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八章 要造反?
“啟稟皇上、太后,山東巡府李秉衡啟奏。”世鐸捧著本折子說道:“三天前,山東巨野縣磨盤張莊內(nèi),數(shù)十名義和拳于夜間闖入張莊教堂并殺害張莊教堂德國神甫薛田資。事后,義和拳還縱火燒毀教堂并在此地開壇做法。巨野知縣許廷瑞親率官兵前住鎮(zhèn)壓,無奈當?shù)孛癖娋芤怨俦荒苡韶踝魇諗渴怼贾萏熘鹘炭偺靡阎ご耸拢c微臣商議處理辦法。另,經(jīng)查實。此事皆由德國神甫薛田資唆使教徒欺壓平民,激起公憤所致。因此事涉及洋人命案,微臣不敢擅專,特上折請旨。”
世鐸說完,將手中的折子高舉。一旁的李蓮英接過奏折轉(zhuǎn)身簾后,將奏折呈于慈禧老佛爺。就連先呈送皇上這道意思都直接省了。簾后的慈禧翻了翻折子,沒有說話。李蓮英從簾后出來,將折子呈上。
“皇上,皇上?”李蓮英見皇上沒有接過折子,只是直楞楞的看著門外,不由低聲喊了幾句。
可是光緒卻是充耳不聞,他的心思并不在這。今天已經(jīng)是朝鮮事變的第二天了,竟然沒能收到關(guān)于西方各國對朝鮮事變的任何消息,這實在不可思議。漢江兩岸現(xiàn)在是炮火連天,日本人說清國越江抓了日本士兵,要求立刻送還。清軍說是日本莫明其妙攻擊清軍。東北亞再次成為世界輿論的焦點,各國都在猜測這次清日兩國重開戰(zhàn)火的原因,對于漢城最多只提到一句:5月15日漢城內(nèi)多地突然失火。而后日軍封鎖漢城。這句話為清日間重燃的戰(zhàn)火增添了無數(shù)猜想。
“皇帝――”太后在簾后終于開口了。太后的聲音不大,卻是威嚴的。這讓神游太空的光緒立刻回到現(xiàn)實。
從太后如雷貫耳的聲音中清醒過的光緒是張口就來:“請?zhí)蠖▕Z。”說完這才發(fā)現(xiàn)李蓮英還捧著折子站在一旁,心生不滿的說道:“拿這來干嘛。”光緒揮了揮手。然后雙臂環(huán)抱于胸,靠在龍椅上。繼續(xù)望著門外,神游太空。
對于皇上的舉動,眾臣皆是搖頭嘆息。太后將奏折轉(zhuǎn)呈皇上意下之意就是要讓皇上來裁決此事,但凡涉及到洋人的事務(wù)都是后黨不知如何處理的。對于后黨來說,皇上要是辦妥了是太后指點之功,辦砸了自然由皇上頂罪。對于帝黨清流一派卻在嘆息。曾經(jīng)意氣風(fēng)發(fā)的皇上卻在短短數(shù)月內(nèi)失去了進取之心。如今太后主動將政務(wù)交于皇上處理,那皇上更應(yīng)當接手,借由洋人教案重掌朝權(quán)。如今皇上把這么好的一個機會。就被輕輕一揮手給送走了。
“微臣以為,此事乃洋人唆使教徒欺壓平民在先。我朝當將實情相告于洋人,讓洋人明白此事乃洋人錯在先。如此,此事便好辦了。”翁同龢出班。他怎么能不知道這事萬不能如此辦理。之所他說了一個很不恰當?shù)霓k法。就是希望皇上能出面反對,這樣一來皇上就能明正言順的由此案介入政治,為將來的可能做準備呀。
可是他還是錯了,龍椅上的光緒連看他一眼的意識都沒有。他哪里知道,光緒正惦記著俄國怎么還沒出兵。光緒跟太后比畫了這些年,早就不是當初那個小白了。重掌朝權(quán)何必要用這么費力費時,還不一定能成的辦法。軍隊才是權(quán)利的保障。
翁同龢見皇上沒理他,一時也不知如何是好。朝堂上頓時安靜了下來。
“皇上以為如何呀?”太后發(fā)話了。
“此事事關(guān)洋人性命。兒臣以為,還是由太后決斷為好。兒臣定尊太后旨意。”說話間。光緒連動都沒動一下。已經(jīng)拋棄禮儀的皇帝,讓帝后間的矛盾徹底白熱化了。
“哀家以為,此事就由皇上決斷。皇上以為如何呀?”
“朕來決斷呀,那好辦呀。給德國人送銀子不就完了。三五千兩封不住他們的嘴,那三五萬兩可以吧。再不濟砸個三五十萬兩總行了吧。”說完光緒還一臉不屑的回了一句:“多大點事兒呀。”
騰的一下,慈禧猛的站了起來。簾后的慈禧顫抖的指著光緒:“皇帝到是大方,若是每死一個洋人朝廷都要賠三五十萬兩銀子,朝廷能賠幾個?”
“切,我大清地大物博,光是慈寧宮太后一人每天的花費就超過四萬兩銀子。區(qū)區(qū)三五十萬兩銀子不過慈寧宮一個月的用底。朝廷還能差這點銀子嗎?”。說完光緒又加了一句:“多大點事兒呀。”
慈寧宮的用度是花不了這么多,慈禧也知道這里面有誰在上下其手。自己過的舒適也得讓下面的沾沾自個兒的福氣不是,這樣的忠心才可用。知道歸知道,可當著面這么說就不成了。慈禧氣的話都說不出來。朝臣們也不敢說話。已經(jīng)大權(quán)旁落,失去慈禧信任的李鴻章站了出來。帝后不和本就是大患,如今當著滿朝文武面如此爭吵,那就是國家大亂的開始。一邊是太后提拔之恩,一邊是皇上重用之德。本在朝堂上不再多言的李鴻章還是決定要站出來,如今列強環(huán)視下的大清,再來一次帝后相爭。則國家危亦。
“啟稟皇上、太后。老臣辦理洋務(wù)多年,自信對付洋人還有些法子。若皇上、太后信的過老臣,就將此事交由老臣全權(quán)辦理。”
慈禧重重的哼了一聲,表示同意。而且為了平息事端,并對李鴻章提出賠洋人及重建教堂的十萬兩銀子的意見也同意了。李鴻章領(lǐng)了太后的旨意,正欲出宮之時,光緒冒出了一句:“原來朝廷的銀子就這么給騙走的,難怪朝廷總說沒錢。李鴻章,一個誤傷用的著十萬兩嗎?”。
李鴻章一聽就反應(yīng)過來了,如果是故意殺害那就是外交事件。但現(xiàn)在只要咬死是誤傷事后賠點銀子也就是了。還在思索如何對德國交代的李鴻章轉(zhuǎn)身跪下:“微臣謝皇上指點。微臣此次定能為朝廷節(jié)省用度。”
“那到不用。既然太后答應(yīng)了十萬兩,豈能不算數(shù)。要是真能省下銀兩就當是太后賞你的。不過說好了,萬一你辦砸了差事。這十萬兩不夠可得你自己墊哦。”光緒笑著說道,對于李鴻章還是要拉攏的。
“微臣以為,一兩銀子都不用賠。”端郡王載漪一言就震驚四座,然后在群臣詫異的眼神中說開了:“據(jù)微臣所知,義和拳所言者乃是‘扶清滅洋’。自我大清立國以來一向國泰民安,自從洋人自西而至。我大清就百般受洋人欺辱。如今有義和拳者懷報效朝廷之心,行扶清滅洋之舉實為大善。此乃老佛爺教化天下之功。如今民心可用。只要朝廷堅定信心,定能重振我大清聲威。所以微臣以為,不僅一兩銀都不用賠。反而應(yīng)當大肆宣揚此事,讓天下百姓知曉我朝廷振奮之心。如此,洋人有何懼之。”
“真象你說的干大清就亡了。蠢貨。”光緒怒不可遏。眾臣們一邊驚呀載漪之言,一邊驚呀為何重來不說話的皇上。為何又做此斷言?
“民心向著朝廷乃是中興之像。為何到了皇上口中卻變成亡國之兆?哀家到以為載漪所言極是。”慈禧從簾后走了出來。
對于義和拳是什么組織,造成什么后果,這里沒人能比光緒還清楚。光緒差異的看著慈禧:“一個掌朝政數(shù)十年的人竟然能說出這種話。那朕實在無話可說。退朝。”
想退朝是退不了了。一位小太監(jiān)捧著折子跑的飛快,口中還在不斷的喊著:“黑龍江將軍急電,俄國入侵。”
5月16日凌晨,俄**隊分數(shù)路大舉入侵東北地區(qū),邊軍無力抵擋紛紛敗退。黑龍江將軍正組織兵力抵抗,并奏請朝廷立刻派出援軍增援。
俄國人打來了。如何是好?慈禧慌了,大臣們也慌了。所有人都不由自主的看著光緒。如今東北能打的只剩下皇上的軍隊了。沒想到光緒輕描淡寫的說了一句:“多大點事呀,退朝。”
別看光緒悠悠然的回了瀛臺,可他一進瀛臺就立刻到了情報室。剛進情報室的光緒就收到了另一份加急電報:激戰(zhàn)二日,黑龍江大敗。璦琿副都統(tǒng)、漢軍鑲黃旗人楊鳳翔力戰(zhàn)犧牲,俄國兵圍黑龍江城。至發(fā)報之時,俄兵已攻入城中,黑龍江城淪陷在即。黑龍江將于俄軍死戰(zhàn),誓于城池共存亡。才二天就打到黑龍江城下,這還快淪陷了,黑龍江那邊一個兵都沒有吧。要不然這也太假了。
不假,一點都不假。俄國出去了最精銳的哥薩克騎兵,戰(zhàn)力早無的八旗跟本不是一合之敵,俄國就這么一路跑到了黑龍江城下。
戰(zhàn)爭開始了,自然其它事務(wù)就相對沒那么重要了。但德國人的事也得有人管,李鴻章見到德國公使后就堅持說是,有數(shù)個歹徒殺人以后為無人敢沖進教堂就逃至教堂躲避。不想激動的民眾還是沖進去捉拿兇手,不明事情的神甫前來阻止,被無知民眾誤以為神甫包庇歹徒而慘遭殺害。而義和拳又借機鬧事,以至于縱火焚毀教堂。此是在大清有錯在先,故大清愿賠償喪葬費用,并出資重建教堂。而對于鬧事的義和拳清國方面將對其鎮(zhèn)壓。對于清國的解釋德國人很快接受了,如今在清國大舉獲利的德國并沒有那般咄咄逼人,只是對于李鴻章提出來共計一萬兩的賠償費用有些不滿,他們希望能提高到三萬兩。為此雙方還在討論中。
對于東北戰(zhàn)事,第二天朝廷繼續(xù)爭論了一天還沒得出一個結(jié)果。大家都希望皇上能將駐守東北的皇家陸軍師調(diào)上前線御敵。沒想皇上在朝上睡著了,昨晚電報來回了一晚上,能不困嘛。太后一嗓子叫醒了酣睡中的光緒。更沒想到的是,光緒站起來揉揉迷茫的雙眼說了句:“議完了?那就退朝吧。”說完轉(zhuǎn)身就走,渾然不顧身后氣的發(fā)抖的慈禧太后老佛爺。
皇上指望不上,就只能指望自己了。慈寧宮內(nèi),慈禧和她的心腹大臣正在商討對策之時,更大的麻煩來了。隨著漢江戰(zhàn)事不利于清軍,在劉盛休的炮團撤離后僅二個小時朝鮮部隊就被擊潰,日軍突破漢江防線,半個朝鮮師被殲滅,日軍第七師團、第一師團先頭部隊正在向北挺進。
如果說朝鮮還隔的遠,一時半會的還不急。可當旅順遭到俄國遠東艦隊炮擊,可就是實實在在的威脅。大清海軍剛剛不聽朝廷命令進行遠航訓(xùn)練,這俄國人就打來了,這大海上如何才能通知到呀。即便是通知到了,這一來一回的那還得要多少天才行。如果俄國人轉(zhuǎn)頭去到大沽,這事就鬧大了。所以慈禧一邊下令加強大沽炮臺的防御,一邊與眾卿商議。
“錦州那個參謀本部到底是個什么意思?打著大清皇家軍隊的名義卻不奉朝廷旨意,他們意欲何為?”慈禧惡狠狠的盯著世鐸。
世鐸也很無奈,人家效忠的是皇上又不是你慈禧太后,這全天下人都知道的事你還問我干么。只是太后問話你還得回話呀:“回稟太后,參謀本部咬死了皇上定的條例。沒有皇上的旨意任何一兵一卒都不能調(diào)動。他們說只要收到皇上的圣旨,參謀本部將立刻調(diào)兵布防。”
“那就讓皇上下旨呀,你們還在等什么?”
世鐸與眾大臣全部跪在地上全部,連頭也沒敢抬起來。
“都啞巴了,說話呀。”慈禧在咆哮:“平時里都說自己是國之重臣,我大清連祖宗龍興之地也是你們的興盛之地,如今眼見就要落入外敵之手,你們這此國之重臣就是這樣報效朝廷的?”
“太后息怒呀,非臣等未肯求皇上,而是臣等只要一下朝就連皇上面都見不著呀。”世鐸嚇的全身在顫抖:“駐守瀛臺的皇家禁衛(wèi)連不讓臣等上島呀。還請?zhí)罄戏馉斆麒b。”世鐸說話了,眾臣也紛紛稱是。
“啟稟太后,微臣有一抖膽之言不知當講不當講?”新的北洋軍務(wù)大臣榮祿說了一句。
“大清都到這份上了,還有什么不能說的。講吧。”
“不如明日太后叫個大起兒吧。”榮祿一言讓其它眾臣一下子沒明白過。世鐸還湊上來問他是何意。
唯有慈禧好像回過味來,輕輕的“哦”了一聲,然后點了點頭。還沒等她說話,李蓮英卻顧不得禮節(jié)推門而入,他急急走到太后身邊沒有說話,只是遞一上張報紙。
慈禧順著李蓮英指的的地方一看,重重的一掌拍在桌上:“這是要造反呀。”(未完待續(xù)……)
wap.xbiqug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