:“原來你還知道自己是個什么水平啊?”</br> 陸霄沒有理他,自顧自道:“凡習練書法者,莫不起自楷書。”</br> “古今楷書,我認為當以唐代的歐陽詢?yōu)槭?,我肯定跟他相差很多?!?lt;/br> 宋石明又是冷笑:“練楷書的誰不知道,信本先生楷書第一,你小子算哪根兒蔥,連跟在他老人家屁股后面吃屁的資格都沒有!”</br> 陸霄仍舊不做理會、只提筆而書。</br>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br> 何當金絡腦,快走踏清秋?!?lt;/br> 詩鬼李賀的《馬詩》。</br> 不過寥寥二十字,卻有一股荒漠凄涼的孤寂之感撲面而來。</br> 楚行知、陶潛都是書法名家,只看了一眼,目光已然凝重許多。</br> “這楷書……”“行筆氣勢磅礴,結(jié)構(gòu)嚴謹、走勢優(yōu)美……便是歐陽詢親至,怕是也不過如此……”楚行知看了眼宣紙,便又看向陸霄。</br> 此刻的他眼中只剩驚喜。</br> 他是真沒想到,自己這個得意弟子,在書法一道的境界,居然已經(jīng)到了這個層次。</br> 宋石明在西境頗有名望,自然也非等閑之輩,只一眼便看出了這幅字的價值。</br> 知道陸霄這幅楷書意味了什么——意味著陸霄在書法一道上的造詣,已經(jīng)是碾壓他的存在,絕對是能夠開宗立派的書法大師。</br> 不過他怎么可能就這么輕易服輸。</br> 當即恨恨道:“楷書寫的好有什么用?!?lt;/br> “真要說起來,楷書不過是小孩子入門都要學的東西,哪算的上什么書法、有本事你寫行書、或者草書,要我說,唯有這兩樣才算是真正的書法!”</br> 陸霄笑著搖了搖頭:“那就先寫行書吧,我行書一般,與行書第一人王右軍相差甚遠,畢竟、天下行書,無人能超《蘭亭集序》之右?!?lt;/br> 他緩緩提筆,行云流水的開始書寫。</br> 這次是辛棄疾的詞、《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br> “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br>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br>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br> 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br> 可憐白發(fā)生!”</br> 六十二個字,陸霄一氣呵成。</br> 字里行間,自有一股縱橫疆場的豪情。</br> 宋石明的眼睛瞪得老大,除了難以置信便只剩震驚。</br> 陸霄這種程度的書法,對他而言,完全是跨層級碾壓。</br> 如果說宋石明的書法,還停留在刀槍棍棒的階段。</br> 那陸霄的書法,已經(jīng)到了火箭加農(nóng)炮的層次。</br> 兩者之間,只能是單方面的碾壓。</br> 陶潛卻不像自己弟子那般度量狹隘,他看著陸霄寫下的行書,忍不住驚嘆道:“陸霄這幅行書……就是和傳說中埋在地下的天下第一行書《蘭亭集序》相比、只怕也不分伯仲?!?lt;/br> 陸霄淡然笑了下,又抽出一張宣紙,接著道:“最后一項,便是草書?!?lt;/br> “帝國上下五千年,我以為、首屈一指的草書大家自然是張旭張伯高老前輩?!?lt;/br> 陸霄緩緩提筆,周身氣勢也隨之變化。</br> 整個人卓然而立,竟然身旁兩位老先生都心生膜拜之感。</br> 他深吸口氣,筆鋒在宣紙上縱橫。</br> 昔年太宗的《沁園春、雪》躍然紙上。</br>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br> 望長城內(nèi)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br> 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br> 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br>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shù)英雄競折腰。</br> 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br>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br> 俱往矣,數(shù)風流人物,還看今朝?!?lt;/br> 陸霄剛放下毛筆,兩位老先生已經(jīng)爭先恐后的圍了上來。</br> “這首沁園春,姿態(tài)疏狂……就……就像……”陶潛這才發(fā)現(xiàn)自己居然沒什么詞能形容陸霄的這幅字。</br> 楚行知沉默兩秒,才凝重開口:“此字,依稀可見伯高先生的影子,但這字里行間,卻有伯高先生沒有的銳氣和傲骨?!?lt;/br> 陶潛用力點頭:“對,就是這個意思?!?lt;/br> 其實楚行知說的很有道理。</br> 若單論書法的技巧論,陸霄自然距離那幾位曾在歷史上開宗立派的書法大家尚有不小的距離。</br> 但陸霄統(tǒng)御北境十年,字里行間,自然會帶著一股軍人特有的鐵血豪情。</br> 而正是這種鐵血豪情,生生把他的書法推高了好幾個層次。</br> ……兩位書法大家前后附和,把陸霄寫的《沁園春—雪》提到了一個幾乎與草書歷史第一人張旭平齊的位置。</br> 宋石明臉色陰沉如鐵,也不說話,就那么怔怔立在原地。</br> 倒是陶潛抱拳,態(tài)度極為謙恭的走到陸霄身旁:“陸先生乃是真正的書法大師,老夫剛剛對陸先生還多有懷疑……真是羞愧至極?!?lt;/br> 說完這句,他撩起長衫后擺,右腿向后退出一小步,看架勢,竟是要對陸霄行儒家大禮。</br> 陸霄急忙伸手攔住:“老先生客氣了,不過是晚輩信手涂鴉罷了?!?lt;/br> 陶潛搖頭道:“陸先生何必自謙,若你這三幅神跡都是信筆涂鴉,那偌大天下,怕是再無書法二字可言?!?lt;/br> 他看向宋石明,冷聲道:“石明,還不過來給陸先生道歉!”</br> “你知不知道,你的所作所為,已經(jīng)唐突了一代書法大師?!?lt;/br> 呆愣半晌的宋石明終于回過神來。</br> 他看著陸霄,嘴唇囁喏半天,半個字都沒說不出來。</br> 陶潛還要催促。</br> 宋石明已經(jīng)身形一晃,一口膿血脫口而出。</br> 接著便萎頓倒地,重重坐在地上。</br> ……“我去,這他媽是碰瓷吧?”</br> “你們看見了啊、都得給我霄哥作證、我霄哥可沒碰到他?!?lt;/br> 徐錦書一驚一乍道。</br> 在他看來,他家霄哥是帝國圣者,自然不會做這種落井下石的事,但他徐錦書可不是什么圣者,他小氣的一批。</br> 這種時候,正適合他上去痛打落水狗。</br> 宋石明聽著耳畔的大吼大叫,怔怔看了陸霄兩眼。</br> 然后,又吐出一大口膿血,接著……便再無直覺。</br> ……………………
三月,初春。</p>
南凰洲東部,一隅。</p>
陰霾的天空,一片灰黑,透著沉重的壓抑,仿佛有人將墨水潑灑在了宣紙上,墨浸了蒼穹,暈染出云層。</p>
云層疊嶂,彼此交融,彌散出一道道緋紅色的閃電,伴隨著隆隆的雷聲。</p>
好似神靈低吼,在人間回蕩。</p>
,。血色的雨水,帶著悲涼,落下凡塵。</p>
大地朦朧,有一座廢墟的城池,在昏紅的血雨里沉默,毫無生氣。</p>
城內(nèi)斷壁殘垣,萬物枯敗,隨處可見坍塌的屋舍,以及一具具青黑色的尸體、碎肉,仿佛破碎的秋葉,無聲凋零。</p>
往日熙熙攘攘的街頭,如今一片蕭瑟。</p>
曾經(jīng)人來人往的沙土路,此刻再無喧鬧。</p>
只剩下與碎肉、塵土、紙張混在一起的血泥,分不出彼此,觸目驚心。</p>
不遠,一輛殘缺的馬車,深陷在泥濘中,滿是哀落,唯有車轅上一個被遺棄的兔子玩偶,掛在上面,隨風飄搖。</p>
白色的絨毛早已浸成了濕紅,充滿了陰森詭異。</p>
渾濁的雙瞳,似乎殘留一些怨念,孤零零的望著前方斑駁的石塊。</p>
那里,趴著一道身影。</p>
這是一個十三四歲的少年,衣著殘破,滿是污垢,腰部綁著一個破損的皮袋。</p>
少年瞇著眼睛,一動不動,刺骨的寒從四方透過他破舊的外衣,襲遍全身,漸漸帶走他的體溫。</p>
可即便雨水落在臉上,他眼睛也不眨一下,鷹隼般冷冷的盯著遠處。</p>
順著他目光望去,距離他七八丈遠的位置,一只枯瘦的禿鷲,正在啃食一具野狗的腐尸,時而機警的觀察四周。</p>
似乎在這危險的廢墟中,半點風吹草動,它就會瞬間騰空。</p>
而少年如獵人一樣,耐心的等待機會。</p>
良久之后,機會到來,貪婪的禿鷲終于將它的頭,完全沒入野狗的腹腔內(nèi)。</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