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動物們汗流浹背幾經(jīng)辛苦收割了干草!但他們的辛苦得到了回報,因為收成要比他們原先希望的多得多。
有時,工作確實很辛苦。那些工具都是為了人類,而不是為了動物而設計的,而且有的工具需要用后面兩條腿站立才能使用,動物們根本用不了。但豬們很聰明,他們總能想出辦法解決任何難題。而那幾匹馬熟悉每一寸土地,事實上,他們比瓊斯和他的幫工更懂得耙地割草。豬們沒有參與勞動,而是指導監(jiān)督其他動物干活。他們這么聰明,理所應當承擔起領袖的責任。鮑克瑟和克洛弗自己拉著割草機馬耙(現(xiàn)在當然不用戴上韁繩),在地里踩著沉重的步伐一匝又一匝地走著,一只豬跟在他們身后,嘴里叫嚷著,“向前走,同志!”或“往后退,同志!”每一只動物都幫忙翻弄和收集干草,連鴨子們和母雞們也整天在烈日下幫忙,嘴里叼著一小撮干草盡點心力。最后,他們比瓊斯和他的幫工在的時候提前兩天完成了收割工作。而且,這是農(nóng)場歷史上最大的豐收,根本沒有浪費,因為母雞們和鴨子們視力很敏銳,連最細小的草稈掉落都看得見。沒有一只動物偷吃哪怕一口糧食。
整個夏天農(nóng)場運作得像發(fā)條時鐘一樣有條不紊,動物們從未像現(xiàn)在這么開心過。每一口食物都那么甘甜,現(xiàn)在這些都是他們自己的食物,他們自食其力,而不是仰賴吝嗇的主人施舍。沒有了那些寄生蟲一樣的人類,每只動物的飼料都增加了,而閑暇的時間也多了,雖然他們還不大習慣這樣的生活。他們遇到了許多困難——比方說,那一年稍晚一些時候收割谷物時,因為農(nóng)場里沒有打谷機,他們只能以古老的方式將谷糠踩掉,然后吹氣將其吹走。但憑借著豬的智慧和鮑克瑟的力氣,他們總是能克服難關(guān)。每只動物都十分欽佩鮑克瑟,瓊斯在的時候他已經(jīng)很努力地工作,而現(xiàn)在他一匹馬就抵得上三匹馬。有的時候,整座農(nóng)場的工作似乎都落在他強健的肩膀上,從早到晚他不停地干活,干得總是最辛苦的工作。他和一只小公雞約好了,每天早上比別的動物早一個小時叫醒他,在一天正式工作開始之前到最需要的崗位上義務勞動。無論遇到什么問題或挫折,他的回答總是:“我要更加努力工作!”這句話成了他的座右銘。
但每一只動物都在盡自己的能力工作。比方說,母雞們和鴨子們將散落的谷粒給收集起來,挽救了五蒲式耳的收成。沒有動物偷吃,沒有動物抱怨自己分配的份額,原本司空見慣的爭吵、撕咬和妒忌的生活情景如今幾乎絕跡了。沒有動物逃避工作——幾乎沒有。的確,莫莉早上起不來,而且總是很早就放工,理由是她的蹄子里卡了一塊石頭。那只貓的行為有點古怪,很快大家就發(fā)現(xiàn)只要有活兒要干,她就不見了蹤影。她會一連消失好幾個小時,到了晚上下班或吃飯的時候又出現(xiàn)了,似乎什么事情也沒有發(fā)生。但她總是有好借口,深情款款地喵喵喵叫喚著,很難懷疑她動機不純。革命之后,那頭驢子老本杰明似乎還是那副德性,總是倔強而慢悠悠地干著自己的活兒,似乎還生活在瓊斯統(tǒng)治的時代,從不逃避工作,但也從不主動多干點活兒。他對起義及其結(jié)果不置可否。當有動物問他,瓊斯被趕跑后他是不是更加幸福了,他只是回答:“驢子的壽命很長,你們根本沒見過一頭死驢呢。”其他動物只能無奈地接受這個含糊的答案。
星期天不用工作。早飯比平時晚了一個小時,吃完早飯后會舉行紀念儀式,每周如是,從未間斷。首先是升旗儀式。斯諾鮑在鞍具房里找到瓊斯太太的一塊綠色舊桌布,用白色顏料在上面畫了一個蹄子和一個角,每個星期天早上會在農(nóng)舍菜園里的旗桿邊上舉行升旗儀式。斯諾鮑解釋說,綠色的旗幟象征英格蘭的綠色農(nóng)田,而蹄子和角則代表了將來推翻人類后成立的動物共和國。升旗結(jié)束后,動物們來到大谷倉召開全體會議,名字就叫做“大會”。大會將制定下一周的工作,提出議案并進行討論。提出議案的總是那幾只豬,其他動物知道如何投票,但從來不知道該怎么提出自己的議案。斯諾鮑和拿破侖是討論中最積極的成員。但大家發(fā)現(xiàn),這兩頭豬永遠無法達成共識:無論哪一方提出什么建議,另一方一定會提出反對意見。即使問題得到了解決——有的議題沒有動物能提出反對意見;比如說,在果園后面開辟一小塊牧場,供退休的動物居住——但在每種動物的退休年齡這一問題上卻發(fā)生了激烈的爭辯。大會總是在高唱《英格蘭獸》中結(jié)束,下午則是休息和娛樂的時間。
那些豬將鞍具房設為自己的總部。每到晚上他們研究冶煉、木工和其他必要的技術(shù),書是從農(nóng)場主屋里面找到的。斯諾鮑還將其他動物組織到他稱之為“動物委員會”的各類機構(gòu)。他樂此不疲,為母雞們組織了“下蛋委員會”,為奶牛們組織了“干凈尾巴聯(lián)盟”,創(chuàng)立了“野生同志再教育委員會”(這個機構(gòu)的目的是馴服老鼠和野兔),為綿羊們組織了“羊毛更潔白運動”,以及許多其他機構(gòu),還創(chuàng)建了讀書寫字班。大體上這些計劃都行不通。比方說,試圖馴服野生動物的嘗試很快就以失敗告終。那些野生動物還是一如既往,當被示以善意時,只會從中撈點好處。那只貓加入了“再教育委員會”,有一段時間非常活躍。有一天,其他動物看到她坐在屋頂上,和幾只麻雀在說話,麻雀們離她遠遠地。她告訴麻雀們,所有的動物現(xiàn)在都是同志,她歡迎麻雀到她的爪子上棲息,但麻雀們警惕地保持著距離。
不過,讀書寫字班倒是辦得很成功。到了秋天,幾乎每一只動物都粗通文墨了。
至于那幾頭豬,他們已經(jīng)通曉語言,幾只狗都學會了閱讀,但除了“七誡”之外對其他內(nèi)容根本不感興趣。山羊穆麗爾讀得比狗還好,晚上有時會從垃圾堆里找來報紙,讀給其他動物聽。本杰明讀得不比任何豬差,但從不運用自己的本領。據(jù)他所說,他覺得沒有什么內(nèi)容值得閱讀。克洛弗學會了全部字母,但拼不出單詞。鮑克瑟學到字母D就學不下去了。他會用巨大的馬蹄在泥土里寫出A、B、C、D,然后豎著耳朵端詳著這幾個字母,有時會晃一下額頭上的毛發(fā),冥思苦想下一個字母是什么,但怎么也想不起來。事實上,有好幾次,他學會了E、F、G、H,但當他學會了這幾個字母時,A、B、C、D又給忘記了。最后,他決定能掌握前四個字母就心滿意足了,每天會書寫一到兩次,以免遺忘。莫莉只肯學拼寫自己名字的那幾個字母,用小樹枝擺得很漂亮,還裝飾了一兩朵小花,然后繞著這幾個字母嘖嘖贊賞。
農(nóng)場里的其他動物只能學會字母A,那些比較笨的動物,比如綿羊、母雞和鴨子,連“七誡”都記不住。斯諾鮑絞盡腦汁,最后宣布“七誡”可以被簡單化為一條至理名言:“四條腿好,兩條腿不好。”他說這句話凝聚了動物主義的根本原則,只要理解這句話,就可以免受人類的影響。禽類動物首先提出反對,他們覺得自己也是兩條腿的動物,但斯諾鮑告訴它們事實并非如此。
他說:“同志們,鳥的翅膀是提供推動力的器官,而不是用來擺弄東西的,因此翅膀就像兩條腿一樣。人的特征是他們有手,他們用手干盡了壞事。”
其實家禽們不理解斯諾鮑的長篇大論,但他們接受了他的解釋。那些愚笨的動物開始默記新的格言。“四條腿好,兩條腿不好”被寫在了谷倉端壁“七誡”的上面,字體更大。綿羊們記住了這句名言,對其非常欣賞,經(jīng)常躺在田里咩咩地叫著“四條腿好,兩條腿不好!四條腿好,兩條腿不好!”他們可以一連幾個小時樂此不疲地叫個不停。
拿破侖對斯諾鮑的委員會不感興趣。他說教育下一代比教育已經(jīng)長大的動物更重要。剛好,收割完干草后,杰西和布魯貝爾同時臨產(chǎn),生了九只健壯的小狗。他們一斷奶拿破侖就將他們從媽媽身邊帶走,理由是他會負責他們的教育。他把小狗們帶到鞍具房的閣樓上,只有用梯子才能上去。幾只小狗被隔離了起來,很快其他動物就忘記了他們的存在。
牛奶的失蹤疑團很快解開了。每天,豬的飼料里都會摻點牛奶。最早一批蘋果開始熟了,果園的草地上點綴著被風吹落的果實。動物們都理所當然地認為這些蘋果會被公平地分配給大家。但是,有一天,一道命令宣布,所有的蘋果將被統(tǒng)一收集后放到鞍具房供豬們享用。有的動物對這件事議論紛紛,但并沒有用。所有的豬都同意這么做,連斯諾鮑與拿破侖也沒有爭吵。他們派斯奎拉向其他動物解釋。
“同志們!”他高喊道,“我希望你們不會認為我們豬這么做是出于自私,或是在享受特權(quán)。其實,我們很多豬并不喜歡喝牛奶或吃蘋果。我自己就不喜歡。我們要這些東西,純粹是為了保持身體健康。牛奶和蘋果(同志們,這是經(jīng)過科學證實的)含有對豬的健康非常重要的營養(yǎng)成分。我們豬是腦力勞動者,這座農(nóng)場所有的管理和組織都維系在我們身上。我們?nèi)杖找挂龟P(guān)心著你們的福祉,為了你們我們才喝那些牛奶,吃那些蘋果。如果我們沒辦法做好工作,你們知不知道會發(fā)生什么事情?瓊斯會卷土重來!是的,瓊斯會殺回來!這是千真萬確的,同志們!”斯奎拉以近乎懇求的語氣叫嚷著,上躥下跳搖晃著尾巴,“難道你們希望看到瓊斯回來嗎?”
如果說有一件事全體動物都毫無異議,那就是:他們不希望瓊斯回來。一旦這一點被挑明,他們便無話可說了。讓那幾頭豬保持健康實在是太重要了,因此,大家不再有任何意見,牛奶和風吹落的蘋果(包括蘋果成熟后的收成)都應該專門留給豬們享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