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八章 銀子問題
“為了銀子。”李太后聽到張凡這么一說。滿臉疑惑之余。也是皺起了眉頭。“怎么了。難道說太傅擔心朝廷拿不出來這比銀子不成。”雖然說李太后明白。如今的朝廷國庫當中能有如此豐厚的收入。實際上多半還要歸功于張凡。不過作為上位者自然要有一種坐享的優(yōu)越感。再說了。這個國家如今就是她的。就連張凡也不過是給他“打工”的一個人而已。所以。李太后并沒有對張凡的話表現(xiàn)出什么擔憂。反而還有了一種優(yōu)越感混雜在其中。
“微臣自然不是那個意思。”張凡說道。雖然面對的是李太后這種輕微地指責。不過張凡是絲毫沒有慌亂的意思。微臣雖然不在戶部當值。也不知道如今朝廷每年能收多少賦稅上來。不過大概的數(shù)字。微臣還是能夠估算出來的。如今的朝廷。別說是五十萬。就是五百萬也能拿得出來。”
對于張凡的話。李太后又是露出了笑容。不過隨即。笑容就變成了疑惑:“那太傅為何說是為了銀子的事情而來。”
“實際上。微臣之所以說這件事情。也是想要給朝廷省錢罷了。”張凡笑著說道。
“省錢。怎么省。”聽到張凡這么一說。李太后不由得問道。“難道說讓朝廷少撥些銀子下去不成。萬一因為銀子不夠。耽誤了治水大事。此事如何是好。”
“不。太后誤會了。微臣不是那個意思。”張凡趕忙解釋道。“治水是頭等大事。微臣又豈能不知。更加不會在這等大事上面做這種事情。”
“既然如此。太傅所謂的省錢又是從何而來。”李太后見張凡如此回答。不由得是更加疑惑了。
“太后。以往治水的事情。微臣也碰到過。想來太后也不會不知道。”張凡開口說道。“微臣請問太后。以往治水之時。但凡所需的銀錢。最后朝廷所撥下的都要多出多少。”
“這……”張凡的這一問。讓李太后是一時半會說不出來話了。并不是因為她不知道。而是她心中明白的很。張凡所說的這番話是一點都沒有錯。
正如之前所多次提到的一樣。大明朝是個天災(zāi)人禍都不斷的朝代。人禍先放在一邊。天災(zāi)就已經(jīng)夠讓人煩惱的了。而在以往。倘若是遇到了治水這種事情。朝廷自然是非常重視。等到下面將需要用到的銀錢數(shù)目報上來之后。朝廷立馬就會將銀子撥下去。而且是一下子全部。
那這一次的河南來舉個例子。治水要五十萬。重建也要五十萬。那么朝廷必然是會將這一百萬兩一次性撥下去。
不過。實際上的情況跟這還有些不一樣。實際上每一次。朝廷都會在這個數(shù)目的基礎(chǔ)之上多撥下去一些銀子。一百萬。一般都是一百二十萬。一次到付的。
為什么。這個問題就太簡單了。因為下面有著數(shù)之不盡的貪官污吏。銀子在路上還沒有到底放的時候。很有可能就會少掉很多。而等到銀子到了地方。在經(jīng)過當?shù)氐墓賳T們的手。那就不知道還能有多少真正是用到治水大事之上的了。到了最后。就算是朝廷想要清算。也是毫無辦法。管理十分的混亂。很多都是毫無名目的伸手要錢。而之后根本就連當初是什么人將銀子給提走的都不知道。最終。雖然憤怒。但是也只能夠如此不了了之。
而且這么多年以來。這種情況是一直都有發(fā)生。無論朝廷想出來什么辦法。全都是治標不治本。或許當時還管用。但是等到下一次。人們就又想出來對付的辦法了。
而前面所說的。一百萬給一百二十萬。實際上如果能夠花兩百萬將事情辦妥的話。戶部尚書就要謝天謝地了。
張凡這么一說。李太后也是完全明白過來他的意思了。
“太傅所言。哀家明白了。”李太后的眉頭緊鎖。輕輕地說道。“只是。這種事情。知道了又有什么用處。倒不是哀家不想。剛才太傅剛剛提起此事之時。哀家一時之間還真沒想出來。實在是因為對這種事情已經(jīng)是見怪不怪了。
“其實之前。哀家同意張愛卿在此次治水之事當中試用那《考成法》也是有這方面的考慮。最大的一點就是希望能夠物盡其用。不要讓銀子被那些歹人拿去了。如今太傅復(fù)言此事。太傅的好意哀家能明白。可是哀家實在是不知道如今還能怎么做了。”
“太后的心情。微臣能夠明白一二。”張凡說道。“微臣也明白。張大人的《考成法》若是實行。對此必然是有好處的。將來若是有何人敢于貪瀆。只要最后審查之時。全都能夠一目了然。沒有人能逃得掉。
“不過。微臣還擔心一點。微臣并不是說《考成法》不好。反而覺得這個法子的確精明。只是。這一次畢竟是第一次。而且又是試用。下面很多不了解的人。還不明白這個法子到底能做什么。有的甚至會覺得。這是朝廷想出來的另外一個法子。除了換了個名字以外。跟以前的辦法是換湯不換藥的。這么一來。他們不害怕這個法子。就自然不會停止貪瀆。
“而等到最后清查之時。雖然是能夠?qū)⒇潪^之人一一揪出來。可是那個時候。治水也已經(jīng)結(jié)束。該花的銀子也都已經(jīng)花了。而且。就算是揪出了那些貪官污吏。銀子能不能夠要的回來還不一定。等到那個時候。為時已晚。而且不說朝廷損失嚴重。即便是張大人的《考成法》再有成效。卻也會被朝中的官吏所抨擊。實在是不妥。”
“嗯。”聽了張凡的這么一番話之后。李太后是一陣低頭思索。“太傅所言確實不虛。只不過。哀家實在是想不出來。有什么辦法能解決此事。”
“太后。”這時候。一旁的馮寶開口了。“張?zhí)等绱苏f話。想來已經(jīng)是想出來辦法了。”
“對啊。”李太后聽他這么一說。也是抬起了頭。看著張凡。問道。“不知太傅可有什么錦囊妙計。”
“錦囊妙計不敢當。”張凡說道。“不過微臣倒也的確是想出了一些辦法。”
“快些說來讓哀家聽聽。”李太后趕忙說道。很顯然。聽到張凡有辦法之后。她很是急迫地想要知道。
“以微臣之見……”張凡說道。“這事情是不是可以這么辦。以往。哪里發(fā)了水患。朝廷派了人前去治水之時。自然是要將銀子撥下去。不過以往。朝廷撥銀子下去的辦法。實在是有欠妥當。還拿這次來說。河南治水以及重建總共需要一百萬兩白銀。而朝廷定然是將這一百萬兩一次就撥下去。微臣覺得。這么做明擺著就是告訴那些貪官。讓他們來貪瀆。
“微臣的意思是。能不能如此。河南治水只要五十萬。而且據(jù)潘大人的奏折所言。雖然河南此次大水為傷及百姓性命。但是水勢頗大。十余處州縣遭災(zāi)。而且毀壞嚴重。再加上如今還在多水的季節(jié)。據(jù)潘大人的估算。這治水的時間。怎么著也需要一兩個月的時間。
“那朝廷是不是就先將五十萬兩銀子撥下去。讓當?shù)赜糜谥嗡5鹊街嗡畈欢嗔说臅r候。再將另外的五十萬撥下用于重建。如此一來的話。給的銀子就這么多了。倘若是不夠用。朝廷便可以質(zhì)問何故如此了。而且如此一來的話。要是有什么人敢于貪瀆。問題馬上就能看得出來。還能夠及時止住這種勢頭。不知太后以為如何。”
“嗯……”李太后聽完了張凡的話之后。很是認真的一番思索。過了很長一段時間。她并沒有開口說什么。而是看向了張居正和馮寶那邊:“張愛卿。馮寶。你們都說說。太傅的這個法子如何。”
“太后。”首先開口的是張居正。“微臣在來之前。太傅便將此事跟微臣提過。微臣也是一番思索。覺得此法應(yīng)該能行。”
“奴婢也是贊同太傅所言。”馮寶并沒有說什么理由。只是表示自己贊同罷了。
不過如今。即便是這三個在李太后面前是算得上最為能夠信任的人都贊同一個法子。而李太后卻是還在考慮著。
“話是這么說。不過哀家始終還是有些不放心。”李太后很是猶豫地說道。“實際上。太傅的這個法子。先皇以前也在無意之中和哀家提過。不過還未等到哀家開口。先皇便自己否決了這個辦法。
“倒不是說別的。只不過。這銀子如果不一下子就撥下去。總是會讓人覺得。朝廷有些底氣不足。或者是不重視治水的事情。如此一來。只恐怕當?shù)氐陌傩諘兴裨埂6耶數(shù)氐墓賳T也會以為這是朝廷因為銀子不足而找的借口。這么一來的話。治水之事可就有些麻煩了。”
聽到這里。其他人自然是明白的。原來李太后擔心的是這個問題。而實際上。之前張凡跟張居正提出此事。而張居正也有些猶豫不決的時候。他就是在考慮這個問題。
如今。李太后既然已經(jīng)提出來了。這又應(yīng)該如何解決呢。