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佳人翩翩來
一行身騎白馬的隊伍出現(xiàn)在去往長安的官道上,馬車中那位白璧無瑕的玉人斜躺著,她仍在回憶清涼山上驚心動魄又酣暢淋漓的一幕。
“小蓮,你覺得那位老天師為什么不出手?”羽清清突然發(fā)問。
駕車的小蓮若有所思:“他若出手,不論輸贏勝負,都會教清涼山丟了面子,不會比現(xiàn)在的情形好多少。”
“不錯呀,小蓮,沒白跟我出來,想事情倒是清楚了許多。”
車前坐著的小蓮嘻嘻一笑,“不過公主,我發(fā)現(xiàn)那老天師身邊的小道童小小年紀卻已是上清境界,似乎真玄也在咫尺之間。”
“我也看到了,一個小道童就窺見了武道玄機,想來前世也是個真玄強者什么的,可惜沒能飛升卻是入了輪回。”
“還有小道童旁邊的藍衫公子,那等氣質(zhì)看來似乎不是普通人。”小蓮疑惑問公主。
“他應該就是前些日子金光沖天的那位九王府二公子,多年練武不得志,一朝橫跨五境天下知!”
“長安人才蠻多的,不過再多也不會有人敵的過公主的比翊戎華。”
“比翊戎華是武器,我沒了它也只是凡人一個,所以你以后別瞎夸我了,對了,也別再叫我公主了。”
“啊,那叫什么?小姐嗎?”
“叫姐姐!”
……
話說雪國來的那位公主離開之后,清涼山上恢復了往日的清凈。掌教閉關,幾位老道也獨自修行,將一切山中事宜都全權(quán)交給大弟子白楓打理。
云淡風輕,清涼山日日寂靜非常,這日李秋瀾實在待不住了,他本來是打算來跟掌教討要武功心法學學,好鞏固自己的五境修為,現(xiàn)在被那雪國公主攪的老道士們幾乎都窩去后山修行去了,唉,想想還是回洗劍廬吧。
李秋瀾本來也沒帶什么多余行李,草草收拾之后,他便關上客房門,打算離開,恰恰此時,古靈精怪的智心小師兄突然出現(xiàn)。
“喂,世子爺去哪兒啊?”智心本來還離著李秋瀾數(shù)十丈遠,但他不知以何種步伐換影迷蹤剎那間就到了李秋瀾跟前。
李秋瀾愣了愣神,“回家。”
“不是說來學藝嗎,怎么這就回了?”智心好奇發(fā)問。
李秋瀾也不藏著掖著,坦率直言:“你們道觀有些能耐的老道都躲著修煉去了,誰授我武藝。”
智心聽完卻是笑了笑,他杵在李秋瀾眼前不停地晃動身體,搖動自己那可可愛愛的小腦袋,并用手指頭指著自己,這傻子都看得出來智心是在毛遂自薦。
“什么,你啊?”
李秋瀾驚訝的語氣讓智心屬實不太開心,他大聲道:“怎么,看不起人嗎?”
“不敢,你是老天師的關門弟子,想必天賦自然超越常人百倍,但我這……”
“哎呀,隨我來就好。”智心有些不耐煩,他最厭煩李秋瀾那一本正經(jīng)的模樣。
智心在前,李秋瀾在后,二人大步流星的行至道觀一處僻靜小院,這個小院在后山腰下,更為幽深,周圍都是老竹,也頗為清涼。踱到門口時,智心一步跨進,而李秋瀾抬眼看到院子門額上題:清涼齋。
“這里收錄著我們清涼山道觀創(chuàng)立數(shù)百年來的秘法,都是精品孤本,所以我窺見武道玄機后就被趕來這兒看家護院。”智心走進來說著,但不知為何他越說越委屈,耷拉著個臉,跟誰搶了他口中的糖一樣。
李秋瀾聽出了一點古怪,問他:“趕來這兒,是什么意思。”
“前院多好啊,師弟師侄們都在,平日里捉弄他們可好玩了,自從搬到這里,師父天天不知所蹤,就我一人孤孤零零的,半夜還有狼吠……”智心似乎是真的害怕,說到這里他下意識的環(huán)抱雙臂,禁不住還打了個顫。
“呦,看不出來你還怕狼啊。”
“用你管!”智心不理會刻意調(diào)侃他的李秋瀾,徑直走進他前面的屋子。
李秋瀾怕有什么不方便,也就沒有跟進去,畢竟這里是人家道觀攢了百年的秘法典籍的所在。
等智心的時候,李秋瀾坐在院子中的石凳上,他忽感這里天地靈氣翻騰涌動,似乎是個打坐提煉功力的絕佳場所,怪不得那老天師會讓智心住這里。
既來之則安之,既有此方便,哪兒有不利用的道理,李秋瀾雙腿盤坐在院子一邊,一叢老竹旁邊,微風吹拂過他的身側(cè),他閉目凝神,開啟氣海催動真元,以自身氣韻呼應天地靈氣,一時間天地之間有如輕煙般的白色氣流上下涌動,而后被李秋瀾吸納補充。
過了半晌,小道童智心的短小胳膊環(huán)抱了一大摞秘籍出來,看到李秋瀾正在打坐,便將書全都丟到一旁的石桌上邊,自己坐在石桌上,踩著石凳,一手杵著腦袋。
天地間潺潺流動的氣緩緩由白變清,化為烏有,李秋瀾雙手交互,再將體內(nèi)氣海調(diào)整一遍,這才睜開眼睛。
“天賦異稟,嘖嘖嘖,氣海小周天運行了才幾遍,就將剛剛吸納的天地靈氣盡皆吸收。”小道童如是說道。
李秋瀾走過來,坐到智心旁邊,隨手拿起一本秘籍。
待李秋瀾翻看秘籍時,小道童智心就在一旁講解,“這是西南青陽寺送的《六合通穴》,是教如何以氣走穴的。”
李秋瀾放下那本《六合通穴》,從手邊順手拿了一本《法研經(jīng)》,小道童智心又道:“少林苦渡大師健在的時候來劍南道游歷,到訪清涼山與我派上一任掌教聯(lián)合所著,因此素來只有長老們和掌教才可以翻閱。”
“那這一本呢?”李秋瀾看到一本區(qū)別于所有密集的書籍,它發(fā)黃的封面空空如也,一個字也沒有,而且似乎是由羊皮紙做的,看來頗有質(zhì)感,也有些年頭了,李秋瀾用手撣去上邊的微塵。
“這是師父他老人家托我交給你的,《滄瀾劍譜》!”
說來也怪,就在智心將滄瀾劍譜四個字說完,那無字神書的封面赫然出現(xiàn)小篆體的滄瀾劍譜四字。嚇得李秋瀾不小心將書抖了出去。
智心一把接住,似乎有所悟“李秋瀾,滄瀾劍,《滄瀾劍譜》……怪不得啊!”
李秋瀾回過神來再次捧起滄瀾劍譜,他想到了滄瀾劍,也想到了陌西風……
智心繼續(xù)把掩在下邊的書翻上來,“《一葉注游》和《承陽錄》與《滄瀾劍譜》一同修習,《縛雷拳》和《大小金剛》是剛硬功夫,雖不大適合你,但其中提氣養(yǎng)氣的訣竅你該熟稔,師父說了我們一旦到達上清境界,氣就跟不要錢似的往外泄,因此要學會控制真氣和養(yǎng)護真氣,使氣潺潺而不竭。”
“那《三十六指穴》呢?”
“哦,這是我白送的,師父讓我練習這個,可我都研習小半年了,仍無頭緒,招招式式的看不懂,你不是天縱奇才嗎,給我解解,咱倆一起把這《三十六指穴》給學了。”
李秋瀾沒有搭理智心,而是低頭思索了好一會兒,才抬起頭來,看了看正在摳手指頭的智心,然后又看了眼石桌上這好幾本秘籍,他決定先從自己最好奇也最心儀的《滄瀾劍譜》練起。
手里捧著《滄瀾劍譜》,李秋瀾緩緩翻開第一頁,上邊僅有八個大字:
欲練此功,必先自宮!
長安不遠處。
一行人馬皆穿白衣,身背白玉長劍,面貌清麗白皙,身體修長自有獨特氣質(zhì)。
自隊伍中間的馬車中傳來一聲細語:“到了?”
“到了!”駕車女子回了聲后,抬頭看向眼前這座高大堅固守護了一方國土數(shù)百年的城門:明德門。
正值晌午,人來人往,但當這支隊伍駐足以后,行人紛紛舉目望來,四下來時低頭議論。守城的兵士還算通情達理,一手握住腰間寶刀,大步而來,先是驅(qū)散圍觀的平民百姓,然后雙手交互行拱手禮,道:“諸位體態(tài)俊朗,行為舉止皆有規(guī)矩,敢問是哪國來的王族子弟,可有通關文牒。”
最前的白衣劍士從包袱中取出一個東西遞給了那守城兵士,兵士打開翻閱,當看到所寫來處為西方雪國,臉色稍變但迅速又轉(zhuǎn)為正常,他遞還文書再次行禮并返回城門下向那位守將說明詳情。
過了一小會兒,守將命人在城門里外疏通百姓,清空道路,示意可以經(jīng)過,白衣劍士這才號令隊伍朝明德門走去。
在百姓以及城門守衛(wèi)將士的注目下,雪國公主一行安穩(wěn)度過明德門,進入長安城。不過在這行隊伍離開后,明德門守將立即讓手下將雪國公主來到長安的消息去通報給京兆尹。
在兩旁圍得滿滿的行人注目之下,雪國公主命令隊伍高調(diào)由朱雀大街通過,隨后再拐入西市,駕馭馬車的侍女小蓮頗有不解,“為什么我們隱姓埋名低調(diào)走了一路,入了長安卻如此大張旗鼓。”
“清涼山那一鬧,我們就已經(jīng)藏不住了,與其裝下去,還不如亮出身份,看看這位令天下臣服的大唐皇主如何應對。”
“女皇說讓你不要太招搖,尤其是得躲著朝廷的人。”
“知道知道,母親啰里啰嗦的也就你肯一字一句的記下她的話。”
“沒辦法,記不住要被砍頭的。”小蓮低聲埋怨。
“你說什么?”
“沒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